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有關氫能的基金

有關氫能的基金

發布時間:2021-07-26 13:08:13

『壹』 有關氫能的知識

氫能
開放分類: 氫能

什麼是氫能

氫能在二十一世紀有可能在世界能源舞台上成為一種舉足輕重的二次能源。它是一種極為優越的新能源,其主要優點有:燃燒熱值高,每千克氫燃燒後的熱量,約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燃燒的產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凈的能源。資源豐富,氫氣可以由水製取,而水是地球上最為豐富的資源,演義了自然物質循環利用、持續發展的經典過程。

前景
[編輯本段]

氫是宇宙中分布最廣泛的物質,它構成了宇宙質量的75%,因此氫能被稱為人類的終極能源。水是氫的大「倉庫」,如把海水中的氫全部提取出來,將是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熱量的9000 倍。氫的燃燒效率非常高,只要在汽油中加入4% 的氫氣,就可使內燃機節油40%。目前,氫能技術在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已進入系統實施階段。美國政府已明確提出氫計劃,宣布今後4年政府將撥款17億美元支持氫能開發。美國計劃到2040年美國每天將減少使用1100萬桶石油,這個數字正是現在美國每天的石油進口量。
——————————————————————————————————
氫能 【hydrogen energy】 通過氫氣和氧氣反應所產生的能量。氫能是氫的化學能,氫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態的形式出現,是宇宙中分布最廣泛的物質,它構成了宇宙質量的75%。由於氫氣必須從水、化石燃料等含氫物質中製得,因此是二次能源。工業上生產氫的方式很多,常見的有水電解制氫、煤炭氣化制氫、重油及天然氣水蒸氣催化轉化制氫等。氫能具有以下主要優點:燃燒熱值高,每千克氫燃燒後的熱量,約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燃燒的產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凈的能源。資源豐富,氫氣可以由水製取,而水是地球上最為豐富的資源。目前,氫能技術在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已進入系統實施階段。

氫能的開發與利用
[編輯本段]

氫能利用各方面
氫能利用方面很多,有的已經實現,有的人們正在努力追求。為了達到清潔新能源的目標,氫的利用將充滿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不妨從古到今,把氫能的主要用途簡要敘述一下。
依靠氫能可上天
古代,秦始皇統一中國,他想長生不老,曾積極支持煉丹術。其實煉丹術士最早接觸的就是氫的金屬化合物。無奈多少帝王夢想長生不老,或幻想遨遊太空,都受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所限,真是登天無梯。到後來,1869年俄國著名學者門捷列夫整理出化學元素周期表,他把氫元素放在周期表的首位,此後從氫出發,尋找與氫元素之間的關系,為眾多的元素打下了基礎,人們則氫的研究和利用也就更科學化了。至1928年,德國齊柏林公司利用氫的巨大浮力,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艘「LZ—127齊柏林」號飛艇,首次把人們從德國運送到南美洲,實現了空中飛渡大西洋的航程。大約經過了十年的運行,航程16萬多公里,使1.3萬人領受了上天的滋味,這是氫氣的奇跡。
然而,更先進的是本世紀50年代,美國利用液氫作超音速和亞音速飛機的燃料,使B57雙引擎輟炸機改裝了氫發動機,實現了氫能飛機上天。特別是1957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人造地球衛星遨遊太空和1963年美國的宇宙飛船上天,緊接著1968年阿波羅號飛船實現了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創舉。這一切都依靠著氫燃料的功勞。面向科學的21世紀,先進的高速遠程氫能飛機和宇航飛船,商業運營的日子已為時不遠。過去帝王的夢想將被現代的人們實現。
利用氫能可開車
以氫氣代替汽油作汽車發動機的燃料,已經過日本、美國、德國等許多汽世公司的試驗,技術是可行的,目前主要是廉價氫的來源問題。氫是一種高效燃料,每公斤氫燃燒所產生的能量為33.6千瓦小時,幾乎等於汽車燃燒的2.8倍。氫氣燃燒不僅熱值高,而且火焰傳播速度快,點火能量低(容易點著),所以氫能汽車比汽油汽車總的燃料利用效率可高20%。當然,氫的燃燒主要生成物是水,只有極少的氮氧化物,絕對沒有汽油燃燒時產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環境的有害成分。氫能汽車是最清潔的理想交通工具。
氫能汽車的供氫問題,目前將以金屬氫化物為貯氫材料,釋放氫氣所需的熱可由發動機冷卻水和尾氣余熱提供。現在有兩種氫能汽車,一種是全燒氫汽車,另一種為氫氣與汽油混燒的摻氫汽車。摻氫汽車的發動機只要稍加改變或不改變,即可提高燃料利用率和減輕尾氣污染。使用摻氫5%左右的汽車,平均熱效率可提高15%,節約汽油30%左右。因此,近期多使用摻氫汽車,待氫氣可以大量供應後,再推廣全燃氫汽車。德國賓士汽車公司已陸續推出各種燃氫汽車,其中有麵包車、公共汽車、郵政車和小轎車。以燃氫麵包車為例,使用200公斤鈦鐵合金氫化物為燃料箱,代替65升汽油箱,可連續行車130多公里。德國賓士公司製造的摻氫汽車,可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車上使用的儲氫箱也是鈦鐵合金氫化物。
摻氫汽車的特點是汽油和氫氣的混合燃料可以在稀薄的貧油區工作,能改善整個發動機的燃燒狀況。在我國許當城市交通擁擠,汽車發動機多處於部分負荷下運行、採用摻氫汽車尤為有利。特別是有些工業余氫(如合成氨生產)未能回收利用,若作為摻氫燃料,其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都是可取的。
燃燒氫氣能發電
大型電站,無論是水電、火電或核電,都是把發出的電送往電網,由電網輸送給用戶。但是各種用電戶的負荷不同,電網有時是高峰,有時是低谷。為了調節峰荷、電網中常需要啟動快和比較靈活的發電站,氫能發電就最適合搶演這個角色。利用氫氣和氧氣燃燒,組成氫氧發電機組。這種機組是火箭型內燃發動機配以發電機,它不需要復雜的蒸汽鍋爐系統,因此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啟動迅速,要開即開,欲停即停。在電網低負荷的,還可吸收多餘的電來進行電解水,生產氫和氧,以備高峰時發電用。這種調節作用對於用網運行是有利的。另外,氫和氧還可直接改變常規火力發電機組的運行狀況,提高電站的發電能力。例如氫氧燃燒組成磁流體發電,利用液氫冷卻發電裝置,進而提高機組功率等。
更新的氫能發電方式是氫燃料電池。這是利用氫和氧(成空氣)直接經過電化學反應而產生電能的裝置。換言之,也是水電解槽產生氫和氧的逆反應。70年代以來,日美等國加緊研究各種燃料電池,現已進入商業性開發,日本已建立萬千瓦級燃料電池發電站,美國有30多家廠商在開發燃料電池.德、英、法、荷、丹、意和奧地利等國也有20多家公司投入了燃料電池的研究,這種新型的發電方式已引起世界的關注。
燃料電池的簡單原最巧是將燃料的化學能直接轉換為電能,不需要進行燃燒,能源轉換效率可達60%—80%,而且污染少,雜訊小,裝置可大可小,非常靈活。最早,這種發電裝置很小,造價很高,主要用於宇航作電源。現在已大幅度降價,逐步轉向地面應用。目前,燃料電池的種類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磷酸鹽型燃料電池
磷酸鹽型燃料電池是最早的一類燃料電池,工藝流程基本成熟,美國和日本已分別建成4500千瓦及11 000千瓦的商用電站。這種燃料電池的操作溫度為200℃,最大電流密度可達到150毫安/平方厘米,發電效率約45%,燃料以氫、甲醇等為宜,氧化劑用空氣,但催化劑為鉑系列,目前發電成本尚高,每千瓦小時約40~50美分。
融熔碳酸鹽型燃料電池
融熔碳酸鹽型燃料電池一般稱為第二代燃料電池,其運行溫度650℃左右,發電效率約55%,日本三菱公司已建成10千瓦級的發電裝置。這種燃料電池的電解質是液態的,由於工作溫度高,可以承受一氧化碳的存在,燃料可用氫、一氧化碳、天然氣等均可。氧化劑用空氣。發電成本每千瓦小時可低於40美分。
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
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被認為是第三代燃料電池,其操作溫度1000℃左右,發電效率可超過60%,目前不少國家在研究,它適於建造大型發電站,美國西屋公司正在進行開發,可望發電成本每千瓦小時低於20美分。
此外,還有幾種類型的燃料電池,如鹼性燃料電池,運行溫度約200℃,發電效率也可高達60%,且不用貴金屬作催化劑,瑞典已開發200千瓦的一個裝置用於潛艇。美國最早用於阿波羅飛船的一種小型燃料電池稱為美國型,實為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它的發電效率高達75%,運行溫度低於100℃,但是必需以純氧作氧化劑。後來,美國又研製一種用於氫能汽車的燃料電池,充一次氫可行300公里,時速可達100公里,這是一種可逆式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發電效率最高達80%。
燃料電池理想的燃料是氫氣,因為它是電解制氫的逆反應。燃料電池的主要用途除建立固定電站外,特別適合作移動電源和車船的動力,因此也是今後氫能利用的孿生兄弟。
家庭用氫真方便
隨著制氫技術的發展和化石能源的缺少,氫能利用遲早將進入家庭,首先是發達的大城市,它可以像輸送城市煤氣一樣,通過氫氣管道送往千家萬戶。每個用戶則採用金屬氫化物貯罐將氫氣貯存,然後分別接通廚房灶具、浴室、氫氣冰箱、空調機等等,並且在車庫內與汽車充氫設備連接。人們的生活靠一條氫能管道,可以代替煤氣、暖氣甚至電力管線,連汽車的加油站也省掉了。這樣清潔方便的氫能系統,將給人們創造舒適的生活環境,減輕許多繁雜事務
作為新能源,其安全性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從技術方面講,氫的使用是絕對安全的。氫在空氣中的擴散性很強,氫泄漏或燃燒時,可以很快地垂直升到空氣中並消失得無影無蹤,氫本身沒有毒性及放射性,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也不會產生溫室效應。科學家已經做過大量的氫能安全試驗,證明氫是安全的燃料。如在汽車著火試驗中,分別將裝有氫氣和天然汽油燃料罐點燃,結果氫氣作為燃料的汽車著火後,氫氣劇烈燃燒,但火焰總是向上得,對汽車的損壞比較緩慢,車內人員有較長得時間逃生,而天然燃料的汽車著火後,由於天然氣比空氣重,火焰向汽車四周蔓延,很快包圍了汽車,傷及車內人員的安全。

『貳』 碳中和相關基金有哪些

近些日子,一則“碳中和相關基金有哪些?”的問題,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那麼,碳中和是什麼?碳中和就是指在一段時間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通過植樹造林或者其他的方式,去實現二氧化碳的中和化解。碳中和囊括的行業板塊比較多,光伏,風電,特高壓等等。碳中和的相關基金也是從這里找,這里給大家列舉幾個。那麼具體的情況是什麼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碳中和是什麼

碳中和就是指在一段時間之內產生的二氧化碳的氣體,通過植樹造林的方式,或者其他的減排的方式,實現二氧化碳的相對零排放。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哦。

『叄』 氫能利用形式都有什麼

1、氫動力汽車

以氫氣代替汽油作汽車發動機的燃料,已經過日本、美國、德國等許多汽世公司的試驗,技術是可行的,主要是廉價氫的來源問題。氫是一種高效燃料,每公斤氫燃燒所產生的能量為33.6千瓦小時,幾乎等於汽油燃燒的2.8倍。

氫氣燃燒不僅熱值高,而且火焰傳播速度快,點火能量低(容易點著),所以氫能汽車比汽油汽車總的燃料利用效率可高20%。

2、氫能發電

大型電站,無論是水電、火電或核電,都是把發出的電送往電網,由電網輸送給用戶。但是各種用電戶的負荷不同,電網有時是高峰,有時是低谷。為了調節峰荷、電網中常需要啟動快和比較靈活的發電站,氫能發電就最適合搶演這個角色。利用氫氣和氧氣燃燒,組成氫氧發電機組。

3、磷酸鹽型燃料電池

磷酸鹽型燃料電池是最早的一類燃料電池,工藝流程基本成熟,美國和日本已分別建成4500千瓦及11 000千瓦的商用電站。

這種燃料電池的操作溫度為200℃,最大電流密度可達到150毫安/平方厘米,發電效率約45%,燃料以氫、甲醇等為宜,氧化劑用空氣,但催化劑為鉑系列,發電成本尚高,每千瓦小時約40~50美分。

4、融熔碳酸鹽型燃料

融熔碳酸鹽型燃料電池一般稱為第二代燃料電池,其運行溫度650℃左右,發電效率約55%,日本三菱公司已建成10千瓦級的發電裝置。

這種燃料電池的電解質是液態的,由於工作溫度高,可以承受一氧化碳的存在,燃料可用氫、一氧化碳、天然氣等均可。氧化劑用空氣。發電成本每千瓦小時可低於40美分。

5、固體氧化物電池

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被認為是第三代燃料電池,其操作溫度1000℃左右,發電效率可超過60%,不少國家在研究,它適於建造大型發電站,美國西屋公司正在進行開發,可望發電成本每千瓦小時低於20美分。

6、家庭用氫

隨著制氫技術的發展和化石能源的缺少,氫能利用遲早將進入家庭,首先是發達的大城市,它可以像輸送城市煤氣一樣,通過氫氣管道送往千家萬戶。

每個用戶則採用金屬氫化物貯罐將氫氣貯存,然後分別接通廚房灶具、浴室、氫氣冰箱、空調機等等,並且在車庫內與汽車充氫設備連接。

『肆』 氫能的開發

氫能:開發中的清潔能源

眾所周知,氫在石油化學工業中有著廣泛的用途,氫作為化工原料對發展石油化學工業及農業均有著重要作用。然而,氫對於人類還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這就是作為能源使用。中國對氫能的研究與發展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科學家為發展本國的航天事業,對作為火箭燃料的液氫的生產,H2/02燃料電池的研製與開發進行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將氫作為能源載體和新的能源系統進行開發,則是20世紀70年代的事。氫能的開發利用首先必須解決氫源問題,大量廉價氫的生產是實現氫能利用的根本。氫是一種高密度能源,一般說來,生產氫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必須尋找一種低能耗、高效率制氫方法。安全、高效、高密度、低成本的儲氫技術,是將氫能利用推向實用化、規模化的關鍵。

多年來,我國氫能領域的專家和科學工作者在國家經費支持不多的困難條件下,在制氫、儲氫和氫能利用等方面,仍然取得了不少的進展和成績。但是,由於我國在氫能方面投入資金數量過少,與實際需求相差甚遠,雖在單項技術的研究方面有所成就,甚至有的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並且在儲氫合金材料方面已實現批量生產,但氫能系統技術的總體水平,尚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

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包括氫能在內的潔凈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近年來,在氫能領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我國已初步形成一支由高等院校、中國科學院及石油化工等部門為主的從事氫能研究、開發和利用的專業隊伍。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支持下,這支隊伍承擔著氫能方面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研究項目、國家「863」高技術研究項目、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及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等。科研人員在制氫技術、儲氫材料和氫能利用等方面進行了開創性工作,擁有一批氫能領域的知識產權,其中有些研究工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氫能的開發現狀及應用前景

http://www.wanfangdata.com.cn/qikan/periodical.Articles/yuncxyxb/yunc2006/0602/060220.htm

『伍』 氫能有哪些應用

如今氫能已經進入了人們的生產生活領域,並且初步顯示出了其優越的性能。

20世紀初,星際航行學的奠基人俄國齊奧爾科夫斯基就預言過:「氫是將來噴氣發動機的燃料。」氫燃料重量輕,1升液氫只有70克,而能量密度卻是普通汽油的3倍,用於航天、航空等高速運輸工具,可以使載重與自重比成倍地提高。氫作為航天動力燃料,可追溯到1960年,液氫首次成為太空火箭的燃料,而後美國發射的「阿波羅」登月飛船使用的遠載火箭燃料也是液氫。此後,氫成了太空梭起飛時必不可少的動力燃料,美、俄等航天大國還將氫氧燃料電池作為空間軌道站的電源而廣泛應用。

1989年4月,蘇聯一架運輸客機改裝的氫燃料實驗飛機試飛成功,為人類應用氫能源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在汽車應用方面,氫能源利用成就尤為顯著。美、德、日等國在氫能和儲氫合金利用方面已接近實用化了。1979~1983年德國賓士公司以氫作燃料在柏林和斯圖加特進行了小客車和貨車的行車實驗。據報道,只要帶上儲氫量為5千克的280千克鐵鈦合金氫化物,就能行使110千米。日本馬自達公司推出的氫能汽車,速度可達125千米/小時;1980年我國也研製成功了第一輛氫能汽車;1996年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推出了燃料電池汽車,作為燃料的氫氣由鈦系儲氫合金提供,最高速度在100千米/小時以上,一次貯氫可持續行駛250千米以上。

1990年夏,德國巴伐利亞電力公司在紐倫堡以東的諾因堡地區建造了一座實驗性500千瓦級的太陽能制氫發電廠。它使用2萬平方米太陽能電池板電解制氫,年產汽車用氫燃料5萬立方米。不少國家都在加強氫能的開發和應用研究,並制訂了相應的發展計劃。

目前的許多工作還處於試驗研究階段,制氫技術還有待提高,儲運手段尚需改善。因此,專家們估計,氫能的大規模實用化還需要20年以上。然而,無論從地球資源和生產技術,還是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可以相信,再過幾十年,潔凈優質的氫能將成為世界能源舞台上的一個出類拔萃的新秀而大放異彩。

總的看來,在未來人類雖然會受到能源危機的困擾,但是利用我們人類的聰明才智,不斷探索新的能源,人類完全可以克服能源危機這個困難,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前進。

『陸』 中國對氫能的研究有哪些

我國的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戰略也把氫能列為重點研究對象之一,相關科研機構和企業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目前,我國已在氫能研究領域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成為氫能研發應用領域領先的國家之一,也被國際公認為最有可能率先實現氫燃料電池和氫能汽車產業化的國家。

我國對氫能的研究與開發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初,科學家為發展我國的航天事業,對作為火箭燃料的液氫的生產、H2/O2燃料電池的研製與開發進行了大量而有效的工作。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將氫作為能源載體和新的能源系統進行開發。為進一步開發氫能,推動氫能利用的發展,氫能技術已被列入《科技發展「十五」計劃和2015年遠景規劃(能源領域)》。

國內已有數十家院校和科研單位在氫能領域研發新技術,數百家企業參與配套或生產。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之一。2007年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和第二大汽車市場。與此同時,汽車燃油消耗也達到8000萬噸,約佔中國石油總需求量的1/4。在能源供應日益緊張的今天,很顯然,發展新能源汽車已迫在眉睫。用氫能作為汽車的燃料無疑是我們最佳的選擇。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已在氫能領域取得諸多成果,特別是通過實施「863」計劃,我國自主開發了大功率氫燃料電池,開始用於車用發動機和移動發電站。2006年10月,由江蘇鎮江江奎科技有限公司、清華大學以及奇瑞汽車三方自主研發的「示範性氫燃料轎車研製項目」通過國家級專家組評審,標志著我國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以氫燃料為動力的汽車研製成功,我國氫動力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氫燃料電池技術,一直被認為是利用氫能、解決未來人類能源危機的終極方案。上海一直是中國氫燃料電池研發和應用的重要基地,上汽、上海神力和同濟大學等企業、高校也一直從事研發氫燃料電池和氫能車輛。上海作為我國氫能產業最領先的地區,2007年11月建成中國第一個汽車氫氣充裝站,計劃到2012年達到萬輛級氫能汽車的生產能力,並加快氫能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建成加氫站網路。同時,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家標准編制也在上海啟動。

當然,目前我國要大規模推廣氫能利用仍需要解決氫源問題。我國南部和西南地區勢能差較大,水資源豐富,水電發達,在豐水期可用大量剩餘電力通過電解水製取氫。氫還可以從石油、天然氣和煤等化石燃料中製取,以及從甲醇、烴類等通用燃料中轉化而得。此外生物質能也可成為氫的重要來源,如細菌制氫、發酵制氫及沼氣回收制氫等。傳統的工業礦物,如硼氫化鈉及工業副產氫,也是獲取氫的有效途徑。

目前,許多專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結合我國資源特點與實際情況提出了氫的製取方案,即中短期內應利用現有的石油和化工制氫能力,發展天然氣與氫氣混合的富氫技術,研究潔凈煤和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中長期內應使潔凈煤制氫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實現產業化,同時應加快基礎設施和示範項目建設。此外,提前發展基礎設施,包括建設氫能管道網、儲存設施、加氫站等,以迎接「氫經濟時代」的到來。

基於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焦炭生產國且焦爐氣浪費嚴重的事實,有專家提出,用焦爐氣制氫有可能成為我國開發氫能源的新途徑。焦爐氣原始含氫量就高達55%,可單憑變壓吸附法就能將其高效分離出來,制氫成本低,只相當於電解水制氫成本的1/4~1/3;焦爐氣所含的大量碳氫化合物也可應用重整技術轉化為氫氣。目前,利用焦爐氣制氫已引起了業界的極大興趣。不難預見,在即將到來的清潔能源時代,焦爐氣有望成為我國未來重要的氫氣供應源。

我們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的氫能市場將會發出奪目的光彩。知識點

『柒』 有關氫能源的化學問題

太陽能
生物能
風能
原料來源廣
燃燒放熱多
生成物對環境無污染
沒有找到廉價製取氫氣的方法,儲存和運輸氫氣的技術並不完善。

『捌』 關於氫能

製取直接電離水就夠了 實驗室里就搞碳酸鈣+酸
儲存運輸都是壓縮在瓶子里 高壓下
原因..不好用...你想想實驗時還要驗純..不純還炸..電解還要電費..
瓶子還要機器壓..當然不能大規模利用...

『玖』 氫能概念股有哪些

同濟來科技(600846)(600846)公司與中科院上海有機化自學研究所、上海神力科技合資組建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開發燃料電池電動車。
中炬高新(600872)(600872)子公司中炬森萊生產動力電池
春蘭股份(600854)
中炬高新(600872)子公司中炬森萊生產動力電池;春蘭集團研發20-100AH系列的大容量動力型高能鎳氫電池
力元新材(600478)(600478)主要生產泡沫鎳
稀土高科(600111)利用1997年首次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開發鎳氫電池項目;鋰電池
澳柯瑪(600336)(600336)子公司澳柯瑪新能源技術公司為鋰電池行業標准制訂者
杉杉股份(600884)生產鋰電池材料,為國內排名第一供應商
TCL集團(000100)子公司生產鋰電池
維科精華(600152)成立工業園,生產動力電

閱讀全文

與有關氫能的基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平台靠譜嗎 瀏覽:934
信託開單 瀏覽:246
直接融資發展 瀏覽:819
濟南工行黃金今日價格 瀏覽:657
陽光信託中心 瀏覽:922
閃開來電融資 瀏覽:54
融資假盤 瀏覽:604
萬那杜外匯平台 瀏覽:1000
同花順看滬股通資金流向 瀏覽:604
2萬日兌換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96
興全趨勢投資混合重倉 瀏覽:491
上證股指期貨指數在哪看 瀏覽:857
外商投資法利好那些股票 瀏覽:716
股票為什麼會低開 瀏覽:549
理財一般包括哪些 瀏覽:866
蘇寧與京東的價格戰 瀏覽:213
pr融資 瀏覽:963
投資管理公司章程 瀏覽:241
2013中國外匯儲備結構 瀏覽:21
阿合馬理財措施不包括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