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基金的封閉期內,買基金按照當天的凈值還是1塊錢算
封閉期是不能做任何購買或贖回交易的,只有過了封閉期正式開放了才能買,此時便稱為申購。
申購的份額是按照1萬塊錢扣除申購費通常是150元即9850的凈值來計算的(如果是交行網銀的話申購費可能會有優惠),將剩餘的9850元總凈值除以當天的每份基金凈值比如說1.10,就得出申購份數8954.55了.:)
2. 請問基金購買時是一元一股嗎凈值怎麼參考。。請教懂的。。
新發行的基金肯定是1元一份的,即新成立的基金凈值是1。您購買這樣的基金叫認購~
也有的情況是有的基金成立以後,凈值一直沒變,一直是1。申購時同樣是1元一份。這也是很常見的。
我們所說的基金主要投資股票、債券、貨幣等金融產品,所以雖這些產品的漲跌,基金的凈值是不斷變化的。剛發行時是1元一份,隨著所投資產品的漲跌,基金凈值有可能高於1元,也有可能低於一元。
您可以登錄「酷基金網」查詢各時期的所有基金凈值排名,以便選擇好的基金購買。
基金的凈值高低(不到一元,或者高於一元),跟您購買後它的增長率無關。簡單的說你買的0.8元一份的基金有可能比其它的1.5元一份的基金漲的好,也可能漲的不好。只不過投入相同的錢0.8元的基金您能買到更多的份額。但是如果漲的不好,再多的份額也沒用!
所以您買基金主要看基金各個時期的增長率是否都靠前而且穩定,(比如一直基金,近一年的的增長率排名最後,但是最近一個季度的排名第10,最近一個月的排名又是最後,這樣的基金不要選)。
3. 買基金到底和凈值有沒有關系!
市場上「兩元基金」和「三元基金」的出現,使新發行或者低凈值的基金特別受寵。錢慧分析說,「投資者之所以偏愛價格便宜的基金是因為他們對高凈值的基金存在『太貴買不起』、『未來漲不動甚至很可能跌下來被套』、『不如1元基金劃算』等錯誤理念。」
錢慧解釋說,基金的增長取決於其投資組合的增長潛力,同樣的投資組合,未來的回報率是一樣的。因此,凈值的高低並不能成為選擇基金的一個標准,而基金累計凈值增長率可以作為印證基金管理人的投資實力和選股能力的一個簡單而直觀的指標。
為了更好地說明基金未來增長率與當前凈值無關,錢慧舉例解釋:投資人A花3萬元買了3元基金1萬份額,投資人B花3萬元買了1元基金3萬份額,如果這兩只基金投資組合一樣,在同期內都為投資者帶來30%的收益,經計算後得知,A與B所獲得的投資本利總額都為3.9萬元。
她再次強調說,基金的現有凈值只是基金歷史業績的一種反映,並不代表基金的未來業績。當挑選一隻基金產品時,購買的只是基金的即期凈值,而基金的遠期凈值變化是不可預測的,存在走高、走平或走低的可能性。因此,以當前基金凈值的高低,作為是否購買基金的依據也是有失偏頗的,並不是說凈值越低,投資的價值就越大。基金凈值的高低不應成為投資基金的門檻。
4. 我買基金時凈值是4.8 買1元為什麼成本是1
基金買的凈值是4.8塊錢,買一元的話成本價也就是一塊錢唄!
5. 同一基金凈值1元時買和2元買收益一樣嗎
只要你的投入金額是固定是
那收益就是一樣
就是你打算投入10萬元來買基金
那就獲得10萬的收益
與基金本身的凈值無關
6. 貨幣基金的凈值怎麼算的,買進去的時候是1元,贖回的時候的價格可以每天查看嗎
貨幣基金凈值始終都是1元的,它是每天公布當天的收益情況,一般是每萬份收入多少,和7日年化收益率,有的基金是每個月把你的收益換成一元一份的貨幣基金打到賬戶上,有的是每周轉換一次,相當於紅利轉投資一樣。
7. 購買基金買1元的好還是買凈值高的好
首先要了解基金凈值,因為回報往往表現為該時期單位基金凈值增長率。
基金資產凈值是在某一時點上,基金資產總市值扣除負債後的余額,代表持有人的權益。單位基金資產凈值即每一基金單位代表的基金資產凈值。
單位基金資產凈值=(總資產-總負債)/基金單位總數
其中,總資產指基金擁有的所有資產,包括股票、債券、銀行存款和其他有價證券等;總負債指基金運作及融資時所形成的負債,包括應付給他人的各項費用、應付資金利息等;基金單位總數是指當時發行在外的基金單位的總量。
基金資產的估值是計算單位凈值的關鍵。由於基金所擁有的股票、債券等資產的市場價格是變動的,所以必須於每個交易日對單位凈值重新計算。開放式基金每個交易日都公告單位凈值,凈值是其計價基礎,即申購或贖回價格取決於當日單位凈值。
例如,某開放式基金上年末單位凈值為1元,本年末單位凈值為1.05元,則該基金在本年度回報為5%。這里並沒有考慮分紅和申購費、贖回費情況。
基金分紅後,單位凈值會下降。假設將分紅再投資於基金(以分紅後凈值為價格),則
總回報=(Ne÷Nb)×(1+D1÷N1) ×(1+D2÷N2) ×……×(1+Dn÷Nn)-1
其中:Ne和Nb分別為期末和期初單位資產凈值;
D1、D2、Dn分別為第1次、第2次、第n次單位分紅金額;
N1、N2、Nn分別為第1次、第2次、第n次分紅後單位凈值。
以前文例子,如果該基金在本年度進行了兩次分紅,第一次分紅前單位凈值為1.06 元,每單位分紅0.05元,分紅後凈值1.01元;第二次分紅前凈值為1.08元,每單位分紅0.06元,分紅後凈值1.02元。
總回報=(1.05÷1) ×(1+0.05÷1.01) ×(1+0.06÷1.02)-1=16.68%
基金回報的源泉是什麼
基金到底賺了多少錢?這是每個投資人想知道的。基金在一定時期內總回報的來源有兩部分,一是收入回報,即基金收到的分紅和利息收入,例如股息、債券利息和銀行存款利息等;二是資本回報,反映基金所持有的股票與債券價格漲跌的幅度。
因此,基金的回報取決於其所投資的股票或債券等未來的回報。換而言之,你買基金時,圖的不是其現在,而是其將來。
這和買洗發水很不一樣,對於洗發水消費者關注的是其當前價值。正常情況下,一瓶洗發水隨著時間流逝不會增值而只會提高變質的可能性。所以同樣的容量和質量,當然越便宜越好。
同樣的金額,投資凈值低的基金所能買到的份額就多;買凈值高的基金則份額就少。道理如同1張百元大鈔和100個壹元的硬幣。我們通過舉例來看看凈值低的基金是否回報更高?
有兩只基金A和基金B,A的凈值1元,B的凈值1.5元。你有30000元,各投資一半在A和B上,均選擇後端收費,這樣就擁有了15000份A和10000份B。假設A和B持有的股票帶來的回報相同,之後三個月單位凈值增長率都達到20%,A凈值漲到1.2元,而B凈值為1.8元。這時候,你盤算一下自己的投資市值。
投資在A上:1.2×15000=18000元
投資在B上:1.8×10000=18000元
你會發現,兩只基金帶來的實際回報是一樣的,並非凈值低的就回報高。
因此凈值變化可以反映回報,但不是回報的源泉。基金當前凈值的高低與未來回報沒什麼必然聯系,凈值不應該成為選擇基金的標准。如果凈值越低越好,請試想,為什麼年初時,有不少人看到自己的基金凈值終於隨股市反彈回到一元以上就欣喜若狂呢?
在考慮自身投資目標、投資周期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基金的回報、風險、基金經理和管理人、投資組合以及費用,才是選擇基金時應該關注的重點。
8. 基金買入價為1元,但是凈值在1元以下,意思是買入就要虧損嗎
基金買入價為1元,但是凈值在1元以下,意思不是買入虧損,也可能是由於基金進行了折價,所以基金的凈值就變低了。
封閉式基金因在交易所上市 ,其買賣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較大。當市場供小於求時,基金單位買賣價格可能高於每份基金單位資產凈值,這時投資者擁有的基金資產就會增加,即產生溢價。
當市場供大於求時,基金價格則可能低於每份基金單位資產凈值,即產生折價。現在封閉式基金折價率仍較高,大多在20%~40%,其中到期時間較短的中小盤基金折價率低些。
對同一隻基金來說,當然是在折價率高時買入時要好;但挑選基金不能只看折價率,而是要挑選一些折價率適中,到期時間較短的中小盤基金。
按國內和國外的經驗來看,封閉式基金交易的價格存在著折價是一種很正常的情況。折價幅度的大小會影響到封閉式基金的投資價值。
除了投資目標和管理水平外,折價率是評估封閉式基金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投資者來說高折價率存在一定的投資機會。
由於封閉式基金運行到期後是要按凈值償付的或清算的,所以折價率越高的封閉式基金,潛在的投資價值就越大。
(8)購買基金時1元與基金凈值的關系擴展閱讀:
計算公式
折價率計算公式
折價率=(基金份額凈值-單位市價)/基金份額凈值×100%
根據此公式,可見:
(1)折價率大於0(即凈值大於市價)時為折價;
(2)折價率小於0(即凈值小於市價)時為溢價。
除了投資目標和管理水平外,折價率是評估封閉式基金的一個重要因素。
溢價率計算公式
溢價率=(單位市價—基金份額凈值)/基金份額凈值×100%
說明:
(1)當單位市價大於基金份額凈值時,溢價率大於零,稱為溢價;
(2)當單位市價小於基金份額凈值時,溢價率小於零,稱為折價。
9. 我想問一下,買基金的時候一元一股是嗎,可買的時候每股的凈值不是一元怎麼辦這之間有什麼關系嗎
是不是一元並不影響基金的增值,主要還得看這只基金有沒有增值潛力。 最初基金的單位凈值(面額)是一元,也就是說第一次認購基金的時候,是按面值認購的一塊,大部分的基金都不會一元,當然也有偶然巧合啦。 購買基金主要不是看基金凈值是多少,而是要看它的增值潛力有多大,看好它你就買下它,它會增加你的財富。
10. 網上基金購買時,基金發行價為1元,與基金凈值有什麼關系基金發行價影響購買份額嗎
發行價指基金最早發行時的價格,叫認購,一般都是1元。
發行完了後,進入操作期,隨著操作的時間,股市的漲跌,分紅沒分紅,凈值會變化,這時購買叫申購,是按照凈值購買,加上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