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菲特 王亞偉 厲害
全世界公認的股神只有一個"巴菲特",王亞偉在華夏做了才兩三年基金經理,在中國也算不上最好,可能比但斌也比不過呢
Ⅱ 巴菲特的繼承者是誰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日前刊登由羅賓·威格爾斯沃思撰寫的文章稱,伴隨著人類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不斷進步,未來具備超強運算能力以及人工智慧的計算機或將成為全球資本圈的「新寵」,從目前一些金融企業已開始押注人工智慧的趨勢來看,或許下一任的「股神」就不再是什麼巴菲特的接班人,而會是某種超級演算法。
精彩內容
近30年前,在給崇拜他的投資者的年度致信中,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嘲弄了一種開始在資產管理業嶄露頭角但不易察覺的新趨勢:電腦時代。
1987年,巴菲特在年度致股東的信中笑稱:「在我看來,晦澀難懂的公式、電腦程序或者顯示股票和市場價格變化的閃爍信號都不會帶來投資的成功。」但這位以長遠戰略思維著稱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董事長,也許低估了重塑投資的一股巨大力量。
計算機運算能力的巨大進步徹底改變了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市場也不例外。全球最成功的對沖基金如今都在招募計算機科學家,而非經濟學家和擁有MBA學位的投資銀行家。甚至連古板的、管理著大量嬰兒潮一代和石油國家儲蓄的共同基金,現在都在急切地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和復雜的數學模型帶來的「量化」技術。
世界最大的一些資產管理公司都在押注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從事投資或許聽起來有些異想天開,但正如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所言:「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分布不均。」2012年,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集團——橋水公司(Bridgewater)挖走了IBM人工智慧部門沃森(Watson)的負責人;去年,貝萊德(BlackRock)與另一家使用量化模型的快速成長的對沖基金Two Sigma延攬了兩名前任谷歌(Google)頂級工程師。獵頭表示,計算機科學家如今已成為金融業最炙手可熱的財富。
量化投資界人士在談及機器取代人類基金經理的前景時很淡然,指出完全的人工智慧仍很遙遠,而人類智慧仍發揮著關鍵作用。但這些資產管理電腦狂人的自信是確定無疑的。在金融市場,早已經有準人工智慧交易策略發揮了奇效,而他們預測,未來是屬於這類策略的。
「投資界面臨的挑戰是,人的智力比100年前沒有什麼長進,人們很難用傳統方式在大腦中處理全球經濟的所有信息,」Two Sigma聯合創始人戴維?西格爾(David Siegel)去年在一次會議上說,「人類投資經理無法打敗計算機的時刻最終將會到來。」或者,正如探員史密斯(Smith)在《黑客帝國》(The Matrix)中更簡潔地表達的:「絕對不要讓人類去干機器的工作。」 Two Sigma是一家使用計算機技術的領先對沖基金。
那麼,人類基金經理會像渡渡鳥一樣消失嗎?那也未必,但未來看起來將更具挑戰性。
Two Sigma的戴維·西格爾說,由於市場和經濟變得更加復雜,資產管理變得更為不易。「50年前,一名基金經理或許能夠通曉做好投資所需要的所有知識。以後再也不可能這樣了,」他說。
他將這看作好事,而非危險。「將來某一天(全球經濟)可能變得過於復雜而難以控制,沒人能保證其平穩運行。但演算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它。人們喜歡談論機器人將如何毀滅世界,但是我認為機器人將拯救世界。」
未來的方向很明確。投資事關信息管理、理性分析和速度。這是機器的強項。但是資產經理將會適應新情況,而非消亡。最有可能的是,未來的投資管理將是人類與人工智慧的結合,兩種力量同時利用。
例如,雖然一台超級計算機如今可以擊敗國際象棋大師,但二者都可能輸給一位擁有一台普通筆記本電腦以及象棋模擬程序的人類棋手。有史以來全球最成功的對沖基金集團之一——文藝復興科技(Renaissance Technologies)前執行董事羅伯特·弗雷(Robert Frey)認為,類似的組合將成為資產管理的未來。
「我們應該讓人腦和電腦分別做各自擅長的事情,」他說,「二者的結合將十分強大。」
(轉自網路)
Ⅲ 巴菲特的兩個師傅是誰
這個不知道!不過巴菲特好像也在用同花順炒股軟體哦,專門看中國股市行情!
Ⅳ 中國和巴菲特午餐的基金經理是誰
趙丹陽「餐見」股神 1分鍾1萬美元
美國當地時間2009年6月24日中午12點,有「中國私募基金教父」之稱的趙丹陽與家人、朋友一同來到紐約的Smith &Wollensky餐館,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這個早在去年6月定下的211萬美元「共餐」協議,在與巴菲特暢談3個半小時後兌現。趙丹陽表示,花211萬美元與投資大師面對面交流投資經驗「絕對值」。
見面禮:
股神收到茅台酒、阿膠
中午12點,巴菲特准時出現在餐廳門口。和趙丹陽見面後,股神便顯示出風趣幽默的一面,當趙丹陽告訴巴菲特自己今年的收益為47%時,巴菲特連連稱贊「你比我強」,還掏出自己的錢包塞進趙丹陽手中,讓其「幫他賺錢」。趙丹陽還向巴菲特贈送兩件中國禮物:貴州茅台(600519,股吧)酒和阿膠。
雖然這頓午餐在去年拍賣時叫出了211萬美元,但實際上他們去的並不是豪華酒店。巴菲特依照慣例定下紐約Smith&Wollensky牛排連鎖餐廳一樓一個位於廚房前方的小型隔間,就餐環境基本上沒有私密性可言。
此前,網上公布了這家餐廳的菜單,其中最貴的澳洲大龍蝦也不過59美元,午餐平均每人的花費約是165.24美元。盡管邀請了7位朋友一同赴宴,但趙丹陽每分鍾還是為這頓午餐支付了1萬美元。午餐話題:
通脹、美元匯率、產業等
午餐一共進行了3個半小時。飯後,巴菲特興致頗高地向眾多到場媒體表示:「午餐很棒,趙丹陽是個非常出色的人。」但當被問及談話內容時,巴菲特笑稱,「他們為此付了200多萬美元,這個我可不能告訴你。」
另一位主角趙丹陽則表現得非常大方。他透露,和巴菲特一起探討了通貨膨脹、美元匯率、公司治理結構、教育以及慈善事業等話題,「整個談話過程都很開心」。
「巴菲特看好美國和中國市場,他認為未來10年、20年中美兩國的經濟都會有不錯表現,但中國會發展得更快一些。」趙丹陽稱,「在產業方面,巴菲特說很少買周期性產業,對中石油只是碰巧投資,當時中石油的價格被低估了。」趙丹陽還向巴菲特推薦了港股物美商業(8277.HK),而巴菲特表示「回去會看看」。最大收獲:
今後投資敢「下重手」
「巴菲特經歷過幾個完整的經濟周期。而我只經歷過兩個完整的周期,所以巴菲特給我的一些回答,讓我有信心作出一些大膽的決策。」趙丹陽說,天價午餐帶給他最大的收獲就是在將來的投資過程中敢「下重手」。
事實上,想與股神共進午餐的人還有很多。eBay網顯示,截至北京時間昨晚6時,一位競拍者已經把價格推上了30.03萬美元。
雖然受金融危機影響,股神巴菲特的完美形象多少打了折扣,但畢竟與其共進午餐的機會每過一年就少一次。前年成功競標的帕布萊就曾表示,如果今年的拍賣最高出價不到7位數,他會感到「很意外」。
Ⅳ 關於股神巴菲特的問題!!!!!!
首先要說的是股市一定會賺錢,而且會賺大錢,但是前提是投資而不是投機!巴菲特就是深得格雷厄姆的觀念堅持的是價值投資,而且中國經濟發展這么迅速,所以機會是更大的!
Ⅵ 研究巴菲特的中國學者有那幾個
在中國據我所知有一個叫劉建位的人一直在研究巴菲特,還有一個私募基金的經理叫但斌的也採用巴菲特的辦法做私募基金。另外一個私募基金的經理叫李震寧,說自己是巴菲特加索羅斯。
Ⅶ 對基金經理與巴菲特並肩作戰的機遇擦肩而過的現象有什麼感想與評述
收購比亞迪,是發生在眼前且令人有興趣的「巴菲特投資活案例」,而且對象是中國公司。通讀了2003-2008年中期比亞迪的定期報告,本文嘗試畫一下比亞迪的簡單圖景,拋磚引玉之。
起源:近來在美國市場頻頻出手的巴菲特將目光瞄準了中國。巴菲特旗下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日前以18億港元認購了比亞迪10%的股份,並表示這是投資中國市場的開始。
雙方達成的收購協議顯示,中美能源控股公司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其2.25億股股份,約佔比亞迪本次配售後10%的股份,交易總金額約為18億港元(相當於2.3億美元),中美能源控股公司主席戴維?索科爾將出任比亞迪的非執行董事。
進展:
巴菲特又出手了。此次的獵食對象不再是中石油這種傳統能源行業,而是比亞迪這種環保領域的佼佼者。
巴菲特過去鍾情於業務單一、擁有知名品牌、市場需求及現金流穩定的公司,如可口可樂及中國石油等傳統行業。可以用穩重保守的「成年人」來形容巴菲特過去所選股票的特點。
而比亞迪除了是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這一名頭之外,其它條件似乎差強人意。它更多的是一個增長和高科技的故事。而這恰恰是巴菲特過去所不感冒的,在新舊世紀之交的網路股熱潮中,他就一直是旁觀者。因此,比亞迪更多的是像一個追求時尚及充滿活力的「年輕人」。
理由:
就在巴菲特2.3億美元入股剛過一周,比亞迪即宣布以近2億元人民幣的代價收購了一家半導體製造企業——寧波中緯。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收購是比亞迪整合電動汽車產業鏈、實現電動車量產化和商業化的重要步驟。
巴菲特為何要18億港元投資比亞迪?我們依然會清晰發現這一投資與其一貫的投資原則相吻合。
結果: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憑借「股神」巴菲特入股的消息,比亞迪(01211,HK)股價三天飆升近90%。就在不少散戶投資者在16港元高位追買比亞迪時,美國大型基金富達國際卻在部署撤離。
王傳福說:
他表示:「比亞迪將以新能源汽車作為進入北美和歐洲市場的敲門磚。這也是我們歡迎巴菲特投資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投資可以加速比亞迪在北美進行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我們將通過F3DM混合雙模動力車和純電動車來打入歐洲市場,計劃2010年試運行,2011年正式推出,並和在美國市場的發展計劃保持同步。」
而在歐洲,比亞迪通過手機和IT零部件業務已經積累了不少市場經驗,對歐洲的客戶需要也十分了解,因此沒有尋找戰略合作夥伴的計劃。王傳福同時指出:「歐洲各國政府對於環保型汽車都持歡迎的態度。明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將在丹麥舉行,比亞迪將作為贊助商參加此次活動,並展示一些示範項目。」
各家觀點:
「修正的價值投資」
「精妙絕倫。」這是清議對巴菲特收購比亞迪這一筆作出的評價。
在決定什麼行業什麼公司值得投資以前,方法論的分歧再一次被提出。
清議指出,在投資領域,中國原本是技術型分析佔主導,到後來倡導價值投資,再後來風向又轉——「很多人說它不靈。」「從經濟學角度來講,價值投資是正確的,但不能過分強調,比方說如果大環境不好,那即使價值投資也不能獨善其身。」在錯誤的點位買進正確的公司,仍然不能說是一個好的選擇。
Ⅷ 20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的排名
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資界的專超級巨星
約翰·鄧普屬頓(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資之父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維·多德(David Dodd) —— 價值投資之父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約翰‧內夫(John Neff)—— 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
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指數基金教父
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 Price) ——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
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
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
Ⅸ 巴菲特炒股賺錢多還是基金經理賺多
沃倫巴菲特被稱為股神,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平均值在20%左右、這是非常高的,而且數十年如一日,非常穩。而基金經理的投資,特別是偏股型基金的產品回報率忽高忽低,不是長期的價值投資,更像是短期的投機行為。所以從短線看,例如1年,基金經理賺錢比巴菲特多。
Ⅹ 為什麼這么多基金經理比不上巴菲特
您好,為什麼這么多搞軟體的比不上蓋茨。
時間不同機遇不同,國內的基金經理主要在A股投資,市場也不同,包括資金的管理,運營等模式也不同,不具備可比性,而且巴菲特確實是實力使然,未來會不會出現中國的資本大亨,也不能直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