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周凱旋的慈善事業
捐建學校
周凱旋成名後開始涉足慈善事業。她和好友們共同在香港成立了周凱旋基金會,投資教育事業。基金會蓋的「明天小學」在全國有130所,如今還在蓋。
自1999年以來,基金會曾經三次為廣西教育捐款。1999年,基金會首次捐資200萬元人民幣,為廣西13個地市、20個縣區的貧困鄉村興建了20所「明天小學」,解決了約7000多名學生上學難的問題;2000年,基金會再次向廣西捐資200萬元人民幣,用以培訓山村女教師,此外還為受訓學校配備了電腦及衛星接收器等電教設備。2001年基金會又向廣西捐資350萬元人民幣,用於興建10所「明天小學」和扶助部分貧困女大學生。
認養大熊貓
認養大熊貓是基金會另一大手筆。周凱旋基金會為表達對稀世珍寶大熊貓的關愛,出資50萬元,終身認養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的兩只大熊貓「明明」和「天天」。此外,名為「中華關懷」的慈善醫療也是周凱旋基金會的創舉。
周凱旋基金
周凱旋基金會於1996年8月28日成立,以「促進普及教育」為使命,希望能幫助更多兒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基金會成立以來,主要活動有「明天工程」包括興建《明天小學》、《明天女教師》培訓計劃,《明天女童》上學贊助金、《明天女大學生》贊助計劃等等。
基金會主要目的是資助貧困地區的教育發展和女生就學機會。明天工程的資助從小學到大學,從教師至孩子,從文化知識教育、技能本領培訓至遠程教育設備,各環節緊密相連的系統的工程。我們認為「知識就是明天的鑰匙」,希望接受資助的學生和教師「薪火相傳」,能為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繼續做出貢獻。此外,周凱旋基金會還有贊助一些環保慈善項目和天災的捐贈,如《中國青少年環保攝影大賽》,《冰心溫暖人間》畫冊、為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出版的《童心》畫冊的贊助捐款,香港世界環保大會等。
⑵ 李嘉誠背後的女人,是小33歲的周凱旋,為何會心甘情願陪他走過28年
試問,一個女人真正拿下一個男人,僅僅只靠那一張結婚證就能拴住他的心?
至少在我看來,不是,真正拿下一個男人,要走進他的內心,成為不可或缺的伴侶。
李嘉誠背後的女人,不一定要多麼好看,至少願意他放棄了很多。像婚姻、生子,在別人眼裡看似有遺憾的人生,實則都算不上什麼。
無名無分這么多年,她將自己放在一個恰好的位置,陪伴就是簡單的愛。外在的容貌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個人三觀吻合,恰好心靈上有個伴兒。
⑶ 周凱旋的事業故事
一、五分鍾談下李嘉誠
1993年秋天,周凱旋在北京王府飯店第一次認識李嘉誠,她事先准備了厚厚一摞材料,精心組織了各種理由以說服李先生。
當他們面對面坐下時,李嘉誠開口就問,負責這個項目是否因為你有豐富的地產經驗?周凱旋直言相告沒有。李先生沒再追問她的經驗和閱歷,只問她用什麼辦法搞完拆遷和土地平整。
5分鍾後事情談妥,李嘉誠一口答應了周凱旋提出的傭金比例,並由她負責全部拆遷和辦成全套手續。果然,6個多月後,東方廣場所徵用土地全部騰空,地面建築物夷為平地。
1996年1月,周凱旋將手續齊備的10萬平方米「熟地」交給東方廣場的項目公司,她按東方廣場20億美元總投資的2.5%得到的4億港元傭金。她只將一半提現,另一半則轉為東方廣場股權,作為長線投資。
二、社交圈中的奇女子
李嘉誠和周凱旋之間的一段情,始於一九九二年。20世紀90年代初,周凱旋是董氏集團投資的一家公司的董事,負責中國投資項目。在施南生的扶持下,周凱旋漸漸進入了上層社交圈。
除了結識香港及東南亞各路商家外,周凱旋與娛樂界的明星關系很好。不過,周凱旋更想與自己的東家董氏集團搞好關系。
後來她結識了另一位朋友張培薇,後者是董建華的表妹,對董事長影響力很大。建立好人際關系網後,周凱旋的商業生涯才變得順暢起來。
周凱旋被稱作李嘉誠的知己中學就讀於拔萃女書院,當年周跟隨董建華的表妹張培薇創立的香港公司,為董家與長實合作的北京東方廣場項目做顧問,成為李家與董家之間的橋梁,深受李氏賞識。
一九九八年底,周凱旋以親友身份,出席李嘉誠接受城市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典禮,親自為他舉機拍照。
而她也經常告訴別人,自己是「李嘉誠基金會」董事,強調能當這職銜的多數是李家的人。一九九九年,周凱旋再陪李到英國創辦大學領取榮譽法學博士學位,還親自為李打傘擋雨。
比李嘉誠年輕32年的周凱旋,經常刻意把發型和化妝弄得老成,還穿著沉色CHANEL套裝和用HEMES手袋。周搬到香島道二號LSLAND VIEW四千尺獨立屋,距離李氏位於深水灣的大宅,只有五分鍾車程。而兩個人也經常一起出現在深水灣高球場,共進早餐。
三、指揮Tom沖刺納斯達克
因為東方廣場項目的關系,周凱旋逐漸靠近了李嘉誠所在的長江實業集團。她的商業策略規劃能力也讓「老超人」刮目相看。
1999年互聯網熱興起,正是聽從了周凱旋的主意,李嘉誠在2000年3月力推Tom網上香港創業板,也正是此舉在香港市場公開捧紅了周凱旋。據當時的報道,李周二人合創Tom時,後者僅以30萬港元入股,結果上市以後身價飛升至最高127億港元,成為了億萬富翁。
周凱旋牢牢地控制住了TOM,曾經有TOM內部人士表示,「Tom事無巨細,近乎所有的決定權都在周凱旋,包括公司最早成立的提議、創始,以及高層重要人物的任免。」
Tom發展的每一步,都與周凱旋息息相關。在做完了北京東方廣場的項目後,周凱旋一直是把Tom作為自己的事業來做。
隨著互聯網業態在海外股市的復興,Tom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進入了籌備階段。因為周凱旋名下的雷霆無極與Tom的業務有競爭關系,周凱旋還是雷霆無極的大股東,所以如何處理復合品牌一度令Tom感到頭痛。
9 月15日,Tom董事會開始發布通告,澄清有關TOM擬收購主要股東周凱旋全資擁有的雷霆無極權益有關事宜,為Tom海外上市掃除了障礙。
資本並購高手CEO王先先、金融財務專家CFO湯美娟、互聯網少帥王雷雷、女強人周凱旋正在一手打造一個優勢互補的TOM實力派陣容,力推Tom的再度發跡。
周凱旋的故事並非香港傳統的財富故事,外界對周凱旋議論最多的是其與董建華和李嘉誠的關系。她的巨額財富的原始積累的確是得益於兩個人:一個是香港最有權力的男人--香港前特首董建華;一個是香港最具財富的男人--李嘉誠。
周凱旋有著從普通公司職員到上億身價女富豪的傳奇經歷,而完成這個跨越的,在於她出眾的能力,也在於她爽朗的性格。
她依靠自己的頭腦起步,依靠自己的能力獲得賞識,用這些資源,她鋪就了一個廣闊的平台。她有獨立的思維,同時又有超強的溝通協作能力,她有積極而又淡然的態度,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她,只能說:魅力。
⑷ 周凱旋的介紹
周凱旋是原TOM公司第二大股東,TOM私有化之後退出。創辦周凱旋基金會,並擔任李嘉誠基金會董事。曾被《華爾街日報》評為2006年「亞洲商界女性十強」之一。1992年,她在北京引入李嘉誠資本,成就一個10萬平方米20億美元投資的東方廣場而一舉成名,而後涉入互聯網行業。2007年12月,周凱旋把一個新的投資機會擺在李嘉誠面前,李嘉誠只用了五分鍾便決定投資Facebook。
⑸ 李嘉誠的女友周凱旋是如何獲得李嘉誠青睞的
我覺得應該是憑借著自己的個人魅力才被青睞的,有屬於自己的一種能力。
⑹ 92歲李嘉誠與小33歲女友同框,兩人狀態如何
92歲李嘉誠與小33歲女友同框,兩人狀態如何?視頻中二人都在工作狀態中,看起來狀態非常好。
12月11日,李嘉誠基金會曬出的一張工作照中,李嘉誠和女友周凱旋罕見同框,雙方坐在同排雙雙投入工作狀態中。視頻中,92歲的李嘉誠端坐在會議室內,顯得精神十足,而一旁小李嘉誠33歲的周凱旋打扮俏麗,看著十分年輕,與李嘉誠坐同排看得出來地位很高。從二人積極樂觀的工作狀態中,很難聯想到雙方的實際年齡。
眾所周知,李嘉誠身為商業大亨,站在他身邊的女人當然也不是頭腦簡單的人,周凱旋不僅僅是作為李嘉誠背後的女人,周凱旋也是個傳奇人物,在2006年被評選為"亞洲商界女性十強之一"
⑺ 李嘉誠唯一公開承認的女友曝光,她有何背景
作為頂級富豪的李嘉誠,他的財產是很多人都難以望其項背,跟其他情史風流的大富豪相比,李嘉誠對待個人感情也是非常的專一,自從發妻庄月明過世之後,李嘉誠就一直沒有續弦,雖然他沒有再娶,但是他的身邊卻一直有一位紅顏知己周凱旋,人人都說周凱旋是李嘉誠背後的女人,她從一個小職員一步步成為了大富豪,在李嘉誠身邊陪伴了20多年。
東方廣場落成之後,帶來了很大的收益,周凱旋聲名鵲起,之後就成為了李嘉誠背後的紅顏知己,有人說周凱旋是梁安琪與何超瓊的結合版,它不但有頭腦,有能力,有事業心,而且才華出眾,這樣的一個女強人,畢竟她作為李嘉誠背後的紅顏知己,在李嘉誠背後的日子地位巋然不動,見周凱旋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⑻ 周凱旋無名無分,憑什麼陪李嘉誠攜手走過27年
身為香港的首富,李嘉誠從創業到富有,一生也有不少傳奇之說。豪門家族向來一言一行,都會引起不小的波瀾。
她是個有智慧的女人,李嘉誠對她也足夠信任,60歲的周凱旋與92歲的李嘉誠,彼此之間的愛情,何嘗不是仰慕之戀?
⑼ 李嘉誠女友周凱旋的個人簡介是怎麼樣的
周凱旋,女,是原TOM公司第二大股東,TOM私有化之後退出。創辦周凱旋基金會,並擔任李嘉誠基金會董事。曾被《華爾街日報》評為2006年「亞洲商界女性十強」之一。
1992年,她在北京引入李嘉誠資本,成就一個10萬平方米20億美元投資的東方廣場而一舉成名,而後涉入互聯網行業。
2007年12月,周凱旋把一個新的投資機會擺在李嘉誠面前,李嘉誠只用了五分鍾便決定投資Facebook。
(9)傳奇人物周凱旋投資力世紀擴展閱讀
周凱旋的慈善事業:
周凱旋成名後開始涉足慈善事業。她和好友們共同在香港成立了周凱旋基金會,投資教育事業。基金會蓋的「明天小學」在全國有130所,如今還在蓋。
自1999年以來,基金會曾經三次為廣西教育捐款。1999年,基金會首次捐資200萬元人民幣,為廣西13個地市、20個縣區的貧困鄉村興建了20所「明天小學」,解決了約7000多名學生上學難的問題;2000年,基金會再次向廣西捐資200萬元人民幣,用以培訓山村女教師,此外還為受訓學校配備了電腦及衛星接收器等電教設備。2001年基金會又向廣西捐資350萬元人民幣,用於興建10所「明天小學」和扶助部分貧困女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