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陳發樹的三大投資法則

陳發樹的三大投資法則

發布時間:2021-07-31 00:22:45

⑴ 陳發樹個人簡介


中文名: 陳發樹
家鄉: 福建安溪
性別: 男
民族: 漢族
國籍: 中國
出生年月: 1961年
所處時代: 現代
職業: 商業 新華都實業集團創辦人,新華都實業集團董事長、武夷山旅遊股份副董事長、紫金礦業董事。
成就: 2009年胡潤百富榜中,陳發樹以250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位列第15位,成福建首富。
重要事件: 2009年9月,陳發樹被曝逃稅超10億,深陷「逃稅門」,國稅總局介入調查。
人物關系: 得力膀臂 唐駿
[編輯本段]簡介
福建安溪縣祥華鄉人
兒時的陳發樹家境貧寒,甚至小學都未能夠讀完,但就是這樣一位可能當時還無法寫出自己名字的人,締造了如今的商業神話。
都說隔行如隔山,但福建商界名人陳發樹,這幾年來涉足了不少行業,卻左右逢源,令許多同行羨慕不已。從賣雜貨起家,到現在進行黃金開發,參股旅遊,陳發樹的生意越做越大,但行事甚為低調。
真正讓陳發樹走入公眾視線的,是2003年底福建紫金礦業(2899.HK)H股在香港高調上市。他是最大的自然人股東,一夜間身價遽增14億港幣。
1987年在廈門經營日雜起家。
1995年到福州開辦「新華都百貨」。
2000年9月入股紫金礦業,目前持股20.19%,為第二大股東。
2003年,陳發樹介入房地產開發,並參股了籌備上市的武夷山旅遊。
現任職務:新華都實業集團董事長、武夷山旅遊股份副董事長、紫金礦業董事等。
在剛剛出爐的2009年胡潤百富榜中,陳發樹以250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財富位列第15位。
10月19日,《中國經濟周刊》從可靠消息源獲悉,新華都實業集團董事長陳發樹將以個人出資的形式成立「新華都慈善基金」,資金形式全部為流通股股票,市值約為80億元人民幣,佔到陳發樹個人所持有股份的90%左右。(據專家說有避稅的嫌疑,到網上可查到相關文章)
2009年10月20日午間,新華都總裁兼CEO唐駿在做客騰訊嘉賓訪談時首次透露,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將在今天下午正式捐贈價值83億人民幣的有價證券,組建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這筆資金將佔到陳發樹全部財產的45%。按照規劃,基金定名為「新華都慈善基金」。陳發樹先生擔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會長,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擔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高級顧問,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唐駿先生將擔任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的執行理事長,全面負責新華都慈善基金會的管理和日常運營。
[編輯本段]起家
從木材生意到百貨零售
1982年,陳發樹從安溪坐上一輛滿載木料的貨車來到廈門。返回後,他坐公交車去了一趟廈門,很快就和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運送木材的合同書,兩車木頭賺了1000多元。到1986年,他已成為泉州較大的木頭貿易商,在廈門購置了第一套房產。
1987年,陳發樹將其房產作擔保,添置一部三輪摩托車,和兩個弟弟一起開始幫一家8平方米的小店拉貨,後盤下該店。
1995年,陳發樹來到福州,在福州東街口開了新華都百貨,與當時福建商業老大的東街口百貨集團隔街相對。這是陳發樹真正的事業轉折點。
此後,福州火車站新華都商城、廈門湖裡區商場、五四路新華都購物廣場等相繼成立。1997年,原福建省體改委引導新華都將屬下的部分優質資產進行改制重組,催生了新華都集團。集團以百貨業為主,同時投資酒店、工程機械等行業。
1999年底,陳發樹率先在福州市五四路推出「一站式大型倉儲超市」這一零售新興業態,低價租下他人急於出手的樓盤,創建了1.2萬平方米的新華都購物廣場。
從2001年10月福州五一路的華都開始,華榕、華聯商廈相繼倒閉,深圳兩家民企入主了東街口百貨。同時期新華都百貨則屹立不倒。
2004年初,新華都集團決定加大投資超市行業,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新華都購物廣場的整體上市。同年,陳發樹決定從福州突圍,重點轉戰廈、漳、泉地區。
2009年5月 7日, 福建首富陳發樹2.35億美元接手青島啤酒7%股權。
2009年9月10日與紅塔集團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陳發樹此次受讓股份共6581.39萬股,每股轉讓價格為人民幣33.543元,轉讓總價款約為22億元。陳發樹再豪擲22億元,狂吞雲南白葯(44.02,0.10,0.23%)6581萬股,成為雲南白葯的二當家。
[編輯本段]發展
盤活地產與旅遊
2003年5月新華都集團選擇其福州五四路購物廣場所在的友匯廣場作為起點,該項目曾一度擱淺,新華都集團聯手外資企業春城(新加坡)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友匯廣場原開發商華福大酒店有限公司,一舉控股51%。
友匯廣場後更名為華城國際,經對項目重新定位,輸入先進開發理念,聘請美國IDAC建築事務所進行建築效果設計,2003年9月華城國際商住公寓開盤,一期推出後很快即告售罄。其南樓25層、北樓28層,總面積達10萬平方米,集購物中心、高檔寫字樓、精品單身公寓、酒店、酒樓於一身,與周圍的其他高檔樓盤構建成福州鼓樓CBD,引起較大反響。該項目目前單身公寓每平方米售價達1.2萬元以上,租價每套(40平方米)超1500元,物業費達1.5元/平方米,為福州市場較高價。
這也是新華都集團旗下唯一的房地產項目。
此外,陳發樹參股的福建武夷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也頗值得關注。目前武夷山旅遊正積極籌備上市。
1999年11月武夷山旅遊成立,新華都集團參股35%,陳發樹擔任武夷山旅遊副董事長。武夷山旅遊總股本5400萬股,凈資產8100萬元,其他四位發起人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屬下的武夷山騰龍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竹筏總公司及騰龍旅遊公司、竹筏總公司兩司工會,其中騰龍旅遊公司控股51%股權。
該公司成立後,明確武夷山「精品旅遊」的定位,先後投資數億元用於景區內村民的拆遷安置、景區公路建設和景區智能化管理等方面。2001年收入便突破億元,2002年達1.15億元,2007年達2.68億元,新華都獲利超5000萬元。
2008年,聘請著名的職業經理人、前盛大網路總裁唐駿任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
[編輯本段]亮點
IT金融和軟體
位於廈門市軟體園二期望海路的新華都信息科技,系新華都集團投資成立的一家主要從事POS機推廣及相關信息培訓、咨詢的全資控股公司。公司規模不過百人,但近期有擴充跡象,大力招收軟體工程師和渠道經理及銷售人員。
目前該司主要產品是兩款管理軟體:酒店管理系統和超市管理系統。前者主要適用於各種大中小型酒店信息管理,已在閩粵餐飲界擁有部分客戶,如廈門王城食府餐飲公司和深圳金海灣酒店等;後者主要為制定各種銷售策略、實現商品的單品管理和庫存的優化管理提供便捷,目前主要是新華都購物公司旗下各賣場、超市和門店自用。
新華都信息科技的官方網站自稱為「新華都軟體」,唐駿的加盟,使公司產品線拓展成為可能。另外,唐駿之前接受本報采訪時稱,將收購一家IT金融公司,業內分析為金融財經資訊服務商港澳資訊。
而後來注冊於紫金礦業所在地福建上杭縣的新華都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現有員工不過千人。近年來,該公司與紫金山金銅礦、四川九寨溝草地金礦、青海省德爾尼銅礦相繼簽訂了工程承包合同,2006年實現產值已達1.2億元。
業界認為,福建新華都購物廣場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票於2008年7月31日在深交所上市。證券簡稱為「新華都」,證券代碼為「002264」。公司人民幣普通股股份總數為106,880,000股,其中首次上網定價公開發行的21,440,000股股票自上市之日起開始上市交易。武夷山旅遊、新華都軟體以及新華都工程甚至港澳資訊這四家新華都集團控股或參股的公司,很可能未來成為集團旗下的上市「棋子」。
[編輯本段]陳發樹與新華都集團
1995年1月8日,新華都在位於福建省會城市——福州的繁華商業地帶東街口,成立了第一家百貨商場。之後,新華都旗下的福州新華都商城、新華都購物廣場等相繼成立。1997年,新華都將屬下部分優質資產進行改制重組,誕生了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團以百貨、超市為主,並投資工程機械、房地產等行業,並積極參股旅遊發展公司和礦業,集團的事業構架初具規模。
最新時訊
新華都陳發樹捐83億建國內最大個人慈善基金
10月20日午間,新華都總裁兼CEO唐駿在做客騰訊嘉賓訪談時首次透露,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將在今天下午正式捐贈價值83億人民幣的有價證券,組建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這筆資金將佔到陳發樹全部財產的45%。
按照規劃,基金定名為「新華都慈善基金」,採取的是企業化運作的模式,唐駿將同時「零薪水」擔任基金CEO一職。目前慈善基金已經有10多名員工。
唐駿透露,基金將考慮做到增值、保值,並通過幾種方式保證每年在慈善領域的投入,「第一通過收益權,因為基金中都是股票,當中會有分紅,每年會有相當可觀的數字,我們會捐獻出來;第二增量的部分也會拿出來,如果碰到重大的項目可以通過在二級市場減持的方式來投到慈善基金當中。」
他表示,雖然目前沒有精確計算,但至少將保證每年投入在慈善領域的資金過億。
慈善基金掛牌後也將同時宣布幾個教育領域的慈善項目,其中包括了希望小學、希望中學、大學生就業等方面。目前承擔建設的希望小學每所至少投入100萬人民幣。
唐駿表示,組建這一慈善基金其實已經醞釀多時。「去年四月份的時候,陳發樹正式跟我提出來說應該馬上成立一個慈善基金,通過這種方式把錢捐贈出去,這是在一年半之前在醞釀、在籌備。」隨後審批時間也進行了半年左右。
他認為,這也代表了中國企業家的進化,「海外富豪多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才開始捐獻,可是中國企業家在仍在創造財富的階段就已經開始了慈善捐獻。這對世界范圍也是正面的影響。」
唐駿表示,他也不排除在未來將自己的部分資產捐獻到這一基金中來。(文/徐志斌)

⑵ 首富陳發樹簡歷簡介:

!!!沙發!

⑶ 陳發樹如何讓雲南白葯國企變私企的

在2016年的時候,國家出台了一個關於國有企業和私有企業進行所有制混改的新的企業發展模式。就是原來國家占絕對控股的企業,現在可以出讓一半的股權給私有企業,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用私有企業的經營模式去刺激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用市場化的眼光去衡量國有企業的生存價值。

我個人認為這種變化是有利於推動國有企業向前發展的,雖然雲南白葯經情況非常良好,但不代表所有的國有企業經營情況都良好。國家出台這樣的政策,也是希望那些處在臨死邊緣的國有企業能夠起死回生。讓有能力的私有企業經營者去改變現在的狀況,有效的激活國有企業的生命細胞。那麼雲南白葯作為大型的國有企業,當然要率先做一個表率的作用。

而當時的陳發樹手裡握有大量的資本,他能夠更好的撬動雲南白葯的資本運轉,所以陳發出是資本的領頭人。作為領頭人當然有這個能力收購雲南白葯50%的股份,並讓雲南白葯正常的運轉。

⑷ 陳發樹如何從挖金工逆襲福建首富

從挖金工到身價350億,福建首富他用了九年的時間,創造了奇跡。他先是做挖金工,後來有了資源就開始賣木材,賺了一些錢就去開日雜鋪。他那聰明的頭腦攢夠了錢開始賣百貨,結果頭一年營收就過億元。之後又有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一個叫紫金礦業的窮礦,剛拿到開采權卻窮到沒錢買機械搞開采。陳發樹找到他們開始聯手開采這座的名為“貧礦”的礦山。沒想到他的一次“看走眼”買下紫金礦業,讓他身家一夜間暴增百億。後與豪擲10億元為女兒結婚,投資三一重工集團,短短兩天時間他就賺了七億。從此玩跨界,產業已遍布礦產、旅遊、地產,甚至將千億市值的明星公司。

而陳發樹,他的第一桶金就是靠倒賣木材,他聰明懂得怎麼與人打交道,也看得准時機,總是能合理的把握機會,在白手起家出生農村貧困家庭的他憑借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福建首富,他的一路十分艱辛,他的眼光,頭腦都很讓人佩服,這也是他成功的一大關鍵我認為。

⑸ 陳發樹 敗在哪兒了

網上找到的原文
歷時數年,陳發樹與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雲南紅塔」)之間的「雲南白葯股權糾紛案」終於有了結果。陳發樹代理律師近日透露,最高人民法院最終判決,撤銷此前雲南高院作出的民事判決,紅塔集團自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向陳發樹返還22.08億元本金及利息,紅塔集團仍持有雲南白葯12.32%的股權。
值得玩味的是,公眾大多注意到的是涉案金額逾22億元人民幣,為建國以來個人訴訟之最,僅一審和二審訴訟費就共計近3400萬元人民幣。而民營企業家們更關注的,是案件本身所折射出的中國市場經濟法治化的復雜性、艱難性和漸進性。契約精神和法權保護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但要在現實中真正落實,並不容易。
陳發樹終審敗訴
據證券日報報道,陳發樹與紅塔集團的官司,要從2009年說起。當年,為響應相關部門「煙草企業退出非煙投資」的要求,雲南紅塔集團與陳發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陳發樹以22億元收購雲南紅塔集團持有的雲南白葯集團約658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32%。在轉讓協議生效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以貨幣方式全部支付給紅塔集團。
附加條款約定:「本次股份轉讓事項須報相關有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審核批准後方能組織實施。」
兩年多過去後,上述轉讓協議所涉及股份一直未履行過戶。2011年4月27日,遲遲無法落實股權的陳發樹向雲南紅塔出具並派人送達《辦理股份過戶登記催促函》,要求對方自接函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將轉讓協議項下股份辦理過戶登記至他名下。2011年12月8日,陳發樹向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遞交《民事起訴狀》,將雲南紅塔集團推上被告席。
2012年1月17日,雲南紅塔集團主管單位中國煙草總公司以「為確保國有資產增值保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為由,不同意上述股份轉讓。對於此答復,陳發樹已經等了近800天。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煙草總公司不同意股份轉讓,與雲南白葯不斷飆漲的股價相關。據了解,從2009年9月10日紅塔集團與陳發樹簽訂《股份轉讓協議》至今,雲南白葯的股價已從43.92元/股漲至最高價119元/股。雲南白葯不斷上漲的股價使得雙方對此交易變得更為敏感。
2012年12月28日,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此股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確認雲南白葯股權轉讓協議有效,駁回陳發樹的其它訴訟請求。陳發樹不服,於去年2月份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雲南白葯7月26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14年7月25日接到公司第二大股東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關於其與陳發樹因股權轉讓糾紛訴訟案件進展的通知。
雲南紅塔集團表示,2014年7月23日上午,公司收到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撤銷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12)雲高民二初字第1號民事判決;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陳發樹返還22億元本金及利息。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駁回陳發樹的其它訴訟請求;該判決為終審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意味著,紅塔集團仍持有雲南白葯12.32%的股權。而陳發樹等來的只是本金及利息。對於此事,陳發樹一方並不願意對外披露任何信息。然而,這一判決對於福建省首富陳發樹來說,無疑在面子還是資金上都是損失。
據了解,經過雲南白葯兩次送股,紅塔集團目前持有雲南白葯的股份為8555.8萬股,持股比例為12.32%。按照7月25日雲南白葯的收盤價52.99元/股來算,這部分股權價值為45億元。分析人士認為,如果當初陳發樹能順利獲得雲南白葯的股權,其投資或已經翻番。此前,陳發樹代理律師李慶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陳發樹被譽為『中國的巴菲特』,2009年的22億元能帶來多少投資收益,這其中的機會成本誰來承擔?」
另外,陳發樹為了打贏這場官司,所支付的訴訟費高達1700萬元以上。然而,陳發樹並沒有滿意而歸。
需要指出的是,陳發樹曾在接受采訪中表示,「我的律師曾經告訴我,如果他是當事人,他選擇放棄。與國企打官司,打贏可能也是輸,這一點我非常清楚。但我決定還是要打這個官司,要打到底。」其代理律師,北京市尚公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慶稱陳發樹的起訴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陳發樹的民營企業家小夥伴們稱他為「陳秋菊」。同樣一波三折,同樣耗時長久,但官司的確是輸了。即便判決陳發樹勝訴,陳所獲得的也只是「繼續履行合同」的權利,按規定股權轉讓協議要交到中煙總公司的上級主管部門財政部進行審批,財政部仍可能否決這項股份轉讓。
但陳發樹方面認為,社會需要一些特殊的事例來推動不合理資本市場秩序進行改革。
陳發樹為什麼打官司?
過往幾年,作為醫葯行業市值第一大股票,雲南白葯給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但這一切均與企圖低位建倉的陳發樹無關,如今終審判決已下,陳發樹本應到手的23億的投資收益縮水為760萬貸款利息收入,有網友笑稱,這筆錢買理財產品,都能賺個20%了,真是一筆名副其實的「賠本買賣」。
那麼,為什麼陳發樹要打這場明知會敗的官司呢?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陳發樹曾在上海接受采訪,當記者問及,是否曾為當年的交易以及逾22億元資金的機會成本後悔時,陳發樹都是淡然而堅定地回答「不後悔」。而被問及為何「不理性地」要打一場當下「勝算不大」的訴訟時,陳發樹在不經意間提高了聲量,加快了語速,「我就是認為有理走遍天下,錢交了,東西不給,很難想像」。
陳發樹表示,從2008年的時候開始打高爾夫球,經常去昆明那邊打球,在報紙上看到了雲南紅塔要轉讓雲南白葯股權信息。作為一家百年老店的葯企,又開始做快速消費品,當時陳發樹感覺雲南能做好的話,5年內市值應該能達到1000億。後來雲南白葯市值最高的時候有800多億,所以當時看得還是比較準的。
實際上,陳發樹2007年我參加長江商學院的課程時,剛好跟雲南白葯的一位領導有緣認識。有一次在法國楓丹白露游學,剛好有半天休息,兩人在一個公園裡面散步聊了起來,他把雲南白葯詳細的發展給陳發樹描述了一下,而後者感覺這個企業肯定是非常好的。
陳發樹強調,雲南白葯團隊應該是到現在為止,是其所見到過的國有企業裡面做得最好的,這是建立在他們的詳細調研,甚至對駕駛員都詳細了解之後得出的結論。譬如,一個市值這么大的公司老總,坐的是一部十幾年的老奧迪。正是對他們整個團隊的深入調研,陳才下了交易的決心。
不過,交易完成以後,後面出現的情況是陳發樹完全沒有想到的。按陳發樹的理解,這是一個完全符合法律規定的交易,就像正常情況下我們買東西一樣,錢交了,東西不可能不給你。但是,人生就是這樣,一生當中總會出現一些沒有辦法想像的事情。
陳發樹坦言,付完錢之後,股權一直沒有過戶,但那個時候我心裡想,他(指雲南紅塔)現在不給我,但肯定要給我的。國有企業作為國有資產的經營者,整個國家這么多老百姓把資產委託給他們來管理,應該是講信用的。但後來一直沒給,直到我們開始催的時候才意識到,之前可能過於樂觀了。
「這個過程中,我們好像是小孩子,他們是久經世故的大人,那麼大規模的企業,我沒想到會不誠信。」陳發樹稱。
陳發樹認為,糾紛案的關鍵在於股票漲了,相對而言,漲了就是國有資產流失。陳發樹表示,本來我們在一審時候已經輸了。以前跟國有企業,或者是跟國家部門打官司很難贏,這個道理我還是很懂的。但能二審的話,說實話,他這個官司打贏是贏,打輸也是贏。
所以在二審過程中,通過多方面的努力,整個社會都在關注。法院應該說也做了不少的工作。這是好事,是推動。從這個角度說,調解也是實現目標的一個有效途徑。
陳發樹的投資神話
據21世紀網報道,1982年,陳發樹從老家安溪坐上一輛滿載木料的貨車去往廈門,倒賣木材生意。20歲出頭的陳發樹發於「樹」,由此賺得了人生第一桶金。此後開始經營百貨食雜零售業。1995年,他在福州東街口繁華商業地帶開了現在的新華都。兩年後華都集團成立,年底設立股份公司,注冊資本1.06億元,陳發樹持股71%。
這位只有小學四年級學歷、靠長期自學巴菲特和吉姆•羅傑斯書籍的青年用了二十年有餘的時間迅速躋身《福布斯》內地富豪榜,成為富甲一方的福建首富。
幾筆收購國企巨額股份的交易使陳發樹名聲大噪。
90年代初起,陳發樹開始涉足資本市場。介入紫金礦業項目,令其開始進入公眾視野。1997年,他花6000多萬購買了一批建設水電站設備,成立建設工程公司,開始做紫金礦業的外包工程,進軍礦山產業。當年礦業並不景氣,金價也處於下行階段。
當時,紫金礦業還是上杭縣政府的下屬企業,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紫金礦業,陳發樹反其道行之。2000年紫金礦業進行股份制改制,當時的評估值僅僅不到1.5個億,按1.505:1的比例設立,股份數是9500萬股,陳發樹通過三家關聯公司的總出資金額實際僅為3359萬元。
而這3359萬隨後變成了155億。
2002年金價開始進入上升通道,回到270美元/盎司。到了2008年又沖破了1000美元/盎司的大關。2003年12月23日,紫金礦業在港交所上市,陳發樹隨之從2004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111位一躍升至2005年的第56位。2008年4月,紫金礦業回歸A股市場,陳發樹個人及其通過新華都集團持有的紫金礦業股權合計約為21.78億股。這部分股權若按7.13元每股的發行價計算,市值為155.29億元,短短8年增長高達約460倍。
名聲鵲起的陳發樹在同一年將「打工皇帝」唐軍招致麾下,打理集團日常業務,從此更加專注於資本投資。
陳發樹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但在投資上他一向都標榜自己師從巴菲特。
唐駿也有意將陳發樹打造成中國版巴菲特。「巴菲特的投資經典是可口可樂和寶潔,我們想復制這種模式,所以把投資理念定位於三點:第一是投資與民生相關的產業,第二是投資對象是所有產業的前三名,第三是投資對象為國資控股。在我們眼中,青啤非常吻合我們的投資理念,它在中國就是可口可樂在美國的狀態,是與民生相關的三大中國品牌之一,只有升值沒有貶值的可能。」
於是2009年,陳發樹從百威英博啤酒集團手中收購了青啤7.01%股權,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交易金額高達2.35億美元。但在之後一個月間,該交易已浮盈近3億港元。陳發樹接盤青島啤酒,使得股權旁落第二大股東朝日集團株式會社的擔憂解除,成就了陳發樹「最民族」的民營企業家身份。
2012年6月,陳發樹以每股47港元至48.55港元的價格在市場賣出3200萬股青啤股份,套現15.04億元至15.54億元港幣,再次毫無懸念地大獲全勝。迄今為止,陳發樹的投資已經伸到了包括零售業、采礦業、旅遊業、工程施工業、房地產業等領域企業的投資。除新華都外,還包括紫金礦業、華福大酒店、武夷山旅遊、青島啤酒、重慶駿樹、香港華誠、港澳資訊等等。
比照陳發樹的三大投資法則,不難發現,無論是紫金礦業、武夷山旅遊還是雲南白葯,都完全符合這三點。
陳發樹自稱每年都會贏利,「在熊市我也可以每年都賺錢。」雲南白葯的股權轉讓買賣可能是陳發樹投資20年來第一次折戟。但無可否認的是,對雲南白葯的投資本身的確是極具戰略性眼光的投資。2008年的時候陳發樹便預測5年內其市值能達到1000億。後來雲南白葯市值最高的時候沖到了900多億。
敗訴非敗筆,或者可以說這筆投資本身並不失敗,同樣延續了陳發樹一貫的投資神話。

⑹ 陳發樹現在資產是多少

想知道他,就點擊它。

http://ke..com/link?url=2ECiXWrmqWsyApJr_iGr_muykgNJzu4cnFl4PYfXnjPES2LKq-O0I74e8A0amxUu

⑺ 陳發樹的兒子將在未來幾年接管新華都

前段時間有人聲稱陳發樹留給的子女的財產數目驚人。 據悉,陳發樹的長女已經結婚,年僅27歲的陳發樹的兒子將在未來幾年接管陳發樹在新華都集團的帥印和巨額財富,但具體信息尚未對外公開。 上個月在北京成立的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新華都集團董事長陳發樹以個人名義將其股票資產的45%,市值約83億人民幣的有價證券捐贈給基金會,從而使新華都慈善基金成為目前國內資金規模最大的一隻民間慈善基金。 陳發樹曾一致認為財產留給孩子,對孩子也是一種負擔,但他也不想這諾大的資產等老了再捐贈,陳發樹的資產還在發展中,一方面還能繼續讓資產增值,另一方面,也是對社會的回報,讓更多人關注慈善事業。

⑻ 新華都管理方式所涉及的管理基本原理

新華都集團本是一家以陳發樹為首的家族企業,低調、務實、蓬勃發展;2008年,新華都因唐駿帶來的「基因突變」,變得高調且略顯浮誇,「陳發樹將是中國首富」、「中國巴菲特」的說辭,屢屢被唐駿在公開場合提及。
唐駿「學位門」事發,新華都「基因突變」,受唐駿「誠信」問題的牽連,新華都亦被懷疑是一家缺乏「誠信」的企業。
7月19日下午2點半,一男一女兩位青年人,在唐駿辦公所在地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門口,舉著牌子要求唐駿道歉。一位穿著李寧牌紅色T恤、留著板寸頭的男子,高舉的牌子上寫著:「唐駿:你的成功無法復制,你的謊言可以拷貝」,引起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的行人駐足圍觀。無獨有偶,7月12日,在福州新華都總部門前,亦有市民舉牌要求公司解聘唐駿。
新華都的一位核心高管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坦承,盡管唐駿「學位門」是其個人的問題,但新華都的企業形象還是受到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新華都,一家典型的東方式家族企業,試圖轉軌西方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的試驗,正在潰敗。
「一人為大」的家族企業
2008年,唐駿加盟新華都第一天,他宣稱要將新華都董事長陳發樹打造為 「中國首富」和 「中國的巴菲特」。發展至今,新華都系旗下產業已經遍布地產、商業零售、IT、家電、食品飲料、醫葯、礦業、旅遊、股權投資等。
1982年,陳發樹21歲,唐駿20歲,那一年,世上始無新華都。陳發樹還是一個青年農民,他不可能知道在北京郵電學院,有一個叫唐駿的大二學生,有一天將與他「同朝共事」。
1982年,陳發樹第一次離開家鄉,隨一輛裝載木材的貨車來到廈門,開始從事木材貿易。1987年,陳發樹與兩個弟弟開了一家8平方米的雜貨鋪,開始了零售生涯,這便是新華都的雛形。
「迄今為止,在新華都產業布局中,商業零售亦是陳發樹最關注的。」一位新華都高管告訴記者。
1995年,陳發樹進軍福建省會福州,開了一家商場,此為新華都百貨的前身,陳發樹由此開始了商業連鎖之路。這一年,唐駿從日本去了美國,據其自傳《我的成功可以復制》記載,他的身份是微軟總部的開發部門經理。

閱讀全文

與陳發樹的三大投資法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金的未來走勢 瀏覽:616
cpa融資租賃 瀏覽:744
深股通流入資金周排名 瀏覽:759
通達信普及版帶交易嗎 瀏覽:911
至尊外匯 瀏覽:123
2019投資界大健康投資峰會 瀏覽:683
恆指期貨一個交易日是幾點到幾點 瀏覽:606
個人質押貸款期限一般為 瀏覽:862
歐元匯率人民幣即期 瀏覽:328
25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 瀏覽:497
紫金銀行理財 瀏覽:55
中澤股票 瀏覽:921
躍嶺股票 瀏覽:326
2015年97號汽油價格 瀏覽:964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