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稅年報,填寫投資比例時候,填不了百分比,卻顯示【投資比例是必填項,且在0-1之間】,我該怎麼填
1就是百分百啊!0.5百分之五十
『貳』 我與別人合夥辦公司,我出資100萬,他出資90萬,注冊時投資比例怎麼填
沒有什麼法定,一般取小數後2位,四捨五入即可,即你佔52.63%,他佔47.37%。或者你們議定一個注冊資金數,例如190萬元,你佔53%,即出資100.7萬元,他佔47%,出資89.3萬元,就沒有這個麻煩了。
『叄』 個人所得稅預征稅款結算表中的個人投資者企業分配比例怎麼填寫
個人所得稅預征稅款結算表中的個人投資者企業分配比例填寫個人股東實際出資占企業全部股本總額的比例或股東會協議約定的分紅比例。實際出資比例與約定分紅比例不一致的須附報股東會決議報告。
個人所得稅預征稅款結算表中各欄填列說明:
(一)企業股本總額:填列至申請結算期金額。
(二)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填列申請結算期年度營業收入總額。
(三)按規定計算應預征稅額=年度營業收入總額×分行業預征率×個人投資者占企業分配比例。
(四)個人投資者占企業分配比例:填列個人股東實際出資占企業全部股本總額的比例或股東會協議約定的分紅比例。實際出資比例與約定分紅比例不一致的須附報股東會決議報告。
(五)期末累計未分配利潤:年度內未發生股利分配的,填列企業期末未分配利潤額;年度內發生股利分配並已作賬務處理的,填列企業期末未分配利潤額與年內實際分配金額的合計數。
(六)企業實際繳納的預征稅額:填列年度內企業實際扣繳的預征稅款。 四、主管稅務機關依據企業報送的財務報表數據等相關資料予以審核。 五、企業應根據經審核確認的結算表中企業結算實際應分配股利額完成相應的賬務處理,並向個人投資者收回企業代繳的稅款。
基本賬務處理意見:年內分配時已做賬務處理的,視結算補(退)稅情況確認本次賬務處理數額。
『肆』 股東出資信息中持股比例怎麼填
某股東的持股比例,根據認繳的出資額/公司注冊資本就可以了
比如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股東A認繳400萬元,那麼他持股比例就是400/1000=40%,這400萬元可能有現金也有固定資產
『伍』 合同出資比例怎麼寫
其餘三人合共出資比例為80%。在辦理登記時,三人的合計數必須為80%,不能為約數的。
可以某人或某兩人的比例偏高一點,取整數。而在分紅及表決約定中約定,三人的對應比例均等。
『陸』 工商局網上核名的時候,注冊金額為2000萬 ,出資人金額和比例怎麼填
按照各自出資金額和比例填寫就行了,實際是怎樣就是怎樣。
因為出資人金額和比例欄目的出資方式有多種,所以在非現金出資方面,如果涉及有些出資人以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含專有技術、專利權及版權等)出資,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商局)認可的評估值(由專業鑒定評估機構出具的)填報,並在核名通過之後向工商局報送書面材料時將評估文件作為附件材料一並送交。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敬請採納。
『柒』 年報 企業信息基礎表種的投資比例是100%,但是填上顯示「該數據格式為數字」那該怎麼填
意思是將單元格是文本格式。
(3)或全年平均資產總額=(各月月初值+各月月末值)÷24
(3)或全年平均資產總額=(各月月初值+各月月末值)÷24
(3)或全年平均資產總額=(各月月初值+各月月末值)÷24
(3)或全年平均資產總額=(各月月初值+各月月末值)÷24
(3)或全年平均資產總額=(各月月初值+各月月末值)÷24
企業的基礎架構既像是一棟房子的鋼筋結構,又像是人體的骨骼,沒有它,整個企業架構就會坍塌。
在公司的基礎架構方面,全公司可以採用一個完整的體系,也可以在業務單元和母公司中採用不同的體系。
多元化經營的企業里,基礎架構中的活動可以劃分為業務單元和公司兩個層面。許多基礎架構中的活動在上述兩個層面中都已出現。
『捌』 一個股東一個人出資,那麼出資比例怎麼填寫
100%。
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法第57條)。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一人公司或獨資公司或獨股公司,是指由一名股東(自然人或法人)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
『玖』 你好,三證合一里股東投資比例在哪裡填寫
表格的填寫按照字面意思和企業信息填寫即可。
名稱:企業的名稱。
注冊號:營業執照注冊號。
住所:公司所在地。
聯系電話:電話號碼。
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職務:法定代表人職務。
注冊資本:注冊資本數額。
公司類型:公司的類型。
經營范圍:公司經營范圍。
營業期限:公司營業期限。
股東:股東信息。
「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是將現行申請人分別向原工商、質監和國稅、地稅4個部門提交申請材料,分別申領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改為申請人在同一窗口通過一次申報,一次性領取載有組織機構代碼、稅務登記證號的營業執照,不再另行頒發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在審批過程中,原工商、質監和國稅、地稅部門通過網上並聯審批系統完成部門間的信息傳輸,實現 「一窗收件、聯合審批、信息共享、頒發一證」的審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