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索羅斯是怎樣做空港幣
從1997年5月開始,以索羅斯為首的炒家們設計了一個連環計。這正是香港金融界人士所擔心的,即通過外匯市場、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互動作用,利用現貨和期貨兩種工具,多方設下陷阱。整個狙擊過程為一個三部曲。
第一部是預備期,炒家們低息借入港幣,作為彈葯,並在期貨市場上拋出港幣,同時沽空期指;第二部是造市期,一旦外圍市場出現有利於炒家的機會,便大肆散布謠言,瘋狂拋售港元,迫使港府「挾息」,造成恆生指數暴跌,甚至借貨拋空股票;第三部是收獲期,當恆生指數暴跌時,淡倉合約平倉,炒家們帶錢離去。
當時索羅斯聯絡了全球各國的幾家大型基金,秘密地開始買入香港股票(港股是可以通過券商從世界各地購買的),而且這種買入是持續性的,使得港股從1996年的低點開始不停地上漲,引發港人瘋狂地追隨,造成恆生指數就如現在的A股一般,一再突破新高。
索羅斯在1997年上半年不斷推升股市,接近最高點時,分散隱蔽,但不斷地開了大批六月底交割的股指期貨的空單(PutOption)。港府一直緊密監視著這股神秘的力量,越臨近7月1日,港府對於對方的動機和操作策略越是一清二楚。但問題是,港府的外匯儲備尚無力單獨應付可能的金融襲擊。於是,香港財政高官秘密進京,得到了中央的將不遺餘力地,傾中國外匯儲備之全力支持的許諾,於是一場金融大決戰開始了。
到了1997年的上半年最高點,恆生指數達到了16000點之上的歷史新高。而隨著回歸日的臨近,索羅斯指揮著他的聯合軍團,開始了有步驟地股票高位出貨。其股票的出貨是不以賺錢為主要目的的,他的策略是以股指期貨的空單收益來贏利的。(對沖的手法)
索羅斯的手法很簡單,主要條件是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持,選好時機來操縱市場。他用一部分資金持續性買入股票(尤其是指數股),不計較成本。而在股指到達高位時,再開大量股指期貨的空單。接著,從高位開始,堅決地把股指打低,拋出的股票當然也會贏利,但不是主要利潤來源。真正的盈利重頭在於股指期貨的空單。當然,這種操作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市場跟風力量,全體市場參與者都會成為推動力——漲時助漲,跌時助跌。
決戰的日子是6月28日,在此之前,恆指已經被壓到了大約在萬點之下。而此時的散民已是哀鴻片野。港府的高明之處在於不露聲色,不託盤,任由索羅斯打壓並主宰市場,麻痹對手。
28日一早,索羅斯的股票拋貨就開始不斷地穩步釋出,壓迫恆指持續加速下跌,引發崩盤的恐慌心理,加入逃命的散民無數,幫助他壓跌指數。而當跌到了令人膽戰心驚的4000多點時,散民已經是欲哭無淚了。索羅斯眼看勝利在望,卻發覺開始有一股神秘的資金,不聲不響地把無數的拋盤照單全收了。他開始緊張起來,發動了盟友們的全部股票存貨狂砸(不記成本地拋,絕對是賠本在賣出),可是神秘資金還是不動聲色地收下,卻絕不拉高。還不到收市,港股成交就已經創了歷史天量。當他的存貨幾乎拋光後,恆指卻在4000點之上死活不退。而當他向交易所借股票意欲再繼續拋空(short)時,得到的回答卻是不借(這是有違規嫌疑的).
到了下午,大盤開始反攻,神秘資金將股指持續推高,而索羅斯的聯合軍團內部開始出現反水的,背著他加入了多方,買回股票並cover自己的期指空單(當然是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到收市時,港股幾乎全部收復了當天上午的失地(大約是收在8000多點),索羅斯沒想到港府出手,大意失荊州,損失慘重(股票損失加上股指期貨損失).
但是,1997年之後,恆生指數從約16000點下跌到6500點,跌去了約60%。香港的樓價從1997年的最高峰開始持續下跌,到了2003年差不多跌去了65%。港人財富蒸發了2.2萬億港元,平均每一個業主損失267萬港元,負資產人數高達17萬,一直到了2009年才恢復到了1994年的水平。
1997年-1998年整個香港被洗劫了一把,從這個時候開始香港老百姓產生了索羅斯恐懼症,每次港股到16000-17000點的時候就開始大幅震盪,被稱為索羅斯震盪。
❷ 98年香港救市神秘資金是誰
在1998年的香港金融保衛戰中,涉及的主要參與者包括:
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由關鍵官員組成的救市團隊,如財政司司長和外匯基金管理局等機構負責人,他們負責制定和執行香港的貨幣政策,以及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
2. 索羅斯:這位知名的國際金融投資者在此次事件中進行了大量投資操作,試圖通過做空港幣和港股來獲得巨大利潤。
3. 中央政府:在關鍵時刻,中國中央政府為香港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以確保其金融穩定和經濟繁榮。
至於所謂的「神秘資金」,在救市過程中,具體的資金來源和投資策略可能涉及敏感信息,因此並未公開。但可以肯定的是,救市行動需要大量資金和復雜策略,並且往往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決策。
❸ 98年香港救市神秘資金是誰
任志剛。任志剛在98年動用外匯基金入香港市,低價吸納藍籌股拉抬股票市場和向金融市場注入流動性,雖然當時有一定損失,但是有效阻擊國際炒家對港元和股票的拋售;外匯基金入市後所產生的投資盈餘就是現在的盈富基金,達到救市。
❹ 98年香港救市神秘資金是誰
1. 在1998年,任志剛負責操作香港政府的外匯基金,入市購買藍籌股,這一策略旨在穩定股票市場並增加市場流動性。
2. 該行動初期雖遭遇一定損失,但成功阻止了國際炒家對港元和香港股市的惡意拋售。
3. 通過外匯基金的市場干預,產生的投資盈餘最終形成了現如今的盈富基金。這一基金的存在,是任志剛當年救市措施成功的一個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