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宏觀經濟指標
常用宏觀經濟指標主要有:1、 失業率(Unemployment ): 它作為反映一國宏觀經濟發展的晴雨表,預示著該國經濟當前與前景發展的好壞,勢必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制定,對匯率產生重大影響。2、非農就業人口(Nonfarm payroll employment) 3、國民生產總值(GNP);它以貨幣形式表現了該國在一個時期內所有部門的全部生產與服務的總和,是不同經濟數據的綜合表現,反映了當前經濟發展的狀況 4、 國內生產總值(GDP):顯示了該國在一定時期境內的全部經濟活動,包括外國公司在其境內投資建立子公司所產生的營利。 5、生產價格(物價)指數(PPI):顯示了商品生產的成本(生產原材料價格的變化),對未來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了今後消費價格、消費心理的改變。 6、 消費物價指數(CPI):反映了消費者目前花費在商品、勞務等的價格變化,顯示了通貨膨脹的變化狀況,是人們觀察該國通貨膨脹的一項重要指標。 7、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包括一切從工資及社會福利所取得的收入,反映了該國個人的實際購買力水平,預示了未來消費者對於商品、服務等需求的變化。 8、個人消費支出(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包括個人購買商品和勞務兩方面的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費支出的重要指標。 9、消費信心指數 反映該國國民對其經濟發展的看好程度,預示了未來消費支出的變化。 10、工業生產指數(Instrial Proction):工業生產指數反映該國生產和製造業的總生產情況。 11、住房開工率(Housing Starts):衡量該國建築業活躍程度的指標,由於建築業為經濟發展變化周期中的先導產業,預示未來經濟的變化。 12、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反映製造業在生產、訂單、價格、雇員、交貨等各方面綜合發展狀況的晴雨表,通常以50%為分界線,高於50%被認為是製造業的擴張,低於50%則意味著經濟的萎縮。 13、零售銷售指數(Retail Sales Index):反映了不包括服務業在內的零售業以現金、信用卡形式的商品交易情況。 14、批發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 反映了不包括勞務在內的大宗物資批發價格,如原料、中間商品、最終產品和進出口品等。 15、 對外貿易(貿易收支) 反映了該國在一個時期對外貿易總額的收入與指出的對比,即貨幣流入、流出的情況。 16、工廠訂單(Factory Order):反映了消費者、廠商或政府對未來商品產出的需求。 17、耐久商品訂單(Durable Good Orders):指不易損耗商品的訂購,如車輛、電器等,反映了短期內製造商生產和投資支出情況。 18、設備使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 工業生產中對設備使用的比率,通常80%的設備使用率被認為是工廠和設備的正常閑置。 19、經常帳Current Account 指該國與外國進行商品、勞務進出口、投資等所產生的資金流入、流出情況。 20、商業庫存Business Inventory 反映商業部門對短期信貸的需求。商業庫存增加,可能帶動短期利率的上升,經濟發展減緩,表明經濟可能進入停滯狀態。
❷ 宏觀經濟學中總需求為什麼由消費和投資組
……因為,任何社會產品都能分為兩類:用來投資和用來消費……對應的,總需求和總供應配比,分為投資和消費……
❸ 我國今年的宏觀經濟如何用數據說話
以下為引用的2015年上半年國內宏觀經濟數據。從數據看二季度主要指標增速企穩向好,國民經濟出現積極變化,經濟發展活力動力增強。
其中,GDP數據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968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0%,二季度增長7.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0255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29648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146965億元,增長8.4%。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7%。
一、農業生產形勢較好
全國夏糧總產量14107萬噸,比上年增加447萬噸,增長3.3%。夏收油菜籽產量1388萬噸,比上年增加16萬噸,增長1.2%。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906萬噸,同比下降2.4%,其中豬肉產量2574萬噸,下降4.9%。
二、工業生產基本平穩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集體企業增長2.0%,股份制企業增長7.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3.8%。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2%,製造業增長7.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2%。分產品看,565種產品中有305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55707億元,同比下降0.4%。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連續3個月回升,環比增長0.64%。
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2548億元,同比下降0.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95元,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38%。
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回落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3713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1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投資73745億元,增長12.3%;民間投資154438億元,增長11.4%,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5.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6159億元,同比增長27.8%;第二產業投資97446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投資133527億元,增長12.4%。從到位資金情況看,上半年到位資金261507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18.6%,國內貸款下降4.8%,自籌資金增長8.6%,利用外資下降30.9%。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91936億元,同比增長1.6%。從環比看,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88%。
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395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4.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3.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2.8%。房屋新開工面積674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8%,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17.3%。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02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一季度為同比下降9.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4.5%。全國商品房銷售額34259億元,同比增長10.0%,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2.9%。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980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8%。6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57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8%。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58948億元,同比增長0.1%。
四、商品消費穩健增長
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1577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66256億元,增長7.4%。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1850億元,同比增長10.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9727億元,增長11.6%。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14996億元,同比增長11.5%,商品零售126581億元,增長10.3%,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62306億元,增長7.4%。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6%),增速比5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96%。
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6459億元,同比增長39.1%。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3759億元,增長38.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9.7%;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700億元,增長41.9%。
五、對外貿易順差繼續增加
上半年,進出口總額11531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6.9%。其中,出口65722億元人民幣,增長0.9%;進口49594億元人民幣,下降15.5%。進出口相抵,順差16128億元人民幣。6月份,進出口總額2065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11749億元人民幣,增長2.1%;進口8907億元人民幣,下降6.7%。
六、居民消費價格基本穩定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3%,漲幅比一季度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1.3%,農村上漲1.1%。分類別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0%,煙酒及用品上漲0.5%,衣著上漲2.9%,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上漲1.1%,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上漲1.8%,交通和通信下降1.6%,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上漲1.5%,居住上漲0.7%。在食品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2.6%,油脂價格下降4.4%,豬肉價格上漲2.4%,鮮菜價格上漲4.6%。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4%,環比持平。上半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4.6%,6月份同比下降4.8%,環比下降0.4%。上半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5.5%,6月份同比下降5.6%,環比下降0.2%。
七、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1元,同比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同比名義增長8.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同比名義增長9.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9700元,同比名義增長10.5%。二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7436萬人,同比增加18萬人,增長0.1%。上半年,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3002元,同比增長9.8%。
八、結構繼續優化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5.8個百分點。內需結構進一步改善。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0.0%,比上年同期提高5.7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快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比上年同期縮小0.04個百分點。節能降耗繼續取得新進展。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5.9%。
九、貨幣信貸平穩增長
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33.34萬億元,同比增長11.8%,狹義貨幣(M1)余額35.61萬億元,增長4.3%,流通中貨幣(M0)余額5.86萬億元,增長2.9%。6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88.79萬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131.83萬億元。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6.56萬億元,同比多增5371億元,新增人民幣存款11.09萬億元,同比少增3756億元。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8.81萬億元。
❹ 宏觀經濟學中總需求為什麼由消費和投資組成,我不太理解
需求從字面理解是有需要,當消費者有需要時要通過消費來滿足,當生產者有需要時,(一般需要資金再生產)就用來投資。這是在假設兩部門經濟情況下。
❺ 宏觀經濟學中為什麼總支出=消費支出+投資支出
兩部門經濟,企業和消費者,是假定經濟社會中只有企業和消費者,那麼計算經濟社會總支出時就等於消費者的消費支出C+企業的投資支出 I。
❻ 宏觀經濟數據有哪些
月 度 數 據
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各地區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工業分大類行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社會客貨運輸量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郵電業務基本情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各行業城鎮投資情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各地區城鎮投資情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及增速情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增長情況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七十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七十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90平米及以下)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居民消費價格分類指數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各地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商品零售價格分類指數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參閱數據(由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提供)
消費者信心指數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宏觀經濟景氣指數 當期 註:宏觀經濟景氣指數相關資料發布當期數據時,
前期數據即行調整。
宏觀經濟景氣指數趨勢圖 當期
宏觀經濟景氣指數預警信號圖
❼ 宏觀經濟數據有哪些指標
表達宏觀經濟數據指標有
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在某一段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運行規模的最重要指標。我們通常用支出法來衡量國內生產總值。所謂支出法就是通過計算在一定時期內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來計量國內生產總值。在現實生活中,對最終產品的需求包括四個部分:居民消費支出、企業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指用某種價格指數衡量的物價水平的持續、普遍、明顯地上漲。我們通常用消費物價指數來反映通貨膨脹水平。消費物價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所購買的生活消費品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一般是用當年某一時期的價格水平跟過去一年同一時期的價格水平相比較獲得的,該指數用來分析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價格變動對城鄉居民實際生活費用支出的影響程度。通貨膨脹不但影響到居民的生活,還會影響個人的投資。
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相反,是指在現行物價水平下,一般商品和勞務的供給量超過需求量,貨幣數量比商品和勞務少,物價水平下降。通貨緊縮通常與經濟衰退相伴,表現為投資機會減少,投資收益下降,信貸增長乏力,企業開工不足,消費需求減少,居民收入增加速度緩慢等跡象。
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從國外收進的全部貨幣資金和向國外支付的全部貨幣資金之間的對比關系。收支相等稱為國際收支平衡,收入大於支出稱為國際收支順差,支出大於收入稱為國際收支逆差。一個國家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是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穩定的表現。、
投資指標
投資指標是指固定資產投資額,是以貨幣表示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活動的工作量,它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投資方向的綜合性指標。按照管理渠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分為基礎建設投資、更新改造投資、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四個部分。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所計量的是各種經濟類型的企業銷售給居民用於生活消費的商品;銷售給機關、團體、部隊、學校、企業和事業單位的用做非生產經營性的消費品的總和。它是研究居民生活、社會消費品購買力和貨幣流通等問題的重要指標。
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它是指某一時間點城鄉居民存入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儲蓄金額。
金融指標
金融指標包括利率、匯率、貨幣供應量、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金融資產總量等。
財政指標
財政指標包括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財政收支平衡是最佳狀況,所謂平衡就是收支相抵,略有節余。如果國家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我們稱之為財政赤字。中央政府一般通過發行公債(國債)的方式來彌補財政赤字。
❽ 國家統計局的宏觀經濟數據,請問這些經濟數據的主要邏輯是什麼
主要羅輯如下:
一是GDP增速超預期回升,同比增長6.9%,不僅遠高於今年6.5%的預期目標,在全球也保持領先。經濟增速連續八個季度保持在6.7%-6.9%的區間,顯示中國經濟有能力保持新常態下的中高速增長。
二是總需求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超預期共振,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4%,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3.4%,表明消費不僅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且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固定資產投資由負轉正,製造業和民間投資連續回升,高技術產業投資快速增長,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1.5%和22.3%,分別快於全部投資12.9和13.7個百分點,顯示新經濟動能加速成長;進出口同比增長19.6%,其中出口增長15.0%,進口增長25.7%,出口持續向好對國內生產帶動作用明顯。
三是價格水平超預期穩定,上半年CPI同比上漲1.4%,漲幅與一季度持平,核心CPI同比漲幅2.1%,PPI同比上漲6.6%,既沒有出現明顯的再通縮壓力,也沒有看到通脹抬頭。
四是就業形勢超預期向好,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735萬,已完成全年預期目標的三分之二。
五是工業經濟超預期升溫,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2.7%,超過去年同期16.3%,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創30個月來新高,企業效益顯著改善表明增長的質量進一步提高。
六是居民收入超預期提速,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7.3%,高於去年同期0.8個百分點,比同期的經濟增速快出了0.4個百分點,跑贏GDP。
因為,經濟超預期表現的內在邏輯
眾多國內外預測機構看不懂的原因在於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內在邏輯判斷不清,對結構性轉變的趨勢認識不到位。這體現在,一方面低估了世界經濟復甦的確定性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周期性帶動作用,另一方面忽視了企業活力提升和消費結構升級等微觀基礎的改善對經濟增長的趨勢性推動力量。……供參考。
❾ 假設一個經濟的宏觀數據如下,GDP=5000,政府支出=1000,投資1000,消費=250+0.75(Y-T),I=1000-50r
我只能假設你那個投資1000 是政府稅收。不然真沒辦法解
1,公共儲蓄=0 私人=1750 國民=1750
2,公共=-250 私人=1750 國民=1500
3,r=10
❿ 在哪能看到詳細的國家統計數據 要非常詳細的那種 如我要看GDP中 投資 消費 政府購買 儲存所佔的比重
國家統計局主頁——統計數據——年度數據——隨便找個指標點下2010年,現在看到的是2010年國家統計年鑒,表2-17和2-18里有歷年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