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對外直接投資
對外直接投資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
跨國直接投資(Trans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TDI)、海外直接投資
(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ODI)。
國際直接投資是指投資者以控制企業部分產權、直接參與經營管理為特徵,以獲取利潤為主要目的的資本對外輸出。國際直接投資可分為創辦新企業和控制外國企業股權兩種形式。創辦新企業指投資者直接到國外進行投資,建立新廠礦或子公司和分支機構,以及收購外國現有企業或公司等,從事生產與經營活動。而控制外國股權是指購買外國企業股票並達到一定比例,從而擁有對該外國企業進行控制的股權。
最新的國際直接投資的形式是以利潤進行再投資,其就是指投資者把通過直接投資所獲得的利潤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於對原企業的追加投資。這種形式的直接投資,隨著國際投資的深入,越來越成為直接投資的重要形式。
國際直接投資特點
國際直接投資與其他投資相比,具有實體性、控制性、滲透性和跨國性的重要特點。具體表現在:
(1)國際直接是長期資本流動的一種主要形式,它不同於短期資本流動,它要求投資主體必須在國外擁有企業實體,直接從事各類經營活動。
(2)國際直接投資表現為資本的國際轉移和擁有經營權的資本國際流動兩種形態,即有貨幣投資形式又有實物投資形式。
(3)國際直接投資是取得對企業經營的控制權,不同於間接投資,他通過參與、控制企業經營權獲得利益。
2. 外國直接投資的三種形式,及其說明
國際直接投資是指投資者以控制企業部分產權、直接參與經營管理為特徵,以獲取利潤為主要目的的資本對外輸出。國際直接投資可分為創辦新企業和控制外國企業股權兩種形式。創辦新企業指投資者直接到國外進行投資,建立新廠礦或子公司和分支機構,以及收購外國現有企業或公司等,從事生產與經營活動。而控制外國股權是指購買外國企業股票並達到一定比例,從而擁有對該外國企業進行控制的股權。
最新的國際直接投資的形式是以利潤進行再投資,其就是指投資者把通過直接投資所獲得的利潤的一部分或全部用於對原企業的追加投資。這種形式的直接投資,隨著國際投資的深入,越來越成為直接投資的重要形式。
3.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投資方式有些什麼
現在國際上主要的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有合資企業和獨立子公司兩種。這兩種方式各有其優缺點,適用條件也各不相同,企業應該依據自身特點選擇。
1. 合資企業。合資企業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本來相互獨立的企業共同擁有的企業。與當地公司建立合資企業長久以來一直是打入外國市場的流行方法。最典型的合資企業是一半對一半的企業,各自向合資企業派出管理隊伍,實現共同經營。當然也有些合資方取得多數股權,從而對合資企業有較強的控制權。
合資企業的優點主要有:
(1)企業可以得益於當地的合作夥伴對東道國的競爭態勢、文化、語言、政治體制和商業運行機制的了解。例如,很多的美國公司在對外投資時,主要是提供技術和產品而當地夥伴則提供在當地市場上競爭所需要的經驗和對當地情況的了解。
(2)當進入外國市場的成本和風險很高時,當地夥伴可以分攤這些風險和成本。
(3)在很多國家,由於政府部門的規定使得合資是唯一的選擇。
合資方式的缺點主要表現在:
(1)合資有可能使得對技術的控制權落到合作夥伴手中。解決的方法之一是爭取成為控股方,這樣就可以取得對技術的更大的控制權。
(2)合資企業可能無法獲得為實現經驗曲線和區位經濟所需要的對子公司的控制。同時,也不能夠使企業獲得為協調全球戰略所需要的對子公司的控制。比如說,公司出於全球競爭的需要,可能會要求某子公司在當地做一些戰略犧牲,損失一些利益。面對這種要求,當地的合作夥伴幾乎是不會接受的。
2. 獨資子公司。所謂獨資子公司,也即投資企業佔有100%的股權。在外國市場上建立獨資子公司有兩種方法。其一是在當地創建新的公司;其二是兼並當地的現有企業,並利用兼並企業來促進在當地的產品銷售。
獨資企業的優點主要有:
第一,有利於發揮企業以技術為基礎的競爭優勢。這是因為獨資公司可以將技術外漏的風險在制度上降至最低。因此,是高科技企業的首選;
第二,投資企業可以對獨資子公司進行嚴密控制,使之為企業的全球戰略服務;
第三,獨資的方式有利於企業實現經驗曲線經濟和區位經濟。
獨資企業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建立獨資子公司是成本最高的直接投資方法,投資企業所要承擔的風險也是最大的。
4. 國際直接投資的三種主要形式
國際直接投資的三種主要形式:新建投資、跨國並購、股權與非股權參與。
1、新建投資
新建投資即跨國公司等投資者在目標國建立國際商接投資新企業或新工廠,從而形成新的經營單位或新的生產能力的投資行為。
2、跨國並購
一國企業為了某種目的,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將另一國的企業的整個資產或是以行駛經營控制權的股份買下來。
3、股權與非股權參與
(1)股權參與:是指跨國公司在其子公司中佔有股權的份額。
(2)非股權參與:主要是指跨國公司不參與東道國公司的股份,而是通過與股權沒有直接聯系的技術、管理和銷售渠道向東道國提供各種服務。非股權安排主要是跨國公司面對發展中國家的國有化政策和外資的逐步退出而採取的靈活措施。它們也是保持在發展中國家地位的重要手段。
(4)對外直接投資的形式有擴展閱讀:
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
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於60年代初期由海默提出,其後經過維農、巴克利、小島清等人的發展,鄧寧在20世紀70年代末終於完成了國際直接投資的一般理論。這一理論強調了與傳統國際資本流動的兩個不同點:
一是投資於國際直接投資的企業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
二是投資國際直接投資的企業可以節約交易成本。
5. 對外直接投資方式的特點有哪些
對外直接投資方式的特點有
1.與生產經營聯系緊密
2.流動性差
3.投資回收期長
6. 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是什麼意思,形式有哪些,間接投資和直接投資有什麼區別。要具體易懂的解釋。
對外直接投資,簡稱OFDI。是指我國國內投資者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等方式在國外及港澳台地區設立、購買國(境)外企業,並以控制該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為核心的經濟活動。
主體類型:
(1)市場導向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市場導向型的區位選擇主要是規避貿易保護和貿易壁壘以及開辟新的市場。
(2)資源導向型:資源尋求型的海外直接投資主要目的是尋求國內稀缺的資源以及維護原料來源的穩定性。
(3)技術導向型:我國現階段的技術水平還比較落後,為了縮短與發達國家技術水平的差距,引進能夠應對國內激烈競爭的技術,中國企業一般都會採取跨國並購等海外投資的方式,吸收學習國際先進技術、了解國際技術最新動態,並引進我國在進行本土化之後,推向市場,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投資的區別:
對外投資是指企業為購買國家及其他企業發行的有價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包括:期貨與期權、信託、保險),或以貨幣資金、實物資產、無形資產向其他企業(如聯營企業、子公司等)注入資金而發生的投資。
對外直接投資。是指不藉助金融工具,由投資人直接將資金轉移交付給被投資對象使用的投資,如持有子公司或聯營公司股份等。
7. 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可以是採取新設投資方式在國外建立新的企業,也可以是採取
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可以是採取新設投資的把手,再過來接企業,也可以採用其他的方式來叫新的企業。
(1)股權參與跨國公司在其子公司中佔有股權的份額。
(2)非股權參與跨國公司不參與東道國公司的股份,而是通過與股權沒有直接聯系的技術、管理和銷售渠道向東道國提供各種服務。非股權安排主要是跨國公司面對發展中國家的國有化政策和外資的逐步退出而採取的靈活措施。它們也是保持在發展中國家地位的重要手段。
(7)對外直接投資的形式有擴展閱讀:
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
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於60年代初期由海默提出,其後經過維農、巴克利、小島清等人的發展,鄧寧在20世紀70年代末終於完成了國際直接投資的一般理論。這一理論強調了與傳統國際資本流動的兩個不同點:
一是投資於國際直接投資的企業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
二是投資國際直接投資的企業可以節約交易成本。
8. 企業對外投資方式有幾種
有綠地投資,就是直接帶錢去建立新的公司
並購,買下當地公司繼續運營
合資,和當地人共同出資建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