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資本公積在長期股權投資處置時要轉入當期損益
你說的應該是在權益法下合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因為被投資企業除了凈利潤的變化帶來長期股權投資的變化,計入其他資本公積,因而投資企業隨之調整,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假設當投資企業在處理全部長期股權投資時,其所持有的股權已經不存在了,那麼對應的資本公積也應轉出,而這項收益又是因為投資產生的,所以轉入當期損益,計入投資收益中。
② 資本公積為什麼要轉到投資收益
資本公積是投資者的投資超出投資人所佔股份份額的部分,企業在工商局申請增加註冊資金被批准後資本公積可以轉增實收資本。沒有規定說資本公積可以轉為投資收益。
③ 請問,「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為什麼最後要結轉到投資收益里謝謝。
一般來說。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投資收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的變動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發生變化,那麼主要體現在當期利潤上,影響公司當年利潤表現。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發生變化,主要表現為公司凈資產的增加,不過當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出售或者轉讓時,應該把其他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不過好像這是公允價值可以可靠計量的股票。僅作參考
④ 年底結轉時「資本公積」該轉入什麼科目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資本公積科目年末不存在結轉的說法,其年末貸方余額表示企業年末實有的資本公積金。
另外,資本公積屬於股東投入資本,本年利潤屬於留存收益,兩者具有本質上的區別。因此,不存在將資本公積轉入本年利潤的說法。
資本公積貸方來源:資本(股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資產 資本公積、評估增值、捐贈資本和資本折算差額等。
由於資本公積屬於所有者權益類,所以是貸增借減,貸方登記所取得的各種資本公積,借方登記資本公積的轉出額,期末余額在貸方就表示期末資本公積的實有數。
(4)資本公積期末要轉入投資收益嗎擴展閱讀:
資本公積從本質上講屬於投入資本的范疇,由於我國採用注冊資本制度等原因導致了資本公積的產生。《公司法》等法律規定,資本公積的用途主要是轉增資本,即增加實收資本(或股本)。
雖然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並不能導致所有者權益總額的增加,但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一方面可以改變企業投入資本結構,體現企業穩健、持續發展的潛力;
另一方面,對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它會增加投資者持有的股份,從而增加公司的股票的流通量,進而激活股價,提高股票的交易量和資本的流動性。
此外,對於債權人來說,實收資本是所有者權益最本質的體現,是其考慮投資風險的重要影響因素。所以,將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不僅可以更好地反映投資者的權益,也會影響到債權人的信貸決策。
⑤ 資本公積轉投資受益
在長期股權投資下權益法核算條件下,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需要把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這里的資本公積不僅僅來源於資本增值的影響,也包含企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等的影響。處置時把相關的資本公積從借方轉入投資收益的貸方。相關分錄如下:
發生時: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
處置時: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損益調整
—其他權益變動
投資收益
借: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
原因:這里的資本公積依附於長期股權投資而產生,當長期股權投資不存在時,資本公積也會隨之消失,而投資的本質是為賺取收益,因而需要轉入投資收益科目便於核算企業盈虧。同樣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資本公積以及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也要轉入投資收益,還有其他的例子。總之一句話,這里的資本公積與長期股權投資是共存亡的。
現行成本法不涉及資本公積,只有權益法下才有資本公積,因此當然只能是權益法核算下才有這種情況。
⑥ 為啥要結轉資本公積和其他綜合收益到投資收益啊
因為這兩個相當於你沒有花錢就取得的收益當然要轉入投資收益。
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最後處置, 要結轉其他綜合收益和其他資本公積到投資收益,
相當於你把被投資單位的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給賣掉了。
我也是小白,這個是我的理解方法2,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⑦ 長期股權投資處置時分錄為什麼要把資本公積轉入投資收益,而留存收益卻不轉呢
處置就表示長期股權所有的風險已經轉嫁了,那就應當確認損益。由於之前一部分的損益在資本公積里,所以要轉出。而留存收益過去已經確認過損益了。所以不用轉。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賬務處理。
(一)採用成本法核算時,除追加或收回投資外,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一般應當保持不變。
(二)股權持有期間內,企業應於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時確認投資收益。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中屬於應由本企業享有的部分。
借記「應收股息」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收到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股息」科目。
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的賬務處理。
(一)採用權益法核算時,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應根據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進行調整。
(二)股權持有期間,企業應於每個會計期末,按照應享有或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當年實現的凈利潤或凈虧損的份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如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企業應按應事有的份額,借記本科目,貸記「投資收益」科目。
如被投資單位發生凈虧損,則應作相反分錄,但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減記至零為限。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現金股利或利潤,企業按持股比例計算應享有的份額,借記「應收股息」科目,貸記本科目;實際分得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股息」科目。
(7)資本公積期末要轉入投資收益嗎擴展閱讀:
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其初始投資成本: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合並方以支付現金、轉讓非現金資產或承擔債務方式作為合並對價的,應當在合並日按照取得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以及所承擔債務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合並方以發行權益性證券作為合並對價的。
按照發行股份的面值總額作為股本,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所發行股份面值總額之間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購買方在購買日應當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20 號——企業合並》確定的合並成本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下列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本准則第七條規定,採用成本法核算:
(一)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被投資單位為其子公司,投資企業應當將子公司納入合並財務報表的合並范圍。投資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本准則規定的成本法核算,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
(二)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約定對某項經濟活動所共有的控制,被投資單位為其合營企業。
重大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但並不能夠控制或者與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這些政策的制定。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的, 被投資單位為其聯營企業。
⑧ 為什麼期末計量要把資本公積和投資收益算上啊!
那是因為你保存債券期間,每個月末(或年末)都有按照債權的市場價格(即公允價值)調整債券的價值,公允價值比購入價值高的時候,你在月末做了如下的憑證:
借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B公司債券(公允價值變動)
貸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金額就是市場價格高於購入價格的差價,現在債券出售了,原來計提的資本公積當然也隨著債券的出售轉化為已實現的收益了,所以要從資本公積轉入"投資受益".
⑨ 我就是不懂,資本公積和投資收益,什麼時候記借方,什麼時候記貸方。
資本公積屬於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減少或轉出時記在賬戶借方,增加時記在貸方。投資收益屬於損益類科目,屬於收入類,減少時記在借方,增加時記在貸方。有以下記法?資產類賬戶、費用類賬戶「借增貸減」(增加時記在借方,減少時記在貸方),負債類賬戶、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收入類賬戶「借減貸增」(同上)
⑩ 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時,處置長投,資本公積要轉到投資收益,為什麼不是借,資本公積,貸長投呢
可以這么理解
當被投資方其他權益增加時,根據享有比例確認
借:長投
貸:資本公積
這個時候,沒有確認為收益,在哪個時候確認收益呢?是在處置時確認收益。
由於處置時,長投已經通過貸方結平了。
所以,資本公積就轉入到投資收益了,也就體現了處置時再確認投資收益了
借:資本公積
貸: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