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基金看基金公司和旗下基金的規模、實力、知名度、信譽度、分紅能力、盈回利能力答、排名、收益率和長期走勢是否穩健。天天公布的基金凈值排行榜,幾乎每天的排名順序都在不斷的變化。所以看排行榜只是看看。買基金的參考依據要從長期的基金排行榜來選擇,最少看一年的走勢及排行情況。看一種基金是否值得投資,要看近一年、近2年、近3年及從成立以來的排名都在前列才行。但有些基金成立時間相比較晚,但收益也是不錯的,這要看同期成立的基金排名和收益來對比。像華夏優勢這樣的基金,去年收益率高達30%左右,而有些基金卻出現虧損,這就是差距。如果選擇不好基金,收益會相差很多的。選擇基金經理,要選擇收益較高、排名靠前、走勢穩健、盈利能力較強的基金即可。不用管它是什麼經理,因為只要長期投資回報率較高的的基金,基金的經理自然就出名了。像華夏大盤、策略的基金經理王亞偉就是這樣的。
『貳』 如何評價基金經理及基金的選擇
很多投資人比較關注看一些基金評價和排名,但是又很無奈,會發現歷史業績好的時候未來並不一定好,怎麼會選到未來好的基金。其實這裡面有四點大家需要注意。
第一點你對基金評價了解和預期一定要正確
首先我們基金評價的是歷史,在未來過程中有很多種因素,可能會影響業績的穩定性。比如說基金公司股東變化,基金經理變化,基金規模變化,這些因素都可能會影響到業績的穩定性。那麼退一步來講,假定這些因素穩定,基金業績還是有可能發生變化。為什麼?如果你評價短期的話,短期收益可能具有不確定性,不能反映一個人的能力。所以,我們評級通常採用過去比較長的時間來衡量這個人的能力。比如他牛市,熊市都經歷過了,他的能力可以認可。所以,在我剛才提到那些因素都不變化的情況下,那麼你可以在未來2到3年裡面能夠獲得一定的超額收益,但是你不能預期你買到五星級基金,在下一個月就能獲得很高收益。
為什麼?我們每一個基金經理都是一個運動員,他有自己擅長領域。我們評級就是鐵人三項賽,OK他得到比較好的評價,可能市場是無情,我今天去比馬拉松,明天比騎自行車。對於一個五星級基金經理他特別擅長是馬拉松,如果說下一個賽季,我們比騎自行車他就不一定能勝出,甚至有可能他收益還不如其他人。所以,首先第一我們對基金評價要有一個清楚認識和預期。
第二融入對市場判斷,選擇適合下一個市場的人。
基本面研究只是表明,基金的業績是可分析、可判斷的, 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預測的。基金的基本面決定了基金的相對業績,而市場因素與基本面因素才共同決定了基金的絕對業績。
因此我們要分三步走,第一競選合適的基金經理,第二了解這個基金經理的特長和風格,第三結合市場選擇合適的管理人。我們要在這方面做大量工作: 第一步我們對每個基金經理都有一個打分,選到合適的管理人。 第二步我們會對每個基金風格,他是擅長馬拉松,還是馬場游泳,我們都有一個區分,知道他擅長領域和不擅長領域。 第三,我們通過一些定性調研,以及我們對市場判斷,最終選擇一些合適的基金。
但是我們現在發現,雖然基金業我們目前稱之為專家理財,但跟我們自己實際需求還是存在脫節。特別是公募基金產品是以追求相對收益為主,大多數基金經理主要能力還在選股,在擇時上面做的相對比較小。但是對於我們基金投資者來說,我們需要他幫我們兩塊都做了,資產配置,擇時也做了,選股也做了,但是現實卻不是這樣。因為對於基金公司來講,規模一般比較大,且不說擇時難度,單單就規模來講很難出現,我看空市場的時候,那麼大規模能夠短期內降的很低,所以對整個市場沖擊成本是很大的。所以,對於基金公司來講更多專業還是放在選股上面。
第三資產配置和擇時對基金投資者收益影響巨大
很多發生虧損,基金選擇是一個問題,很多時候是時點選錯了。所以,可以看到擇時影響對基金投資者收益影響是巨大的,而且不同的投資者他對風險偏好不一樣,對資產配置需求也不一樣。我們可以看到作為我們基金投資者來說,對於資產配置和擇時這一塊有著非常非常大的需求,而這些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產品所不能滿足的。
如果擇時大家都說難,難的原因有兩點。我覺得第一點是在於人性的貪婪和恐懼,因為第一,任何一個資產配置的方法也好,擇時方法也好,都不可能告訴你最高點在哪裡,最低點在哪裡,沒有人能做到,除非上帝。但是,我們的需求,而人有一個恐懼心理,可能會對市場希望能夠捕捉到短期表現,因為短期收益肯定對他的影響非常大。我們舉一個簡單例子,你有幸認識了巴菲特,他告訴你一隻股票,給你說這個股票很好,你就買了長線拿著,未來肯定有非常大的增值潛力。你後來就這買一個股票,可是過了一段時間這個股票大幅下跌,這時候你找巴菲特找不到,就有很多人跟你講巴菲特老了不行,或者有人跟你說巴菲特推薦的這只股票是基於他對當時市場判斷和理解,而現在的市場變了,現在不是巴菲特當時市場,所以這個股票不行的,你趕緊賣吧。
我相信對於普通的投資者來說,90%投資者都會選擇把它賣掉。這就因為你對短期收益,還有你人性的貪婪和恐懼會使你迷失了方向,會不由自主跟著自己的人性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買的最高點賣最低點,這就是追隨人性。即使作為專業投資顧問我也做不到告訴他最高點,最低點在哪裡,可能我會告訴他在07年,假如說4千點以上,我覺得高估了,你應該逐步減少投資。但是當第二個月過來發現從4千點漲到4500,很多人會來罵你,不相信,因為短期收益有一個影響,他覺得你是錯的,不會堅持你的觀點。
下跌的時候也一樣,你跟他講在08年2200點以下可以逐步買入,這時候沒有人相信你。可能他買第一個月,第二個月就虧了2千點,他會恨死你,不會相信你。就是因為人性困擾,使我們擇時都擇對相當難,如果能剋制住自己的人性,把基金當成一種中長線,把握一個中長期市場高估,低估,我相信擇時資產配置是可以做的到,只要你忽略短期的現象。
第四制定嚴格的投資策略來去控制住自己的貪婪和恐懼
對於基金選擇我們有非常多的方法,而對於時機選擇我們是相對缺乏的。擇時是很困難的事情,有一些專業投資者都做不到,為什麼我們投資者自己要做這件事情,怎麼來去完成這么一個艱巨的任務。時機選擇問題也是爭議最為激烈的一部分,其實我們可以基於一個非常簡單的指標,歷史的估值。其實這樣的話,也可以建立起這樣一個方法,在市場相對估值高的時候,泡沫的時候逐漸退出,貴的時候逐步賣掉一點,便宜的時候逐步多買一點。
當然我們的人性不僅僅這么簡單,這是其中一個核心思想,可能也會有很多的人問,這方面很簡單,貴的時候逐步賣掉一些,便宜的時候多買一些,對一般投資者都可以看的到。比如超市有打折,促銷的時候大家都去買。但是我們卻發現你在購買金融的產品不是這樣的,大部分的人都是買在最高點,賣在最低點,這就是我們說人性貪婪和對短期收益的關注。
所以我們能做怎麼樣遏制我們人性,如果順著你人性走很難賺錢,只能說對於大部分普通投資者可以通過制定嚴格的投資策略來去控制住自己的貪婪和恐懼。如果能夠運用好這個方法,關鍵能夠遏制住自己對短期收益關注,以及人性的貪婪和恐懼。如果能夠把擇時資產配置和我們選基結合在一起,我相信超額收益會更高。
網路郭小賀
『叄』 基金經理應該如何向投資人推薦自己管理的基金
基金經理是一隻基金的靈魂,基金經理的好壞關繫到基金業績的表現,基民在專投資基金時肯屬定要比較該基金過往業績來比較,而基金季報和年報是基金經理向基民做的過往總結,以及將來的投資規劃,而基金規模和業績就是最好的推薦,所以好的基金,基金經理根本無需推薦自己管理的基金,以上只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需謹慎,祝你投資順利天天開心
『肆』 怎麼選擇基金經理
『伍』 基金經理是怎樣挑選股票
一,要先建一個股票池。進入這個股票池的股票是經過基金公司的調研團隊挖掘出來的,通常要經過幾個很嚴格的上會制度。上會的過程中基金經理或研究員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備來舌戰群雄。一旦他推薦進入股票池的股票上會通過,該股票就可進入股票池。但並不意味著現在就開始操作。
二,跟蹤股票池裡的股票。等該股票到達一個合適的價位,就開始建倉。
『陸』 基金經理怎麼挑
看過往業績:如果過去幾年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參照歷史一般A股8-10年會經歷一輪完整的牛熊周期)能夠持續大於某一數值(或通過獲獎數量來驗證,一般認為金牛獎為最高證明),那說明該基金經理管理基金具備很高的投資回報效果。雖然過往業績和成就並不能預測未來,但也能起到很好的參考作用。
看任職年限:任職時間長,穿越過牛熊市場,會讓基金經理更有風險管控意識和能力,在震盪市場行情下更能穩扎穩打,也更能堅守中長期的投資策略。
看基金管理經歷:對基金經理而言,基金規模越大,管理難度也越大,如果他管理過大規模的基金,例如100億以上,且業績較好,那應當重點關注。
看基金經理從業背景:目前市面上所有基金經理都有著完全不同的學業背景和從業背景,有一些基金經理的背景是非常匹配自己的投資領域的,也存在部分基金經理專業知識積累的方向與投資方向並不適配,如有的基金經理一直做固定收益(如債券)的,又被安排管理股票型基金,後果可想而知。
【溫馨提示】編輯簡訊BD發送至95597,立即下載華泰證券手機APP漲樂財富通,學習更多投資知識,體驗口袋裡的理財專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柒』 如果讓你推薦一個基金經理,你會推薦誰
有過幾年基金投資經驗的人都知道,在中國,主動基金的收益遠超指數基金。但遺憾的是大部分人都不會挑選主動基金,不是看平台推薦就是追逐短期排名高的基金。而這樣帶來的結果只能是頻頻虧損。今天方法來了,我們知道主動基金的靈魂就是基金經理。我會給出我珍藏的十位優秀基金經理和其代表基金,大家只要從這十個裡面選就能選到最優質的基金。這十隻基金可以說是當下最優的組合了,過去三年的平均收益是123%。部分也是我的重點持倉基金。
點評:曾在一天募集300億資金、獲得多次金牛獎的大佬。
謝經理投資年限7.47年,年化回報25.88%。拿過多次三年、五年期金牛獎,現擔任興全基金基金管理部副總監。要知道目前行內公認權益類投資做的最好的是興全基金。能在投資大佬雲集的興全公司擔任投資總監,實力可見一斑。
『捌』 如何挑選基金:基金經理很重要
在這里就分享一些關於選基金的思路。
1.基金本身
既然我們買的是基金,那麼對基金自身研究肯定不能少,同時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第一,歷史業績。雖然基金的歷史業績不能預測未來,但是它畢竟是可以參考的資料。
一般來講,如果一隻主動型基金,在過去各階段的歷史表現(比如近1年、近3年、近5年)都排在同類型基金業績的前面,不考慮基金經理離職的情況下,那麼這只基金,很有可能就是一隻靠譜的基金。
第二,基金費率。雖然基金的管理費看上去只有1-2%,但是長期投資者的話,對基金收益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舉個例子,
你分別投資了管理費為2%和1%的基金100萬,如果這兩只基金的投資業績相同,都達到了年均15%,那麼十年下來,管理費2%的基金投資回報率是239%,而管理費1%的基金投資回報是271%,這就相差了30多個百分點。
除了基金的管理費以外,大家還需要留意基金的託管費、申/認購費等。
第三,基金規模。因為基金規模對基金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大家在選擇基金的時候,也要留意基金的規模。
一般來講,基金規模在2億以下,盡量不要選。同時對於主動型基金而言,其基金規模在50億以上的,也最好不要選(除了極個別優秀的)。因為基金規模太大,會加大基金經理的管理難度。
2.基金公司
除了對基金本身進行研究以外,大家也可以對基金公司進行分析。因為優秀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業績都不會太差,甚至有些基金公司在市場高位的時候,還會做實時的提醒。
那麼,怎麼樣才算優秀的基金公司呢?
因為基金公司的主要盈利來源是基金管理費,所以衡量優秀基金公司的指標,就可以用「每收1塊錢的管理費,基金公司到底能給基民帶來多少收益」來表示。
3.基金經理
對於主動型基金而言,最核心的還是在於基金經理。所以研究主動型基金,就離不開基金經理的分析。
因為優秀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凈值,可以屢創新高。相反,水平一般的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其凈值走勢可能多年紋絲不動。
那麼,什麼樣的基金經理,才可以被稱為優秀的基金經理呢?
我覺得,至少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歷史業績:也就是基金經理曾經管理同類型基金的業績表現。
如果管理的基金歷史業績很差,那麼至少說明到目前為止,該基金經理還沒有表現出過人的能力來,也就不能把他稱為優秀的基金經理。
從業年限:這里指的是擔任基金經理的年限。
俗話說的好,「姜還是老的辣」,在資產管理行業也是一樣,如果擔任基金經理的年限較長,那麼基金經理應對特殊情況(比如大熊市等)也就更從容。
當然除了對基金經理的從業年限、歷史業績進行分析以外,大家也可以對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基金經理的專業背景等去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