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次貸危機的角度淺析美國投資銀行的發展
投資銀行是指那些以投資銀行業務為主營業務的金融機構。
作為專金融市場的重要主體,投資銀行屬產生於經濟發展中資本性投資需求的初始階段,成長於股份公司制度的發展階段,成熟於證券市場的發達階段。
投資銀行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溝通資金供求、構造證券市場、推動企業並購、促進產業集中和規模經濟形成、優化資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一般來說,關於投資銀行業務的定義由廣到窄可分為四類:
第一,投資銀行業務包括所有金融市場業務;
第二,投資銀行業務包括所有資本市場業務;
第三,投資銀行業務僅限於證券承銷、交易業務、兼並收購和資產管理等業務;
第四,投資銀行業務僅指證券承銷和交易業務。
❷ 什麼是次貸危機、什麼是投機銀行,投資銀行跟一般商業銀行有什麼區別
要說全部你才會懂,可能會比較長,但是我相信你看了就會懂啦^_^
美國有很多人買不了房子,因為他們在銀行的信譽的評價很差,銀行不給他們貸款,但是當房產很好的時候,銀行覺得房產這么好放貸給這些人其實還是比較安全的,因為就算這些人到時候不付貸款了 銀行還是可以拍賣他們的房子來補帳的,所以很多銀行就給這些人放貸,但是銀行放貸多了 他自己能去投資的錢也就越來越少了,所以他就把這些貸款包裝成債券,而且這個還是交易形的高利息債券(購買人收到的利息就是銀行收這些屋主的利息來的),這些債券看似是很可口的,所以成了很多基金還有投行的投資組合,銀行靠著"兩房"(就是被Feb接管的Freddie Mac 和Fannie Mae)去債券市場發完債券有了錢以後就再去放貸,然後再發債券,這樣一個循環,基本來算 貸款16天就能包裝成債券脫手了,很多的投行還有個人都購進了不少這樣的債券來做投資組合.但是當房價開始走低,這些債券就開始沒人要了,當房價更低,這些房子就算拿去拍賣 也贖不回這些債券了,在投資次貸的這些的投行和個人里頭,很多都是低利息的國家或是個人融資去持有這些債券的,所以當美國地產開始走低,這些債券基本就是廢紙.但是要是投行也完全拋售的話 這個市場需求沒有這么大 所以他們根本跑不了.
這就是為什麼倒閉的都是投行 雖然銀行還是有些損失的 但是壞債都是投行吞了.
最後總結就是 很多次級信用的人貸款不還,最後讓債權人損失了,金融市場的流通性就惡化了 這個就是金融危機
❸ 金融危機對我國投資銀行業的影響
最明了的看看中國的股市吧,6200多點到現在的1900多點,虧死了
http://house.cqnews.net/ywcz/200809/t20080923_2304657.htm
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危機,再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銀行被收購、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瀕臨破產被注資850億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續下跌,預示著華爾街最冷的冬天還沒有到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在全球金融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必須認真分析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才能避免更大的損失。我認為,影響有以下幾點:
1.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趨勢明顯。
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放緩將成為大勢所趨,出口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是必然趨勢。據亞洲開發銀行16日發布的年度報告《2008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預計,中國經濟增速將從2007年的11.9%回落到2008年的10%;2009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回落至9.5%。主要原如下,
①由於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增長減速遠超出預期;
②通貨膨脹率升高的趨勢將使政府採取更嚴厲的緊縮貨幣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企業倒閉潮出現,工業利潤增長大幅放緩;
③信貸緊縮下房地產市場降溫,可能出現比2008年更為嚴重的危機;
④宏觀調控下,房地產、鋼材、水泥、鋁合金和汽車產業投資增速回落;
⑤每年1000萬個新就業崗位完成很困難。農民工回農村種地回潮,農村隱性失業大量增加;
⑥由於明年油價和電價可能會進一步上調帶來PPI繼續上升的傳導因素,2008年中國全年CPI漲幅預測值從先前的5.5%上調至7%。2009年預測值從2008年4月的5%上調到5.5%;
⑦居民消費增長速度下降,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等於「畫餅充飢」。收入的不穩定性增大、股市的負財富效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費慾望受到抑制。
2.央行的貨幣政策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
目前,在「保增長」和「控制通貨膨脹」之間,央行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在全球金融危機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增長率放緩是必然的,但在連續10年的高速增長下的「急剎車」會是一大批企業倒閉和就業的困難,影響社會穩定和諧。但放鬆貨幣政策又使已經比較嚴重的PPI和CPI更加泛濫成災。15日宣布的「兩率」下調市場並不領情就是證明。同樣,人民幣對美元是繼續升值或是貶值也是「兩難」選擇。
3.中國銀行業的經營效益增長出現困難。主要原因:
①在經濟下滑狀態下,銀行的業務拓展空間變窄;
②在居民收入不穩定性加大和貨幣緊縮政策下,存款大量增加與貸款增量減少的矛盾突出,加上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7個百分點;
③經濟下滑帶來的行業、企業破產倒閉,銀行不良貸款反彈壓力很大(比如房地產貸款下面專門分析);
④資產泡沫破裂後,銀行的抵押物大量縮水,貸款的抵押率超過「警戒線」,第二還款來源喪失。如房地產抵押、土地抵押、股票質押的貸款最為明顯;
⑤持有美國次級債或對美國破產公司的貸款造成的損失。如中國銀行集團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發行的債券7,562萬美元;工商銀行對雷曼公司貸款5000萬美元;招商銀行對雷曼貸款8000萬美元;
⑥中國商業銀行在2008年在海外的收購及投資因危機加重,過去的「抄底」行為變成了現在的「墊背」結果。按照高盛的預測,2009年香港H股中資銀行的獲利大約下降4%-8%;規模較小的股份制A股銀行獲利下降幅度更達到8%-13%。
4.各國央行任何救市行為都會「失靈」。
就在最近兩天,以美聯儲為首的全球央行和金融監管當局各顯神通,為金融體系注入超過3000億美元的流動性。美聯儲過去兩天連續通過回購協議向市場注資1200億美元,這是「911」以來最大規模的注資行動。在美國之後,歐元區、英國、日本、澳大利亞以及瑞士等多個央行也連續採取注資措施。在亞洲,中國大陸和台灣都先後宣布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或是貸款利率,印尼則宣布下調隔夜回購利率。
但各國央行的努力沒有馬上收到成效,道指、標普500指數、納指、歐洲股市、倫敦股市全線下跌滬深A股金融股拋壓沉重,滬指的十年成本線也岌岌可危。在投資者的信心跌到「冰點」之後,任何的救市措施都會在沉重的拋壓之下,變成「曇花一現」的「綠色風景」。但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今天的印花稅單邊徵收就是較好的救市行為。在投資者信心喪失後,最好是徹底取消印花稅。
5.房地產行業真正的「冬天」來臨,寄希望於政府救房市無異於「痴人說夢」。
在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下滑趨勢中,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真正「冬天」和銀行不良貸款風險將在2008年末與2009上半年開始顯現。未來房產業的成交量持續下滑、購房者信心減弱和持幣觀望、空房率持續增加與毛利率下降,將導致開發商遭遇現金流的困擾,銀行業中的房地產不良貸款風險將大為提高。
根據高盛從銀行向65家房產商貸放記錄分析來看,從去年10月樓市調整以來,開發商現金流不足現象,就已逐漸暴露出來;但開發商仍以較高的利率,從國內外的私人投資者吸引了資金。為了籌集現金,國內大牌明星房地產開發商萬科、恆大等都在競相降價銷售,明顯看出珠三角城市的房價已陷入下降趨勢,尤其是同比下降較多的三個城市是深圳、廣州與惠州。中國政府機構在16日表示,8月追蹤70個城市的房價指數首度較前月下滑,上海地區下跌了0.2%。目前,中國各地房價下跌現象越來越普遍,房地產投資進一步萎縮。
此外,曾踴躍投資上海房地產的摩根士丹利,如今卻要拋售部份最頂尖的豪宅,最近大摩旗下的房地產基金將兩棟上海豪宅標售,包括新天地超過100間的商務住宅。此外,大摩原本有興趣買下上海最高樓--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樓層,而後也作罷。結合美國的「金融危機」來看,大摩標售中國房地產有可能是為潛在的流動性危機做准備,它可能也預示著部分外資開始准備撤出中國房地產市場,這將對本在嚴冬中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雪上加霜」--先是開發商面臨償付能力危機,其後是實力不濟的房地產開發商倒閉,進而殃及國內銀行。
❹ 次貸危機-布希經濟政策-投資銀行
只是提供點思路么?那就用中文了,便於交流:
這三者的聯系挺明顯,
首先,次貸危機的形成和布希政府對金融創新採取寬松的政策有關,由於布希政府鼓勵金融創新,對金融業的創新有些放任,導致監管相對不嚴,才產生了如此多的次貸。
其次,次貸危機與投資銀行關系更加緊密,由於誰都想來一杯羹,世界各大投行紛紛向信用級別不夠或者擁有不良信用的企業和人貸款,用CDO擔保,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只賺不賠的買賣,像之前倒閉的雷曼兄弟,直接瘋了,最後導致這兄弟先破產了……閑話不說,總之次貸的主要責任人之一就是各大投行和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們。
如果你要讓我幫你定調,我覺得你就把責任狂往後二者身上推就好了,他們是目前被普遍認為的產生次貸危機的原因。即,監管不利和貪得無厭。尤其是前者,不少人認為CDO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政府放鬆監管,人們的貪欲才有釋放的空間了。
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歡迎再問,我會盡力回答。
❺ 為什麼美國五大投行是次貸危機的重災區
要說到你全明白會比較長一點,太多細節了^_^:
銀行賺錢的管道最主要的就是放貸,但是美國有很多人買不了房子,因為他們在銀行的信譽的評價很差,銀行不給他們貸款,但是當房產很好的時候,銀行覺得房產這么好放貸給這些人其實還是比較安全的,因為就算這些人到時候不付貸款了 銀行還是可以拍賣他們的房子來補帳的,所以很多銀行就給這些人放貸,但是銀行放貸多了 他自己能去投資的錢也就越來越少了,所以他就把這些貸款包裝成債券,而且這個還是交易形的高利息債券(購買人收到的利息就是銀行收這些屋主的利息來的),這些債券看似是很可口的,所以成了很多基金還有投行的投資組合,銀行靠著"兩房"(就是被Feb接管的Freddie Mac 和Fannie Mae)去債券市場發完債券有了錢以後就再去放貸,然後再發債券,這樣一個循環,基本來算 貸款16天就能包裝成債券脫手了,很多的投行還有個人都購進了不少這樣的債券來做投資組合.但是當房價開始走低,這些債券就開始沒人要了,當房價更低,這些房子就算拿去拍賣 也贖不回這些債券了,在投資次貸的這些的投行和個人里頭,很多都是低利息的國家或是個人融資去持有這些債券的,所以當美國地產開始走低,這些債券基本就是廢紙.但是要是投行也完全拋售的話 這個市場需求沒有這么大 所以他們根本跑不了.
這就是為什麼倒閉的都是投行 雖然銀行還是有些損失的 但是壞債都是投行吞了. 還有就是最近鬧得最厲害的AIG 他們是做保險的,看似應該跟次貸沒有關系,但是他們給很多投行手裡的次貸債券作了保險,所以雷曼一倒,手裡的次貸還有外債就都由AIG買單了,AIG這樣的公司Feb不能讓它倒
所以因為很多的虧損和壞債,讓很多金融部門沒有錢周轉,所以最後要Feb注資去救這些大機構
以上就是大概就是一個次貸的故事大綱啦 要是你想知道具體的他們是怎麼賣風險的(risk management) 我可以email給你,因為真的好長的一個故事^_^
❻ 請問大家覺得美國的次貸危機對投資銀行有什麼影響回答好有追加.....
因此級債危機受損金融機夠一覽表
Credia:首家垮台上市消費放款公司
諾森羅克銀行:遭遇擠兌風潮
Ameriquest:美又一次債公司將關閉
巴克萊:因次債損失約1.5億美元
德國薩克森LB銀行:將被出售
美歐銀行:信貸市場不穩定仍在延續
美第一資本金融公司:裁員1900人
私募巨頭KKR:將損失2.9億美元
貝爾斯登:裁員240人
美最大抵押貸款公司:證實裁員行動
黑石:股價持續走低
高盛:向對沖基金注資30億美元
花旗:損失在550億到1000億美元
· 摩根大通擬購貝爾斯登40%股票
· 摩根大通將貝爾斯登收購價提至10美元/股
· 次貸危機結束尚需兩三年
· 摩根大通提出以獎金換取貝爾斯登高級職員支持
· 德意志銀行可能競購貝爾斯登
· 貝爾斯登一天暴跌84%
· 兩周暴跌50% 雷曼兄弟會不會下一個倒下
· 摩根大通低價收購貝爾斯登
美國金融機構香港公司對6家中資銀行次級債投資損失的估計值(數據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銀行 投資美國證券規模(百萬元) 按揭抵押債券佔比 按揭抵押債券規模估計值(百萬元) 次級債估計值(百萬元) 次級債佔比 次級債虧損估計值(百萬元) 與2007年稅前利潤預測值之比
中國銀行 590,766 37.40% 221,202 29,641 0.51% 3,853 4.50%
建設銀行 306,685 10.80% 33,080 4,433 0.07% 576 0.70%
工商銀行 199,870 3.50% 6,940 930 0.01% 120 0.10%
交通銀行 27,583 52.50% 14,488 1,941 0.10% 252 1.20%
招商銀行 34,272 17.30% 5,924 794 0.07% 103 0.70%
中信銀行 24,052 4.80% 1,146 154 0.02% 19 0.20%
·中行工行建行次貸浮虧遠超預料 兩月增百億
·中行:持美國次級房貸96.5億美元 回應:直接損失有限
·工行:持有美國次級房貸12億美元 回應:確有浮虧
·建行:受累於美次按危機 招行:投資美次級債獲利13.4% 交行:半年報稱無次級債券投資 中信:未涉及美次級債業務
❼ 在次貸危機中,為什麼倒閉的總是投行,很少有商業銀行倒閉的
要說到你全明白會比較長一點,太多細節了^_^:
銀行賺錢的管道最主要的就是放貸,但是美國有很多人買不了房子,因為他們在銀行的信譽的評價很差,銀行不給他們貸款,但是當房產很好的時候,銀行覺得房產這么好放貸給這些人其實還是比較安全的,因為就算這些人到時候不付貸款了 銀行還是可以拍賣他們的房子來補帳的,所以很多銀行就給這些人放貸,但是銀行放貸多了 他自己能去投資的錢也就越來越少了,所以他就把這些貸款包裝成債券,而且這個還是交易形的高利息債券(購買人收到的利息就是銀行收這些屋主的利息來的),這些債券看似是很可口的,所以成了很多基金還有投行的投資組合,銀行靠著"兩房"(就是被Feb接管的Freddie Mac 和Fannie Mae)去債券市場發完債券有了錢以後就再去放貸,然後再發債券,這樣一個循環,基本來算 貸款16天就能包裝成債券脫手了,很多的投行還有個人都購進了不少這樣的債券來做投資組合.但是當房價開始走低,這些債券就開始沒人要了,當房價更低,這些房子就算拿去拍賣 也贖不回這些債券了,在投資次貸的這些的投行和個人里頭,很多都是低利息的國家或是個人融資去持有這些債券的,所以當美國地產開始走低,這些債券基本就是廢紙.但是要是投行也完全拋售的話 這個市場需求沒有這么大 所以他們根本跑不了.
這就是為什麼倒閉的都是投行 雖然銀行還是有些損失的 但是壞債都是投行吞了. 還有就是之前鬧得最厲害的AIG 他們是做保險的,看似應該跟次貸沒有關系,但是他們給很多投行手裡的次貸債券作了保險,所以雷曼一倒,手裡的次貸還有外債就都由AIG買單了。
總結 就是因為很多的虧損和壞債,讓很多金融機構負擔很重 或是是負資產 而且沒有錢周轉,商業銀行已經把大部份的風險都賣了,所以買了風險的投行 都倒霉
還有一點就是其實 投行也用CDS 之間互相賣,具體怎麼作的太多字要打了,要是你有興趣我發email給你
希望我說的不難懂^_^
❽ 次貸危機對投資銀行的影響
次貸危機→金融信貸機構→投資銀行。
暈死,沒法子講,一言難盡啊,如果你對這些一點都不了解,建議你弄本相關的書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