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融理財產品有哪些越多越好。
1.銀行理財適合人群:年級偏大,完全沒有投資概念的人年化收益2~6% (本文提到的收益都是年化,而且是現行市場利率水平)推薦:稍微大一點的商業銀行產品會比四大行略高一些,像上海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但農村商業銀行級別的產品個人持保留意見,雖然中國的銀行目前不存在破產風險,但在金融市場不斷成熟的今天,不得不提前提防此類系統性風險。2.P2P理財目前站在風口浪尖的行業,一個在其他國家盛行的明星行業在中國卻成了眾矢之的。從泛亞,到E租寶,從快鹿集團到中晉(有些賣的不是完全的P2P產品,暫時歸到這里),那麼多行內大佬紛紛倒台,行業風險和危機已經相當嚴重。適合人群:風險承受度高的,有自主判斷能力的人收益:6~20%???(標榜20以上的也不在少數)推薦:P2P很認平台,因為幾乎沒有監管,企業自身的風控能力就決定了產品的安全性。宜興和陸金所可以說開創了2種P2P模式,而且目前運營的也較為良好。個人對陸金所比較熟簡單說兩句,背靠平安,據說快要獨立上市,規模已宣稱全球最大,產品類型豐富。已接入基金,保險,私募等產品成為全產品的金融平台。專享理財區產品收益在4.5-7%之間,稍比銀行高一點,期限比較靈活,很多產品購買後還可以轉讓,在PC和手機上都能靈活購買和贖回,較為方便。但不得不提出幾點問題,首先是產品投向,很多產品投向不明,有點資金池的味道,部分有投資標的的產品標的的質量實在一般,如果不是有平安2個字做背靠,本人不會放心去投資。第二是壞賬率,雖然沒有對外公布,但業內很多人都知道陸金所壞賬率不低。總結:目前行業風險偏高,不建議購買長期的產品,更不推薦把大部分資產都投入進去,一定要分散投資,選好平台,保證定期都會有良好的現金流迴流。抗風險能力不高的還是別去碰,路邊的XX財富基本都是騙錢的,一天到晚請你吃飯,旅遊送你東西,殊不知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看中別人高收益,別人死盯著你的本金。就算年化給你20%,運營個2年盤子大了跑路,刨去成本20%,老闆還賺著你本金的40%逍遙法外去了。一年跑路的的多少家請看新聞,基本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期間就有一家跑路的。3.寶寶類產品收益3~5%特點:金額小,資金流轉需求高的人自從余額寶火遍全中國之後,各家都爭先推出了自己的XX寶產品,基本都是活期,當天或者T+1就能贖回。個人用的比較多的是平安財富寶里的活期盈,去年年底最高達到過5%,現在降了一些,小額贖回2小時到賬,用著比較方便,而且有平安信託做背書不怕跑路。市面上還有很多活期能達到7,8%的,個人不太敢嘗試,懂行的可以來介紹一下。總結:零錢放進去玩玩,主要就是看個開心,每天看著幾塊錢的收益爽一爽。雖然見過幾百萬放寶寶類產品里的, 但個人不太推崇,太浪費了。4.信託(100萬起投)收益:6-8%(個別產品會高於8)適合人群:高凈值客戶,風險承受能力低簡介:從我近幾年接觸客戶的經驗來看,雖然信託行業規模已經超過保險和證券,成為金融第二大支柱。但很多客戶還是沒聽說過,或者聽說過完全不了解。直說幾點:1.全國一共只發放了68塊信託牌照,比銀行都少的多,信託牌照是最貴的金融牌照。 2.直屬銀監會監管,銀監會就管銀行和信託。 3.很多信託公司背景強大,不是什麼四大行,平安,中信,就是地方政府,或者大財團例如中融信託。4.很多人只能銀行,那你是否知道很多銀行就是拿著你的錢去買信託,賺個差價,而且不承擔任何風險。除了資金量小於100萬的,大額客戶去銀行買個理財結果定向投資於XXX信託計劃,這種行為真是LOW爆啦,雖然你跟我說多一層銀行,有銀行的信用背書在,但詳情請搜新聞,銀行代銷產品出問題的時候看看銀行是怎麼處理的。 5.風控強大到可以認為是剛性兌付。詳細了解過信託產品的都會了解到信託產品強大的風控能力,總體而言,徵信類項目》房地產項目》企業流動性貸款,但也要看具體項目。瞎扯個例子,比如萬達要在上海市中心買了塊地,拿100個億的土地做抵押只要融30個億,然後拿萬達公司凈資產可能值100個億來股權質押,再找馬雲做無限連帶責任擔保。萬一項目壞了還不上30億本金加利息咋辦?好辦呀,先賣地,隨便賣賣都不止這個價。不行咋辦?賣萬達啊,隨便賣賣都不止這個價。還不行咋辦啊?找馬雲還啊,他有錢。萬一上海地價大跌100億只能賣10億,萬達破產只能還5億,馬雲破產只能還5億咋辦呀。好辦,信託公司兜底,自有資金還。信託公司幾十個億的自有資金就是拿來還壞賬的。全中國目前據我所知出現最大的一筆壞賬就是中融的青島凱悅,最後中融自己掏錢給投資者還上了。怕信託公司還不起?信託公司那麼多股東個個都身價不菲。怕他們全破產?國家四大壞賬公司接盤。還怕?那你還是買好黃金存家裡吧,到信託公司還不上那一步基本已經是全球金融危機,國內金融市場崩潰的地步了。起碼目前做了那麼多年,十幾萬億的信託規模,還沒有一個產品本金損失,延期兌付的是不少,但有罰息啊,只要不急著用錢不虧!你說你的產品提前兌付?也不虧啊, 本來1年期7%,2年期8%,你買了2年期的一年提早到,你還是8%一年的,比1年期的人賺啊!所以除了一部分流動性風險之外,個人覺得信託幾乎可以認定為一種無風險投資行為,但還是要看項目啦。你問我是不是只要是信託,因為剛性兌付所以只要挑收益最高的那個就可以了?那當然不是啦,萬一發生系統性風險,某些風控不夠好的產品還是會出問題的。江浙滬的徵信類項目安全性絕對杠杠的。5.資管計劃收益7-12%簡介:其實資管就是類信託啦,很多產品發不出信託,只能退而求其次發成資管。一般都是銀行或券商以及基金子公司發行的產品。這就看各家風控能力咋樣了,什麼樣的產品都有,請自己把握或請專業人士參謀總結:收益略高於信託,但風控需要自己去把握。特別是銀行代銷的資管,一定要自己詳細看產品詳情,不要傻乎乎的覺得銀行賣的產品就安全。請按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投資。6.私募基金(100萬起)收益8~12,或浮動收益簡介:很多人概念里的私募都是風險很高,騙人的,投股票等概念,其實私募基金是個很大的概念。信託也叫陽光私募呢,手動微笑臉。私募基金的投資范圍很廣,各家實力也不一,所以沒有一定產品分析能力的不要輕易嘗試。但這兩年契約型基金越來越火,越來越多的優質產品不願意付給信託公司高昂的通道費選擇發契約型基金。這就跟我前面所說的,雖然行業風險來講信託最為安全。但萬達非要把上文提到的項目發成契約型基金,風控措施就跟上文描述的一樣,同時市面上還有各家的信託產品在賣,那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去買萬達的契約型基金,只要項目夠優秀,有時候發行通道也不是問題。而且很多項目也無法發成信託,資管,契約型基金就是最合適的發行方式。比如最近解除了一個北京大學的文化產業基金,各種風控嚴的不要不要的,就是發成了契約型基金,而且收益也比信託高,何樂而不投呢?總結:看清項目標的,理清投資結構,防範資金盜用風險,會去投這一塊的人也不需要看我的簡介啦,直接來跟我探討產品就好了。7.股權類投資收益:浮動收益,給你一個夢想簡介:當前PE類產品越來越流行,特別是一些熱門企業如滴滴打車,愛奇藝,樂視,博納影業等等,不是中概股回歸就是國內IPO上市或者借殼,雖然目前借殼收到證監會的一些限制,但也不妨這些企業給我們描繪美好的夢想。總結:直投這些企業,購買他們的股權,等上市之後高價退出就是股權類項目的盈利模式。按中國對新股的狂熱程度,只要上市成功翻幾倍應該都不成問題。項目方許諾的年化40%,50%甚至100%完全有可能實現。但也必須做好上市不成功的准備,最後如何脫手變現就得考研標的企業資質了。詳細去研究企業的狀況,從各個層面去分析上市的可能性,看看項目是否有保底回購,理清資金結構也很重要。但在此提一個小點,如果看到市面上股權產品寫著最後上市退出卻募的是契約型基金,資管啥的,基本都有問題。因為上市的時候此類基金必須全部清退,只有有限合夥的結構可以投資股權。此類項目較為復雜,每個項目也都有各自的特點,想搏一搏高收益的投資者有興趣可以跟我探討一下,正好最近在研究這一塊拿了幾個不錯的標的在手上。
❷ 房地產是否會有發展前途同時是否會走到盡頭
今年以來,持續瘋漲的房價終於進入了一個喘息期,人們不得不再次正視房地產泡沫,房企的融資渠道也遭到全面封殺。5月22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盧旺
達參加非洲開發銀行年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部份城市的住宅市場可能存在泡沫,問題難以通過單一的全國性政策解決。周小川說,中國仍處於城鎮化過程
中,供求關系可能存在某種波動。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最新數據顯示,1月至5月房企海外融資同比去年大幅下降,房企的資金之門又有一扇處於逐漸關閉狀態。進入2014年以來,樓市無論從成交量還是房地產價格等各方面指標急劇下降,房地產景氣指數已跌至2013年來最低。
報
導稱,人民幣匯率下跌美元走強是導致房企海外融資難度大增的原因之一,而融資渠道全面封殺的原因則是去年銀行鬧錢荒,收緊房貸所致。
今年以來,各大銀行普遍大幅度縮減了房企的融資總量,包括開發貸和個貸,影子銀行如房地產信託、私募基金、資管計劃等也受到監管層新規制約。
據
悉,在1月份時有超過15家企業發布海外融資計劃,總額超過500億元,但是未能如願以償。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截至4月27日,房企
海外融資總額合計為186.13億美元。4月份以來,房企海外融資額僅為14.74億美元,還不到3月份的一半,環比驟降56%。
由於樓市銷量是房企內部融資的主要來源,也是避免償付危機的根本。但是由於1月至4月,多家房企僅完成年度銷售目標的15%-30%,僅有恆大達到40%。房企對價格調整的共識已逐步形成,市場大規模降價即將開始。
5
月21日,BWCHINESE中文網發表《第一財經日報》副總編輯張庭賓的文章,稱眾多的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已經成為更多城市的新房價格「拐點月」。
張庭賓分析,隨著「影子銀行」的監管限制收緊,作為銀行非標融資主要輸血對象的房地產行業的融資成本和難度進一步增加,而且將成為致命打擊。未來將出現因
地產商資金鏈斷裂而被迫的價格跳水。按照國際經驗,從成交量大幅下降到價格快速下跌,一般約6個月左右的時間。此輪房價下跌,至少要跌去30-40%。
5
月21日,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調降中國地產開發商信用評等展望至「負面」,並且預估未來一年中國房屋銷售成長,將由去年的27%暴跌至只
剩5%。
穆迪聲明中表示,這是2012年11月以來首度調降中國房市開發商信評展望,原因是市場流動性減弱,致使住房銷售增長減緩,加上預期未來12個月房市庫存
將升高。穆迪報告中警告,信用品質較薄弱的大陸地產開發商,今年財務困境將更加嚴峻。
面對樓市慘淡景象,房產商絞盡腦汁推出各種眼花繚亂
的促銷活動,仍然是治標不治本,樓市危機勢不可擋。牛刀5月22日發表博文稱,2013年末,是中國炒樓最後一波風潮在一線城市颳起,目前入市的炒房客將
是中國這個世紀最後的炒房客,進去一批資金就會死一批資金,無法逃脫。牛刀認為,幾招下來,在美元出逃的背景之下,炒房客已找不到新的接盤資金,也更加找
不到接盤者。高層已經准備為房地產泡沫破裂「處理後事」。
近日,媒體曝光福建龍岩市天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水木5月10日起,就處於「失聯」狀態,任何方式都聯系不上,他的豪宅人去樓空,豪車也相繼賣掉。據目前不完全統計,黃水木通過民間借貸等方式,捲走了10多億元。
債
權人李亮生稱,他借給了黃水木100萬元左右,他知道的還有借給黃水木6千多萬元的,他發現黃水木幾年前就已經加入了新加坡國籍,黃水木和他妻子已經離
婚,他認為這是為了轉移資金。還有債權人表示,兩年前黃水木就已和他妻子離婚,但他們仍生活在一起,並且黃水木在兩年前還在新加坡買了房子。
從
5月10日開始,就陸續有民眾向當地公安部門報案黃水木失蹤的問題,但警方不予立案,後來報案的人越來越多,最後警方不得已為之才開始立案調查。目前,關
於黃水木的去向,官方依舊沒有明確說法。據了解除了民間借貸,購房者也損失巨大,黃水木在龍岩開發一個「澳洲風情」的房產項目,該項目未建成前,已經對每
個購房者收取了10萬元的預訂金,此時「澳洲風情」項目已經停工,幾百位購房者的預定金也被捲走了。
黃水木「失聯」與中國三四線城市地產業總體低迷存在關聯。從2013年下半年起,中國各線城市房地產開始降溫,這讓靠銀行和民間借貸作為生存和發展模式的中小地產商難以為繼,土地市場的火爆現象也無法延續。
目
前三四線市場整體風險非常巨大,特別是庫存積壓嚴重、人口新增放緩的城市,會引發大批中小地產企業的倒閉。多家媒體近期報導,國務院住建部近期或將全面松
綁樓市限購令,除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之外,各地的限購政策可以自行調節。《中國證券報》5月22日向住建部「權威人士」求證得知:上述政策方
向和趨勢已經明確,但具體退出時間、方式則需根據市場發展而定。
對於限購政策的調整,住建部不會發文予以明確,而是由地方政府自行操作。進入2014年,隨著樓市的不斷降溫,寧波、無錫、杭州蕭山、天津濱海、銅陵、鄭州、揚州、南寧等8個地區陸續出台了放開限購的政策。天津、廣州南沙、佛山高明、常州和福建也都傳出過調控松動的傳聞。
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中國宏觀經濟嚴重依賴房地產,已經完全淪為房地產經濟,房地產一旦出現大問題,中國經濟必然崩潰。馬光遠認為,過去10多年,房價上漲由三大引擎驅動:貨幣超發、經濟快速增長以及巨大的住房需求,而貨幣超發和經濟快速增長這兩大引擎目前已經趨於熄火。
常
態性「錢荒」的出現和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結束,表明依靠房地產、依靠投資拉動經濟的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從供求邏輯看,中國住房需求最旺盛的階段已經結
束。從總量看,中國城鎮人均居住面積事實上已經超過40平方米,住房供求已經基本平衡,未來五年,中國住房供應過剩肯定會成為事實。因此,第三個引擎也已
經熄火。
馬光遠認為,2008年,本是刺破房地產泡沫的最好的機會,但保增長政策卻使不健康的泡沫膨脹至駭人的程度。今天,這個泡沫很大,不僅無力刺破,更重要的是,一旦刺破,無異於中國經濟自殺,這是政府無法承受的代價。
中
國的經濟對房地產已經形成過度依賴。房地產投資佔GDP15%以上,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在20%以上,土地收入佔地方財政70%以上,房地產行業去年
12.2萬億的融資佔中國全社會融資額70%以上,這些數字表明,中國經濟已經完全淪為房地產經濟,房地產一旦出大問題,中國經濟必然崩潰,每個人都會成
為中國高房價泡沫破滅的殉葬品。
瑞銀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近期在一份報告中認為,住房供給實際上遠遠超過了內在需求的增長,盡管可能觸
發房地產拐點的因素未發生重大變化,風險卻在加劇。房地產持續大幅下滑將是未來兩年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下行風險。汪濤表示,中國房地產和建築業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的提升,2013年達到了13%左右,城鎮人均住房竣工面積升至1.5平方米/年,這一速度與日本上世紀80年代末的情況基本相當,接近西班
牙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❸ 證券公司只能做股票和基金嗎有沒有什麼理財產品
證券公司除了能做股票和基金外,還可以銷售自己公司的集合理財計劃,也可以代銷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的產品;
一般證券公司銷售的理財產品,有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或資管部管理的,也有信託公司的計劃,也有銀行的產品。
❹ 杭州銀行實控人擬增持至少7000萬股嗎
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杭州銀行啟動股價穩定措施,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出手增持股票。
杭州銀行在公告中表示,根據穩定股價預案,公司上市後三年內,若公司股票每年首次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於公司最近一年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公司將通過(1)公司回購股票;(2)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公司股票;(2)董事(不含獨立董事、下同)、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票等方式啟動股價穩定措施。在每一個自然年度,公司需強制啟動穩定股價措施的義務僅限一次。
而由於商業銀行的特殊性,境內商業銀行回購股票屬於重大無先例事項,且根據法律法規和相關監管規定,公司回購股份之後只能注銷並減少注冊資本,減少注冊資本涉及債權人公告、監管部門審批等一系列法律程序,採取回購股份並減少注冊資本的方式不具備可行性。因此,按照預案措施順序,本次採用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公司股票。
截至2018年7月3日,杭州市財政局持有55724萬股杭州銀行股份,持股比例為10.86%,為杭州銀行實際控制人;財開集團持有3965萬股,持股比例為7.73%,為杭州市財政局一致行動人。
根據公告,杭州市財政局和財開集團應在增持方案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實施增持公司股票計劃,且增持股票的數量需達到杭州銀行股份總數的2%。本次杭州市財政局擬增持的公司股份數將不少於7000萬股,財開集團擬增持的公司股份數將不少於3300萬股。
據杭州銀行上半年業績快報,營收和凈利潤有較大幅度增長。上半年杭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83.23億元,同比增長26.39%,凈利潤30.15億元,同比增長19.12%。
,截至7月25日收盤,26家A股銀行中,共有16家銀行的市凈率小於1,包括杭州銀行、上海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北京銀行、江蘇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等。
在杭州銀行之前,由於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每股凈資產,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已經採取措施穩定股價。比如,上海銀行5月29日公告,股東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有限公司擬增持上海銀行股票分別不少於5990萬元、2919萬元、2919萬元。截至7月25日,上海銀行的市凈率為0.9661。
不少分析師表示,隨著近期監管政策的落地,銀行估值有望逐步修復。近期資管新規細則落地,政策發生邊際寬松,有利於實現銀行板塊基本面企穩改善。政策微調後上半年壓制銀行估值的兩大因素信用風險、合規風險解除,板塊回升趨勢逐步明確。
銀行板塊走勢從2月初開始持續低迷,估值下行至歷史低位水平。展望下半年,一方面在政策調整下,信貸額度放鬆,非標轉貸及表外資產回表,上市銀行貸款增速有望上行,另一方面,貨幣轉向偏松之下,市場利率或進一步下降,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壓力。其認為銀行板塊有望顯著受益於政策調整,修正市場對經濟悲觀的預期,政策調整與低估值共振,銀行板塊估值修復有望延續。
❺ 杭州銀行卡上貨幣基金帳戶總覽裡面怎麼不顯示基金份額原來可以看到的,
銀行卡上看不到基金份額,只是銀行的界面問題,對你的收益並沒影響。
你可以到基金官網去查詢。無論你在哪買的基金,基金官網都會有你的個人資料的。
在基金官網注冊後,就可進行相關的查詢。
❻ 做金融銷售怎麼做好這類行業,例如保險理財
1.銀行理財適合人群:年級偏大,完全沒有投資概念的人年化收益2~6%(本文提到的收益都是年化,而且是現行市場利率水平)推薦:稍微大一點的商業銀行產品會比四大行略高一些,像上海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等,但農村商業銀行級別的產品個人持保留意見,雖然中國的銀行目前不存在破產風險,但在金融市場不斷成熟的今天,不得不提前提防此類系統性風險。2.P2P理財目前站在風口浪尖的行業,一個在其他國家盛行的明星行業在中國卻成了眾矢之的。從泛亞,到E租寶,從快鹿集團到中晉(有些賣的不是完全的P2P產品,暫時歸到這里),那麼多行內大佬紛紛倒台,行業風險和危機已經相當嚴重。適合人群:風險承受度高的,有自主判斷能力的人收益:6~20%???(標榜20以上的也不在少數)推薦:P2P很認平台,因為幾乎沒有監管,企業自身的風控能力就決定了產品的安全性。宜興和陸金所可以說開創了2種P2P模式,而且目前運營的也較為良好。個人對陸金所比較熟簡單說兩句,背靠平安,據說快要獨立上市,規模已宣稱全球最大,產品類型豐富。已接入基金,保險,私募等產品成為全產品的金融平台。專享理財區產品收益在4.5-7%之間,稍比銀行高一點,期限比較靈活,很多產品購買後還可以轉讓,在PC和手機上都能靈活購買和贖回,較為方便。但不得不提出幾點問題,首先是產品投向,很多產品投向不明,有點資金池的味道,部分有投資標的的產品標的的質量實在一般,如果不是有平安2個字做背靠,本人不會放心去投資。第二是壞賬率,雖然沒有對外公布,但業內很多人都知道陸金所壞賬率不低。總結:目前行業風險偏高,不建議購買長期的產品,更不推薦把大部分資產都投入進去,一定要分散投資,選好平台,保證定期都會有良好的現金流迴流。抗風險能力不高的還是別去碰,路邊的XX財富基本都是騙錢的,一天到晚請你吃飯,旅遊送你東西,殊不知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看中別人高收益,別人死盯著你的本金。就算年化給你20%,運營個2年盤子大了跑路,刨去成本20%,老闆還賺著你本金的40%逍遙法外去了。一年跑路的的多少家請看新聞,基本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期間就有一家跑路的。3.寶寶類產品收益3~5%特點:金額小,資金流轉需求高的人自從余額寶火遍全中國之後,各家都爭先推出了自己的XX寶產品,基本都是活期,當天或者T+1就能贖回。個人用的比較多的是平安財富寶里的活期盈,去年年底最高達到過5%,現在降了一些,小額贖回2小時到賬,用著比較方便,而且有平安信託做背書不怕跑路。市面上還有很多活期能達到7,8%的,個人不太敢嘗試,懂行的可以來介紹一下。總結:零錢放進去玩玩,主要就是看個開心,每天看著幾塊錢的收益爽一爽。雖然見過幾百萬放寶寶類產品里的,但個人不太推崇,太浪費了。4.信託(100萬起投)收益:6-8%(個別產品會高於8)適合人群:高凈值客戶,風險承受能力低簡介:從我近幾年接觸客戶的經驗來看,雖然信託行業規模已經超過保險和證券,成為金融第二大支柱。但很多客戶還是沒聽說過,或者聽說過完全不了解。直說幾點:1.全國一共只發放了68塊信託牌照,比銀行都少的多,信託牌照是最貴的金融牌照。2.直屬銀監會監管,銀監會就管銀行和信託。3.很多信託公司背景強大,不是什麼四大行,平安,中信,就是地方政府,或者大財團例如中融信託。4.很多人只能銀行,那你是否知道很多銀行就是拿著你的錢去買信託,賺個差價,而且不承擔任何風險。除了資金量小於100萬的,大額客戶去銀行買個理財結果定向投資於XXX信託計劃,這種行為真是LOW爆啦,雖然你跟我說多一層銀行,有銀行的信用背書在,但詳情請搜新聞,銀行代銷產品出問題的時候看看銀行是怎麼處理的。5.風控強大到可以認為是剛性兌付。詳細了解過信託產品的都會了解到信託產品強大的風控能力,總體而言,徵信類項目》房地產項目》企業流動性貸款,但也要看具體項目。瞎扯個例子,比如萬達要在上海市中心買了塊地,拿100個億的土地做抵押只要融30個億,然後拿萬達公司凈資產可能值100個億來股權質押,再找馬雲做無限連帶責任擔保。萬一項目壞了還不上30億本金加利息咋辦?好辦呀,先賣地,隨便賣賣都不止這個價。不行咋辦?賣萬達啊,隨便賣賣都不止這個價。還不行咋辦啊?找馬雲還啊,他有錢。萬一上海地價大跌100億只能賣10億,萬達破產只能還5億,馬雲破產只能還5億咋辦呀。好辦,信託公司兜底,自有資金還。信託公司幾十個億的自有資金就是拿來還壞賬的。全中國目前據我所知出現最大的一筆壞賬就是中融的青島凱悅,最後中融自己掏錢給投資者還上了。怕信託公司還不起?信託公司那麼多股東個個都身價不菲。怕他們全破產?國家四大壞賬公司接盤。還怕?那你還是買好黃金存家裡吧,到信託公司還不上那一步基本已經是全球金融危機,國內金融市場崩潰的地步了。起碼目前做了那麼多年,十幾萬億的信託規模,還沒有一個產品本金損失,延期兌付的是不少,但有罰息啊,只要不急著用錢不虧!你說你的產品提前兌付?也不虧啊,本來1年期7%,2年期8%,你買了2年期的一年提早到,你還是8%一年的,比1年期的人賺啊!所以除了一部分流動性風險之外,個人覺得信託幾乎可以認定為一種無風險投資行為,但還是要看項目啦。你問我是不是只要是信託,因為剛性兌付所以只要挑收益最高的那個就可以了?那當然不是啦,萬一發生系統性風險,某些風控不夠好的產品還是會出問題的。江浙滬的徵信類項目安全性絕對杠杠的。5.資管計劃收益7-12%簡介:其實資管就是類信託啦,很多產品發不出信託,只能退而求其次發成資管。一般都是銀行或券商以及基金子公司發行的產品。這就看各家風控能力咋樣了,什麼樣的產品都有,請自己把握或請專業人士參謀總結:收益略高於信託,但風控需要自己去把握。特別是銀行代銷的資管,一定要自己詳細看產品詳情,不要傻乎乎的覺得銀行賣的產品就安全。請按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投資。6.私募基金(100萬起)收益8~12,或浮動收益簡介:很多人概念里的私募都是風險很高,騙人的,投股票等概念,其實私募基金是個很大的概念。信託也叫陽光私募呢,手動微笑臉。私募基金的投資范圍很廣,各家實力也不一,所以沒有一定產品分析能力的不要輕易嘗試。但這兩年契約型基金越來越火,越來越多的優質產品不願意付給信託公司高昂的通道費選擇發契約型基金。這就跟我前面所說的,雖然行業風險來講信託最為安全。但萬達非要把上文提到的項目發成契約型基金,風控措施就跟上文描述的一樣,同時市面上還有各家的信託產品在賣,那我還是會毫不猶豫的去買萬達的契約型基金,只要項目夠優秀,有時候發行通道也不是問題。而且很多項目也無法發成信託,資管,契約型基金就是最合適的發行方式。比如最近解除了一個北京大學的文化產業基金,各種風控嚴的不要不要的,就是發成了契約型基金,而且收益也比信託高,何樂而不投呢?總結:看清項目標的,理清投資結構,防範資金盜用風險,會去投這一塊的人也不需要看我的簡介啦,直接來跟我探討產品就好了。7.股權類投資收益:浮動收益,給你一個夢想簡介:當前PE類產品越來越流行,特別是一些熱門企業如滴滴打車,愛奇藝,樂視,博納影業等等,不是中概股回歸就是國內IPO上市或者借殼,雖然目前借殼收到證監會的一些限制,但也不妨這些企業給我們描繪美好的夢想。總結:直投這些企業,購買他們的股權,等上市之後高價退出就是股權類項目的盈利模式。按中國對新股的狂熱程度,只要上市成功翻幾倍應該都不成問題。項目方許諾的年化40%,50%甚至100%完全有可能實現。但也必須做好上市不成功的准備,最後如何脫手變現就得考研標的企業資質了。詳細去研究企業的狀況,從各個層面去分析上市的可能性,看看項目是否有保底回購,理清資金結構也很重要。但在此提一個小點,如果看到市面上股權產品寫著最後上市退出卻募的是契約型基金,資管啥的,基本都有問題。因為上市的時候此類基金必須全部清退,只有有限合夥的結構可以投資股權。此類項目較為復雜,每個項目也都有各自的特點,想搏一搏高收益的投資者有興趣可以跟我探討一下,正好最近在研究這一塊拿了幾個不錯的標的在手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銀行理財子公司銷售規范出爐,你對理財產品了解多少
理財子公司產品銷售徵求意見稿終於出爐。
2020年12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
針對此前市場廣泛討論的「互聯網機構能否代銷理財子公司產品」的問題,《徵求意見稿》暫時給予了否定的回答。
據《財新》報道,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理財子公司現階段只允許在互聯網平台上進行公司品牌宣傳,相關廣告視頻、圖片中不得展示某隻產品的詳細情況,例如名稱、投資范圍、業績比較基準等。
而界面新聞記者發現,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app內理財推薦主頁對青銀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投資期限、起投金額等要素均予以了詳細展示。
金融監管研究院院長孫海波撰文指出,暫時對非存款類金融機構比如券商,螞蟻集團,理財通,京東金融等互聯網平台,以導流的形式和銀行理財子公司合作都可能面臨合規問題,具體代銷仍然需要銀行。
孫海波認為,《徵求意見稿》現階段允許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吸收公眾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代理銷售機構,保持了現有理財產品銷售制度的連續性和平穩性。由於銀行理財子公司屬於新型非銀行金融機構,機構類型、產品屬性、品牌聲譽等處於起步培育階段,區分辨識度需要逐步提升。現有銷售機構范圍總體延續了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的成熟渠道模式,便於投資者識別。下一步,銀保監會將根據銀行理財產品的轉型發展情況,適時將理財產品銷售機構范圍擴展至其他金融機構和專業機構。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銷售機構范圍方面,銀行理財子公司尚未能夠與公募基金站在同一起跑線,或在一定程度對短期內理財子公司的發展規模與速度形成制約。
❽ 全國第三方理財公司排名前20 的公司有哪些
您好,不管從主觀還是客觀標准來評判,理財平台都很難有一個准版確的排名,但您可權以從品牌背景、產品風控、收益安全性等多維度來權衡評估。整體來說,理財選擇正規大平台很重要,獲得安心收益同時能更好的保障資金安全。度小滿理財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銀行存款產品、養老保障產品、公募基金券商資管計劃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度小滿理財幫助用戶嚴選優質理財產品,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固收」理財產品也100%完成了本息兌付。
另外度小滿理財上優選合作的銀行存款產品,利率在4%-5.5%左右,而且根據《存款保險條律》規定,個人普通存款享受存款保險保障,即用戶在單個銀行的普通存款享受50萬以內本息100%賠付,所以度小滿理財上的銀行存款產品,還是十分可靠的。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金融APP」了解詳細產品信息,具體產品相關信息以度小滿金融官方APP實際頁面為准。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