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核銷投資損失

核銷投資損失

發布時間:2021-03-15 03:41:25

『壹』 已核銷的投資損失,經稅務局批准可以稅前列支,在填年度申報表的時候,填在哪一行

32行,「投資轉讓凈損失」。

『貳』 關於長期股權投資核銷的問題!

03年我公司全額計提減值准備
則直接轉銷即可:
借: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
貸:長期股權投資

『叄』 淺論國有企業普通資產處置和資產損失核銷的區別與聯系

資產處置,是指資產佔用單位轉移、變更和核銷其佔有、使用的資產部分或全部所有權、使用權,以及改變資產性質或用途的行為。

資產損失,是指企業清產核資清查出的在基準日之前,已經發生的各項財產損失和以前年度的經營潛虧及資金掛賬等。企業清產核資中清查出各項資產損失的核實和認定,依據有關會計科目,按照貨幣資金損失、壞賬損失、存貨損失、待攤費用掛賬損失、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資損失、無形資產損失、其他資產損失等分類分項進行。

企業在清查核實的基礎上,對確實不能收回的各種應收款項應當作為壞賬損失,並及時進行處理。屬於生產經營期間的,作為本期損益;屬於清算期間的,應當作為清算損益。壞賬損失處理後,應當依據稅法的有關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的方法進行核算。


根據國務院《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第378號)等文件的規定,國有企業普通資產處置的定義:是指企業將其擁有或控制的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通過轉讓、出租等形式轉讓給他人的交易行為。這里所指的資產包括應收款及預付款、存貨、短期投資、 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

根據《國有企業資產損失認定工作規則》(國資評價【2003】72號文)等文件的規定,國有企業資產損失財務核銷的定義:是指按照我國相關財務會計制度和國家和各級地方國資委(局)相關財務監督規定,對預計可能發生損失的資產,經取得合法、有效證據證明確實發生事實損失,對該項資產進行處置,並對其賬面余額和相應的資產減值准備進行財務核銷的工作。

根據從以上的定義可以看出,兩者都是企業所擁有的資產處理的方式,但二者的監控側重點明顯不同,資產處置的關注的重點是將所有權或使用權轉交他人的交易,而資產損失核銷的關注重點是對預計發生損失的資產,要取得合法、有效證據證明確實發生損失,這種損失實際上是指該項資產的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發生了實質且不可恢復的滅失,已經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入,對這類資產該如何處理。

國有企業普通資產處置和資產損失核銷在處理流程上的聯系與區別


(一)二者處置流程上的聯系


1.審批。兩者都要求進行內部審批,企業資產處置要求按照一定的審批許可權進行交易底價、處置方式及其他事項的審批;企業資產損失核銷要求企業內部提出報告,說明成因,提供符合規定的證據,設立董事會的企業由董事會核准同意;未設立董事會 的企業由經理(廠長)辦公會議核准同意,並形成會議紀要,並且要按照企業內部核准許可權,需報上級集團(單位)核准 確認的,應當報上級集團(單位)核准確認。


2.財務處理。企業資產處置要求按規定進行財務會計和稅務處理,企業資產損失核銷一般要求根據企業會議紀要、上級集團(單位)批復文件及相關證據,由企業負責人、主管財務負責人簽字確認後,進行相關資產的賬務處理和資產減值准備財務核銷。


3.處置許可權。無論是企業普通資產處置和企業財務損失核銷均需要在規定的許可權內報企業(集團)審批或備案。其中企業普通資產處置一般針對處置資產設定了凈損失比例和損失絕對金額的許可權限制。


4.責任追究。企業資產處置是正常的企業經營行為,但企業的資產未經批准,不得擅自處理,否則將 按有關法規、制度追究企業和有關責任人的責任。有犯罪嫌疑的, 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同樣,企業資產損失核銷要求對各類核銷資產,必須查清責任,出具資產損失責任處理意見;對屬於違法、違紀行為造成的資產損失,按 照有關法律、法規以及黨紀、政紀和企業內部管理規定,對負有 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處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法律責任。


5.與正常產品銷售的關系:兩者均不適用正常營運企業的產品銷售的處理。


(二)二者在處置流程上的區別


二者在處置流程上存在明顯的區別,主要見以下幾方面:


1.評估程序。企業普通資產處置強調必須要經過評估的流程,而企業資產損失核銷一般不需要進行評估;


2.經濟事項鑒定。企業資產處置一般不需要進行經濟鑒定,而企業資產損失核銷需要具有法律效力的相關證據,如有關技術部門或具有技術鑒定資格的機構出具品質鑒定報告,社會中介機構的法律鑒證或公證證明以及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等;


其中,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是指企業收集到的司法 機關、公安機關、行政部門、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等依法出具的與 本企業資產損失相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主要包括:(1)司法機關的判決或者裁定;(2)公安機關的立案結案證明、回復;(3)工商管理部門出具的注銷、吊銷及停業證明;(4)企業的破產清算公告及清償文件;(5)政府部門的公文及明令禁止的文件;(6)國家及授權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報告;(7)保險公司對投保資產出具的出險調查單,理賠計算單 等;(8)符合法律條件的其他證據。


3.交易方式。投資企業一般意義上的資產處置要按照出資企業批准或規定的方式進行資產交易,原則上國有產權(股權)交易應全部在產權交易所進行;而企業損失核銷僅要求在經過必要的流程後如公示、審批後進行,並沒有指定交易場所和方式。


4.登記程序。企業資產處置如需要辦理產權轉移、國有產權變更或注銷登記、工商變更登記等相關手續的要及時辦理;企業損失核銷一般不涉及以上程序。


5.所得稅稅前扣除:資產損失核銷如在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應遵循《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鑒證業務准則(試行)》(國稅 發[2007]9 號)的相關規定,而企業資產處置一般不涉及,但要按照國家稅收征管的有關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或繳納稅收。

『肆』 公司對外投資發生損失可否稅前扣除

1、投資損失的賬務處理:在投資收益科目核算。在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分行業會計制度中關於投資收益核算內容中都有規定。(我今年做過一個核銷投資損失的報告,他們的核算在營業外支出中)。
2、關於投資損失的稅前扣除:稅法允許。請查看《企業財產損失所得稅前扣除管理辦法》(2005年9月1日實施,國家稅務總局令2005年第13號)、《關於執行《企業會計制度》需要明確的有關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45號)等相關文件規定。
3、第三個問題我沒有理解什麼意思,既然可以稅前扣除,與抵銷當年度的盈利有什麼分別呢?
回答完畢。
小妹妹,看來你是個新手,那我就放心了。也許我的回答並不準確,還是多看些書或者向稅務機關直接咨詢比較好 。如果對我的回答滿意別忘了給我加分。歡迎經常聯系!

『伍』 資產報廢核銷是利好嗎

資產報廢核銷說不上是利好,只是把企業原來隱藏的損失暴露出來而已,說利好利空,應從兩方面理解:
1、資產在報廢前列賬上是資產項目,不報廢自然損益表上利潤不受影響,對於重視經營成果的經營者而言,是努力追求的結果;
2、資產報廢核銷後,資產從賬面消失,計入損益表,影響到企業經營成果,短期看會影響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和預期,也可以視為利空;
3、但從長遠看,資產核銷後,資產資產更加優良,長遠發展後勁更足,所以可以看作利好。

『陸』 權益法下如何確認投資損失

這個做法錯誤比較多
首先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候,是初始確認,不存在權益法的問題,也就沒有投資成本這個明細
借:長期投資投資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另外,不應該在後邊有單位,而且最好是用1000000這個最好,為了簡便我就不寫了
然後還要比較取得投資當日的可辨認凈資產的份額,後續調整,這里沒有相關數據就不說這個問題
倒閉的公司又分為有限責任和無限責任,這里沒有說清楚,暫且也不管
虧損的時候做相反分錄
借:投資收益 (100*0.2)20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0
成本科目是取得時候的,後續的就只有先沖減損益調整和其他權益變動,然後再沖減成本科目,減記至零為限,無限義務的還要沖減和該公司有關的長期應收項目,還不足沖減的再備查簿中登記預計負債.

『柒』 請問事業單位轉讓核銷長期股權投資時,怎樣進行賬務處理謝謝

事業單位轉讓核銷長期股權投資的賬務處理如下:
事業單位因被投資單位破產清算等原因,有確鑿證據表明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損失,按規定報經批准後予以核銷。
將待核銷長期股權投資轉入待處置資產時,按照待核銷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借記「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貸記「長期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報經批准予以核銷時,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 —長期投資」科目,貸記「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
由於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損失處置按規定報經批准後予以核銷,這需要一個過程,也通過「待處置資產損益」科目進行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損失的核算,作為兩筆會計處理,不直接確認,進一步體現了核算的准確性。

『捌』 事業單位核銷長期股權投資啥意思

事業單位因被投資單位破產清算等原因,有確鑿證據表明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損失,按規定報經批准後予以核銷。將待核銷長期股權投資轉入待處置資產時,按照待核銷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借記「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貸記「長期投資—— —長期股權投資」科目。報經批准予以核銷時,借記「非流動資產基金—— —長期投資」科目,貸記「待處置資產損溢」科目。

由於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損失處置按規定報經批准後予以核銷,這需要一個過程,也通過「待處置資產損益」科目進行長期股權投資發生損失的核算,作為兩筆會計處理,不直接確認,進一步體現了核算的准確性。

『玖』 關於投資損失的壞賬會計處理

一、壞賬准備核算企業應收款項等發生減值時計提的減值准備。
二、壞賬准備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根據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確定應收款項發生減值的,按應計提的壞賬准備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本科目。本期應計提的壞賬准備大於其賬面余額的,應按其差額計提;應計提的金額小於其賬面余額的差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對於確實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作為壞賬損失,轉銷應收款項,借記本科目,貸記「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利息」、「應收分保保險責任准備金」、「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科目。
(三)已確認並轉銷的應收款項以後又收回的,應按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利息」、「應收分保保險責任准備金」、「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科目,貸記本科目;同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利息」、「應收分保保險責任准備金」、「其他應收款」、「長期應收款」等科目。已確認並轉銷的應收款項以後又收回的,企業也可以按照實際收回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已計提但尚未轉銷的壞賬准備。
投資損失:
企業因下列原因發生的財產損失,須經稅務機關審批才能在申報企業所得稅時扣除:(1)因自然災害、戰爭等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或者人為管理責任,導致現金、銀行存款、存貨、短期投資、固定資產的損失;(2)應收、預付賬款發生的壞賬損失;(3)金融企業的呆賬損失;(4)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長期投資因發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害而確認的財產損失;(5)因被投資方解散、清算等發生的投資損失;(6)按規定可以稅前扣除的各項資產評估損失;(7)因政府規劃搬遷、徵用等發生的財產損失;(8)國家規定允許從事信貸業務之外的企業間的直接借款損失。
注意:你在處理這類經濟事項中要把握的原則,稅務這里的財產損失扣除管理辦法中是指長期投資因發生永久或實質性損害的損失,什麼是這類永久或實質性的損害呢?會計人員就應當在處理具體經濟事項時作出恰當的職業判斷,你單位在向一些公司作出的長期投資中,如果是由於被投資單位因經營不善引起虧損導致長期投資減值的損失(有的企業計提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只能在企業的投資損益——長期投資收益帳戶進行處理,稅務對這些損失一般不予稅前扣除。而對於發生的永久性和實質性損害的投資損失(如被投資單位在四川汶川發生自然災害的損失,而導致投資的損失),則按照以上的規定,經稅務機關核准,作出投資收益——投資損失的處理。

『拾』 什麼叫貨幣性資產損失核銷

就是現金、銀行存款和有價證券的損失進行處理。

閱讀全文

與核銷投資損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