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有幾家石油公司
第一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值得關注的是,中石化是今年三桶油中最能賺錢的企業,在剛剛公布的年中報,中石化上半年營業收入達人民幣1.30萬億元。營業利潤人民幣679億元,同比增長51.3%。平均每天賺2.3億元。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中國石化都是中國石油化工行業當之無愧的老大。
第二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中石油與中石化都處於兩萬億元俱樂部,營業收入相差不大,根據年中報顯示,賺錢能力,中石油日賺1.5億元,略遜於中石化。
需要關注的是,中石油正在持續加強國內油氣的開發力度,特別是在頁岩氣開采方面,已經在四川布局了上百台鑽機。
第三名: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三桶油中的老三,中海油,相比於他的大哥二哥,顯得略低調,但卻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實幹家,2018年,在勘探開發上,全年預計投入700-800億元人民幣。
特別是在海外市場開發這一塊,中海油業績不錯,蓋亞那Stabroek區塊可采資源量超40億桶油當量。中海油在蓋亞那參股的板塊,計劃2020年投產,高峰產量將達120000桶油當量/天。
第四名:中國中化集團
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一直有傳言,兩化將合並,就在前不久,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兼任了中國化工集團董事長。有業內人士分析,可能是兩化合並的先兆,一旦合並成功,石油化工領域,將可能出現又一個萬億級別的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今年前不久,中化集團宣布了《中化集團關於深化改革全面轉型為科技驅動的創新平台公司的決定》,正式宣告了這家公司歷史性大轉型序幕的拉開。
第五名:恆力集團有限公司
恆力集團是上榜的石油化工企業前五名中,唯一一家民營企業,足見其實力。恆力集團始建於1994年,是以石化、聚酯新材料、紡織為主業,貿易、金融、熱電等多元化發展的國際型企業。
目前,恆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作為國務院發文重點支持、國家發改委推動東北振興的重點項目,現已進入安裝高峰期,是國家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中推進速度最快的項目。
第六名: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天然油礦,從2007年開始,延長石油連續11年保持千萬噸原油產量,這在老油田中不可多見。值得關注的是,延長石油今年上半年營收1410.9億元,首次挺進了世界300強。
第七名: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新疆廣匯實業作為一家民營企業,這些年一直處於進步中,增長勢頭強勁。公司創建於1989年,現擁有廣匯能源、廣匯汽車、廣匯寶信、廣匯物流4家上市公司。
2017年首次進入「世界500強」,排名第495位,是新疆首個入圍「世界500強」的本土企業。2018年,集團再次入圍世界500強,位列第456位,較2017年提升39位。
第八名: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榮盛控股集團總部位於被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市,依託於杭州市近幾年的高速發展,該集團也獲得了不錯的經營業績,對求職者來說,要是能去其杭州總部上班就更好了。
該集團在石化化纖領域實力非常強勁,目前,該集團正在舟山建設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計劃於2018年底投產。
第九名:浙江恆逸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恆逸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化纖與化纖原料生產的現代大型民營企業,其總部同樣位於杭州市蕭山區。
目前正在進行的項目,恆逸(汶萊)PMB石油化工項目是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大項目,項目位於汶萊達魯薩蘭國(Brunei Darussalam)大摩拉島(PualuMuaraBesar),是中國民營企業迄今為止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
第十名:山東東明石化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東明石化擁有強大的煉油能力,是中國領先的獨立石油化工企業,在成品油銷售領域,該公司在山東、河北和河南三省已擁有成熟的成品油銷售網路。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2月,山東東明石化集團與全球能源巨頭之一的BP,宣布簽署合資公司協議。雙方將在山東、河南以及河北開展高端品牌成品油零售和便利店業務。國內特大型民企與國際能源巨頭的強強聯合,勢必給國內加油站領域帶來不一樣的沖擊。
2. 國有企業都有哪些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1、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基礎上改組的國有企業,由中央管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按照國務院關於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要求,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以經營電力產業為主,綜合發展的企業法人實體。
2、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是2002年(壬午年)12月29日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而成的特大型發電企業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試點。
3、中國華電集團公司(China Huadian Corporation)簡稱中國華電(CHD),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注冊資本120億元人民幣,是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組建的五家國有獨資發電企業集團之一,屬於國資委監管的特大型中央企業,經國務院同意進行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的試點單位。
4、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英文:China Guodian Corporation)是經國務院批准,於2002年12月29日在原國家電力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的基礎上組建的以發電為主的綜合性大型電力集團、副部級大型央企。
5、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簡稱中電投集團)組建於2002年12月29日,是集電力、煤炭、鋁業、鐵路、港口各產業於一體的綜合性能源集團,是國家五大發電集團之一。中電投集團注冊資本金人民幣120億元,在全國唯一同時擁有水電、火電、核電、新能源資產,是國家三大核電開發建設運營商之一。
(2)浙江海洋開發投資集團擴展閱讀:
國有獨資公司由政府全額出資,受公司法規范。這類企業以社會公共目標為主,經濟目標居次。這類企業主要是典型的自然壟斷企業和資源類企業,如鐵路、自來水、天然氣、電力、機場等。從經濟學角度,這類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應該按邊際成本或平均成本定價,以此來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而不是謀求從消費者那裡攫取更多的剩餘。
國有控股公司由政府出資控股,受公司法規范。這類企業兼具社會公共目標和經濟目標,以經濟目標支撐社會公共目標。這類企業主要是准自然壟斷企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如電子、汽車、醫葯、機場等。需要注意的是,這類企業不直接提供公共服務,而是通過向國家財政上交股息和紅利,間接提供公共服務。
如果由於特殊環境,這類企業不得不履行一些公共職能,則由此造成的損失,由國家財政給予補償。不過,在補償以後,股息和紅利不能免除。當然,通過約定和核算,二者可以相抵。
3. 中國著名造船廠有哪些
現在最著名的應該是這些: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由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中國船舶工業貿易公司、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出資組建,是一家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多元投資的現代化大型船舶總裝廠。
公司坐落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長江口南港河段南岸,現有面積146萬平方米,岸線長1569米。一期工程總投資32.14億人民幣,於1999年10月開工建設,2001年11月投入使用,2003年10月竣工驗收,年造船總量120萬載重噸以上。二期工程總投資12億人民幣,於2005年3月開工,計劃於2008年3月竣工,屆時年造船總量將達到260萬載重噸以上的規模。
2001年以來,公司先後與日本、比利時、美國、希臘、土耳其、義大利以及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等國內外著名航運公司簽訂了船舶建造合同。公司的主要產品有,綠色環保型17.5萬噸、17.7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10.5萬噸阿芙拉型原油輪、15萬噸、17萬噸和30萬噸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正在研發的主要產品有,30萬噸VLCC、鑽井平台、大型集裝箱船等。
公司已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和「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已先後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OHSAS1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審核認證,在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公司大力弘揚「學習、創新、團結、卓越」的企業精神,積極倡導「推行綠色造船,創立安全環境,建造優質產品」的管理理念和「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價值觀,全面參與國際競爭,全力打造優良品牌,向著世界一流船舶總裝廠的目標穩步邁進。
以後最大的就該是這個了:
2003年8月12日,中船集團公司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我國內地及香港20餘家主要媒體的記者出席
了會議。會上,集團公司總經理陳小津通報了上海市在長興島安排8公里岸線,用於中船集團公司系統內船廠調整搬遷的情況,並介紹了「長興工程」進展情況。
陳小津指出,長興島8公里岸線的規劃建設是中船集團公司成為世界第一造船集團的重要依託,也是我國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國的重要依託。中國造船要在2015年成為世界第一,中船集團公司就必須成為世界第一造船集團。長興島基地的建設將用8-10年的時間,力爭在2013年前完成。
「長興工程」的啟動意味著上海即將興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造船基地。中船集團公司將把船廠搬遷重建與結構調整結合起來,瞄準世界最先進水平,高起點、高標准地規劃建設「長興工程」。隨著上海船廠、江南造船(集團)公司等各大船廠的陸續搬遷重建,中船集團公司上海造船基地將實現從黃浦江到長江的大騰挪、大變樣。
中船集團公司將充分發揮上海市良好的地域優勢以及科技、人才、配套、金融、航運等綜合優勢,抓住船廠搬遷重建的歷史機遇,使上海造船能力到2015年時達到1200萬噸,成為世界最大的造船基地,並繼續保持我國最大的海軍裝備建設基地地位。
中船集團公司將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科學規劃、使用好8公里岸線。集團公司堅持搬遷重建與結構調整相結合,通過新廠建設,在實現造船產量跨越式發展的同時,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換代,為今後20年乃至50年船舶工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要堅持以科技為先導,建立和完善集團公司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產品預研開發和先進造船工藝技術研究,明確各大總裝廠產品分工系列,引導各廠建立各自的品牌船型,形成錯位競爭的格局。在「長興工程」建設中將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組建專業化加工中心,優化造船供應鏈,探索建立大宗材料配送中心和專業化加工中心以及專業化服務公司,將骨幹船廠向專業化總裝廠方向調整。中船集團公司將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集中發展一批有競爭力優勢的重點配套產品,同時積極探索通過與國際著名廠商的合資合作,盡快提高關鍵配套產品國產化水平。
陳小津還透露,在長興島基地的規劃中,也考慮了豪華遊船的建造;一旦有需求,新船廠就習以攻克中國造船業在新船型建造中的又一個難題。
4. 國家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公司、中國中信集團、國家電網、中國移動這幾公司總部的收入是多
選擇工作吧?
首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該單位的工作職能決定的。機構相對精簡、權力較大、收入較高、代表部分政府職能、金融行業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各方面的資源配置都不差,有發展前途、絕對壟斷。
其次選擇國家電網,高度壟斷,收入不錯。
中國移動,壟斷性強,以後發展空間較大,從科技發展的小型化和無線化便捷化的發展趨勢,有創新的空間和發展空間。
中海油,三大石油集團,收入也不錯。
中信集團,一個大型的集團公司,什麼都做,競爭性相對較強。
5. 全國都有哪些大型煤礦
我國煤炭資源在地理分布上的總格局是西多東少、北富南貧。而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目前經濟還不發達的山西、內蒙古、陝西、新疆、貴州、寧夏等6省 國家大型煤炭基地由神東、陝北、黃隴、晉北、晉中、晉東、魯西、兩淮、冀中、河南、雲貴、蒙東(東北)、寧東等13個大型煤炭基地組成,包含98個礦區。
這13個大型煤炭基地的發展方向和重點是:神東、晉北、晉中、晉東、陝北大型煤炭基地主要負擔向華東、華北、東北供給煤炭,並作為「西電東送」北通道電煤基地。冀中、河南、魯西、兩淮基地負擔向京津冀、中南、華東供給煤炭。蒙東(東北)基地負擔向東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供給煤炭。雲貴基地負擔向西南、中南供給煤炭,並作為「西電東送」南通道電煤基地。黃隴(華亭)、寧東基地負擔向西北、華東、中南供給煤炭。
該規劃涉及14個省、區,總面積10.34萬平方公里,擁有40多個主要礦區(煤田),保有儲量高達6908億噸,佔全國煤炭儲量的七成。
在13個煤炭基地之一的神東礦區,去年生產原煤就已超過1億噸,成為我國第一個億噸級現代化煤炭生產基地。其遠景規劃是,到2010年、2020年生產規模分別達到1.5億和2億噸。
13個大型煤炭基地的「合力」就更加強大。它們的總體目標是,到2010年,煤炭產量要達到17億噸,佔全國煤炭產量21.7億噸的78%,形成5-6個億噸級生產能力的特大型企業集團和5-6個5000萬噸級生產能力的大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