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債券「買入凈價」和「全價」是什麼
年月日財政部央行證監會聯合發布通知
明確貼現發行的零息國債實行凈價交易這樣國債的結算價格
即國債的全價
將由兩部分組成
一部分是國債價格國債的凈價反映出投資者的資本利得另一部分是應計國債利息反映投資者的國債利息收入對於貼現發行的零息國債利息額的計算方式
通知中也進行了規定
貼現國債應計利息額=(到期兌付額-發行價格)×起息日至結算日天數÷起息日至到期日天數從中不難得出這樣的公式
全價=凈價+應計利息凈價為債券目前利率情況下的市場價格減去應計利息
對於零息債券而言
就是債券面值加未來利息的貼現值
應計利息則可以通過以下公式得到
應計利息=面額×票面利率×持有期/以上就是國債全價、凈價和應計利息之間的關系和計算方法。
2. 凈價交易與全價交易有什麼區別求答案
凈價交易與全價交易的區別在於: 目前,上海、深圳兩家證券交易所場內掛牌交易的所有國債品種為附息記帳 式券,均採取全價交易方式。在全價交易方式下,國債價格中包含了持有期內的 應計利息,即國債價格是含息價格,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變化。因此,含息 價格不利於投資者對當時的市場利率狀況作出及時和直接的判斷。 在凈價交易方式下,把成交價格與應計利息分解,即成交價格不再含有應計 利息,只反映市場對國債面值成交價格的波動情況,應計利息只取決於持有天數 ,其應計利息額每天都能計算出來。因此,不含息價格有利於真實反映國債價格 的走勢,也更有利於投資者的投資判斷。 具體地說,全價交易與凈價交易的區別就在於″凈價交易的成交價不含有上 次付息日至成交日期間的票面利息″,這部分票面利息被稱為應計利息,是上次 付息日至結算日的天數與票面利率的乘積,凈價價格也就等於全價價格減去應計 利息額的差額。 目前,凈價交易方式在國際債券市場上已被廣泛應用。在凈價交易方式下國 債價格的波動體現了市場利率相對國債票面利率的變化情況,通過國債價格的變 化,投資者可以及時准確把握市場利率的波動情況,並以此為依據判斷投資方向 、衡量投資價值。 國債凈價交易的成交價格隨著市場利率的變化而變動。一般來說,當市場利 率低於票面利率時,成交價格高於國債面值;當市場利率等於票面利率時,成交 價格等於國債面值;當市場利率高於票面利率時,成交價格低於國債面值。對投 資者來說,實行國債凈價交易有以下幾點好處:1、能清楚地勾畫出國債交易中賣 方的收益程度與買方的支付成本,使雙方利益比較明確;2、便於准確體現國債的 實際價格,使投資者能對市場價格作出及時和更直接的判斷;3、可以更准確地體 現國債作為利率產品的本質特徵;4、有利於充分發揮國債作為其它投資工具基準 的作用。
3. 什麼是凈價交易和全價交易
其中凈價交易是只對債券的本金給一個報價,而不考慮利息,默認地讓持有內人享有容持有期的利息收入。對應的,全價交易指對債券報價時,不僅要對債券的本金報價,還要對應計的利息報價。這樣最後報出的債券價格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個部分。 目前債券凈價交易採取一步到位的辦法,即交易系統直接實行凈價報價,同時顯示債券成交價格和應計利息額,並以兩項之和為債券買賣價格;在進行債券現券交易清算時,買入方除支付按凈價計算的成交價款外,還要支付應計利息,在債券結算交割單中債券交易凈價和應計利息分別列示。全價、凈價和應計利息三者關系如下:全價=凈價+應計利息,亦即:結算價格=成交價格+應計利息,目前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都實行凈價交易。
4. 凈價和全價有什麼區別
凈價和全價有以下區別:
1,概念不同:全價是指目前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在結算時,再採用的價格,而凈價是場外交易市場上的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額。
2,計算方式不同:全價的計算公式是=凈價+應計利息。凈價的計算公式是=全價-應計利息。
3,作用不同:全價的作用是便於國債交易的稅務處理,凈價的作用是使銷售者節省了在交易所銷售所必需花費的傭金,能保證銷售者有一個較好的凈利潤。
(4)基金會計公募凈價和全價擴展閱讀:
凈價的計算方法:
1,公式:凈價=全價-應計利息
2,應計利息=票面利率x365天×已計息天數×100
3,應計利息額:零息國債是指發行起息日至交割日所含利息金額;附息國債是指上一個付息日至交割日所含利息金額。
4,票面利率:固定利率國債是指發行股票票面利率,浮動利率國債是指本付息期計息利率。
5,年度天數及已計息天數:1年按365天計算,閏年2月29日不計算利息下同;已計息天數是指起息日至交割當日實際日歷天數。
6,舉例:比如某投資人在2001年8月1日以102.20元的股票價格購入一手面值100元、票面利率為2.63%(浮息債券i=2.25%+0.38%)、7年期附息國債010010,那麼這102.20元除了包含這面值為100元的債券本金的當日市價,
還包含自2000年11月14日至2001年8月1日共260天1.87元的應計利息。全價=102.20元。應計利息=2.63%×260×100/365=1.87元
5. 凈價和全價有什麼差別
凈價能真實反映債券價值,有利於判斷和分析債券走勢。
全價=凈價+應計利息(即結算價格=成交價格+應計利息)
6. 凈價和全價的問題
凈價交易就是把債券的應計利息獨立出來,只是在債券交易清算時把凈價和應計利息結合起來一起清算交割。\r\n全價交易就是把債券的應計利息計算在交易價格裡面。
7. 全價交易與凈價交易
全價來交易是指債券價源格中把應計利息包含在債券報價中的債券交易,其中應計利息:
1.附息式國債指本付息起息日至交割日所含利息金額
2.零息式國債指發行起息日至交割日所含利息金額
凈價交易指在現券買賣時,以不含有自然增長應計利息的價格報價並成交的交易方式,即將債券的報價與應計利息分解,價格只反應本金市值的變化,利息按票面利率以天計算,債券持有人享有持有期的利息收入。
關系等式為:凈價=全價-應計利息
我國自1981年恢復國債的發行以來,絕大部分債券的購買和轉讓方式是以全價交易方式進行的。深、滬證券交易所上市國債現貨交易原來也是全價交易。
根據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財庫[2001]12號文通知,深、滬證券交易所擬於2002年適當時機起試行國債凈價交易。
8. 記帳式國債凈價和全價有什麼區別
一,記帳式國債凈價和全價的區別:
凈價是指扣除按債券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後的債券價格。
全價等於凈價加上應計利息。
以7月17日為例,債券起息日為6月6日,持有天數為1個月零11天,即41天,100元面值的債券內含利息為100*2%/365*41=0。22元,若賣出凈價為100元,賣出全價即為100。22元。凈價交易是以凈價掛牌,按照全價計算實際的資金收付。
根據規定,櫃台債券交易實行凈價交易,其意義在於凈價能真實地反映債券價值的變動情況,有利於投資人分析和判斷債券走勢。因為在債券價值不變的情況下,隨著持有天數的增加,全價自然上升,若只觀察全價,則產生債券升值的錯覺。只有凈價變動,才表明債券價值變動。本只債券從發行日至今日的賣出凈價一直為100元,沒有任何升值,但全價卻上升至100。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