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基金內扣和外扣

基金內扣和外扣

發布時間:2020-12-14 22:19:27

基金申購費和贖回費是內扣的還是外扣的

是外扣法

附:

2007年3月15日,中國證監會基金部給所有基金管理公司和基版金託管銀行下發通知,權要求基金管理人在通知下發之日起,按照「外扣法」對所管理的基金認(申)購費用及認(申)購份額的計算方法進行調整,並在三個月內調整完畢。

在10號文下發之前,各基金公司各自規定基金認(申)購費用的收取方式,絕大多數基金採用的是「內扣法」,即申購費用等於申購金額乘以所適用的申購費率。對於一隻募集規模為100億份的新基金,每份1元,如果認購費率為1%,採用「內扣法」的話,投資者支付的認購費用總額為:100億份×1%=1億元。
在統一為「外扣法」以後,申購費用等於申購金額減去按申購費率計算得到的凈申購金額。上述100億份的新基金,採用「外扣法」,投資者支付的認購費用總額為:100-100/(1+1%)=0.9901億元。
可見,對於一隻百億基金,採用「外扣法」,投資者將總共少支付認購費用99萬元左右。
一基金公司銷售部門經理表示,基金的認(申)購費用正在逐步規范,統一採用「外扣法」進行計算,基金投資人將因此受益,少支付認購費用,相應地,代銷機構在此項業務上的收入將會減少。

② 基金的外扣費和內扣費是什麼意思

證監會規范基金申購演算法 外扣法降低申購費用
中國證監會基金部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基金公司和基金託管銀行修改基金認購、申購費用計算方法的消息昨(15)日得到證實,基金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內扣法改為外扣法後,同等金額條件下,投資者購得的份額將會上升,相當於基金實際申購費率降低了。

證監會在通知中要求,為更好保護基金投資人的合法權益,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統一規范基金認購費用及份額計算辦法,基金公司今後統一採取外扣法。

按照證監會要求,基金管理人應當在通知下發之日起,按照外扣法對所管理的基金認購費用及認購份額的計算方法進行調整,並在三個月內調整完畢。

記者了解到,一些基金公司目前已經開始著手修改,主要是對公司相關系統參數作出調整。另外,對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修改後還要進行公告。

據悉,在國外基金業,一般在計算基金認購金額時有外扣法和內扣法兩種,但因為外扣法用除法而內扣法用乘法,為了計算方便,國內基金公司系統大多採用內扣法的方式。

如果採用內扣法計算,認購1000份基金,認購費率為1%,認購金額公式為:1000-1000×1%=990元;而使用外扣法計算,認購金額公式為:1000/(1+1%)=990.099元。同等金額條件下,投資者購得的份額上升了,相當於基金實際申購費率降低了。

使用外扣法認購基金,投資者每認購100萬份可以省下近100元,如果有100億的發行規模,差額就近100萬。

有業內人士表示,以前一隻基金平均只發一二十億,差額只有幾十萬,現在基金發行動輒上百億,投資者相當於損失100萬元的差額。

另外,隨著去年以來基金的熱銷,一些基金的認購費率也悄悄上調至2%,但這也是法定費率上限的一半都不到。隨著基金凈值收益率的走高,基金的認購與申購費有望進入一個上調周期。那麼,不同的費用及份額計算方法,產生的差額更是巨大。因此,採用外扣法後,雖然影響單位金額不大,但其實是維護投資者利益的行為。

③ 請問一下內扣和外扣區別

計算方式來如下:內扣法自: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當日基金份額凈值。外扣法: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申購當日基金份額凈值。 假設投資者擬投資10萬元申購某基金,申購費率為1.5%,基金單位凈值1.00元。 若按照內扣法計算,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100000×1.5%=1500元; 申購份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基金單位凈值=(100000-1500)/1.00=98500份。 而若按照外扣法計算,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 100000/(1+1.5%)=98522.167元。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1477.84元;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申購當日基金份額凈值=98522.167/1.00=98522.167份。 其結果是:與採用內扣法相比,採用外扣法可以多得22份左右。

④ 實木門的內扣和外扣線區別,哪位大神給詳細介紹一下

我們廠里做的柚木門內外線條都一樣,沒什麼不同,只不過有時老闆為了省些材料,裡面的線條會小一些,還有一些客戶的要求,裡面的和外面的不一樣。一般條件下裡面外面都是一樣,這樣好做很多。

⑤ 內扣法和外扣法計算基金的區別

計算方法不同:

外扣法公式: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回)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

申購份答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基金份額面值

內扣法公式: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率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

申購份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基金份額面值

例如:假設准備申購某基金10000元,申購費率為1.5%,基金凈值為1元。

用內扣法算:凈申購金額=10000×(1-1.5%)=9850 所得份額=9850/1=9850

用外扣法算:凈申購金額=10000/(1+1.5%)=9852.22 所得份額=9852.22/1=9852.22

(5)基金內扣和外扣擴展閱讀

1、如果是貨幣基金,計算方式如下:

當天盈虧=當天可用份額*當天萬份收益/10000

累計盈虧=持倉市值+贖回到賬金額+現金分紅金額+轉出基金金額-申購金額-認購金額-定投金額-轉入基金金額

2、如果是非貨幣基金,計算方式如下:

當天盈虧=當天可用份額*當天基金凈值收益率

累計盈虧=持倉市值+贖回到賬金額+現金分紅金額+轉出基金金額-申購金額-認購金額-定投金額-轉入基金金額

⑥ 基金外扣法和內扣法哪個對基民劃算

外扣法對基民有利。
假設申購金額10000元,申購費率1.5%,基金凈值1.2801元,則:

用外扣法計算回凈申購金額答 = 10000/(1+1.5%)= 9852.2167元
確認基金份額 = 9852.2167/1.2801 = 7696.44份

用內扣法計算凈申購金額 = 10000*(1-1.5%)= 9850元
確認基金份額 = 9850/1.2801 = 7694.71份

可見,同樣10000元的申購金額,用外扣法基民可以多得到1.73份額。

⑦ 什麼是基金認購和申購中的外扣法、內扣法

現在基金的申(認)購弗用,不同的基金公司有兩種計算方法,即內版扣法和外扣法,從而權導致了申(認)購份額有兩種不同的計算結果,現分述如下(下述公式仍適應認購): 1、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基金份額凈值 =(申購金額-申購費用)/基金份額凈值 =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基金份額凈值 2、申購費用=凈申購金額×申購費率 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申購費用=凈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基金份額凈值 =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基金份額凈值 兩種不同方法的根本區別是第一種方法多收了申(認)購弗用,它是按申請金額收取,也就是申購弗也要交手續弗;而第二種方法是按凈申購金額收取,從而減少了手續弗,使投資者能多得份額。顯然第一種方法對投資者是不公平的,我早在新浪論壇上提出了看法,但現行法律尚無具體規定。據我查閱有關資料,一般走牛的公司採用第一種方法,例如最近發行的上投雙息、廣發策略優選等是採用第一種方法,而交銀穩健配置和湘財荷銀效率優選等是採用第二種方法。還是你的回答讓我徹底的明白了

⑧ 申購基金時,申購費採用外扣法與內扣法有什麼不一樣求詳解

你好,樓上的答的抄不準確。 2007年以後,根襲據正監會規定,基金申購統一採用外扣法,而不是大多。

外扣法能夠保護基金持有人利益。申購1000元基金,如果費率是1.5%
不同計算方法,凈申購額分別為985.22元和985元,別小看只有0.22元,如果你是大額申購就會有幾百甚至千元的差別

手續費按外扣法計算方法:手續費=1000元-1000元/(1+1.5%)=14.78元
按內扣法計算方法:手續費=1000元*1.5%=15元

外扣法並不能直接幫助投資者省錢,你買一萬元並不能只出9千多元,還是要出1萬,但是外扣法能使你多買一些份額。

⑨ 哪位給介紹一下基金申購的外扣法和內扣法

外扣法是針對認購金額,即投資總額的。認購金額包括認購費用和凈認專購金額,公式如下(單個屬基金的具體收費方式及費率標准以其《發售公告》和《招募說明書》的相關規定為准):

認購費用= 認購金額×認購費率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認購費用
認購份額= 凈認購金額/ 基金單位面值

內扣法是針對實際認購金額,即凈投資額的。公式如下(單個基金的具體收費方式及費率標准以其《發售公告》和《招募說明書》的相關規定為准):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1+認購費率)
認購費用=凈認購金額×認購費率
認購份額=(認購金額-認購費用)/基金份額面值
2007年3月15日發布: 日前,中國證監會基金部給所有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託管銀行下發通知,要求修改有關基金認購、申購費用的計算方法,根據這個通知要求,基金公司今後統一採取外扣法。
購買基金的費用採用外扣法意味著投資者用同樣的錢,購買的基金份額將會比內扣法方式購買的多。
<br>
<br>例如:內扣法的申購份額=(15000-15000*1.5%)/1.52=9720.39份
<br> 外扣法的申購份額=(15000/(1+1.5%))/1.52=9722.58份

⑩ 外扣法和內扣法的區別

「內扣法」一般在銀行實際收到投資款時直接扣除手續費;「外扣法」是指銀行收到外匯款時以收到金額入賬,手續費另外扣除。

外扣法的申購費用是收取真正用來買基金的那部分費用的申購費。內扣法的申購費用則是收取總的申購金額的申購費。所以內扣法比外扣法收的費用多。

「外扣法」和「內扣法」都是計算基金申購費用和申購份額的計算方法,兩者的計算公式不同。「外扣法」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申購當日基金份額凈值。

而之前一直使用的是「內扣法」,其計算公式為:申購費用=申購金額×申購費率;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申購費用;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 T日基金份額凈值」。

(10)基金內扣和外扣擴展閱讀:

計算公式:

凈認購金額=認購金額/(1+認購費率)

認購費用= 認購金額-凈認購金額

認購份額=(凈認購金額+認購利息)/基金份額初始面值

認購利息=認購天數×活期利息

申購金額包括申購費用和凈申購金額,相關公式如下:

凈申購金額=申購金額/(1+申購費率)

申購費用=申購金額-凈申購金額

申購份額=凈申購金額/申購當日基金份額凈值

基民購買基金時,基金公司多採用「外扣法」。

比如,用1萬元錢購買新基金,新基金1元錢一份,如果費率是1%。

如果以「內扣法」計算認購到的基金份額,相應公式是:10000-10000x1%,1萬元錢可以購買的基金份額是9900份。

閱讀全文

與基金內扣和外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保基金怎麼進了鹽湖股份 瀏覽:567
560002基金發行價 瀏覽:241
貴金屬深加工流程 瀏覽:395
債券價格表 瀏覽:309
炒外匯圖片 瀏覽:222
德州線下貸款 瀏覽:725
後市融資 瀏覽:735
一塊錢人民幣等於多少比索 瀏覽:362
歐元匯率人民幣最高多少 瀏覽:487
呼和浩特股票配資 瀏覽:333
銀行黑名單怎麼貸款買車 瀏覽:764
中小型融資擔保企業法務怎麼樣 瀏覽:790
人民幣的匯率牌價在哪查詢 瀏覽:848
價格調整計算公式 瀏覽:930
美原油今天開盤價格 瀏覽:364
今天人民幣對緬甸匯率多少人民幣 瀏覽:222
指數基金對比混合基金 瀏覽:116
科創板募集基金 瀏覽:20
天下金理財 瀏覽:936
為什麼內部融資增加的是經營負債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