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用支出法計算GDP的時候,居民儲蓄是算作「投資」嗎
用支出法計算gdp時的投資,指的是總投資,而總投資包括凈投資和重置投資,所以支出法計算gdp要算入重置投資。
投資按種類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你老師的意思是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已經包括了重置投資,無需重復計算,並非計算gdp不包括重置投資
『貳』 gdp=消費+出口+投資,其中投資包括哪些方面
支出法核算GDP,就是從產品的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的支出加總而計算出的該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又稱最終產品法、產品流動法。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產量,P1、P2……P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價格,則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在現實生活中,產品和勞務的最後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這幾方面支出的總和。
1.居民消費(用字母C表示),包括購買冰箱、彩電、洗衣機、小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服裝、食品等非耐用消費品的支出以及用於醫療保健、旅遊、理發等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屬於消費。
企業投資(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機器設備、住宅及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2.資產投資指新造廠房、購買新設備、建築新住宅的投資。為什麼住宅建築屬於投資而不屬於消費呢?因為住宅像別的固定資產一樣是長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貨投資是企業掌握的存貨(或稱成為庫存)的增加或減少。如果年初全國企業存貨為2000億美元而年末為2200億美元,則存貨投資為200億美元。存貨投資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因為年末存貨價值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年初存貨。企業存貨之所以被視為投資,是因為它能產生收入。從國民經濟統計的角度看,生產出來但沒有賣出去的產品只能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處理,這樣是從生產角度統計的GDP和從支出角度統計的GDP相一致。
計入GDP中的投資是指總投資,即重置投資與凈投資之和,重置投資也就是折舊。
投資和消費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具體的分類則取決於實際統計中的規定。
3.政府購買(用字母G來表示),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購買軍火、軍隊和警察的服務、政府機關辦公用品與辦公設施、舉辦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開辦學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給政府雇員的工資也屬於政府購買。政府購買是一種實質性的支出,表現出商品、勞務與貨幣的雙向運動,直接形成社會需求,成為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政府購買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轉移支付、公債利息等都不計入GDP。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產出來的商品與勞務的作為報償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失業救濟、貧困補助、老年保障、衛生保健、對農業的補貼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通過其職能將收入在不同的社會成員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將一部分人的收入轉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實質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轉移支付發生時,即政府付出這些支出時,並不相應得到什麼商品與勞務,政府轉移支付是一種貨幣性支出,整個社會的總收入並沒有發生改變。因此,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中。
4.凈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是指進出口的差額。進口應從本國總購買中減去,因為進口表示收入流到國外,同時,也不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出口則應加進本國總購買量之中,因為出口表示收入從外國流入,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因此,凈出口應計入總支出。凈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
把上述四個項目加起來,就是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
GDP = C + I + G +(X-M)
在我國的統計實踐中,支出法計算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劃分為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總額,它反映了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
最終消費分為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居民消費除了直接以貨幣形式購買貨物和服務的消費外,還包括以其他方式獲得的貨物和服務的消費支出,即所謂的虛擬消費支出。居民虛擬消費支出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單位以實物報酬及實物轉移的形式提供給勞動者的貨物和服務;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務;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服務。
通過支出法計算的GDP,我們可以計算出消費率和投資率。所謂消費率就是最終消費佔GDP的比率,所謂投資率就是資本形成總額佔GDP的比率。按照有關統計資料,最近幾年以來,我國的消費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趨勢,2005年我國的消費率為52.1%,投資率為43.4%。同世界水平相比我國的消費率明顯偏低。因此,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宏觀經濟調控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調整投資和消費的比例關系,擴大消費需求是擴大內需的重點。
『叄』 支出法核算GDP中「企業投資」只是指生產性的投資嗎
算在消費中,投資只包括固定投資和存貨投資
『肆』 在宏觀經濟學中,描述GDP時有提到私人投資,提到國民收入核算時提到個人收入,這裡面私人和個人有什麼
該問題總共五個問號,我分成五個問題回答
一.「私人」和「個人」的區別?
私人投資就是『個人』資產佔有者將資本投放到生產和流通領域的行為和專指一個國家的私人資本投放另一個國家,開設公司或企業,從事經營活動。
個人,或稱個體,一般是指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中的特定的主體或結構,也是一種自我稱呼。個人收入(Personal Income)指一個國家一年內個人年得到的全部收入。個人從各種途徑所獲得的收入的總和,包括工資、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會福利等所收取得來的收入。反映了該國個人的實際購買力水平,預示了未來消費者對於商品、服務等需求的變化。個人收入指標是預測個人的消費能力,未來消費者的購買動向及評估經濟情況的好壞的一個有效指標。
你所問的「私人」和「個人」的區別實際就是「私人投資」和「個人收入」的問題,我認識如下:
私人投資裡麵包含個人資產佔有者在本國和其他地區開設公司或企業的數據,而個人收入是個人從各種途徑所獲得的收入的總和。
二.投資一定是私人投資嗎?
投資的概念:投資指的是用某種有價值的資產,其中包括資金、人力、知識產權等投入到某個企業、項目或經濟活動,以獲取經濟回報的商業行為或過程。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證券投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其中基本分析主要應用於投資標的物的選擇上,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則主要應用於具體投資操作的時間和空間判斷上,作為提高投資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有益補充。
根據定義投資這種行為不是特指個人,應該理解為包含個人、集體、國家行為等在內的整個社會的行為。
三.……Gdp所指投資就是私人投資嗎?
「GDP=消費+投資+政府購買(政府支出)+凈出口」之中的投資依然可以理解為包含個人、集體、國家行為等在內的整個社會的行為,並不單指私人投資。
四.國企建廠是投資還是政府購買?
這個問題很簡單,國企是企業,有獨立的法人資格,是合法的投資主體,所以國企建廠是投資行為而不是政府購買。
五.政府建辦公樓是投資還是政府購買?(原文件表達模糊,我理解你是這樣問的)
政府建辦公樓的行為既是投資又是政府購買,從GDP來講是政府出資投入到建辦公樓的項目上來,所以說是投資。但另一方面,對建築市場以及建材市場還有勞動力市場政府建辦公樓的行為是因為政府的購買或支出才帶累了繁榮的機會,所以政府建辦公樓的行為既是投資又是政府購買。
問題復雜,拋磚引玉啊。請朋友們批評啊
『伍』 GDP中的投資是什麼意思
1、我首先回到你的第一個問題,GDP計算中的投資是指企業投資。GDP的計算一般有兩種演算法,一種演算法是支出法,一種演算法是收入法,你說的這種演算法是指支出法。
在宏觀經濟學研究中,一般將支出的主體分為四類,
一類是消費者的消費支出,
二類是政府的購買支出,
三類是你所說的企業投資支出,
最後一類是凈出口的支出,如果用符號表示,則為GDP=C+G+I+NX。
2、關於第二個問題,政府購買為何會拉動GDP。GDP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的貨幣總價值,當政府進行投入時,將會修建大量的高鐵、房地產、道路,這些都可以以貨幣計算,故而會迅速拉動政府GDP。
3、關於第三個問題,房地產為何能拉動GDP。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房地產本身價值高,其計入GDP將是一個很大的量。二是房地產設計的產業鏈長,建房地產要用鋼筋水泥等建材,買房子的還需要購買傢具等等,這會刺激相關產業的繁榮,可以迅速拉動GDP。
(5)gdp企業投資包括居民投資嗎擴展閱讀:
計算過程:
1、國家統計局每年公布GDP數據計算需要經過以下幾個過程:初步估計過程、初步核實過程和最終核實過程。初步估計過程一般在每年年終和次年年初進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數據只是一個初步數,這個數據有待於獲得較充分的資料後進行核實。
2、初步核實過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進行。初步核實所獲得的GDP數據更准確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許多重要資料,因此相應的數據尚需要進一步核實。最終核實過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進行。
3、這時,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種統計資料、會計決算資料和行政管理資料基本齊備。與前一個步驟相比,它運用了更全面、更細致的資料,所以這個GDP數據顯得就更准確些。
4、此外,GDP數據還需要經過一個歷史數據調整過程,即當發現或產生新的資料來源、新的分類法、更准確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則時,要進行歷史數據調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這是國際慣例。如美國在1929年至1999年之間就進行過11次歷史數據調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內生產總值
『陸』 關於GDP的核算問題,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不會重疊計算嗎
按照支出法計算,GDP=消費(C)+投資(I)+政府購買支出(G)+凈出口(X-M)
您所說的這道題只涉及家庭和企業兩部門模式,故 GDP=消費(C)+投資(I)=消費(C)+儲蓄(S)=0.8+0.2=1
如果產品只消費了0.8萬億,那麼還有0.2萬億的沒賣掉,算入投資(I)。
『柒』 宏觀經濟學中,居民購買股票不算投資,不計入GDP,那購買股票得到的分紅收入呢這個算不算在GDP里。
股票、債券的購買都只是財富主體的轉移。購買行為並沒有創造出任何新的價值。雖然,個人購買這些金融產品,冠名一個所謂的「投資」行為。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投資,只是財富的主體,從一個人或者公司,轉移到另一個人手裡。當然,公司拿到募集的資金進行投資,就算入GDP了。
紅利,同理也不能算入GDP。因為這里有個重復計算的問題。紅利,來自公司利潤的一部分。已經作為公司的收入計入GDP了。所以,發放到投資個人手裡的時候,就不能再次算入GDP了。要是還不懂,你可以去牛人直播找老師請教下
『捌』 在gdp核算中,投資包括哪些
存貨。
企業投資(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回機器設備、住宅答及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2.資產投資指新造廠房、購買新設備、建築新住宅的投資。為什麼住宅建築屬於投資而不屬於消費呢?因為住宅像別的固定資產一樣是長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貨投資是企業掌握的存貨(或稱成為庫存)的增加或減少。如果年初全國企業存貨為2000億美元而年末為2200億美元,則存貨投資為200億美元。存貨投資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因為年末存貨價值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年初存貨。企業存貨之所以被視為投資,是因為它能產生收入。從國民經濟統計的角度看,生產出來但沒有賣出去的產品只能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處理,這樣是從生產角度統計的GDP和從支出角度統計的GDP相一致。
『玖』 宏觀經濟學中GDP的組成部分包括投資,投資又包括一項叫庫存變動的,庫存變動是持續增加的嗎
庫存增加說明居民的實際需求小於企業供給,根據凱恩斯曲線可以看到兩條線的間隙變大。這種增加不是每年持續的,也可以變為負數(當居民需求大於企業供給,企業就會抽調庫存來滿足居民需求)均衡狀態下的庫存是0。庫存正負會隨著經濟周期而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