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重陽投資怎麼樣
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在成立於2001年的上海重陽投資有限公內司的基礎上於2009年設容立的採用合夥經營模式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億元。重陽投資的投研體系由研究、投資決策和交易三個部分組成,投研團隊現有主要成員11名,基本覆蓋了所有的行業。公司目前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70億元。
更多相關信息可以到「好買基金網」去查看。
B. 王慶的王慶加盟重陽投資
業內最大的陽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重陽投資,日前發生人事團隊重構。根據重陽投資昨日向客戶發布正式信息,原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負責人王慶將於今日加盟重陽投資出任新一任總裁,重陽投資原總裁莫泰山同時離任。據悉,莫泰山未來將會在財富管理行業獨立創業。
「雙核」團隊重構
重陽投資的致客戶信中透露,該公司是於2013年1月,收到總裁莫泰山的辭職請求。莫泰山先生將於4月下旬離職,去實踐獨立創業的職業規劃。
「對於莫泰山先生的選擇,我們深表理解和尊重。重陽投資衷心感謝莫泰山先生為公司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並真誠祝願莫泰山先生創業成功。」重陽投資管理公司在信中表示。
該信還透露,曾擔任中金公司投資銀行部執行負責人、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的王慶將於2013年4月16日加盟重陽投資出任總裁。
重陽投資表示,王慶海外求學工作多年,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豐富的管理經驗和扎實的研究功底。他的加盟將為重陽投資的持續成長注入新的動力。「我們將一如既往地以行業高標准打造投資研究、風險控制和客戶服務體系,實現與客戶財富的共同成長。」
上述公告也意味著,重陽投資曾經的雙核心團隊發生變化。此前,重陽投資的高管團隊由董事長、投決會主席裘國根和總裁、風控會召集人莫泰山組成,兩人亦同為公司僅有的兩位高級合夥人,構成了事實上公司事務的「雙核心」。
動因在於創業
在裘國根與莫泰山的帶領下,重陽投資在過去兩年多期間,將資產管理規模擴增至百億以上,成為國內最大的陽光私募機構。一些行業人士認為,這期間,裘國根主抓的投資業務和莫泰山主抓的市場拓展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對重陽的行業地位奠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過,在新基金法即將生效的前夜,這對黃金搭檔最終選擇各自尋找事業發展空間。從致客戶信的內容也可以顯示,此次重陽團隊重構的動因在於資深業者對於未來獨立創業的嚮往。
「新基金法意味著財富管理業的牌照準入制徹底取消,對於所有資產管理業的資深人士而言,這樣的創業機遇和時點是不可復制的。」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論。
對於莫泰山而言,此次離任,很可能是其在財富管理行業角色的又一個跨越,在就職基金監管部門,出任過公募基金公司總經理和陽光私募高級合夥人之後,他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家新設資產管理公司的創始人。
新基金法釋放創業空間
上述的人事變更,同時意味著陽光私募行業正在迅速進入發展的第三階段。繼2008年以前的探索期,2008年至2012年的快速成長期和短暫調整之後,2013年的陽光私募可能進入又一輪的高速發展時期。
「未來一段時間,資產管理業會隨著公募牌照放開、各類行業主體待遇逐漸平等化,而逐步接近全市場化競爭環境。不管怎樣,對於陽光私募行業而言,這是一個和過去完全不同的時代。」一位資深的資產管理人士表示。
「如果說,過去公募基金的發展速度,很大程度上依賴行業保護、渠道、牌照等行政資源統籌能力的話,那麼未來的行業競爭著眼點會更加傾向於核心團隊的能力。」一位私募從業人士如此評價。上句話的潛台詞是,市場化的環境中,人才的價值將會得到更充分的體現,創業的氛圍將會得到進一步增厚。
無論如何,近期業內憧憬創業的消息又開始流傳。誰敢說,這不是一個新時代的信號呢? 2013年3月18日下午,當有關中金投行部門執行負責人王慶請辭的消息剛剛流傳之時,似乎很難讓人相信。
「目前公司內部還沒有收到有關王慶離職的正式通知。」2013年3月18日晚間,中金有關負責人士向記者坦言。
但記者依然從多個渠道證實,王慶的確已經正式離職,其下一站將加盟目前國內陽光私募排名頭籌的上海重陽投資。
在2011年7月,以大摩首席經濟學家的身份轉投中金的王慶,為何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便再度抽身離去?
「對於王慶的出走,也可以說是在情理之中。」2013年3月19日,一位接近於王慶的知情人士向記者坦言,或許中金公司的現狀與王慶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並不吻合。
自2010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摩根士丹利的股權退出後,中金似乎便開始陷入了一波又一波「衰落」的怪圈。曾經讓中金在行業中引以為傲的研究業務和投行業務,一邊承受著人才流失之疼,一邊遭遇著市場調整所帶來的「陣痛」。
實際上,就在王慶確認離職轉投私募前夕,包括徐小慶、趙曉光、金宇等幾位中金最王牌分析師們,也已經悄然確定了自己的離職時間。伴隨著上述幾位離職消息面市的,則還有中金公司近兩年來逐年大幅下滑的業績。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中金正在遭受其成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唱衰」危機,而昔日被稱為中國投行業務標桿的「三駕馬車」——中金、中信、銀河三大券商,而今僅剩下中信證券一家或能獨扛大旗。
國企中金
應該很少有人能夠真正搞清楚中金內部的管理設置,這種神秘除了其背景的「特殊」,更來源於其一直以來強硬有效的辦事作風和過於低調的處事態度。
而這種「特殊」的背景優勢,卻同樣給中金——尤其是在外資股權悉數退出的2010年底之後,逐漸蒙上了一層「純體制內」的面紗。
「多了份『國企的官僚』,少了份『市場的銳利』。」在談及近幾年來中金的最大變化時,一位在2012年底前於中金離職的人士告訴記者,「中金應該調整思路了,但這個調整對於中金內部復雜的組織架構而言,卻非常難。」
或許,今日的中金正朝向昔日銀河證券的敗局滑行。
斯時,擁有國內最大規模營業部門資產的銀河證券,曾一時風頭無兩,但國企思維的管理體制使得這艘「巨無霸」,在近年內難以適應越來越市場化的行業特性,再加上復雜的人事斗爭,讓曾在南方創下「國信證券奇跡」的資本大佬胡關金再造「銀河之夢」,在百日內便已破碎。
「銀河證券和其他國企類似,在這里好混日子。」在2010年時,銀河證券在送走胡關金——這位履新不過百日的總經理後,一位內部員工曾向記者如此表示。
同樣的尷尬,今時今日,也同樣落在了中金公司身上。
「中金越來越像一個大國企了,這里混日子很好啊。」一位離開中金的員工在2013年年初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或許,對於之前一直在外資行工作的王慶而言,很難適應這種「國企」本色。
據公開資料顯示,王慶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任經濟學家六年多,負責分析亞洲、東歐以至中東地區成員國的經濟情況、多次參與了IMF與中國政府的高層政策磋商。其後,其更歷任美國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及策略分析主管,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2011年7月,王慶加盟中金公司負責投行業務。而鮮為人知的是,此時,中金的投行部門隨著之前其部門負責人丁瑋的離開,內部設置已經變得極為復雜。
自2002年便正式加盟中金,負責投行業務的丁瑋,是中金投行業務鼎盛時期的主要功臣之一。其正式向中金請辭職後,昔日手下的兩個副總蔣國榮和黃朝暉,同時以聯席負責人的身份接手丁瑋的工作。
而2011年7月,隨著王慶的加盟,這就意味著原本由丁瑋一人執「帥印」的中金投行業務,一下子迎來了三位負責人,而這三位皆同時為中金的董事總經理身份。
「雖然三位各有其分工,但難免也有交叉之地,許多工作開展起來肯定有較多問題。」一位接近於中金公司的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有消息稱中金方面欲在此三人中提拔一位高升主管投行業務,而在中金這樣「論資排輩」的企業中,才加盟一年多的王慶似乎勝算最小。
「在加盟之前,面對中金強大的平台優勢和在外名聲,中金的實際情況與王慶之前的想像存在差距。」上述接近於王慶的知情人士表示。
「當然,王慶離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知情人士補充道,作為國內頂尖陽光私募的上海重陽而言,其正好能給與王慶一個好平台。
據記者了解,王慶在轉投重陽投資後將回歸到其本行,主要負責重陽投資的研究業務。
中金之疼
王慶並不會是中金出走的最後一個董事總經理,顯然,徐小慶等一批人也並不會成為中金最後出走的金牌分析師。
在過去的幾年裡,中金的尷尬一直在持續。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07-2012年的6年間,中金公司的凈利潤分別從12.43億元逐年下滑到3.03億元,而2012年如果沒有「人保集團H股IPO」那一單40億美元的融資項目支撐,中金投行的顏面或將盡失。
「今後幾年IPO市場依然是中小企業項目的天下,對於類似於中金這類慣做的央企IPO大單項目的券商,儲備資源極其有限,做一單便少一單,中金如果不轉型,將難以為繼。」早在2011年初,北京一位資深投行人士便向記者指出。
而事實也證明其所言非虛。
雖然在此刻,中金方面也已經意識到了危機,並開始著眼於中小型IPO項目,但除了項目儲備需要較長的時間外,其在中小型項目上的優勢也遠遠不如國信、平安等早已在中小市場打出口碑的券商。
外界困局難以解決,而內部問題也同樣層出。
「企業規模做大之後,管理體制跟不上規模發展,過去幾年,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之時,由於中金的平台優勢,大量引進高端人才後,內部管理機制的『國企化』引發了內部人才整合困擾,成為其人才出走的內因。」
2013年年初,曾經因類似原因一度衰敗的銀河證券,在經過近一兩年的摸索與調整之後,已經逐漸走出往日低谷,並即將正式赴港IPO,准備依託資本市場的市場化資源配置和管理體制重振昔日雄風。
那麼,同屬於匯金系旗下的中金公司,將如何面對此次有史以來的最大「唱衰」危機?答案還只能等待。
C. 陳心的上海重陽投資公司副總經理
陳心,芝加哥大學MBA,CFA,14年金融從業經驗,曾先後在中國國際金融公司、Morgan Stanley,CLSA等國際知名投資銀行擔任高級分析師,對中國金融業與製造業都有豐富的研究經驗。並於2009年初加入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現擔任研究部主管和基金經理職務。目前也是重陽投資的合夥人。
李旭利離開重陽投資後,陽光私募產品已由裘國根和基金經理陳心共同管理。
資料顯示,在第四屆好買基金經理峰會上,陳心以重陽投資副總經理的身份做了演講。陳心在演講中表示:「我們找冷門的東西,希望以蘿卜的價格買人參,而不希望在人們瘋搶的時候以人參的價格購買蘿卜。」 其提出的選股思路是尋找結構性和差異性的市場機會,這個過程中投資中長期具有可持續競爭優勢和業績成長被市場低估的龍頭公司。
陳心給出的另外一個角度是尋找公司真實成長性被市場低估的公司。
他說:「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工程機械、運輸機械、家電,我們覺得他的成長性並沒有被市場真正挖掘出來。最後是公司被市場錯誤的歸類,比如歸到夕陽行業、周期性行業,一些公司具有特殊性,因為上下游的產品結構完全可能和行業背離。我們覺得,這些恰恰是這些公司的機會。」
D. 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E. 重陽投資如何
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在成立於2001年的上海重陽投資有限公司的基回礎上於2009年設立的採用合夥經營模答式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億元。重陽投資的投研體系由研究、投資決策和交易三個部分組成,投研團隊現有主要成員11名,基本覆蓋了所有的行業。公司目前的資產管理規模超過70億元。
更多相關信息可以到「好買基金網」去查看。
F. 上海重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重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3月1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實業投資內,資容產管理,投資咨詢,財務咨詢(不得從事代理記賬),商務咨詢等。
法定代表人:裘國根
成立時間:2015-03-11
注冊資本:10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0900070437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虹口區海寧路137號7層C座768D室
G. 重陽投資裘國根創業經歷
裘國根,1969年4月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1993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加入君安證券。裘國根早年曾在股票和期貨市場雙向狙擊,畢業僅僅一年的裘國根,憑借著「獨立」的性格和對投資的獨特理解,從5萬元起家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萬元,這個數字在當時已是一筆不菲的財富。曾參與編寫新中國第一部證券辭典《股票債券全書》,曾任《企業融資運作》主編。創建重陽投資公司,任董事長。裘國根在2008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排名328名,2008年財富14.6億人民幣。
裘國根出生於浙江省紹興縣平水鎮,父親是退伍軍人。1987年,他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投資經濟系。這個熱門的專業並不教證券投資,其課程主要是項目評估、招投標等,中國的國有經濟正在從計劃體制轉軌,這方面需求極大。
1991年,裘國根考進本系研究生,一件影響他至深的事發生了。一入學,老師陸中雲找他組織人寫書,這本書叫《股票債券全書》,計劃300萬字,是經濟研究所的博士吳曉求策劃的,主編金建棟,這時候,上交所和深交所剛剛運營,市場上還沒有同類書籍。
裘國根花了5個月時間,每天泡在圖書館里翻找資料,在沒有電腦和網路的時代,「假期里常常一天寫上八九千字」,一個人完成了近100萬字書稿。盡管是編寫,但自己先要理解這些知識,書的體系構架完備,裘國根由此系統地掌握了證券投資的基本知識。1992年底,裘國根和師兄代表系裡去深圳做項目,第一次聽同學描述了鮮活的股票交易,此時,滬市和深市交易的股票總共不超過50支,但經過寫書,他早已深感興趣。
裘國根的第一份工作卻沒有立即投身證券業。1993年,提前畢業的裘國根被政府背景的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公司錄用,分配到發展部做項目,這在當時令人稱羨。不久,特發和君安證券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君安的總裁張國慶愛人才,把他要走了。從響當當的特發到剛成立一年不到的君安,雖然不樂意,但裘國根的投資生涯就這樣從君安自營業務的交易員開始。
畢業時,裘國根懷揣3萬元積蓄,除了那100萬字的稿費,還有些辦班兼課收入,這在當時是筆巨款。他回鄉和高中里就認識的駱奕結了婚,到了深圳,這筆錢已經被他花得只剩1萬余元,在紹興鄉鎮企業當會計的姐姐把3萬多元積蓄交給他打理,這5萬元就是裘國根個人投資的起點。
1993年至1994年,中國股市經歷了大擴容,新股大量發行,指數亦暴漲暴跌。到1995年底,裘國根有了一定積累,決定辭職創業。1996年底,他在深圳注冊了衣馬投資,在熟人圈內接手資產管理業務,公司的名字由他和妻子駱奕的姓拆字而得。
在裘國根的回憶中,中國股市只有兩次行情稱得上大牛市,分別是1996-1997,2006-2007,他幸運地抓住了這兩次機會,財富在其間得到爆發式增長。第一次大牛市,他獲得近20倍增長;其後8年,增長8倍;2006年到現在,他的財富又增長了近20倍。
裘國根總結,投資依靠復合增長,但增長並非均速,機會來了能抓住,沒有機會時能守住,才能在長期取得滿意的復合增長。而在機會來的時候收益幅度十分重要,他認為自己的成功在於沒有隻重視頻率而忽視幅度,10次投資,有些投資者可能贏了9次,但總收益率只有15%,而有些投資者輸了8次,只贏了2次,可能總收益率卻有70%。
兩次牛市中,裘國根都有清晰的思路和主線。首先,判斷什麼是牛市,他認可的經典牛市是「伴隨業績成長的價格上升」,「投資者反復贏利,賺錢示範效應明顯,市場氣勢如虹」。其次,牛市或經濟向好,最終通過投資於公司來實現,落實到在主線中發掘公司。
1996-1997那次,他的主要投資品種是深科技A、四川長虹、深發展A。而2006-2007的那次,他的主線是券商、金融、地產,投資了吉林敖東、長江電力、白雲機場、招商銀行、工商銀行等,其中倉位最重的是萬科A。
在裘國根看來,牛市中獲取超額收益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熊市中守好勝果,並在平衡市中獲取正常利潤。但絕大部分投資者很難兩全。兩次牛市之間的8年,裘國根的成績是近30%的年復合增長率,他還做了件重要的事,在2001年注冊了上海一格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更名為上海重陽投資有限公司),把自己的事業中心從深圳遷到上海。
H. 徐翔持股
澤熙徐翔:從3萬炒到40億的投資傳奇
徐翔,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1976年出生,17歲帶3萬入市,對股市很有天分,19歲時曾被上海黑幫脅迫,替黑幫操盤,相傳兩大黑幫為爭他做操盤手而打了一次。幾年後,90年底末成為浙江龍頭老大,被稱為浙江敢死隊「總舵主」,而葉大戶當時只是「堂主」。目前他的個人資產已經達到40億元。
徐翔不是普通人———數十億元身價以及旗下管理的數百億元資產,足以令他以「傲視群雄」的姿態站在眾多投資者面前。但至今為止,這位「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的頭號人物一直很低調,基本不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在2012年資本市場大幅下挫的情況下,他管理的澤熙瑞金1號達到25.20%的收益。
「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
1993年,還是個高中生的徐翔帶著父母給的幾萬元本錢進入股票市場。「那個時候,寧波老百姓家裡幾萬元很正常,而且家裡就我一個小孩。」徐翔說。
18歲,徐翔放棄高考,專心投資,並得到家人同意。
徐翔對股市熱點的把握非常敏感,個人資產迅速累積,成為營業部高手。
「我學習股票,看書,聽券商培訓,也看國外投資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師,對宏觀經濟,也懂一點。」徐翔表示。到20世紀90年代後期,徐翔和幾個以短線擅長的朋友被市場冠名「寧波漲停板敢死隊」,投資風格彪悍,被「敢死隊」選中的股票,大進大出,高起高落。這批人以銀河證券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為核心,成員20人左右,核心是徐翔、徐曉、張建斌等。徐翔在成名後更被媒體封為「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
三大短線高手中,徐翔是其中的頭號人物,也是最年輕的一位;2號人物姓吳,35歲左右,這兩位不僅經歷相似,連炒股水平也是旗鼓相當;3號人物徐海鷗的,975年出生,上大學時就開始炒股,1997年在北京商學院畢業後沒找工作,直接回寧波專職炒股。在做散戶時,徐海鷗與徐翔結識,便從散戶室搬到4樓,為小他1歲的徐翔做助手,並逐漸成長為「敢死隊」的核心成員。
名氣漸響之後,徐翔的一舉一動開始為外界所注意,特別其在營業部的倉位、持股,很容易被泄露,有人專門分析其持股以跟風投資。徐翔對此頗為苦惱,稱很希望陽光私募能爭取到機構席位,擺脫跟風者。
2005年,徐翔從寧波遷到上海,經歷了A股的一波大牛市,2009年成立澤熙投資,經過三年的發展,目前總管理規模在70億元左右,規模僅次於目前陽光私募中管理資金規模排名第一的上海重陽投資。「我們70億的投資中,有至少40至50隻股票。」徐翔說。
澤熙旗下的五隻管理型產品均已運營滿二年,在二年期的業績排名中,五隻產品曾經同時實現20%以上正收益,同時排前十名。其中,澤熙瑞金一號曾一度翻番,大幅度跑贏市場及同類產品。
澤熙投資的業績到底來源於徐翔投資手段高明,還是有內幕交易、操縱市場之嫌,都沒有足夠證據支持。
2011年7月,因為外界傳言澤熙投資違規被查,徐翔曾首次接受證券媒體的采訪,否認違規操作和被監管部門調查的傳聞。
進入2012年12月,澤熙投資旗下產品由於折戟酒鬼酒,業績大幅下滑。在一些排名中,澤熙投資的產品已經全部跌出前十名。
I. 私募基金經理李旭利內幕交易案分析。300~400字。謝謝
一個月前突然辭職的公私募「雙棲」明星李旭利昨天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有消息稱,因為涉嫌內幕交易,他目前處於「被限制出境」的狀態。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表示,李旭利辭職確實有更深的幕後原因,證監會正在對其進行調查,但取證與認定較為艱難。
「再等一等吧,也許再過一兩個月,旭利辭職的事件就會有說法。」昨天,李旭利昔日的東家——上海重陽投資管理公司總裁助理沈斌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基金圈內傳聞事件太多,而重陽目前了解到的情況可能還沒有媒體多。重陽目前依然為李旭利的辭職惋惜。
有媒體報道稱,證監會內部人士已經證實,李旭利涉嫌內幕交易的案件目前正在「走程序」。有消息人士稱,證監會對李旭利進行的調查主要涉及他在南方基金、交銀施羅德和重陽投資任職期間的相關股票。該人士稱,調查主要針對李旭利在交銀施羅德時期發生的一些問題,還有在南方基金期間涉嫌幫其他基金「托盤」。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上述嫌疑被查實,這位昔日市場領軍人物很可能成為近期中央政府五部門聯手打擊內幕交易的第一個典型,李旭利可能被判終身市場禁入。上周五,國務院要求證監會等五個部門聯手打擊內幕交易,抓緊開展一次依法打擊和防控內幕交易專項檢查,查辦一批典型案件並公開曝光,以此震懾犯罪分子。
今年10月22日,上海重陽投資突然對外公布,李旭利由於身體原因和自身安排於近期辭職。這時距他加入重陽投資僅15個月時間。此前,李旭利曾分別就職於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和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在南方基金管理公司期間,他先後擔任基金天元和南方穩健的基金經理以及公司的投資總監。在2001年至2005年的熊市中,他管理的產品始終保持正收益。
2005年,李旭利加入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先後擔任交銀穩健基金和交銀藍籌基金的基金經理,後出任公司的投資總監。在任職期間,他的業績突出,以擅長宏觀研究和大趨勢判斷著稱。去年7月,李旭利頂著公募明星的光環「華麗轉身」,加盟上海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開始私募基金的運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規定: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或者非法獲取證券、期貨交易內幕信息的人員,在涉及證券的發行,證券、期貨交易或者其他對證券、期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尚未公開前,買入或者賣出該證券,或者從事與該內幕信息有關的期貨交易,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從事上述交易活動,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是一個新罪名,將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納入刑法進行調整,屬於我國法律的首創。2009年10月16日,最高院和最高檢公布了《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四)》,追究基金「老鼠倉」的刑事責任從此有了法律依據,該罪名即被確定為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2011年5月,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基金經理韓剛,被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罰金31萬元。韓剛也是基金業被判「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第一人。
另據記者從其他渠道了解,李旭利涉案金額巨大,當時其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的對象主要集中在金融股。
本報於去年11月曾獨家報道《李旭利辭職真相:涉嫌老鼠倉已被邊控》。李旭利當時即被邊境控制。就在上個月,還有傳言稱,李旭利已經潛逃,但實際上就在當月初,李旭利即被警方刑事拘留,近期被批准逮捕。
李旭利曾經是投資界的寵兒,也是基金業的明星人物。14年前才25歲的李旭利,從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研究生部畢業,加入了籌備中的南方基金。1998年至2005年間,李旭利曾歷任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研究員、交易員、基金經理、投資總監等職務,先後擔任基金天元及南方穩健基金經理,這兩個產品在2001年~2005年的熊市中始終保持正收益。
2005年,李旭利加入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先後擔任交銀穩健基金和交銀藍籌基金經理,後出任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
任職公募期間,李旭利曾多次獲得新財富、晨星、金牛基金經理等獎項,以擅長宏觀研究和大趨勢判斷著稱。
2009年7月,李旭利頂著公募明星的光環出任重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重陽投資」)首席投資官,私募界為之振奮。15個月後,2010年10月19日,李旭利突然宣布從重陽投資辭職。從此之後,李旭利參與老鼠倉的傳聞就不絕於耳。
2010年11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證監會、公安部等五部門《關於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的意見》,指出要充分認識內幕交易的危害性,加強內幕信息管理,對涉嫌內幕交易的行為,及時立案稽查,從快作出行政處罰,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在監管層嚴打之下,今年已有光大保德信原基金經理許春茂、國海富蘭克林原基金經理黃林因涉嫌「老鼠倉」被依法查處,其中許春茂已被移送公安機關,黃林則被取消基金從業資格,並被處以30萬元罰款及市場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