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級基金 t1溢價率 t2溢價率什麼意思
從理論上來講,如果基金出現整體溢價或者折價,就存在套利機會,即以便宜的價格獲取母基金份額,然後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由此,投資者可以申購母基金份額,分拆後賣出子份額博取套利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整個套利過程需多個交易日,操作風險較大,賣出子份額當日如果溢價率回歸甚至出現折價,套利就會失敗。如果投資者不了解分級基金及套利機制,盲目跟風,更可能遭受巨大損失。 比如,某分級基金母基金凈值為1.064元,而兩類子份額分別為1.032元和1.248元,合並後對應「價格」為1.14元,高於母基金凈值,即整體溢價率為7.04%。理論上,只要以1.064元申購母基金,拆分後再將兩個子份額以1.14元的價格賣出,就可獲得7.04%的收益。相反,如果基金交易價格低於凈值,就可以低價買入基金兩類份額,合並後以高價贖回母基金,就可以實現低買高賣。 那麼,如何利用整體折溢價獲利?一是在溢價時申購拆分並賣出。出現整體溢價時,投資者申購母基金,拆分後分別賣出兩類份額。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投資者觀察到溢價並進行套利,但套利過程需要4個工作日,當投資者需要賣出子份額實現收益時,溢價率可能已經消失,即賣出的價格可能低於申購時的價格,導致虧損。二是折價時買入合並並贖回。出現整體折價時,需要先按配比買入穩健和進取份額,合並得到母基金份額後贖回。由於整個過程需要4個工作日,期間投資者相當於持有母基金,凈值下跌會吞噬套利收益。對此,可以利用股指期貨或融券賣出ETF來對沖母基金凈值波動的風險。在不考慮交易成本的情況下,這樣操作可以實現無風險套利。
B. B基金的溢價率應該怎麼算
先說一下折溢價率的概念,所謂折價,通俗的說就是打折賣東西了,對我們來講就是淘到寶貝了,即凈值大於市價,東西賣偏宜了,公式:折價率=(凈值-市價)/凈值。反之稱為溢價,東西賣貴了,大於了它本身的價值。公式:溢價率=(市價-凈值)/凈值。其中市價就是當天收盤價,比如昨天150172證券B收盤價是1.557元/份,那它的市價就是1.557元。而凈值就是基金公司每晚8點左右公告的價格,比如昨天收盤後是1.235元/份,具體見申萬凌信基金公司。更直白點說,折價為正數,可買。溢價位負數,應賣。舉個例子,賣截止昨日收盤,150172證券B出現了5.3%的溢價率,而150201B卻是3%的折價,光母基金這塊,二者就差了8.3%,而杠桿B部分最少都是1.5倍--1.7倍作用,因此它們之間差12%以上,今早大家應該賣證券B,然後換入劵商B。
再具體說說分級基金的折溢價率演算法,它的公式:折價率=(凈值-市價)/凈值,溢價率=(市價-凈值)/凈值。不過,分級基金分成了A和B兩部分,因此算市價和凈值時,還要把A和B相加除2才行。下面舉個例子:昨日收盤時,150201劵商B市價為1.503元(即收盤價),當晚公告的凈值為1.392元(見招商基金網站150201劵商B市價為1.503元(即收盤價),當晚公告的凈值為1.392元(見招商基金網站。150200劵商A市價為0.824元(即收盤價),當晚公告的凈值為1.006元。A B整體市價為(1.503 0.824)/2=1.1635元。同理,A B整體凈值為(1.392 1.006)/2=1.199元,凈值1.199元大於市價1.1635元,因此當前屬於折價交易狀態,宜採用公式:折價率=(凈值-市價)/凈值=(1.199-1.1635)/1.199*100%=2.96%,有空再說說折溢價套利。
C. 什麼是分級基金的折溢價計算公式是什麼
你好,以鵬華分級基來金為例源,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1)由於分級A與分級B在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各自的基金凈值外,還有各自的交易價格。交易價格與凈值存在價差時,出現折溢價。
? 整體折溢價:當分級A、分級B的交易價格之和高於母基金實時凈值的兩倍,分級基金整體溢價。反之,整體折價。這種折價或溢價現象創造了套利機會。
? 分級A折溢價:分級A價格高於分級A凈值時,分級A溢價,反之折價。
? 分級B折溢價:分級B價格高於分級B凈值時,分級B溢價,反之折價。
(2)計算公式
? 母基金溢(折)價率=(分級A市價×份額佔比+分級B市價×份額佔比-母基金凈值)÷母基金凈值
? 分級A溢(折)價率=(分級A市價-分級A凈值)÷分級A凈值
? 分級B溢(折)價率=(分級B市價-分級B凈值)÷分級B凈值
D. 分級基金的溢價率和整體溢價率的區別
從理論上來講,如果基金出現整體溢價或者折價,就存在套利機會,即以便宜的價格版獲取母基金份額,然後權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由此,投資者可以申購母基金份額,分拆後賣出子份額博取套利收益。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整個套利過程需多個交易日,操作風險較大,賣出子份額當日如果溢價率回歸甚至出現折價,套利就會失敗。如果投資者不了解分級基金及套利機制,盲目跟風,更可能遭受巨大損失。
比如,某分級基金母基金凈值為1.064元,而兩類子份額分別為1.032元和1.248元,合並後對應「價格」為1.14元,高於母基金凈值,即整體溢價率為7.04%。理論上,只要以1.064元申購母基金,拆分後再將兩個子份額以1.14元的價格賣出,就可獲得7.04%的收益。相反,如果基金交易價格低於凈值,就可以低價買入基金兩類份額,合並後以高價贖回母基金,就可以實現低買高賣。
E. 溢價率大幅升高的分級基金b端是什麼意思
說的是分級B 價格 和 凈值之間的差額。
F. 什麼是分級基金,分級基金投資技巧,分級基金的風險性
分級基金又叫「結構型基金」,是指在一個投資組合下,通過對基金收益或凈資產的分解,形成兩級(或多級)風險收益表現有一定差異化基金份額的基金品種。它的主要特點是將基金產品分為兩類或多類份額,並分別給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分級基金各個子基金的凈值與佔比的乘積之和等於母基金的凈值。例如拆分成兩類份額的母基金凈值=A類子基凈值XA份額佔比%+B類子基凈值XB份額佔比%。如果母基金不進行拆分,其本身是一個普通的基金。分級模式主要有融資分級模式、多空分級模式。債券型分級基金為融資分級。
分級基金可以分為兩大類,即股票分級基金和債券分級基金。股票分級基金主要投資於股票,又可分為主動管理的和指數型的。債券分級基金,又可分為一級和二級債券分級基金。一級債券基金不能在二級市場直接買入股票,但可以打新股,二級債券分級基金可以在二級市場買入不多於20%的股票,因此一級債券分級基金風險低於二級債券分級基金。
股票分級基金一般分成三個份額,即母基金份額,優先類份額,進取類份額。其中母基金份額和一般的股票基金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不過可以按比例轉換為優先類份額和進取份額。優先份額一般凈值收益率是確定的,比如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5%。站在進取類份額投資者的角度看,實際上就是向優先類份額借入資金,再去購買股票,支付的代價是要向優先類份額支付一定的利率。這里非常關鍵的地方有兩點,其一是優先類份額的基準收益率,這代表了進取類份額借入資金的成本。如果基準收益率較高,則有利於優先份額的投資者,不利於進取份額的投資者。其二是優先份額與進取份額之間的比例,這代表了進取類份額向優先類份額的融資比例。
一般來說,優先份額比上進取份額的比例越低,越有利於進取份額,因為進取份額可以借入更多的資金。不過同時進取份額的風險也上升,因為此時杠桿倍數增加了。進取份額適合更願意承擔風險的投資者,如同借入資金炒股,收益可能更高,但風險也上升了。
債券分級一般就分成兩個份額,即優先類份額和進取類份額。比如大成景豐基金,按照7∶3 的比例確認為A類份額和B類份額,A類份額約定目標收益率為3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0.7%。A類份額是優先份額,B類份額是進取類份額。
杠桿交易風險
為什麼很多分級基金B上漲得很快呢,其原因就是在於杠桿。而且,分級基金的杠桿是隨時在發生變化的,並不是很多投資者理解的2倍杠桿,分級基金在最初成立之時是2倍杠桿,而後隨著B類凈值的波動,杠桿會隨時發生變化,杠桿計算公式如下:
分級基金B的杠桿=(分級基金A場外凈值+分級基金B場外凈值)/分級基金B場外凈值
從如上公式我們可以看出,當B端凈值上漲的時候,杠桿就變小了,而當B端凈值下跌的時候,杠桿就變大了,其杠桿區間一般介於[1.5,5]之間。
所以,投資者投資分級基金時,最需要先關注的就是其杠桿交易風險,在市場上漲的時候,會有驚人的超額收益,然而,當市場下跌的時候,其杠桿也會放大風險!
溢價套利風險
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分級基金投資主要的風險是溢價交易風險,當很多投資者不了解分級基金的計價規則時,可能會大幅抬高分級基金B端的場內價格,從而導致了套利機會的出現,一般而言,套利需要T+3個工作日才能實現,而現在一些券商有提供「盲拆」的功能,T+2個工作日即可實現從場外申購母基金轉移到場內拆分賣出套利。
所以,當分級基金連續漲停而其所在行業並沒有大幅上漲的情況下,投資者需要非常注意分級基金是否出現了無風險套利機會了,這個時候再跟進投資往往很容易被套利!
那麼如何來計算所投資分級基金B的溢價率,目前市場上都有計算分級基金B的溢價率,然而他們的計算基本都不具備參考價值,因為這些溢價率沒有考慮到分級基金A的折價情況。要計算分級基金B的有效溢價率(即有套利空間的溢價率),需要參考4個價格即分級基金A和B場內場外的價格,計算公式如下:
B的有效溢價率=[B的場內價格-B的場外凈值-(A的場外凈值-A的場內價格)]/B的場內價格
當B的有效溢價率低於20%的時候,從理論上,投資風險相對比較低,如果超過20%,那麼短期內就不要介入,B的套利的風險非常高。所以,某隻分級基金連續上漲而其基金凈值並沒有大幅上漲的情況之下,投資者就需要非常謹慎了,如果出現了比較的套利空間,這個時候如果再介入分級基金,就存在著被套利的風險。
基金下折風險
基金下折也是不定期折算的一種形式,與上折正好相反,下折是當B份額的凈值下跌到某個價格時(比如0.25元),為了保護A份額持有人利益,基金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對分級基金進行向下折算,折算完成後,A份額和B份額的凈值重新回歸初始凈值1,A份額持有人將獲得母基份額,B份額持有人的份額將按照一定比例縮減。
基金下折會存在什麼風險呢?
場內分級基金B往往是有溢價的,其中主要溢價就是來分級基金A的折價,而當分級基金B臨近下折線,資金的避險情緒會不斷增加,這個時候,分級基金A往往更受青睞,從而會導致分級基金B的溢價率大幅下降,很多投資者如果不明白其中道理,覺得分級基金B便宜了就大舉建倉,下折之後往往虧損更多。
G. 分級基金溢價率怎麼算查半天看不明白啊,求詳細舉例的,謝謝
折價率=(凈值-市價)/凈值。溢價率=(市價-凈值)/凈值。其中市價就是當天收盤回價,比如某答天150172證券B收盤價是1.557元/份,那它的市價就是1.557元。而凈值呢?就是基金公司每晚8點左右公告的價格,比如當天收盤後是1.235元/份,就出現了溢價。溢價率=(1.557-1.235)/1.235=26.07%。更直白點說,折價為正數,可買。溢價位負數,應賣。
H. 分級基金的什麼是整體溢價率
這個一般指的是指數基金,基金公司把基金拆分為母基金和子基金,把子基金分為進取B和穩健A兩個類型,這子基金和母基金有一定的參照關系,子基金價格太高的話,就是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