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研團隊
胡喆女士信誠基金副首席投資官、特定資產管理投資總監上海交通大學技術經濟學碩士,16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曾先後擔任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海通證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海通證券資產管理部研究策劃部經理。2006年加盟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信誠基金副首席投資官、特定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王旭巍先生信誠基金副首席投資官,信誠增強收益債券型基金(LOF)、信誠添金分級債券型基金和信誠新雙盈分級債券型基金基金經理經濟學碩士,21年金融、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驗。曾先後任職於中國(深圳)物資工貿集團有限公司大連期貨部、宏達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資產管理部和華寶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0年加盟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信誠基金副首席投資官,信誠增強收益債券型基金(LOF)、信誠添金分級債券型基金及信誠新雙盈分級債券型基金基金經理。
吳雅楠先生信誠基金投資管理部數量投資總監,信誠中證500指數分級基金、信誠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醫葯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有色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金融指數分級基金和信誠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分級基金基金經理統計物理學博士,CFA,18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 擁有豐富的量化投資和指數基金管理經驗。曾任職於加拿大Greydanus, Boeckh & Associates公司和加拿大道明資產管理公司(TD Asset Management)。現任信誠基金投資管理部數量投資總監兼信誠中證500指數分級基金、信誠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醫葯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有色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金融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分級基金的基金經理。
劉儒明先生信誠基金海外投資副總監,信誠金磚四國積極配置基金(QDII-FOF-LOF)、信誠全球商品主題證券投資基金(QDII-FOF-LOF)基金經理20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其中包含8年海外基金經理的專業資歷。曾先後任職於永昌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富邦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金復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工銀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和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境外投資部,均從事證券投資研究工作,並曾擔任股票型基金和基金中的基金(FOF)的基金經理。現任信誠基金海外投資副總監,信誠金磚四國積極配置基金(QDII-FOF-LOF)和信誠全球商品主題證券投資基金(QDII-FOF-LOF)基金經理。
曾麗瓊女士信誠基金固定收益總監,信誠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信誠雙盈分級債券型基金、信誠新雙盈分級債券型基金、信誠季季定期支付債券型基金和信誠月月定期支付債券型基金基金經理金融學碩士,12年金融、基金從業經驗; 擁有豐富的債券投資和流動性管理經驗;曾任職於杭州銀行和華寶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7年2月至2010年6月期間,擔任華寶興業現金寶貨幣市場基金的基金經理,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期間,兼任華寶興業增強收益債券基金的基金經理。現任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總監,信誠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信誠雙盈分級債券型基金、信誠新雙盈分級債券型基金、信誠季季定期支付債券型基金及信誠月月定期支付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
張光成先生信誠基金股票投資副總監,信誠盛世藍籌股票型基金、信誠周期輪動股票型基金(LOF)基金經理CFA,10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曾任歐洲貨幣(上海)有限公司研究總監、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現任信誠基金股票投資副總監,信誠盛世藍籌股票型基金和信誠周期輪動股票型基金(LOF)的基金經理。
王國強先生信誠理財7日盈債券型基金、信誠優質純債債券型基金、信誠添金分級債券型基金和信誠年年有餘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基金經理管理學碩士,15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曾先後任職於浙江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健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銀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加盟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信誠理財7日盈債券型基金、信誠優質純債債券型基金、信誠添金分級債券型基金和信誠年年有餘定期開放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
張倩女士信誠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信誠理財7日盈債券型基金、信誠薪金寶貨幣市場基金和信誠3個月理財債券型基金基金經理工商管理學碩士,10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曾任職於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擔任交易員;2008加盟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交易員,現任信誠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信誠理財7日盈債券型基金、信誠薪金寶貨幣市場基金和信誠3個月理財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
宋海娟女士信誠季季定期支付債券型基金、信誠月月定期支付債券型基金、信誠三得益債券型基金和信誠經典優債債券型基金基金經理工商管理學碩士,10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曾任職於長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擔任債券交易員;於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固定收益類投資經理;2013年加盟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信誠季季定期支付債券型基金、信誠月月定期支付債券型基金、信誠三得益債券型基金及信誠經典優債債券型基金的基金經理。
閭志剛先生信誠四季紅混合型基金基金經理清華大學MBA,13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曾先後在世紀證券、平安證券、平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從事投資研究工作1。2008年加盟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擔任保誠韓國中國龍A股基金(QFII)投資經理(該基金由信誠基金擔任投資顧問),現任信誠四季紅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經理。
楊建標先生信誠優勝精選股票型基金、信誠新機遇股票型基金和信誠幸福消費股票型基金基金經理楊建標,理學碩士。13年證券金融從業經驗。歷任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受託資產管理總部投資經理助理、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綜合研究所行業研究員、生命人壽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管理中心研究總監、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籌)投資管理部研究負責人。2010年3月加入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投資經理。現任信誠優勝精選股票型基金、信誠新機遇股票型基金和信誠幸福消費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
譚鵬萬先生信誠深度價值股票型基金、信誠精萃成長股票型基金和信誠新興產業股票型基金基金經理經濟學博士,7年證券金融從業經驗。曾任職於華寶信託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分析師。2008年加盟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任信誠深度價值股票型基金、信誠精萃成長股票型基金和信誠新興產業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
鄭偉先生信誠新興產業股票型基金、信誠中小盤股票型基金基金經理金融學碩士,9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曾任職於華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研究員;2009年加盟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後擔任股票研究員及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投資經理職務。現任信誠新興產業股票型基金、信誠中小盤股票型基金的基金經理。
李舒禾女士信誠全球商品主題證券投資基金(QDII-FOF-LOF)基金經理台灣國立成功大學碩士,10年基金從業經驗 2004年7月至2011年初曾任職於台灣寶來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豐富的全球資產配置和ETF投資經驗 2006/9 ~ 2010/9期間擔任寶來全球ETF穩健組合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經理,該基金的投資內容以ETF為主,資產范圍包括股票、債券、商品、REITS、貨幣、杠桿等。 2010/11 ~ 2011/3期間擔任寶來黃金期貨信託基金經理,該基金主要投資於黃金期貨。現任信誠全球商品主題證券投資基金(QDII-FOF-LOF)的基金經理。
聶煒先生信誠新機遇股票型基金(LOF)基金經理碩士學位,CFA,5年證券、基金從業經驗。歷任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2013年4月加入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高級研究員職務,現任信誠新機遇股票型基金(LOF)基金經理。
楊旭先生信誠中證500指數分級基金、信誠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醫葯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有色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金融指數分級基金和信誠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分級基金基金經理哥倫比亞大學數學金融碩士、運籌管理學碩士,紐約大學化學碩士。曾擔任美國對沖基金Robust methods公司數量分析師,華爾街對沖基金WSFA Group公司助理基金經理,該基金為股票多空型對沖基金。2012年8月加入信誠基金,曾分別擔任助理投資經理、專戶投資經理。現任信誠中證500指數分級基金、信誠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醫葯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有色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800金融指數分級基金、信誠中證TMT產業主題指數分級基金的基金經理。
❷ 上投摩根阿爾法基金怎麼樣呀
1、這支基金近三年、近二年的收益居同類基金下游水平。近一年和今年以來的收益內居中,而且近二年容、今年以來的基金經理是新換的基金經理,從掌管基金期間的收益水平來看,這支基金收益還不錯,位於中游水平。
2、這支基金採用啞鈴式投資技術,同步以「成長」與「價值」雙重量化指標進行股票選擇。在基於由下而上的擇股流程中,精選個股,紀律執行,構造出相對均衡的不同風格類資產組合。同時結合公司質量、行業布局、風險因子等深入分析,對資產配置進行適度調整,努力控制投資組合的市場適應性,以求多空環境中都能創造超越業績基準的主動管理回報。
❸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研團隊
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而又充滿活力的投研團隊,始終如一地保持著「以專業金融服務造就高品質生活」的態度,悉心了解客戶多層次的需要,以主動的創造性的勞動,積極探求證券投資的運作規律和技巧,以卓越的回報提升客戶的生活品質。
副總經理、投研中心總經理、投資總監、基金經理 俞忠華先生
華東師范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碩士。歷任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萬國證券公司)國際業務部經理,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原君安證券公司)國際業務部總經理,瑞士聯盟銀行(UBS)上海代表處副代表、授權官員,美國培基證券公司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副總裁,霸菱亞洲投資公司執行董事,今日資本集團合夥人,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交易部總經理、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證券投資部董事總經理、研究所所長。2012年3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曾任公司總經理助理。2012年6月至今任公司副總經理兼投研中心總經理、投資總監,2012年7月至今任中海優質成長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投資副總監、基金經理 陸成來先生
上海財經大學統計學專業博士。歷任安徽省巢湖市釣魚初級中學教師,安徽省淮北市朔里礦中學教師,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策略部經理、資深研究員、固定收益部投資經理、董事副總經理、證券資產管理分公司客戶資產管理部副總監兼投資主辦。2012年9月進入本公司工作,任投資副總監。
投資副總監、基金經理 駱澤斌先生
南開大學區域經濟學專業博士。歷任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基金籌備組研究負責人,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總監、投資總監,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總監。2010年6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曾任研究總監,現任投資副總監。2011年11月至今任中海消費主題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研究總監、基金經理 許定晴女士
蘇州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曾任國聯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2004年3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歷任分析師、高級分析師、基金經理助理,現任研究總監。2010年3月至2012年7月任中海藍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1年12月至今任中海能源策略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研究副總監 開文明先生
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碩士。歷任億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軟體工程師,索科思軟體測試上海有限公司測試主管,畢馬威華振會計事務所上海分所風險咨詢顧問,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分析師、策略部副總經理。2012年5月進入本公司工作,現任研究副總監兼首席策略分析師。
金融工程總監、基金經理 陳明星先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金融學專業碩士。歷任安徽省公路運輸管理局職員、中科大上海研究發展中心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平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2007年10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曾任金融工程分析師兼基金經理助理,現任金融工程總監。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任中海上證5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2年3月至今任中海上證38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金融工程副總監 周其源先生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歷任杭州恆生電子集團業務員,Lombard Risk Management Ltd. Co. (Lombard風險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金融工程師,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高級研究員、高級投資經理。2012年5月進入本公司工作,現任金融工程副總監。
基金經理 劉俊先生
復旦大學金融學專業博士。歷任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策略研究部策略分析師、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與並購部高級項目經理。2007年3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曾任產品開發總監。2010年3月至今任中海穩健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2年6月至今任中海保本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江小震先生
復旦大學碩士。歷任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經理、中維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部門經理、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恆康天安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投資部經理、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高級經理。2009年11月進入本公司工作,現任投研中心固定收益小組負責人。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任中海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1年3月至今任中海增強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3年1月至今任中海惠裕純債分級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夏春暉先生
悉尼科技大學碩士。歷任中國建設銀行江西省新余市分行信貸處信貸員、正大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交易部交易員、美國海科集團投資部投資專員、新華財經有限公司信用評級部高級分析師。2007年11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歷任分析師、基金經理助理,2010年12月至今任中海環保新能源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笪菲女士
英國伯明翰大學會計金融專業碩士。曾任南京蘇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會計。2006年1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曾任分析師兼基金經理助理。2011年2月至今任中海分紅增利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2年2月至今任中海量化策略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王巍先生
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碩士。歷任北方證券有限公司投資經理; Empero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安鉑瑞投資管理公司)研究員、組合經理;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投資經理。2012年4月進入本公司工作,任職於投研中心。2012年7月至今任中海藍籌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馮小波先生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歷任華泰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員,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經理,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債券交易員、高級副理。2012年8月進入本公司工作,任職於投研中心。2012年10月至今任中海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張亮先生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金融學專業碩士。曾任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管理總部研究員、投資經理助理、投資經理。2012年6月進入本公司工作,任職於投研中心。2012年10月至今任中海優質成長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 彭海平先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專業碩士。2009年7月進入本公司工作,歷任金融工程助理分析師、金融工程分析師、金融工程分析師兼基金經理助理。現任基金經理兼基金經理助理。2013年1月至今任中海上證50指數增強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❹ 什麼是上投 上投基金上投阿爾法
上投和上投基金都是指: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上投阿爾法是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發行的一隻基金,全稱是上投摩根阿爾法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
❺ 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研團隊
德邦基金投研團隊均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有豐富的金融行業從業經驗。其中具10年以上版從業經歷者權為25%;具有2年以上從業經歷者為83%。 白仲光
白仲光先生,曾任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高級金融工程師、金融工程部及量化投資部總監、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2006年至2011年期間擔任長盛中證1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白仲光先生具有10年以上證券研究投資管理經驗,未出現法律法規規定不得擔任基金經理的情形。
何晶
何晶先生,哥倫比亞大學碩士。曾任職江海證券數量分析師、東證期貨數量研究員、TNT資料庫分析師、奧瑞高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研究員,現任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級數量分析師。具有3年以上證券投資管理經歷。
侯慧娣
侯慧娣女士,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在世商軟體(上海)有限公司從事債券投資組合風險量化分析、利率互換定價研究、債券估值定價分析工具研究等;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在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濟研究所從事固定收益分析、債券基金資產配置與歸因分析、固定收益產品發展研究、可轉債投資策略研究;2012年9月至今在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從事固定收益投資策略分析。
❻ 比肩法國隊實力爆棚,這家基金公司靠什麼成
比肩法國隊實力爆棚,這家基金公司靠什麼成就中考狀元
2018年上半年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回報排名中,交銀施羅德於30家千億資產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一,其主動型債基亦十分出色,排名千億基金公司第四位
俄羅斯世界盃落下帷幕。依靠著一群年輕小將主打、攻擊點眾多、團隊作戰的法國隊,最終成為贏家,第二次捧起大力神獎杯。而梅西的阿根廷、內馬爾的巴西、C羅的葡萄牙,這些圍繞巨星個人的球隊都早早出局。偶像足球和個人英雄主義,正在讓位於團隊足球。
「團隊作戰才是王道」— 這也是事物發展變化的一個普遍規律,世界盃足球場上不斷詮釋的道理,在公募基金投資市場也得到印證。
標點財經研究院近日聯合《投資時報》全景掃描中國基金行業半年度之變化,獨家製作並推出的極具行業標桿意義的《2018基金中考學霸榜》顯示,在投研體系化支持下,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憑借一批80後為主、風格各具特色的「新黃金一代」投資團隊的出眾主動管理能力,在超千億資產規模基金公司排名中奪得權益類投資冠軍,為投資者攫取了中長期穩健收益。
《2018基金中考學霸榜》顯示,今年上半年,交銀施羅德基金在千億資產規模基金公司整體業績排行中優勢顯著。在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回報排名中,該公司於30家千億資產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一,在所有基金公司主動權益類平均收益排名第二;其主動型債基亦十分出色,排名千億基金公司中的第四位。
主動管理能力是公募基金核心競爭力,上半年,交銀施羅德主動型權益類、債券基金投資能力全面爆發,多隻主動型基金業績十分耀眼。《投資時報》記者查閱Wind資訊數據注意到,基金半年業績排行榜50強榜單中,交銀施羅德獨佔5席,位列全市場基金公司第一名。榜單中扣除32隻醫療方向基金外,在18隻非醫療基金中,交銀施羅德有4隻產品入圍,團隊投資優勢盡顯。
其中,交銀醫葯創新、交銀阿爾法、交銀優勢行業等基金上半年均實現雙位數增長。交銀醫葯創新以15.37%的收益率,在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中排名第6位。
多點綻放摘得團體冠軍
2018年上半年A股市場走勢疲弱,上證綜指下跌13.9%,深證成指下挫15.04%,創業板指數下跌8.33%,受此影響,公募基金的日子同樣難熬。
銀河證券研究數據顯示,上半年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1.97%,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83%。而股票基金在上半年表現更為慘淡,平均收益率為-11.03%,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率為-5.25%。開放式股票基金上半年取得正收益的數量還不足一成,混合基金也僅二成取得正收益。
相比而言,上半年,交銀施羅德多隻主動管理型基金錶現亮眼,可謂四面開花。
在主動型權益類方面,超過10%收益率的基金就有交銀醫葯創新、交銀阿爾法、交銀優勢行業等三隻,收益率分別達到15.37%、14.97%、14.59%;交銀科技創新、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交銀先鋒、交銀新生活力等四隻基金收益率均超過5%,分別錄得9.80%、7.27%、7.04%、6.99%的收益。
主動型固收類產品也收獲頗豐,有16隻基金半年收益率超過3%,其中交銀豐盈收益C、交銀裕盈純債C、交銀裕隆純債C、交銀境尚收益A、交銀裕通純債A、交銀裕盈純債A等6隻基金收益率在3.5%水平之上,分別為6.40%、4.72%、3.78%、3.70%、3.58%、3.53%。
在復雜行情中賺取收益的難度日益提高,而交銀施羅德的主動管理實力卻在逐漸彰顯。《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該公司不僅短期業績優異,長期成績亦十分穩健,其上半年無論是基金還是公司整體排名,均十分靚麗。
在權益類基金業績50強榜單中,交銀獨佔5席,位列全市場基金公司第一名。扣除32隻醫療方向基金外,在18隻非醫療基金中,該公司有4隻產品入圍,權益投資優勢盡顯。不僅交銀醫葯創新在1722隻Wind分類可比基金中排名第6位,從長期業績看,交銀優勢行業更在2013年至2018年上半年,連續保持正收益,近5年半時間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高達270.37%,排名105隻分類可比基金的頭名。
團隊戰鬥力的爆棚,也推升了公司整體排名。在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回報排名中,30家千億資產基金公司中交銀施羅德位列第一,摘得團體冠軍。
投資團隊星光熠熠,亦使得公司管理規模逆市增長。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募管理規模達997.43億元,半年增長312.04億元,增幅全市場基金公司中排名第四。海通數據進一步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剔除貨幣基金、聯接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規模為979.12億元,排名第16位。
權益類基金規模為441.72億元,規模排名第20;固收類基金規模為541.54億元,規模排名第15。
「新黃金一代」戰隊崛起
強大的專家型投研團隊無疑成為交銀施羅德在主動型投資領域「攻城拔寨」的利器。
目前交銀施羅德已經持有公募、專戶、QDII、保險資金投資管理人等牌照,公募產品線齊全。從產品分布結構上看,《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其數量上仍以股混基金為主,其中混合型36隻、股票型9隻、債券型22隻、貨幣型7隻、保本基金2隻、理財產品2隻、QDII基金3隻。總體看,該公司旗下基金特點明顯,產品發行上追求差異化而非簡單追求數量。
目前,交銀施羅德匯聚了來自海內外、具有創業精神、年輕有為的投研精英,形成了一支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專業理論素養的專業投研團隊。
《投資時報》記者采訪獲悉,目前該公司投研團隊近80人,碩士、博士佔比達92%,投資經理平均從業近10年,歷經多輪牛熊轉換,積累了深厚的投資理論素養和投資實踐經驗。
其投研平台共設五大投資部門及五大研究組,研究組包括宏觀策略金融組、周期組、機械組、TMT組、消費醫療組,投資團隊包括量化投資部、專戶投資部、跨境投資部、權益投資部、固定收益部,這些部門及小組會通過個股深度推薦會以及行業配置會議等,實現投研體系化。
一個門派的興盛,往往靠的是順利的傳承,基金經理亦是如此。記者了解到,在基金經理選拔上,交銀施羅德堅持培養與引進並舉,採取內部競聘為主、外部引進為輔的模式,基金經理大部分來自內部培養。他們經過長期行業研究的磨礪,憑借優異表現脫穎而出。
如以王崇、何帥、蓋婷婷、沈楠、楊浩、韓威俊等人為代表的「新黃金一代」,正在成為交銀施羅德基金經理陣營的中堅力量。他們以80後為主,年齡在32歲至38歲之間,均為碩士以上學歷,並在交銀施羅德供職五年以上。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新黃金一代」既具備投資經驗,又不乏蓬勃朝氣。這些擁有不同投資風格和鮮明個性的基金經理,都離不開一個共性—都是由交銀施羅德自主培養,並在公司投研體系裡成長起來。他們曾經是研究員、策略員,在加入交銀施羅德投研團隊後不斷學習,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他們的誕生和成長,離不開交銀施羅德多年精耕細作而成的優質土壤。
作為銀行系基金公司和中外合資基金公司中的佼佼者,交銀施羅德一直將有專業能力、有責任感、恪盡職守的人才,視為公司最珍貴的資產。公司十多年沉澱的深厚文化土壤,讓其成功基因得以不斷傳承和延續。
據了解,交銀施羅德內部的職業通道都是敞開的,研究員條件成熟就可以轉崗做基金經理。公司鼓勵不同的投資思維和觀點在團隊里碰撞,相互包容和學習的文化也讓投研團隊一直比較穩定。完善的內部培養機制,將交銀施羅德的成功基因有效復制,人才源源湧出,無疑為公司業績百花齊放奠定了基礎。
展望2018年下半年,他們認為,一方面,需時刻警惕中美貿易摩擦,以及金融去杠桿進程深化再次對市場造成打擊;另一方面,貨幣政策可能已現微調,流動性最緊張時刻已過去,A股行業除大消費外,各子行業接近甚至低於2016年一月底的估值水平,相信價值風格只會遲來而不會缺席,下半年權益類資產配置時機或已逐步到來。
❼ 上投動態多因子基金最近怎麼跌這么多
上投摩根動態多因子是一隻「高純度」的量化基金,採用綜合篩選常規因子和大數據因子的分析方法,通過有效性檢驗從近100個數據因子篩選出40多個常用因子,每月精選10個左右核心因子,囊括了市場資金面、政策面、基本面、投資者情緒以及交易數據等多方面,靈活實現倉位調整和風格切換,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熱點。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出現,量化投資策略更加成熟,也更具科學性和邏輯性,同時,多因子投資策略採用定量分析,適應多種市場風格,倉位調整更靈活,根據擇時模型及時調整,更重要的是,通過數量化模型可以減少個人情緒及主觀判斷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選股效率,因此風格表現相對穩健,優勢凸顯
❽ 上投摩根動態多因子基金 怎麼沒收益了
上投摩根來動態多因子是一隻自「高純度」的量化基金,採用綜合篩選常規因子和大數據因子的分析方法,通過有效性檢驗從近100個數據因子篩選出40多個常用因子,每月精選10個左右核心因子,囊括了市場資金面、政策面、基本面、投資者情緒以及交易數據等多方面,靈活實現倉位調整和風格切換,更加精準地把握市場熱點。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出現,量化投資策略更加成熟,也更具科學性和邏輯性,同時,多因子投資策略採用定量分析,適應多種市場風格,倉位調整更靈活,根據擇時模型及時調整,更重要的是,通過數量化模型可以減少個人情緒及主觀判斷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選股效率,因此風格表現相對穩健,優勢凸顯
❾ 比肩法國隊實力爆棚,這家基金公司靠什麼成就中考狀元
比肩法國隊實力爆棚,這家基金公司靠什麼成就中考狀元
2018年上半年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回報排名中,交銀施羅德於30家千億資產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一,其主動型債基亦十分出色,排名千億基金公司第四位
俄羅斯世界盃落下帷幕。依靠著一群年輕小將主打、攻擊點眾多、團隊作戰的法國隊,最終成為贏家,第二次捧起大力神獎杯。而梅西的阿根廷、內馬爾的巴西、C羅的葡萄牙,這些圍繞巨星個人的球隊都早早出局。偶像足球和個人英雄主義,正在讓位於團隊足球。
「團隊作戰才是王道」— 這也是事物發展變化的一個普遍規律,世界盃足球場上不斷詮釋的道理,在公募基金投資市場也得到印證。
標點財經研究院近日聯合《投資時報》全景掃描中國基金行業半年度之變化,獨家製作並推出的極具行業標桿意義的《2018基金中考學霸榜》顯示,在投研體系化支持下,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憑借一批80後為主、風格各具特色的「新黃金一代」投資團隊的出眾主動管理能力,在超千億資產規模基金公司排名中奪得權益類投資冠軍,為投資者攫取了中長期穩健收益。
《2018基金中考學霸榜》顯示,今年上半年,交銀施羅德基金在千億資產規模基金公司整體業績排行中優勢顯著。在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回報排名中,該公司於30家千億資產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一,在所有基金公司主動權益類平均收益排名第二;其主動型債基亦十分出色,排名千億基金公司中的第四位。
主動管理能力是公募基金核心競爭力,上半年,交銀施羅德主動型權益類、債券基金投資能力全面爆發,多隻主動型基金業績十分耀眼。《投資時報》記者查閱Wind資訊數據注意到,基金半年業績排行榜50強榜單中,交銀施羅德獨佔5席,位列全市場基金公司第一名。榜單中扣除32隻醫療方向基金外,在18隻非醫療基金中,交銀施羅德有4隻產品入圍,團隊投資優勢盡顯。
其中,交銀醫葯創新、交銀阿爾法、交銀優勢行業等基金上半年均實現雙位數增長。交銀醫葯創新以15.37%的收益率,在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中排名第6位。
多點綻放摘得團體冠軍
2018年上半年A股市場走勢疲弱,上證綜指下跌13.9%,深證成指下挫15.04%,創業板指數下跌8.33%,受此影響,公募基金的日子同樣難熬。
銀河證券研究數據顯示,上半年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1.97%,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為1.83%。而股票基金在上半年表現更為慘淡,平均收益率為-11.03%,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率為-5.25%。開放式股票基金上半年取得正收益的數量還不足一成,混合基金也僅二成取得正收益。
相比而言,上半年,交銀施羅德多隻主動管理型基金錶現亮眼,可謂四面開花。
在主動型權益類方面,超過10%收益率的基金就有交銀醫葯創新、交銀阿爾法、交銀優勢行業等三隻,收益率分別達到15.37%、14.97%、14.59%;交銀科技創新、交銀定期支付雙息平衡、交銀先鋒、交銀新生活力等四隻基金收益率均超過5%,分別錄得9.80%、7.27%、7.04%、6.99%的收益。
主動型固收類產品也收獲頗豐,有16隻基金半年收益率超過3%,其中交銀豐盈收益C、交銀裕盈純債C、交銀裕隆純債C、交銀境尚收益A、交銀裕通純債A、交銀裕盈純債A等6隻基金收益率在3.5%水平之上,分別為6.40%、4.72%、3.78%、3.70%、3.58%、3.53%。
在復雜行情中賺取收益的難度日益提高,而交銀施羅德的主動管理實力卻在逐漸彰顯。《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該公司不僅短期業績優異,長期成績亦十分穩健,其上半年無論是基金還是公司整體排名,均十分靚麗。
在權益類基金業績50強榜單中,交銀獨佔5席,位列全市場基金公司第一名。扣除32隻醫療方向基金外,在18隻非醫療基金中,該公司有4隻產品入圍,權益投資優勢盡顯。不僅交銀醫葯創新在1722隻Wind分類可比基金中排名第6位,從長期業績看,交銀優勢行業更在2013年至2018年上半年,連續保持正收益,近5年半時間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高達270.37%,排名105隻分類可比基金的頭名。
團隊戰鬥力的爆棚,也推升了公司整體排名。在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回報排名中,30家千億資產基金公司中交銀施羅德位列第一,摘得團體冠軍。
投資團隊星光熠熠,亦使得公司管理規模逆市增長。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募管理規模達997.43億元,半年增長312.04億元,增幅全市場基金公司中排名第四。海通數據進一步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剔除貨幣基金、聯接基金,交銀施羅德基金公司規模為979.12億元,排名第16位。
權益類基金規模為441.72億元,規模排名第20;固收類基金規模為541.54億元,規模排名第15。
「新黃金一代」戰隊崛起
強大的專家型投研團隊無疑成為交銀施羅德在主動型投資領域「攻城拔寨」的利器。
目前交銀施羅德已經持有公募、專戶、QDII、保險資金投資管理人等牌照,公募產品線齊全。從產品分布結構上看,《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其數量上仍以股混基金為主,其中混合型36隻、股票型9隻、債券型22隻、貨幣型7隻、保本基金2隻、理財產品2隻、QDII基金3隻。總體看,該公司旗下基金特點明顯,產品發行上追求差異化而非簡單追求數量。
目前,交銀施羅德匯聚了來自海內外、具有創業精神、年輕有為的投研精英,形成了一支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專業理論素養的專業投研團隊。
《投資時報》記者采訪獲悉,目前該公司投研團隊近80人,碩士、博士佔比達92%,投資經理平均從業近10年,歷經多輪牛熊轉換,積累了深厚的投資理論素養和投資實踐經驗。
其投研平台共設五大投資部門及五大研究組,研究組包括宏觀策略金融組、周期組、機械組、TMT組、消費醫療組,投資團隊包括量化投資部、專戶投資部、跨境投資部、權益投資部、固定收益部,這些部門及小組會通過個股深度推薦會以及行業配置會議等,實現投研體系化。
一個門派的興盛,往往靠的是順利的傳承,基金經理亦是如此。記者了解到,在基金經理選拔上,交銀施羅德堅持培養與引進並舉,採取內部競聘為主、外部引進為輔的模式,基金經理大部分來自內部培養。他們經過長期行業研究的磨礪,憑借優異表現脫穎而出。
如以王崇、何帥、蓋婷婷、沈楠、楊浩、韓威俊等人為代表的「新黃金一代」,正在成為交銀施羅德基金經理陣營的中堅力量。他們以80後為主,年齡在32歲至38歲之間,均為碩士以上學歷,並在交銀施羅德供職五年以上。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新黃金一代」既具備投資經驗,又不乏蓬勃朝氣。這些擁有不同投資風格和鮮明個性的基金經理,都離不開一個共性—都是由交銀施羅德自主培養,並在公司投研體系裡成長起來。他們曾經是研究員、策略員,在加入交銀施羅德投研團隊後不斷學習,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他們的誕生和成長,離不開交銀施羅德多年精耕細作而成的優質土壤。
作為銀行系基金公司和中外合資基金公司中的佼佼者,交銀施羅德一直將有專業能力、有責任感、恪盡職守的人才,視為公司最珍貴的資產。公司十多年沉澱的深厚文化土壤,讓其成功基因得以不斷傳承和延續。
據了解,交銀施羅德內部的職業通道都是敞開的,研究員條件成熟就可以轉崗做基金經理。公司鼓勵不同的投資思維和觀點在團隊里碰撞,相互包容和學習的文化也讓投研團隊一直比較穩定。完善的內部培養機制,將交銀施羅德的成功基因有效復制,人才源源湧出,無疑為公司業績百花齊放奠定了基礎。
展望2018年下半年,他們認為,一方面,需時刻警惕中美貿易摩擦,以及金融去杠桿進程深化再次對市場造成打擊;另一方面,貨幣政策可能已現微調,流動性最緊張時刻已過去,A股行業除大消費外,各子行業接近甚至低於2016年一月底的估值水平,相信價值風格只會遲來而不會缺席,下半年權益類資產配置時機或已逐步到來。
❿ 私募直營店:什麼是量化投資基金
量化投資基金是在你的資金投入要有固定的比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