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套利成本的成本分析
一、期現套利理論
期現套利是指某種期貨合約的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價差超出正常水平時,交易者通過在兩個市場進行反向交易,從而利用價差變化獲利的行為。
基差一般指現貨價格與某一月份期貨價格的差,即: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理論上,基差應該等於該商品的持有成本。持有成本主要包括倉儲成本、運輸成本、質檢成本、開具發票所增加的成本、交割費用、資金利息等等。一旦基差與持有成本偏離較大,就出現了期現套利的機會。如PVC期貨與現貨價差超過正常持有成本時,投資者就可以在現貨市場采購符合交易所交割標準的現貨,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同等數量的期貨合約,然後將PVC現貨製成標准倉單到期進行賣出交割獲利。
二、期現套利成本分析
方案一假設企業按市價在期貨市場以7000元/噸的價格賣出V0909的PVC合約60手,共計300噸;同時在生產地以6100元/噸的價格買入300噸PVC現貨。假設持倉期限為3個月,現貨所在地為華北地區。
理論上,PVC期現套利成本=到期交割成本+資金成本。
1.到期交割成本
到期交割成本=倉儲費+運輸費用+入庫取樣及檢驗費+手續費等。
①大連期貨交易所規定PVC的倉儲費為1.0元/噸·天,按交割前一個月入庫。1.0元/噸·天×60天=60元/噸。
②按華北到華東公路整車運輸計算,運輸費用均價300元/噸。
③入庫取樣及檢驗費為3000元/批,每批300噸,摺合10元/噸。
④手續費包括交割手續費2元/噸,交易手續費12元/手,摺合為2.4元/噸。
⑤入出庫費用按鐵路入出庫費用(含裝卸碼垛、鐵路代墊)計上限為25元/噸。
⑥賣方交割繳納增值稅:每噸PVC繳納增值稅=(交割結算價-買入價)/(1+17%)×17%=900/(1+17%)×17%=130.8元/噸(國家稅法規定企業增值稅稅率為17%)。
2.資金成本
資金成本包括保證金成本和現貨資金成本。
PVC期現套利成本
從以上計算可以看出,情況下在PVC主要產區購買現貨,然後到交割倉庫交割進行期現套利成本在703.9元/噸左右,如果期貨和現貨價差大於套利成本,則市場存在套利機會,可以進行期現套利。
按價差在900元/噸計算,存在196.1元/噸的套利空間,每噸總資金佔用7680.2元,資金收益率為2.55%。套利總資金在200萬元左右,套利利潤可達5.1萬元。
若使用自有現貨和資金套利,在製成標准倉單後向銀行或交易所進行倉單質押,以沖抵期貨保證金,降低資金佔用,則可以忽略資金成本。按價差在900元/噸計算,存在369.8元/噸的套利空間,每噸總資金佔用6630.2元,資金收益率為5.58%。套利總資金在200萬元左右,套利利潤可達11.6萬元。
三、期現套利策略及時機選擇
1.套利策略
根據前面計算和分析,當期貨和現貨價差超過無套利上下邊界時,市場便存在套利機會。
目前來看,PVC0909合約期貨價格與現貨價差在600—900元/噸,超過無套利上邊界,投資者就可以通過購入PVC現貨到交易所指定倉庫進行倉單注冊,並同時在期貨市場賣出相同數量的期貨合約,持有到期一次性交割實現套利。
2.套利時機選擇
在期貨市場上由於資金的推動,價差變化往往會有一種慣性,也就是趨勢。當我們捕捉到套利機會時,並不一定價差就會向著均衡回歸,有可能繼續擴大。因此,實際中要順勢操作,在價差趨勢發生轉變時入市進行套利交易。
四、期現套利過程風險管理
1.資金管理
不管是套利還是套保,資金管理始終應該放到首位。企業對套利需要的資金首先應該有一定的計劃,切勿在資金不足時或使用借貸資金來進行套利,以避免資金成本上升和保證金不足等可能給企業帶來的不必要的風險。
2.風險管理
套利交易雖然風險較低,但並非是完全無風險的。具體操作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企業在進行套利操作時應當注意現貨數量、品質與期貨頭寸相匹配。
②大連商品交易所規定PVC標准倉單的申請注冊日距離PVC生產日期不得超過120個自然日(含120個自然日),企業應確保現貨能夠符合倉單申請注冊時間規定。
③企業應該根據對自身可承受的風險能力進行評估,然後設計相應的套利方案,這樣才不會因市場出現特殊波動變化而使風險超越企業可承受程度而陷入困境。
④企業應當安排專門的人員對套利過程進行管理和風險監控,建立科學合理的決策體系和風險控制體系。
3.套利和套保的區別
對於現貨生產企業,企業可以更方便地進行套利操作。當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並存在套利空間時,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現貨並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期貨合約實行套利。
正向套利與企業為鎖定產品價格進行賣出保值操作類似,但是實際操作目標不同,套利是為了獲得額外利潤,套保是為了鎖定未來價格波動風險。
套利是嚴格以企業現有存貨為基準,即必須保證兩個市場同時進行相反操作。而套保不但可以對現有存貨套保也可能是企業根據生產計劃,對未來產品進行適當套保。
五、結論
綜上所述,由於期貨市場存在一定的投機性,常常會出現期貨現貨價格背離的情況。當二者背離過多時,就可以進行期現套利交易。
PVC期貨在上市初期由於市場的不成熟可能存在較多的套利機會,建議企業或大資金密切跟蹤期現價差,當市場出現套利機會時實現套利。
市場已經出現短期的套利機會,短期內影響PVC價格的主要因素還是由於原油價格上漲推動的成本上漲,實際操作中應結合專業機構的分析建議選擇合適時機入市。
最後,套利交易風險雖小,但並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市場不存在無風險套利,所以投資者在操作上應保持適當的謹慎。
2. 怎樣計算商品期貨的持倉成本
這一般是針對做套期的現貨企業
持倉成本,大體上講由3部分組成:相關費用,資金利息,增值稅。
具體來說,相關費用又包括
交易費
,交割費,入庫(出庫)費用,倉儲費等。
所以,套利持倉成本=倉儲費+交易手續費+交割手續費+資金利息+增值稅。
3. 如何計算期貨的持倉成本
1)目前收盤價-收盤時浮動盈利(如果虧損加)/總持倉量
例子:
5000元 買10手 6000元再買回10手 那麼持倉資金答是5000*10+6000*10 除總持倉量20手 平均持倉成本是110000/2=5500元/手
當收盤價格7000元時 你實際上掙了 (7000-5000)*10+(7000-6000)*10 =30000元
套用上邊公式1
7000-30000/20=5500元
4. 期貨持倉成本計算問題
持倉成本,大體上講由3部分組成:相關費用,資金利息,增值稅。具專體來說,相關費用又包括交易屬費,交割費,入庫(出庫)費用,倉儲費等。所以,套利持倉成本=倉儲費+交易手續費+交割手續費+資金利息+增值稅。具體看是套幾個月,然後計算出相關費用就可以。
WS0809和WS0901合約無風險套利持倉成本:
交易手續費 1.2元/噸
交割手續費 2元/噸
倉儲費 0.3*120=36
資金利息 2007*0.0747*1/3=49.97
增值稅 116/1.13*0.13=13.34
合計 102.51
以7月9日收盤價計算,WS0809收盤2007,WS0901收盤2123,價差116元,此時兩合約存在套利機會。
套利成本:102.51
通過計算我們看到兩合約的持倉成本在102.51元,正向市場中,如果兩合約的價差大幅高於此值,則就可以進行買入WS0809賣出WS0901的套利操作。
上面的交易,交割費用是具體公司的,看公司收多少。然後單位要注意一致,比如以每噸計算,都要以每噸。以合約為單位,都要統一。
5. 期貨中很多人在講做套利,請問做套利是什麼意思怎麼做
套利交易:即買入一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種不同的期貨合約,這里的期貨合約既可以是同一期貨品種的不同交割月份。也可以是相互關聯的兩種不同商品。還可以是不同期貨市場的同種商品。套利交易者同時在一種期貨合約上做多在另一種期貨合約上做空,通過兩個合約間價差變動來獲利,與絕對價格水平關系不大。
套利交易與通常的投機交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較低的風險。不同期貨合約的價差變化遠不如絕對價格水平變化劇烈,相應降低了風險,尤其是迴避了突發事件對盤面沖擊的風險。
2、方便大資金進出。套利交易能夠吸引大資金,由於雙邊持倉,主力機構很難逼迫套利交易者斬倉出局。
3、長期穩定的獲利率。套利交易的收益不象單邊投機那樣大起大落,同時由於套利交易是利用市場上不合理的價差關系進行操作。而多數情況下不合理的價差很快就會恢復正常,因此套利交易有較高的成功率。
主要的套利模式有跨期套利、跨商品套利和跨市套利三種。
1、跨期套利:是買賣同一市場同種商品不同到期月份的期貨合約,利用不同到期月份合約的價差變動來獲利的套利模式。這次我們提供給大家的是大豆及天然橡膠品種的套利。
2、跨品種套利:是利用兩種不同的但相互關聯的商品之間的價格變動進行套期圖利。即買入某種商品某一月份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另一相互關聯商品相近交割月份期貨合約。主要有(一):相關商品間套利(這次我們提供給大家的是銅、鋁之間的套利)。(二):原料與成品之間套利(如大豆與豆粕之間的套利)
3、跨市場套利:即是在某一期貨市場買入(賣出)某一月份商品期貨合約的同時在另一市場賣出(買入)同種合約以期在有利時機對沖獲利了結的方式。這次我們提供的有最成熟的上海銅與倫敦銅的套利及大連大豆與CBOT大豆之間的套利。
套利交易按是否交接實物又分為實盤套利和虛盤套利。套利一般情況下盡量不接實盤,通過不同合約的價差變動來獲利。隨著實踐交易經驗的豐富和大資金的介入,許多企業開始將期貨與現貨相合將套期保值理論進一步發展,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將保值的目標上升到增值。這樣實盤套利也越
有什麼不懂的 可加我好友!
6. 現貨與期貨之間如何套利
以白銀為例:
傳統理論:期貨價格=現貨價格+持有成本+升貼水等,根據交割期,回儲存運輸等費答用可以大體算定持有成本+升貼水的部分。假如白銀期貨1406合約與現貨白銀延期上海T+D的總持有、交割成本問100,那麼理論上期貨1406的價格應該高於TD100個點。如果某天行情波動,導致期貨價格高於TD150個點,那麼可以買入TD,賣出期貨,等到進入交割期,以TD來收現貨,交付給期貨履約,成本是100個點,而差價是150,就能套取50個點的無風險利潤。
而現在期貨夜盤開放之後,可以完全通過平倉操作,而不需要交割來實現套利交易。這存在一個假定就是短期內期貨與現貨價格維持在一個均衡位置,如果價差偏離,可以同步反向開倉,待價差回歸之後獲取套利利潤。如上假如短期內,期貨1406與TD價差為100,如果某天行情突然變化,價差成為120,則可以做空期貨,做多TD,待價差恢復至100時候平倉,毛利潤為20個點,手續費大約5個點,純利潤為15個點。這種套利交易方便簡潔,風險低,收益穩定。
7. 期貨市場上的所說的無風險套利有什麼含義
無風險套利屬於跨期套利的一種,而跨期套利是指在同一種商品不同交割月份合約之間的價差出現異常變化時,在同一期貨商品的不同合約月份建立數量相等、方向相反的持倉如何把握主力持倉量,並以對沖或交割方式結束交易的一種操作方式。其中參與實際倉單交割的套利就是無風險套利,因為建立在嚴格的持倉成本和持倉條件基礎上,一般不會受市場行情波動的影響。當然,滿足這樣條件的「無風險」同時又有穩健收益的套利機會並不多見,一旦發生,往往會吸引資金積極參與。
市場存在的無風險套利主要有五種,分別為以退市為目的的回購股票回購的方式及股票回購的意義、股改中的套利機會、並購重組對股價的影響中的套利機會、私有化題材、基金封轉開等。ETF指數基金與對應股票在互相波動中也可能存在套利機會。
無風險套利模型歸納為:當實際價差>套利成本時,跨期利潤=實際價差-套利成本。當利潤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進行獲利平倉。當兩合約價差逆向走高時,到期可進行交割,獲取穩定套利利潤,達到無風險套利目的。當然,無風險套利的機會不可能經常出現,但一旦出現,將是一種最穩健的獲取收益的方法。
8. 期現套利問題,如何期現存在一個不合理價差,假設期貨比現貨高出持倉
理論上是這樣的,抄穩賺不賠,但襲現實中有以下幾點風險需要注意:
1、只有法人客戶才可以持倉進入交割月(上海期貨交易所除外),個人客戶無法持倉進入交割月,價格回歸如果在交割月實現,那麼個人客戶往往等不到這個時間節點;
2、價差不合理也是正常的,期貨交割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即使你是法人客戶可以持倉進入交割月進入交割,你還需要考慮資金成本、倉儲費、運費、交割手續費,倉庫的匹配等等,由於諸多因素存在,看似價差很大,非常有可能沒有利潤空間,甚至虧損;
3、有的時候期現價差就是不回歸,市場永遠都是對的,價差不回歸也是正常。
9. 期貨中套利是什麼意思
期貨中的套利即為跨期套利。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種,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間正常價格差距出現異常變化時進行對沖而獲利的
跨期套利又可分為牛市套利(bull 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 spread兩種形式。例如在進行金屬牛市套利時,交易所買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同時賣出遠期交割月份的金屬合約,希望近期合約價格上漲幅度大於遠期合約價格的上漲幅度;而熊市套利則相反,即賣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約,買入遠期交割月份合約,並期望遠期合約價格下跌幅度小於近期合約的價格下跌幅度。
(9)期貨持倉成本套利擴展閱讀
套利的風險
1、交易風險
通常兩次或三次交易不能嚴格同時完成,因此存在套利組合部分交易和價格波動部分暴露的可能性,而平倉的可能性也不能保證交易在盈利的價格下進行。不同的市場交易時間也給套利者帶來風險。例如,套利者發現IBM的股價在紐約證交所和倫敦證交所之間有利潤空間,但由於紐約證交所和倫敦證交所交易時段的不一致,他無法同時在兩個交易所完成投資組合操作。
2、無效配對
套利交易的另一個風險來自買賣雙方價格關系同時失效。仲裁員可能認為一對資產之間存在密切的價格相關性。他們出售價格被高估的資產,購買價格被低估的資產。他們希望在未來通過縮小資產差距來盈利。然而,仲裁人的判斷可能是錯誤的。由於市場波動,資產組合的價格相關性也將長期失效,這種套利交易將面臨超預期的風險。
3、交易對手
由於套利涉及未來的資金交付,因此存在交易對手違約、無法支付資金的風險。如果只有一個交易對手或多個關聯交易涉及一個交易對手,風險將進一步加大,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中,許多交易對手違約,通過杠桿放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