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中國gpd中消費投資和出口的佔比

中國gpd中消費投資和出口的佔比

發布時間:2021-07-30 12:13:30

❶ 哪裡可以查到,投資、出口、消費佔中國GDP比重的數據

《中國統計年鑒2008》
http://www.sei.gov.cn/hgjj/yearbook/2008/indexCh.htm

在第一章《綜合》中的1-2節中有詳細數據

❷ 中國大陸 2010年GDP 的 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額 分別佔多少百分比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2010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7.3%,投資的貢獻率是54.8%,出口的貢獻率是7.9%。它們分別拉動GDP增長3.9、5.6和0.8個百分點。而在2009年,消費、投資、出口各拉動GDP增長4.6、8、-3.9個百分點。

http://finance.eastday.com/economic/m1/20110121/u1a5682759.html

❸ 中國2011GDP中 投資 消費 政府購買 凈出口 各佔比重多少

2011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471564億元,根據統計局發布的詳細數據,2011年,資本形成總額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54.2%,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5.8%,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51.6%。即消費為243327億元、資本為255587.7億元、凈出口-27350.7億元。

❹ 中國投資佔GDP比重

新華網北京1月25日電(記者劉錚、劉羊暘)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25日宣布,初步核算顯示,2006年我國GDP為209407億元,增長10.7%,增速比上年加快0.3個百分點。 「2006年國民經濟總體呈現增長速度較快、經濟效益較好、價格漲幅較低、群眾受惠較多的良好發展態勢,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增強,實現了『十一五』良好開局。」謝伏瞻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這樣,從2003年開始,我國經濟增長率一直在10%平台上加速。2003年的增長率為10.0%,2004年為10.1%,2005年為10.4%。 「2006年,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有效地避免了經濟運行由偏快轉向過熱。」謝伏瞻說。 初步核算顯示,2006年四個季度的全國GDP增速分別為10.4%、11.5%、10.6%和10.4%,在宏觀調控政策效應下,經濟運行總體比較平穩。 統計顯示,2006年我國糧食再獲豐收,全年產量超過49000萬噸。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效益提高。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6%,實現利潤增長31.0%。 投資增幅回落,消費增速加快。2006年,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0%,增速比上年回落2.0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7%,增速加快0.8個百分點。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17607億美元,同比增長23.8%;順差達177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755億美元。 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加速增長。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10.4%,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7.4%,增幅均比上年加快。 謝伏瞻同時表示,當前經濟運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包括農業基礎仍然脆弱,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投資消費關系不合理,國際收支不平衡和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仍比較突出;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任務仍十分艱巨。 「展望2007年,總的看,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仍佔主導地位。2007年國民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謝伏瞻表示。

❺ 出口佔中國GDP比率為32.5應該如何准確理解

錯了,雖然是總消費+總投資+出口-進口,但是你下降的是直接的出口,而不是說你的出口下降,進口就一定會隨之下降,它們兩個不是直接關聯的。
凈出口只是為了便於理解,而且都是對外的經濟關系,所以放在一起了。
比如說,出口下降為0了,進口沒變,那麼GDP還是下降了32.5%。

繼續補充一下,這實際上是個方法論的問題。在學習經濟學時,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各種變數關系。變數分為內生變數與外生變數,研究某一個問題的時候,是針對這個內生變數而言。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出口。因為是將出口作為內生變數來看,而進口與出口之間不存在直接的相關關系(由於出口影響GDP進而影響進口這就太遠了),所以說出口佔GDP的32.5%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里需要忽略掉進口。
而如果將凈出口當做一個整體的內生變數來看也同樣是沒問題的雖然它只佔6.7%,但是它可以變為負值,所以同樣影響巨大。

❻ 投資、出口、消費佔GDP的比例是多少

GDP是一個國家生產的最終商品的總價值。這里,國家的概念是在地域的意義上理解的,故被稱為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主要由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兩種方法核算。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這個是指不包含政府采購和稅收因素在內,以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核算GDP的支出方法是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有經濟單位用於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加總起來用以測算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別表示一個國家在特定的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勞務,而P1,P2,…Pn分別表示它們相應的價格,那麼所有這些產品的市場價值總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即從支出主體的角度來看,支出方法測算的GDP主要包括家庭、廠商的支出。家庭部門的支出包括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支出以及其他的支出,其中包括:購買耐用消費品、購買非耐用消費品以及勞務支出。廠商部門的支出包括用於機器設備、廠房、民用住房和存貨方面的支出。以C表示總消費,I表示總投資,外國人購買本國生產的商品和勞務應該計入本國的生產,而本國購買外國生產的產品應予以扣除。以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則不包含政府因素,以支出方法測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可以表示為:GDP=C+I+(X-M)即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廠商過去生產但沒賣出去的存貨,是算在當時的廠商投資中的,所以在過去已經計算進當年GDP,現在就不再記入.匯金寶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用,望採納

❼ 消費 投資和凈出口應該佔多大比重合適

GDP是一個國家生產的最終商品的總價值。這里,國家的概念是在地域的意義上理解的,故被稱為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主要由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兩種方法核算。

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這個是指不包含政府采購和稅收因素在內,以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

核算GDP的支出方法是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有經濟單位用於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加總起來用以測算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別表示一個國家在特定的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勞務,而P1,P2,…Pn分別表示它們相應的價格,那麼所有這些產品的市場價值總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即從支出主體的角度來看,支出方法測算的GDP主要包括家庭、廠商的支出。家庭部門的支出包括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支出以及其他的支出,其中包括:購買耐用消費品、購買非耐用消費品以及勞務支出。廠商部門的支出包括用於機器設備、廠房、民用住房和存貨方面的支出。

以C表示總消費,I表示總投資,外國人購買本國生產的商品和勞務應該計入本國的生產,而本國購買外國生產的產品應予以扣除。以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則不包含政府因素,以支出方法測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可以表示為:
GDP=C+I+(X-M) 即 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

廠商過去生產但沒賣出去的存貨,是算在當時的廠商投資中的,所以在過去已經計算進當年GDP,現在就不再記入.
匯金寶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用,望採納

❽ 2009 GDP 中 投資 消費 政府購買 凈出口各佔多少

統計年鑒上的支出法GDP構成數據最新為2008年。
其中 消費=108392.2 投資=133612.3 政府購買=40720.4 凈出口=24134.9
單位(億元)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❾ 1979-2011中國和美國的消費和投資佔GDP的比例(不知比例的話可以,把中美消費和投資的數據給我,謝謝)

中國的G D P――同消費一樣――可能比報道的要高很多。摩根士丹利公司的一份研究報告估計,2008年,中國的實際GDP大約比官方公布的數據要高出約30%,人均消費估計要高出80%。其他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家庭收入被低估了約20%至30%,因此,GDP實際上也比公布的數據要高很多。大體上,GDP可能要比官方數據高出10%至15%,實際的消費佔G DP比例可能為4 0%至4 5%,而投資佔G D P的比例可能是3 5%至40%。
更加重視政府開支
在過去20年裡,中國官方的消費佔GDP比例從50%降至35%,下降了15個百分點。同期,類似的三個經濟體―――日本、台灣和韓國的這一比例下降了20至40個百分點,其間,它們實現了快速工業化。
使中國如今非凡發展的不是其消費佔GDP比例下降的幅度,而是絕對值。中國的這個比例目前比其他國家要低15至20個百分點。
數據有缺陷只是造成這種差距的部分原因,但無可否認,主要還是因為中國的政策。大的房地產企業和工業企業都歸國家所有,因此這些資產產生的收益主要使地方當局和國企受益,並不惠及普通家庭。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指出,在中國,投資收益及政府轉移性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到1 0%,在其他國家,這個比例為20%至30%。
由此可以得出兩個結論。一是,作出有關中國經濟即將崩盤的預測,證據不可靠。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很脆弱,其中有很多原因,但這並不是其中之一。
二是,應該更加重視政府開支的作用。經濟學家通常依據消費和投資來得出結論,但他們應當看看這個國家的轉移支付制度如何,以及怎樣提供最終成為居民消費的服務。
從理論上來看,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裡,補充居民消費的那部分公共社會開支的比例應該更大。不過,現實情況是,中國的公共社會開支和政府轉移性支出佔G DP的比例遠遠低於人們期望的正常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中的社會主義部分的收益沒有惠及中國普通家庭。除非中國增加福利開支,政府放棄這些國有資產,不然的話,消費佔GDP的比例不大可能提高到與其他國家一樣的水平。

閱讀全文

與中國gpd中消費投資和出口的佔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金的未來走勢 瀏覽:616
cpa融資租賃 瀏覽:744
深股通流入資金周排名 瀏覽:759
通達信普及版帶交易嗎 瀏覽:911
至尊外匯 瀏覽:123
2019投資界大健康投資峰會 瀏覽:683
恆指期貨一個交易日是幾點到幾點 瀏覽:606
個人質押貸款期限一般為 瀏覽:862
歐元匯率人民幣即期 瀏覽:328
25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 瀏覽:497
紫金銀行理財 瀏覽:55
中澤股票 瀏覽:921
躍嶺股票 瀏覽:326
2015年97號汽油價格 瀏覽:964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