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pec在中國開幾次
2014年的apec是在中國開的第二次,以下是具體的歷程:
APEC次數 時間 地點 內容
1 1993年11月 美國西雅圖 發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經濟展望聲明》
2 1994年11月 印度尼西亞茂物 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共同決心宣
言》(簡稱《茂物宣言》)
3 1995年11月 日本大阪 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行動宣言》
(簡稱《大阪宣言》),通過了實施貿易投資自由化和開展經濟技術合作的《大阪行動議程》
4 1996年11月 菲律賓蘇比克 通過了《馬尼拉行動計劃》和《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從憧憬到行動》,批准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技術合作原則框架宣言》
5 1997年11月 加拿大溫哥華 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將亞太
經合組織大家庭聯合起來》
6 1998年11月 馬來西亞吉隆坡 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加強增
長的基礎》,通過了《走向21世紀的亞太經合組織科技產業合作議程》和《吉隆坡技能開發行動計劃》
7 1999年9月 紐西蘭奧克蘭 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奧克蘭挑戰》,批准了《亞太經合組織加強競爭和法規改革的原則》和《婦女融入亞太經合組織框架》等
8 2000年11月 汶萊斯里巴加灣 通過《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造福社
會》和《新經濟行動議程》
9 2001年10月 中國上海 會議通過並發表了《領導人宣言:迎接新世紀
的新挑戰》、《上海共識》和《數字亞太經合組織戰略》等
10 2002年10月 墨西哥洛斯卡沃斯 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等文件
11 2003年10月 泰國曼谷 通過了《領導人宣言》,決定加強夥伴關系,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保障民眾和社會免受安全威脅,並能從自由開放的貿易中充分受益
12 2004年11月 智利聖地亞哥 會議通過了《聖地亞哥宣言》,重申通過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促進發展
13 2005年11月 韓國釜山 發表《釜山宣言》、《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關於世貿組織多哈發展議程談判的聲明》、《亞太經合組織流感大流行防控倡議》等
14 2006年11月 越南河內 通過了旨在實現茂物目標的《河內行動計劃》,簽署《河內宣言》
15 2007年9月 澳大利亞悉尼 發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關於氣候變化、能源
安全和清潔發展的宣言》
16 2008年11月 秘魯利馬 發表《利馬宣言》和關於全球經濟的聲明,重點闡述了各成員就世界經濟金融形勢、多哈回合談判、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區域經濟一體化、企業社會責任、氣候變化、防災減災等問題達成的共識
17 2009年11月 新加坡 發表了《新加坡宣言》
18 2010年11月 日本橫濱 發表了《橫濱宣言》旨在推進APEC地域經濟的
均衡發展,以及成員體之間貿易和投資更加自由化和開放;推進世界貿易機構(WTO)多角貿易的交涉;繼續反對保護主義,將反保護主義措施條約延續到2013年。發表了《成長戰略》《2010茂物目標評價》《亞太自由貿易圈(FTAAP)》三份聲明
19 2011年11月 美國夏威夷 緊密聯系的區域經濟,主要討論亞太地區經濟增
長、區域經濟一體化、綠色增長、能源安全、規制合作等
20 2012年9月 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主題:為現代化改造而合作
1. 貿易與投資自由化
2. 建立可信賴的供給鏈條
3. 確保糧食供應安全
4. 為創新性增長更緊密的合作
21 2013年10月 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地區熱點問題以及經濟合作議題
以上信息來自:http://ke..com/link?url=_7HMe_f2L1MTsGPkiCzV8I_
B. 中國對APEC的作用有什麼
回顧中國參與歷次APEC會議和近10年在區域中的表現,中國的貢獻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1994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對東道主印尼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協助與會各方通過了《茂物宣言》,確立了在亞太地區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目標。中國強調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要「兩個輪子一起轉」,特別為地區科技合作提供了一筆資金。
在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上,中國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發揮了很好的協調作用。1997年和1998年,當一些發達成員提出要加快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發展速度,甚至超越世界貿易組織(WTO)時,中國冷靜地指出這一要求與現實情況不符,阻止了部分成員冒進的舉動。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作為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東道主,中國表示,亞太地區搞好經貿合作必須以穩定的環境為基礎,敦促與會領導人就反恐問題交換了意見,並共同發表了反恐聲明。
美國注意力無法集中在亞洲貿易上,中國憑借迅速發展的經濟,得以扮演越來越關鍵的角色
C. 中國已成為許多apec成為最大的貿易夥伴,吸引著什麼
中國已成為許多APEC成員最大的貿易夥伴、吸引直接投資和遊客的主要來源地。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中國對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就將拉動亞洲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中國與亞太已經結成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
過去一年來,中國與APEC各成員密切溝通,對北京會議的主題、議題、成果等作出精心設計,積極發出中國聲音,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在北京APEC會議100多項新合作倡議中,半數以上為中國提出。中國在民主透明、充分協商的基礎上,將「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系」定為會議主題,將「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建設」定為三大重點議題。這些設計順應了亞太及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契合了亞太各國的共同需求,得到了APEC成員的歡迎和支持。
D. 中國就APEC方式及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經濟技術合作提出了一系列主張。中國主張
答案C
中國堅持APEC以經濟合作為主要方向,B項觀點錯誤,不能選。我國主張APEC應在本地區多樣性特徵的基礎上,堅持獨特的合作方式,妥善處理成員之間的分歧,C項應選,D項觀點錯誤。我國主張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前進道路,穩步推進合作,A項觀點錯誤。
E. 中國對APEC的影響
回顧中國參與歷次APEC會議和近10年在區域中的表現,中國的貢獻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1994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對東道主印尼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協助與會各方通過了《茂物宣言》,確立了在亞太地區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目標。中國強調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要「兩個輪子一起轉」,特別為地區科技合作提供了一筆資金。
在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上,中國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發揮了很好的協調作用。1997年和1998年,當一些發達成員提出要加快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發展速度,甚至超越世界貿易組織(WTO)時,中國冷靜地指出這一要求與現實情況不符,阻止了部分成員冒進的舉動。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作為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東道主,中國表示,亞太地區搞好經貿合作必須以穩定的環境為基礎,敦促與會領導人就反恐問題交換了意見,並共同發表了反恐聲明。
美國國際法研究所終身高級顧問王曉麟認為,由於APEC是距離中國最近的區域經濟組織,又是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市場,不言而喻,中國對APEC區域內的經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相比之下,日本由於其經濟本身存在的問題以及與亞洲國家在文化、歷史和政治方面存在的難以逾越的障礙,其影響力正在下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美國的表現令人失望,而中國展現出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付出了相當多的代價,為幫助亞洲各國抵禦危機作出了巨大貢獻。亞洲各國對此有目共睹,也對中國所扮演的角色給予了積極的認可。
同時,中國政府能夠負責任地對待區域內的各種問題,注意保持貿易發展的平衡,這促使其他成員越來越尊重中國,在成員之間贏得了積極的反響。韓國盧武鉉總統16日晚在青瓦台舉行盛大晚宴,歡迎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參加晚宴的韓方人士除高級官員外,還有眾多企業家。韓國官員評論說:「這反映了韓中貿易、投資等領域的交流情況。」同一天,韓國政府還宣布正式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17日上午,胡錦濤在韓國國會發表演講,再次展示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他表示,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朝韓雙方通過對話改善關系、建立互信,最終實現自主和平統一。
■中國和APEC相互需要
在美聯社的報道中,APEC前執行董事威廉姆·博德說:「中國加入APEC時,就是重要的一員。加入APEC,也提高了中國作為地區領導者以及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
王曉麟認為,目前世界經濟發展最繁榮的地帶集中在亞太地區。除了歐盟之外,世界經濟很大一部分就是在APEC成員之間進行的。APEC對中國也有著重要意義,中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區域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引進外資中相當大的部分來自APEC成員,而從出口而言,APEC成員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群體。
王嵎生也表示,APEC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APEC。冷戰後,中國推行和平發展的外交政策,主張與其他國家建設平等互利的夥伴關系,促進雙邊、多邊合作。這與APEC提倡的大家庭精神相符。中國參加APEC的運作,同時也為自己培養了大批人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經濟上,貿易投資自由化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老百姓也從中得到實惠。他舉了個簡單的例子說,由於中國和APEC的平均關稅下降,中國老百姓現在不必花很多錢就可以在超市裡買到智利的水果、美國的啤酒。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開始「走出去」,結交更多的朋友,參加工商管理論壇等活動,這對亞太地區開展經濟合作十分有利。▲
F. apec有哪些國家
APEC現有21個成員,分別是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中國台北)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泰國、美國、越南,1997年溫哥華領導人會議宣布APEC進入十年鞏固期,暫不接納新成員。
2007年,各國領導人對重新吸納新成員的問題進行了討論,但在新成員須滿足的標准問題上未達成一致,於是決定將暫停擴容的期限延長3年。此外,APEC還有3個觀察員,分別是東盟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和太平洋島國論壇。
(6)apec期間中國有哪些貿易投資擴展閱讀
亞太經合作組織誕生於全球冷戰結束的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形勢日趨緩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漸成為潮流。同時,亞洲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明顯上升。
該組織為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宗旨是:保持經濟的增長和發展;促進成員間經濟的相互依存;加強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減少區域貿易和投資壁壘,維護本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
G. apec會議取得了哪些經貿成果
據報道,11月10日的相關會議上,商務部國際司司長介紹了第二十九屆APEC部長級會議經貿成果有關情況,中國代表團全面推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各領域的合作,深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
會議還批准了《APEC供應鏈互聯互通行動計劃監督框架》,我們根據工商界的訴求,甄別了邊境管理、基礎設施、物流服務、規制合作、電子商務便利化等五個方面的薄弱環節,提出了改進措施的建議,推動區域供應鏈有效順暢銜接,更好地保障區域貿易暢通。
希望APEC會議可以促進亞太地區國家的經濟發展!
H. 今年的apec峰會對我國進出口貿易有什麼影響
APEC對中國的意義: (一)經濟領域 1、有利於促進我國發展對外經貿關系。 亞太地區是我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發展與亞太地區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核心內容。APEC要求成員國逐步削減關稅,減少非關稅措施,取消出口補貼,取消不正當的出口禁令和限制,減少服務貿易市場准入限制,加強技術交流等,這一切措施在促進APEC內的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及經濟技術合作的同時,增強了我國同亞太各國的相互聯系和依賴,促進了我國對外經貿關系的發展。1991年我國近80%的出口和93%的進口來自APEC成員。此後我國與APEC成員的貿易額逐年上升:1999年我國與20個APEC成員的貿易額為2709億美元,約占當年貿易總額的75%;2000年則進一步增長到了4743億美元。
I.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APEC對中國的影響
1978年的改革開放,是中國社會發展史上極其重要的里程,原因是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對外開放:不僅引進西方技術,還要學習西方發展市場經濟的經驗。歷史的才識和後發展國家現代化進程的波折告訴我們,對現階段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而言,開放的重要性遠大於改革。
我們改革開放的目的都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改革開放中我們要積極學習資本主義中先進的東西,接受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則,並以此克服自身傳統的、特殊規則的缺陷,但基本制度不能動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進國民福利的增加和國家的富強。
必須用新的、更加開放的政策和步驟來推進新一輪的改革
因此,加入WTO是中國從「市場開放階段」過渡到「規則或制度開放階段」的重大的戰略舉措,是中國的第二次「改革開放」,它的作用和意義甚至比第一次「改革開放」還要重大。今天,我們加入WTO的直接目的也許仍然是技術性的,但就加入WTO的結果及其影響來看,它的社會意義、政治意義和國家的現代化意義要遠大於其單純的經濟意義,因而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重大轉折或新的起點。
正是從此意義上講,中國政府加入WTO的努力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睿智、果敢和偉大的壯舉,但同時也肯定會充滿艱辛和苦澀。
回顧中國參與歷次APEC會議和近10年在區域中的表現,中國的貢獻和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1994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對東道主印尼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協助與會各方通過了《茂物宣言》,確立了在亞太地區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目標。中國強調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要「兩個輪子一起轉」,特別為地區科技合作提供了一筆資金。
在有爭議的敏感問題上,中國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發揮了很好的協調作用。1997年和1998年,當一些發達成員提出要加快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發展速度,甚至超越世界貿易組織(WTO)時,中國冷靜地指出這一要求與現實情況不符,阻止了部分成員冒進的舉動。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作為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東道主,中國表示,亞太地區搞好經貿合作必須以穩定的環境為基礎,敦促與會領導人就反恐問題交換了意見,並共同發表了反恐聲明。
美國國際法研究所終身高級顧問王曉麟認為,由於APEC是距離中國最近的區域經濟組織,又是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市場,不言而喻,中國對APEC區域內的經濟起到了很大的影響。相比之下,日本由於其經濟本身存在的問題以及與亞洲國家在文化、歷史和政治方面存在的難以逾越的障礙,其影響力正在下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美國的表現令人失望,而中國展現出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付出了相當多的代價,為幫助亞洲各國抵禦危機作出了巨大貢獻。亞洲各國對此有目共睹,也對中國所扮演的角色給予了積極的認可。
同時,中國政府能夠負責任地對待區域內的各種問題,注意保持貿易發展的平衡,這促使其他成員越來越尊重中國,在成員之間贏得了積極的反響。韓國盧武鉉總統16日晚在青瓦台舉行盛大晚宴,歡迎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參加晚宴的韓方人士除高級官員外,還有眾多企業家。韓國官員評論說:「這反映了韓中貿易、投資等領域的交流情況。」同一天,韓國政府還宣布正式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17日上午,胡錦濤在韓國國會發表演講,再次展示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他表示,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朝韓雙方通過對話改善關系、建立互信,最終實現自主和平統一。
■中國和APEC相互需要
在美聯社的報道中,APEC前執行董事威廉姆·博德說:「中國加入APEC時,就是重要的一員。加入APEC,也提高了中國作為地區領導者以及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
王曉麟認為,目前世界經濟發展最繁榮的地帶集中在亞太地區。除了歐盟之外,世界經濟很大一部分就是在APEC成員之間進行的。APEC對中國也有著重要意義,中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益於區域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引進外資中相當大的部分來自APEC成員,而從出口而言,APEC成員也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群體。
王嵎生也表示,APEC需要中國,中國也需要APEC。冷戰後,中國推行和平發展的外交政策,主張與其他國家建設平等互利的夥伴關系,促進雙邊、多邊合作。這與APEC提倡的大家庭精神相符。中國參加APEC的運作,同時也為自己培養了大批人才,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經濟上,貿易投資自由化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老百姓也從中得到實惠。他舉了個簡單的例子說,由於中國和APEC的平均關稅下降,中國老百姓現在不必花很多錢就可以在超市裡買到智利的水果、美國的啤酒。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開始「走出去」,結交更多的朋友,參加工商管理論壇等活動,這對亞太地區開展經濟合作十分有利
J. APEC國家包括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澳大利亞聯邦 汶萊達魯薩蘭國
加拿大 智利共和國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日本國 大韓民國 馬來西亞
墨西哥合眾國 紐西蘭 秘魯共和國
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 菲律賓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
新加坡共和國 泰王國 美利堅合眾國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APEC還有3個觀察員,分別是東盟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和太平洋島國論壇。
(10)apec期間中國有哪些貿易投資擴展閱讀:
成立背景:
亞太經合作組織誕生於全球冷戰結束的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形勢日趨緩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漸成為潮流。同時,亞洲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明顯上升。
該組織為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