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職業年金納入個人賬戶管理是什麼意思
職業年金[1] 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障制度,主要特點有:⑴職業年金既不是社會保險,也不是商業保險,而是一項單位福利制度,是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⑵職業年金的責任主體是事業單位及其職工,職業年金是事業單位及其職工依據自身經濟狀況建立的保障制度,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承擔因實施職業年金計劃所產生的所有風險。⑶職業年金以貨幣資產的形式存在,資金的本質屬性是保值和增值,從而決定了職業年金資產對投資的內在需求。
⑵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以前的怎麼補交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以前的補交流程:
1、參保單位填寫《職業年金記實/補記申請表》,報主管部門審核後,加蓋單位主管部門公章後報我局一樓窗口。
2、開具《職業年金個人賬戶記實/補記通知》,同時將有關征繳賬目推送稅務部門。
3、參保單位及時聯系同級財政申請職業年金補記資金,轉存在本單位繳費賬戶,辦理繳費業務。
(2)職業年金計劃投資管理人擴展閱讀
職業年金的功能和企業年金基本一致,主要有以下:
1、補充養老。
從本質上看,將職工工資的延期支付,這種延期支付的目的為未來的退休養老做准備,以避免基本養老保險不足時所帶來的生活水平的下降,職業年金從這個意義上講是作為一種補充養老保險。
2、福利激勵。
將職工現期的一部分工資轉移到退休後,對於事業單位來說,如果將其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手段或工具,方案,就可以給予職工薪酬福利方面的激勵,提高職工工作效率和積極性,穩定單位勞動力隊伍。
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來吸引和留住一些優秀管理和技術人才,提高單位的綜合實力。
3、合理避稅。
從企業年金的發展歷史看,世界各國都給予企業年金一定的稅收優惠。雖然在我國現行的稅收法律制度中,對企業年金有一定的稅收優惠。
但對職業年金的稅收優惠還沒有明確規定,從政策導向的預期來看,未來政府對實施職業年金的單位繳費、個人繳費以及職業年金基金的投資受益均給予稅收優惠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4、資源配置。
職業年金資產一般會以基金方式進入金融資本市場,通過從分散的個體提供匯聚基金,實現跨越時間、空間和產業提供經濟資源轉移。提供這種轉移,個人可以在生命周期使資源分布最優化,同時,資源也可以被最優地配置到最有效率的用途上去。
相對於其他形式的養老基金而言,職業年金既能夠體現出專家投資管理的潛力和優勢,又能有較好的風險收益組合和較低的交易成本。
事業單位設立的職業年金計劃是其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舉措,有效的職業年金計劃有利於保留和吸引事業單位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進而有利於增強事業單位內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市場競爭力。
建立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形成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個人儲蓄養老保險」的多支柱型養老保險模式,有利於事業單位持續深入地改革包括養老保險在內的各項制度,有利於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收入穩定化和來源多元化。
同時,事業單位設立職業年金也是其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舉措,有效的職業年金有利於保留和吸引事業單位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進而有利於增強事業單位內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市場競爭力。
⑶ 我國職業年金的投資管理人和託管人要求
企業復年金又稱職業年制金、企業退休金或僱主年金。是指在政府強制實施的公共養老金或國家養老金制度之外,企業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和經濟狀況自願建立的,為本企業職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補充性養老金制度。
企業年金是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是我國正在完善的城鎮職工[1] 養老保險體系(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二支柱」。在實行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中,企業年金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實行的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又稱為"企業退休金計劃"或"職業養老金計劃",並且成為所在國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⑷ 職業年金是什麼意思
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這屬於一種單位福利制度,是事業單位所特有的。
事業單位設立職業年金主要是為了增強事業單位內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市場競爭力。
職業年金一般分為兩個部分,單位繳納和個人繳納,繳納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法條:第四條職業年金所需費用由單位和工作人員個人共同承擔。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單位和個人繳費基數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致。
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國家適時調整單位和個人職業年金繳費的比例。
(4)職業年金計劃投資管理人擴展閱讀
相對於其他形式的養老基金而言,職業年金既能夠體現出專家投資管理的潛力和優勢,又能有較好的風險收益組合和較低的交易成本。
事業單位設立的職業年金計劃是其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舉措,有效的職業年金計劃有利於保留和吸引事業單位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進而有利於增強事業單位內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市場競爭力。
建立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形成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個人儲蓄養老保險」的多支柱型養老保險模式,有利於事業單位持續深入地改革包括養老保險在內的各項制度,有利於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收入穩定化和來源多元化。
同時,事業單位設立職業年金也是其人力資源管理和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舉措,有效的職業年金有利於保留和吸引事業單位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進而有利於增強事業單位內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市場競爭力。
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方面,25個省區市,92個地區開展社會監督試點;對部分行業、企業自行管理社會保險項目進行清理,限期納入地方管理,實現社會保險統一制度、統一經辦和基金預決算。加強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監督工作。
⑸ 職業年金是什麼
職業年金是事業單位和行政單位為雇員或公職人員提供補充養老保險的總稱,具體的就是在國家統一監督、指導下,僅限於事業單位及政府機關依據自身實際情況,由公職人員和事業單位共同繳費組成養老保險費,以符合事業單位工作性質、公職人員的職業特點,為公職人員提供退休收入保障的養老金保險制度。
主要類型:
職業年金按計發辦法可以分為待遇確定和繳費確定兩種基本模式,即DB和DC兩種模式,國外公職人員實行的是DB模式,企業的補充保險是企業年金,主要由一開始的DB模式逐步轉變為DC模式,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DC模式已經超過了DB模式。
職業年金按資金的籌集方式分為現收現付型、基金積累型、部分積累型。公職人員養老保險一般實行的是現收現付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主要實行的是資金的完全積累型,有部分國家實行的是部分積累型。按照職業年金的組織管理方式,有英、美為代表的信託管理型,有保險公司根據契約管理的公司型,有以德國為代表的傳統的企業內部管理型等。
(5)職業年金計劃投資管理人擴展閱讀
制度功能:
職業年金的功能和企業年金基本一致,主要有:
一、補充養老
從本質上看,職業年金是職工工資的延期支付,這種延期支付的目的是為未來的退休養老做准備,以避免基本養老保險不足時所帶來的生活水平的下降,職業年金從這個意義上講是作為一種補充養老保險。從這個基本功能,我們還可以引申出職業年金具有緩解國家財政壓力的作用。所以,職業年金是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對降低基本養老保險替代率,緩解財政壓力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二、福利激勵
職業年金的實質是將職工現期的一部分工資轉移到退休後,對於事業單位來說,如果將其作為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手段或工具,方案,就可以給予職工薪酬福利方面的激勵,提高職工工作效率和積極性,穩定單位勞動力隊伍,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來吸引和留住一些優秀管理和技術人才,提高單位的綜合實力。
三、合理避稅
從企業年金的發展歷史看,世界各國都給予企業年金一定的稅收優惠。雖然在我國現行的稅收法律制度中,對企業年金有一定的稅收優惠,但對職業年金的稅收優惠還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從政策導向的預期來看,未來政府對實施職業年金的單位繳費、個人繳費以及職業年金基金的投資受益均給予稅收優惠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四、資源配置
職業年金資產一般會以基金方式進入金融資本市場,通過從分散的個體提供匯聚基金,實現跨越時間、空間和產業提供經濟資源轉移。提供這種轉移,個人可以在生命周期使資源分布最優化,同時,資源也可以被最優地配置到最有效率的用途上去。企業年金基金是許多國家長期資本的一個主要來源,基金的投資相對自由,能夠產生更高的收益,優化資金的配置,職業年金計劃形成的基金也同樣具備這一功能。
⑹ 職業年金是什麼東西
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中國的職業年金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障制度,既不是社會保險,也不是商業保險,而是一項單位福利制度,是事業單位及其職工依據自身經濟狀況建立的保障制度,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承擔因實施職業年金計劃所產生的所有風險。
機關事業單位自2014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職業年金制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的通知》文件於2015年4月6日正式發布。
制度意義
職業年金制度的建立對完善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事業單位(或政府機關)與企業之間養老金的有效轉換,有利於增強勞動力的流動性,增強養老金的既得收益權的流動性。中國的企業年金從理論上講僅適應於企業,公職人員的補充養老保險計劃應如何實現,如何實現公職人員勞動力與企業勞動力的有序合理流動,這對完善勞動力市場、促進勞動資源的優化配置具有重要影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職業年金
⑺ 職業年金可以每年向A股輸血近千億嗎
繼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之後,A股又將迎來新資金。
12月21日,在《職業年金基金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印發一年之際,終於傳來首單將落槌的消息:全國職業年金計劃法人受託機構招標「第一槍」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打響。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事業單位的職業年金在託管上確實要及早地做好准備。目前,職業年金是由省級政府統一管理,是否需要交由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或者類似機構來統一託管,這還需要進行相應的修法,以便對未來的託管和投資作出具體的規定,職業年金未來將由中央集中託管還是由省級託管,這個還要進一步討論。」董登新建議,不管是從職業年金的投資績效角度,還是投資管理的安全形度來講,省級職業年金的歸集和收繳最終還是應該委託全國社保基金這樣的類似全國性的機構受託管理為好,它可以從全國篩選更優秀的投資管理人或者是更有有資質的託管人。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職業年金在謹慎的投資政策框架下,將可以保持長期穩健的基本特徵。
⑻ 工行山西省壹號職業年金計劃受託財產賬戶給我卡上轉了3000元是什麼意思
其為參加職業年金計劃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用於記錄單位和個人繳費、投資收益、記賬利息等職業年金權益。
省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為全省參加職業年金計劃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用於記錄單位和個人繳費、投資收益、記賬利息等職業年金權益。個人賬戶應當區別記錄實賬繳費和記賬繳費、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參加試點繳費和改革後繳費,記錄轉入的企業年金、補記的職業年金等政策規定的賬戶信息。
個人繳費和非財政全額供款單位的單位繳費部分實行實賬積累,實賬積累部分按照實際投資運營收益記賬;財政全額供款單位的單位繳費部分可以採取記賬方式,每月按實賬運營收益率計算利息,工作人員退休或跨省、跨制度轉移前,本人職業年金賬戶記賬管理的累計儲存額由同級財政撥付資金記實。職業年金基金財產產生的銀行利息,均按規定分解到個人賬戶中,做到賬實相符。
(8)職業年金計劃投資管理人擴展閱讀:
省職業年金的相關要求規定:
1、每個職業年金計劃選擇1個受託人、1個託管人和適量的投資管理人。啟動初始年度,每個計劃選定3個投資管理人。以後年度,受託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減投資管理人數量。
2、參保人員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依法辦理退休手續後,可以由本人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或者一次性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本人選擇任一領取方式後不再更改。選擇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的,發完為止,個人賬戶余額享有繼承權。
⑼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細則
職業年金[1] 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障制度,主要特點有:⑴職業年金既不是社會保版險,也不是商業保險,而是權一項單位福利制度,是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⑵職業年金的責任主體是事業單位及其職工,職業年金是事業單位及其職工依據自身經濟狀況建立的保障制度,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承擔因實施職業年金計劃所產生的所有風險。⑶職業年金以貨幣資產的形式存在,資金的本質屬性是保值和增值,從而決定了職業年金資產對投資的內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