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外合資企業對法定盈餘公積(儲備基金)的提取有比例要求嗎在哪個法規里明確的
外商投資企業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由董事會決定,一般為稅後利潤的5%左右。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與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儲備基金的提取比例由董事會決定。外資企業的儲備基金提取比例不得低於稅後凈利潤的10%,如果累計提取金額達到其注冊資本50%的,可以不再提取。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與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企業發展基金的提取比例由董事會決定,外資企業可以不提取企業發展基金。
1、《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一般企業和股份有限公司應該按規定計提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從2002年1月1日起,外商投資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因此外商投資企業應該計提盈餘公積。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第五十八條「外資企業依照中國稅法規定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應當提取儲備基金和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以及《企業會計制度》第一百一十條「企業當期實現的凈利潤,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潤(或減去年初末彌補虧損)和其他轉入後的余額,為可供分配的利潤。可供分配的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一)提取法定盈餘公積;(二)提取法定公益金。外商投資企業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按凈利潤提取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等」之規定,一般企業和股份有限公司應該按規定計提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法定公益金,但對外資企業而言,則應當提取儲備基金,而非盈餘公積。
⑵ 中外合資企業如何計提、使用「儲備基金」等三項基金
儲備基金,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經批准用於彌補虧損和增加資本的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用於企業生產發展和經批准用於增加資本的企業發展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應當用於企業職工的非經常性獎勵或者各項集體福利補貼、購建和修繕職工住房等集體福利,其中形成的房屋、設施等資產,不得作為企業的財產。
外商投資企業的儲備基金、企業發展基金和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由企業董事會確定或合同規定。其中,外資企業可不提取企業發展基金,其儲備基金提取比例不得低於稅後利潤的10%,當提取金額達到注冊資本的50%時,可不再提取。
「儲備基金」除用於墊補合營企業虧損外,經合營企業的審批機構批准,可用於增加本企業資本,擴大生產。「企業發展基金」可用於購買固定資產,增加流動資金,擴大企業生產經營。「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一部分用於先進生產者獎、創造發明獎以及年終獎等職工的非經常性獎勵,一部分撥交本企業工會,用於修建職工宿舍等集體福利開支。儲備基金、發展基金通過在「盈餘公積」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核算。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在「應付福利費——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明細科目下核算。
⑶ 注冊內資/外資/中外合資基金公司,分別是什麼要求
外企在北京設立代表處有什麼要求去哪審批
想注冊個外國公司需要哪些材料流程復雜嗎
海外公司的代表處在京申請的要求? 請聯系吳經理
海外公司在京申請代表處公司要是成立兩年以上的公司,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經營的公司。
例如:學校、海外公司都是不能在京申請代表處的,以上的要求除外都是可以在京申請代表處的。
德國公司認證三步流程:吳經理
1、德國國際公證律師對文書真偽合法規范性等進行核實,確認無誤之後加蓋章印或簽字
2、德國聯邦事務局認證,只受理經過律師公證之後的文書,確認公證文書上公證律師章印或簽字的資質,確認無誤,並再次加蓋印章或簽字
3、中國駐德國使館認證,受理經過上兩級確認之後的文書,不對文書內容負責,確認公證律師和外交部印章或簽字的屬實性。
什麼是外資公司:吳經理
外國人在北京注冊公司,出資人可以外國自然人,也可以是外國的企業。
外國自然人和北京純內資公司組合成的公司是中外合資。
二 外資公司注冊都需要什麼材料,什麼條件?
1、首先是要求核定一個公司名稱;
2、租一個公司辦公地址,提供住所證明;產權證明,租領合同;
3、外商投資人的公證、認證材料;需要翻譯成中文;
4、提前准備出要注冊公司的法人股東復印件,涉及董事會的,准備出董事會名錄;
註:所有的英文材料都需要做公正認證,翻譯件也需要公正認證,翻譯件需要大陸翻譯公司翻譯,加蓋翻譯章。
(工商注冊)葆豐集團
(代理記賬)仵經理
(資質審批)朝陽大望路SOHO現代城D座2110
⑷ 中國與韓國的經濟關系
建交後,兩國政府陸續簽訂了貿易協定和投資保護協定以及關於成立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聯委會的協定、海運協定、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協定、和平利用核能協定、漁業協定等一系列政府間協定,雙邊經貿合作穩步、健康、快速發展。
中韓經貿合作起步晚、發展快、潛力大。2002年中韓貿易額為440.71億美元,同比增長22.8%。其中我出口154.97億美元,增長23.8%;進口285.74億美元,增長22.2%。中國已成為韓國第二大出口對象國。截至2002年底,我共批准韓商來華投資22232項,協議韓資273.9億美元,實際使用150.2億美元。中韓建交後,韓國從1994年起向我提供政府貸款(即經濟發展合作基金),迄今共承諾3.1億美元,實際生效1.75億美元。
韓發生金融危機後,中方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操作預算向韓提供了三筆共計6.815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目前我為韓第三大貿易夥伴,韓在我貿易夥伴中排名第五。
如果這個你不滿意,那就試試這個http://www.xslx.com/article1/messages02/101.html
⑸ 中韓雙邊研討會是什麼意思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中韓雙邊質量論壇是中韓兩國質量領域的傳統會議,由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韓國國家研究基金委員會聯合主辦,參會人員為中韓雙方質量管理領域的頂尖學者。本次會議由我校馬義中教授爭取到承辦機會,會議分別受到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韓國國家研究基金委員會及我校國際交流合作處、科學技術研究院、經濟管理學院的聯合資助。
本次論壇以「大數據下的質量創新」為主題,開幕式由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程序委員會主席恢光平教授主持。會議主席、河南省副省長徐濟超教授、我校副校長王連軍教授、韓國質量管理協會會長REE SangBok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合作局張永濤處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管理科學部劉作義處長分別致辭。
大會報告分別由大會副主席何楨教授和塗億柳教授主持。我校紫金學者塗億柳教授做了題為「Quality Engineering and Quality Management Driven by Big Data and Cloud Computation」的主題報告,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Park SungHyun教授、韓國慶熙大學的Park SangChan教授、韓國成均館大學Shin Wan Seon教授、上海交通大學的蔣煒教授、天津大學的何楨教授和鄭州大學的劉玉敏教授分別做了精彩的大會報告,並與參會者開展互動和交流。本次研討會設六個分組討論會,100多位代表對48篇論文進行了交流,主題包括供應鏈質量、可靠性工程、實驗設計與建模、統計過程式控制制、質量管理等。
韓國20餘所大學的40餘名代表參加了本次研討會,國內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東北大學等20餘所高校的學者及企業界人士等80餘名代表參會。會議期間,不少中韓教授達成了開展學術合作的意向,擬通過雙邊研究基金項目、交換學生、聯合培養博士、產業合作等方式來深化中韓雙邊合作。
⑹ 中外建基金和中外建什麼關系他們的全稱都是什麼
中外建(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外建基金」)於2012年成立於北京,注冊資本10000萬元,是中國對外建設有限公司(簡稱「中外建」)旗下專業從事發起、設立並管理各類投資基金,以自有資金和受託資產進行投融活動並提供資產管理服務及咨詢服務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中外建基金於2014年成為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登記的金融機構(編號P1001550),並成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員。
⑺ 中外合作企業資本金是實繳還是認繳
看企業類型。
現在實行實繳注冊資本的企業有募集設立的股份公司和其他26類公司(具體看圖)。
也就是說,除了上述所說的之外的公司,均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