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選出優質的指數基金
第一,看成立的時間,選擇基金一定要選擇成立時間夠長,至少經歷過一個牛熊期間的基金,這樣可以看出這只基金在牛熊時的表現如何。不建議選擇剛成立不久的基金,不太好判斷。
第二,看資金規模,對比成立時的規模和目前的規模,選擇規模不斷成長的基金,說明市場的認可,在此基礎上我會選擇目前規模至少在10億以上的基金。
第三,看費率,基金持有是需要成本的,不管是否盈利這個持有成本都需要我們承擔,因此這條也要重點[加油]關注。對於被動型指數基金,一般費率在0.4-0.6%/年左右,主動性基金一般在1.2-1.8%左右,同等情況下選擇費率低的基金,畢竟基金投資3-5年一個階段嘛。
第四,關注指數的ROE,凈資產收益率是衡量企業能否持續成長的關鍵指標,指數基金的ROE高,代表它跟蹤的指數持有的企業凈資產收益率是比較高的,那麼指數基金持續成長也就比較強。目前ROE比較高的指數有上證50(AH)、紅利、消費、白酒、納斯達克指數等,比如我想擁有茅台的股票,但現在一手的價格差不多10萬,對很多投資者來說不一定能買,就可以買入50、白酒、消費指數間接持有茅台,因為這些指數的重倉股基本都有茅台。
2. 如何入手選擇定投的指數型基金
若想選擇合適的基金:
1、首先要設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投資期限,評估自己對風險內的承容受能力,確定自己是保守型、穩健型還是進取型投資者;
2、其次,仔細綜合考核各基金的多項指標,如多年來的收益表現,基金經理和研究人員的能力素質、基金管理公司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投資風格等,從中選擇優秀的並且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基金品種進行投資;
3、最後,請跟蹤您所投資的基金,結合該基金的表現、自己的資金狀況和收益目標來調整自己的金融資產組合。
您可以通過我行主頁的「基金」--「基金篩選」,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及相關要求做基金篩選。
3. 如何選擇指數型基金
指數型基金,顧名思義是以指數成分股作為投資對象的基金,目標是讓該基金投資組合收益的變動與標的指數的變化趨於一致。投資指數基金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購買」了該基金所跟蹤的成分指數。
對挑選指數基金的幾點建議
1、弄清指數編制方法,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比一般股票型基金更復雜的是,選擇指數型基金一定要搞清楚不同基金所投資的指數的編制方法。比如,比較激進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標的為中小板指數的基金;大盤成長型偏好者可以選擇以滬深300為標的的指數基金等。
2、考慮流動性需求,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需要有更好流動性的投資者可以選擇ETF或者在股票市場買賣LOF基金。
3、考慮套利需求,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如,一般的投資者可以尋找LOF基金場內外的差價以套利;而資金實力雄厚、又有足夠的時間的投資者則可以等待ETF基金套利機會的出現。
4、觀察不同漲跌周期,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現實中,不同指數也許有輪番漲跌的可能。比如,在某一個時期,可能深100指數好於上證50
指數,而在另一段時間可能剛好相反。如果這種可能真的存在,那麼,在不同時期你可以買入不同表現的指數基金。比如,你應該買入漲幅落後的指數基金或者跌幅
更大的指數基金而不是去追漲殺跌。
5、考慮基金的穩定性,選擇合適自己的指數基金。如果存在追蹤同類指數的基金,那麼,盡量不選擇「增強型指數基金」;同時,在不同交易方式的指數基金中我更偏愛ETF基金。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果回答對您有幫助,希望能夠採納,謝謝!
4. 如何選擇好的指數基金用哪些指標來判斷
一、關注基金所跟蹤的指數
投資者在指數型基金的投資中需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是基金的跟蹤指數問題,選擇指數基金需要關注基金所跟蹤的指數是否值得選擇,指數的標的范圍不能過小。
一般講,大的指數比較穩定一點,因為標的范圍比較廣的指數,市場代表性好一點,長期表現會更平均一點。
據統計,從2004年6月30日至今,表現最好的指數是深證100指數,漲幅超過450%,第二名是中證100指數,漲幅接近430%,其次是滬深300指數,漲幅超過380%。今年以來漲幅排名前三名的,則為深證100指數、滬深300指數和中標300指數,基本上都是成份股范圍比較廣的指數基金錶現比較出色。
二、關注指數型基金的增強型與普通型
除所跟蹤的指數外,投資者還應判斷,是應該配置普通指數基金還是增強型的指數基金。馬永諳表示,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選擇應有所不同。目前的市場環境中, A股市場還不是完全有效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中,增強型基金的表現可能比較好,但是,把眼光放遠一些,普通指數型基金則可能會最終跑贏增強型基金。
據了解,在現有的指數基金中,一種是普通的指數基金,以有效地跟蹤基準指數為投資目標,其中以ETF的擬合度最高。
另一種是增強型指數基金,這種基金是在純粹的指數化投資的基礎上,根據股票市場的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如長盛中信全債、銀華-道瓊斯88、萬家公用事業。
三、選跟蹤誤差小的基金
評價指數基金及其基金經理,不能過分看重短期業績,而應將跟蹤誤差當作重要指標。某指數基金取得超出跟蹤指數20%的業績,實際只能算是一隻主動性股票基金,而不能將其看做是被動性指數基金。只有既能較好地控制跟蹤誤差范圍又能取得超越標的指數業績的,才當屬優秀的指數基金。
四、選指數基金開發和管理能力強的基金公司
選指數基金開發和管理能力強的基金公司。指數基金盡管屬於被動投資,但選擇指數標的、降低跟蹤誤差、減少交易操作等,仍需要基金管理公司有較強的管理能力。目前,國內已有十幾家基金管理公司推出了指數基金。
其中易方達、華夏、嘉實、鵬華等基金公司的指數基金錶現優異,顯示了公司在指數基金的穩定回報方面具有較強能力。
五、費率的比較
指數型基金是非職業的長期投資者的首選投資對象,尤其適合教育基金、養老金等投資目標。通常,從長期來看,只有20%左右的主動投資型基金的收益率能夠超過指數型基金,其中又只有10%左右的主動投資型基金能夠比指數型基金的收益率多1%,而比指數型基金的投資收益率高3%以上的主動投資型基金還不到全部股票型基金的0.5%。這是因為指數型基金是充分分散投資的結果,具有高容錯性和適應性,而且由於採取被動投資策略,指數基金的換手率很低,交易費用、管理費用和託管費用都比主動投資型基金要低得多。
5. 如何挑選指數基金
第一,精復選品牌公司制。選基金首先應當選公司。因為基金管理公司也是企業。基金管理公司的資本實力、股東實力、運營規模、投研體系、風控能力、產品創新能力,尤其是投資文化,都對基金的管理和運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選准標的指數。標的指數是不是經典指數,是不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不能
夠涵蓋滬深整個市場的變化,尤其是圍繞其未來衍生產品的開發情況,都是需要投資者關注的。
第三,對比跟蹤效率。指數型基金作為一種被動型投資工具,主要考察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作能力的指標是跟蹤效率,諸如跟蹤誤差、管理費率等,這是投資者選擇不同類型指數型基金的條件。
第四,樹立長期投資理念。
第五,選擇適合自己交易習慣和偏好的指數型基金。
6. 指數基金如何選出好的
1.市盈率盈利越穩定的品種,,價格波動與市盈率的關聯就越大。大部分寬基指數盈利要比其成份股穩定得多,適合用市盈率來衡量價值。以滬深300 ( 000300 )為例,從2005年4月8日發布以來該指數市盈率一直在5至50間波動,如圖所示。
對滬深300、上證50、 恆生、H股指數這些寬基指數擁有一個簡單明了的判別方法,就可以以歷史估值作為參照,看看目前估值在歷史,上處於什麼階段,以此作為參考幫助自己買入或者賣出。當然,不同規模的寬基指數市盈率分布有所不同,須結合不同的歷史數據加以判別。
2.盈利。
(1 )選行業指數看前景
一個經濟增長快速的國家整體上市公司盈利增速長期看在8%~10%,如必需消費、醫葯等行業盈利穩定、成長較快、自由現金流。
(2)選寬基指數看細節
不同的寬基指數選取成份股不同,指數表現也呈現出差異化。這時我們需要深入細節,從行業構成進行進一步了解。
3看基金公司實力。投資者在選擇指數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不同公司指數的管理團隊的整體實力、對指數投資的重視程度、歷史上指數類產品的運作績效和風險控制水平等。一般老牌的基金公司,經歷過各種市場風格的洗禮,會更有公信度。關於優秀的團隊,對應看組織結構和基金經理情況。基金公司的團隊成員是基金公司的軟實力,除要看明星經理以外,還要關注基金公司研究人員的數量、經驗、穩定性及專業知識結構。
經過一番比較之後,我們便可以了解各大公司對指數基金是否重視、規模如何等詳細情況了。
4比價格。
(1)託管費率
基金龐大的資產,不是直接放在基金公司的,一般在第三方託管,例如xx大型銀行(基金公司經常吐槽自己其實是給銀行打工的~),這個錢需要交給託管方,普通指數基金的託管費率一般在0.1%,分級指數基金的託管費率一般在0.2%。
7. 指數基金的好壞優劣怎麼看,如何挑選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專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屬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指數基金優點:
1、受人為因素影響很小。
2、費率低。一般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率是1-1.5%,而指數基金是0.5-1.2%。
3、被動跟蹤指數個人理財計算器,非常直觀。也適合短期波段操作。
4、長期投資風險小、回報優。
指數基金缺點:
1、波動太大。對於短線操作來說,風險很大。
2、領漲但不抗跌。在任何市場下,指數基金都是高倉位的,無法通過基金經理的操作來規避股市的風險。
3、基金贖回的風險。如果想提前退出,要在低位賣出,容易虧損。
4、基金定投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效果差異很大。
8. 挑選指數基金要看哪些
指數基金,也叫被動型股票基金,它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按照其跟蹤的指數買股票,而不是依據基金經理的個人判斷來買股票。
挑選指數基金,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第一,成本。
雖然指數基金的管理費用比其他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費用低,但是不同公司發行的基金管理費用還是有差別的;再加上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等等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能低就低。
第二,規模。
指數基金,建議挑選大規模的而不是小規模的。大規模的指數基金一般流動性比較好,買進來不用擔心賣不出去,也不用害怕被清盤。同時規模越大的基金,它的操作受基金購買者日常賣出買進的影響比較小,指數跟蹤的誤差也會比較小。
第三,新老基金。
指數基金建議購買老基金,不建議買新基金。指數基金跟股票不一樣,不存在打新的問題。買新基金,會有一個建倉的過程,在建倉未完成就購買了這只基金,就會出現比較大的跟蹤誤差。
第四,跟蹤誤差。
指數基金的業績主要是由指數的漲跌或者說是股票市場的水平來決定的。所以,一隻指數基金好不好,跟蹤誤差的表現很重要。
在指數基金相關網站上可以看到跟蹤誤差的指標,一般日跟蹤誤差都在0.5%以內,優秀的甚至在0.1%左右;年度的跟蹤誤差,一般會在1.5%以內,當然誤差越小就越好。
所以,假如指數跌了15%,而你手裡的指數基金只跌了10%,不要慶幸自己跌的少虧的少,因為你買的基金,跟蹤誤差太大了。等將來指數漲了10%,你手裡的指數基金有可能只漲4%。
這就是挑選指數基金時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指數基金非常適合定投,所以在購買指數基金的時候,可以採用定投的策略,省事還容易賺到錢。
最後提醒大家,投資有風險,操作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