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指數基金很難懂,怎麼才能看懂
1、關注跟蹤偏離度小的指數基金
無論是分階段買入,還是長期定投,投資指數基金本身的目的是希望獲取市場平均收益,分享中國經濟長期上漲帶來的收益。因此投資者選擇指數基金,可考慮完全復制型指數基金或對標的指數跟蹤誤差小的指數基金。在具體選擇時,好買選取了日跟蹤誤差在0.35%以內或者年跟蹤誤差在4%以內的指數基金,此類指數基金即使名為增強型指數基金,實際跟蹤誤也很小,投資者投資此類指數基金可避免基金主動管理能力帶來的潛在風險,以達到單純獲取市場平均收益的目標。
2、關注指數基金所跟蹤指數的市場覆蓋性
長期投資指數基金,指數本身的特點也比較重要。從分散非系統性風險的角度講,投資者還應該關注指數基金所跟蹤的指數是否具備良好的市場覆蓋性。如果一個指數具備較好的市場覆蓋性,則具備較好的分散非系統性風險能力。這可以從指數行業分布中的行業覆蓋比例和行業離散度中略見一斑。
行業離散度是指指數行業構成比例的標准差,行業離散度越小,表明指數行業比例分配較為平衡。
② 基金定投口訣是什麼
止盈不止損、低估買入高估賣出、買低估指數以及優質指數。
基金定投有懶人理財之稱,價值緣於華爾街流傳的一句話:「要在市場中准確地踩點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飛刀更難。」 如果採取分批買入法,就克服了只選擇一個時點進行買進和沽出的缺陷,可以均衡成本,使自己在投資中立於不敗之地,即定投法。
(2)指數基金輪動口訣擴展閱讀: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③ etf場內指數基金是如何上下波動的
ETF基金的波動是受到本身的標的證券價格波動的影響,會隨著標的證券價格上下波動而波動。
④ 指數基金演算法,最好是數字公式出來哦!先謝謝了
指數基金演算法是通過加權平均算出來的,比較簡單。
⑤ 如何正確使用寬基指數基金
寬基指數是相對於窄基指數而言的,寬基指數基金是指滬深300、中證500這些,而窄基指數基金,指的是各行業指數,如中證白酒、中海醫療等;對寬基指數基金最好的利用就是基金定投,根據投資標的不同,分為大盤指數基金(上證50、滬深300等)、中小盤指數基金(中正500、創業板指數等),指數基金定投,不同基金各選一隻就行了,重復選擇並不會增加收益;大盤、中小盤各選一隻,類似:滬深300+中正500「或者」「上證50+中正500」這樣的組合都可以;富二私以為,有實力的投資者,標配寬基指數基金。
主動型基金風格可能千變萬化,窄基指數基金則跟隨熱點輪動,而寬基指數基金永遠有自己固定的使用場景。
寬基是可控的,能發揮你主觀能動性的,就好像你現在擁有自己的舞台,一切設施設備齊全,你只需在合適pick你要用到的演員和道具,直接開始表演。
於是,寬基指數基金的用法更是尤其要緊,不僅能訓練自己的投資能力,還能優化持倉啊~
實踐出真知,先來看看幾大主流寬基指數歷年來的漲跌幅表現——
行勝於言,實踐出真知
註:紅色代表當年上漲,綠色代表當年下跌
數據來源:wind
咳咳,年份太多,看著可能比較累,富二為各位捋一捋:
上證50和滬深300基本是同漲同跌;
漲跌互現的年份,大盤指與中小盤指的表現是分化的,中證500和創業板在跌的時候,上證50和滬深300是上漲的;
歷史上有若干大趨勢年,幾只主流指數同漲同跌,但幅度不一。同漲的年份,中證500和創業板指勢頭更猛;同跌的時候,上證50與滬深300相對更扛跌。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若這是pk賽制,觀眾看了估計會攤手——我可以都不選嗎?最後不都是綠了半邊天?
好在我們擁有上帝視角,是神聖的買方,魚與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指數產品之所以稱之為工具型產品,就因為可以被我們當成工具隨便使啊~
Pick一隻顯然是不夠的,如果單一地持有一類指數或同類型的指數,遇上大跌年份的話,投資壓力將非常大。為了實現風險對沖,最好的辦法是選擇不同的指數分散投資,建議大盤組和中小盤組各入手一些。
首先是辨識度最高的中證500和滬深300,這兩者的持倉股票完全沒有重疊,分別代表著大盤價值和中盤成長兩類風格,因此市場上投資這倆指數的基金相當多。
對於新手投資者:
不妨做個中庸的選擇:把滬深300和中證500都加入自己的基金池,兩者比例可根據市場口味及個人口味微調。收益率方面,不一定很出色,但基本可以做到不那麼矬。
上證50和創業板,這兩指數和滬深300、中證500的持倉有部分重疊,但一個是超級大盤股,一個是特別小盤股,大多時候強弱分明,你漲我就跌,我跌你就漲,有限的市場活躍資金在大小股票間來回切換。
正如季節變換,股市風格輪動時,是這兩指數出場好時機。有的時候是上證50這種大藍籌的春天,有的時候是創業板漲幅最佳的時候,機會出現時也是不能錯過。
當然,其實也有人圖省事,那就可以選個紅利指數。紅利指數分紅穩定,適合長期持有獲得分紅。從表格看,中證紅利的區間回報,相對於其他幾個上躥下跳的指數,基本表現穩妥,市場好的時候經常躥得挺猛,市場不好的時候也不會是墊底,綜合起來看,風險收益比佳。
⑥ 指數基金相互輪動什麼意思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版標的指數,權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一隻指數基金只會選一種指數作為投資標的,不會選擇多種,所以不會出現投資7大指數相互輪動來減小風險的操作方法,而且也不可能頻繁換倉。
⑦ 請問股市板塊輪動有什麼規律么
規律:
板塊與板塊之間出現熱點轉換,板塊之間的轉換,遵循著一定的規律,比如「漲久必跌,跌久必漲」,這是股市唯一不變的規律,股民炒股如果抓准了板塊規律,就能在短線中獲取大利潤。
板塊輪動:
指的是板塊與板塊之間出現輪動,推動大盤逐步上揚,比如前一段時間金融板塊率領大盤上漲,現在是地產板塊推動大盤上漲,這就叫做金融板塊與地產板塊出現了板塊輪動效應。
每一輪牛市都離不開市場不間斷的熱點板塊的推動。比如大盤由熊轉牛時往往需要依靠國企大盤這些中堅力量帶領大盤指數攻克緊要關隘,但由於大盤權重股的市場值與流通盤過大,因此我們很難見到這些大盤股能有幾倍十幾倍的漲幅,否則,指數將輕松超過一萬點。
當股指在權重大盤股的指引下,重新由熊轉牛之後,權重大盤股往往維持原地踏,偶爾上漲,然後橫盤消化的格局。接下來就輪到各行業的龍頭大顯身手。這時候,市場上的概念,題材層出不窮。基金,券商,境外投資者包括私募這些集團軍的資金往往是不斷入駐一個板塊,營造出市場的熱點,這時候,我們往往看到漲幅居前列的個股中有不少股票都存在著某種關聯性,既某個板塊會形成熱點,而當獲利豐厚之後,會設法撤退再選擇其它的板塊介入。
因此,在牛市主升段,板塊輪動是主旋律。而剛進入市場的投資者往往會受主力的引誘在板塊熱點已經過熱即將消退時接手,之後看到別的板塊又開始走熱,於是不斷地割去手中的股票去追熱門板塊。多數剛開始從事股票交易的投資者一開始往往都由追漲殺跌造成虧損。短線高手可以緊跟熱點操作,高拋低吸,在板塊熱點輪動中操作得順風順水。而如果缺乏技巧的投資者應該耐心持股,等到手中股票所處板塊走熱。
每一輪牛市,無非先是由大盤股指引向上,然後行業龍頭,業績優良的一線、二線股開始發力,板塊輪動,再接下來績優股價格被炒高之後,開始輪到低價的三線四線股發力,最後往往是在ST之類的垃圾股瘋狂盛宴中落上牛市的帷幕。
⑧ 買基金的口訣是什麼
口訣如下:
冬炒煤來夏炒電,五一十一旅遊見;
逢年過節有煙酒,兩會環保新能源;
航空造紙人民幣,通脹保值就買地;
戰爭黃金和軍工,加息銀行最受益;
地震災害炒水泥,工程機械亦可取;
市場商品熱追捧,上下游廠尋蹤跡;
資源長線不敗地,稀土螢石鍺鉬銻;
偶爾爆炒高科技,超細纖維石墨烯;
重組向來都無敵,定增注資也給力;
牛市買入大藍籌,弱市玩玩ST;
年報季報細分析,其中自由顏如玉;
高送轉股先潛伏,每逢4月漲積極;
國際股市能提氣,我黨路線勿放棄。
(8)指數基金輪動口訣擴展閱讀:
基金三不賣口訣
1、雙管齊下,持股不怕。這種情況大多數出現在長時間的下跌後,股價連續走出兩根長下影線短實體的K線,而且這兩根K線的最低點幾乎一樣。雙管齊下的走勢意味著多方的抵抗力量十分堅決,並積極上攻,空方下探的籌碼很快就被消化掉,股價見底的可能性極高,可以繼續持有手中股票等待上漲。
2、三軍會師,看好後市。在股價經過較長時間上漲後出現回調,此時基金的5、10、30日這三根均線也會由高位向低位運動,當均線在低位粘合到一起並有抬頭的趨勢時,基本上是回調結束繼續上漲的信號,此時投資者可以再次介入。
3、五陽上陣,股價彈升。股價在底部盤整一段時間後,連續出現五根小陽線,表明空方已經放棄繼續打壓股票,市場的情緒逐漸恢復,游資和散戶開始逐漸吸入籌碼,股價在接下來的走勢中反彈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