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談談你對價值投資的理解
價值投資是炒股的最佳選擇,堅持價值投資風險最小。所以是人人講價值投資,個個想價值投資,天天做價值投資。但到底什麼是價值投資?應該怎樣進行價值投資?這卻是大多數人想知而不知的事。書本上講價值投資的太多、太深、實踐中不好辦,這里我不講深奧的道理,想講點簡單的、可理解的東西,供投資者參考。
做投資首先要會算賬。算算這個公司到底值多少錢,也就是比較一下公司股價與實際價值如何。如果股價比實際價值低,就是低估了;如果股價比實際價值高,便是高估了,它值不了那麼多錢。或是現有價值低估,或是未來成長後低估,總之,你在股票市場上買進一些被嚴重低估的股票,這就是價值投資。
比如對房地產公司的估算,我們要看公司土地儲備面積是多少?它在北京、深圳、上海等黃金地段有多少地?逐個的把它們計算成實際價值,即股票的靜態估值。去年三季度來為什麼蘇寧環球會大漲近10倍?我們來算算就知道了。去年三季度時,我們最看好的萬科有2300萬平米土地儲備,計算市場價值是2300億元;而蘇寧環球有1400萬平米的土地儲備,公司總市值不到20億元,明顯被嚴重低估了。選定這種股票買入想不賺錢都不行!
又如有一個公司總市值80個億,它擁有1400萬儲量的鋅礦,計算它的實際價值是1400億。你用80億可以買1400億資產,這就是價值投資。
再如煤礦的西山煤電是被低估了。在看公司有多少儲量的同時,如果這個產品價格往上走,就意味著資產價值在增值。用現在的股票與不斷增值的價值比較,即用動態估值來看公司是否有投資價值。西山煤電在煤炭漲價中可以享受資產增值帶來的好處。
買行業排名第一的股票。選股票時要選企業最具核心競爭力、沒有競爭對手的股票,包括行業壟斷、高成長、價值低估等方面均可以挖掘。專業投資者經常做這方面的篩選,經過ROI水平、利潤率水平、存貨水平等數據進行篩選,綜合評價哪些股票排第一。它的投資價值是最大的,建議第二名的股票都不要買。真正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不多,在美國40年持續增長的企業僅6家,巴菲特都買了。目前中國大部分股票都沒有長期投資價值,過去10年中業績每年都增長的公司有多少家?不超過20個。近日上市的中國中鐵,它是鐵工行業全世界最大的IPO,可是它的報表裡沒有多少利潤,負債率高達90%多,現金流為負數,有人估算實際市盈率高達300倍,也就是300年才能收回投資。它的首日收盤8.09元,次日降為7.83元,還會有降。但卻有那麼多的盲目投資者在「追新」,這就是沒有看年報,是在賭博。太多的投資者買股票就是這樣憑自己的「直覺」,看別人的「瞎吹」,既沒有深入調查研究,也沒有認真地分析。因此,往往是找上老婆合不來便離婚,連兒子加房子都賠了。也該好好地總結總結,自己到底錯在哪裡?
選擇行業景氣回升前買入。買入、賣出的時間是投資者最難把握的,如果用價值的觀念來看就不難了。一隻股票具有投資價值時,你什麼時候都可以買入,並且買入後就不再理它,管它大盤是漲還是跌。一旦某日它達到了你預定的價值位後,這就是你賣出的時候。每個行業都有它的發展周期,它會在「行業復甦—景氣上升—景氣高位—回落下降---瀟條低谷---行業復甦」的過程中周而復始的變化,最安全、收益最大的投資方法是選擇從行業復甦時建倉買入,在景氣高位時賣出,即就是常講的「高拋低吸」的道理。目前,我們分析可以發現,煤炭、電子元器件、水電、醫葯、鋼鐵、紡織、水運、航空、新能源等處在周期低位或行業復甦前的階段,應該是考慮建倉的時候。當然,炒股賺錢的方法很多,但總結過去股市名人和賺錢最大化的經驗中,中長線投資收益最大且最穩定,同時也是最瀟灑、最快樂的投資方式,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B. 價值投資的具體介紹
1976年去世後,巴菲特在《金融分析師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追憶格雷厄姆思維方式的文章。他寫道:「過目不忘,對新知識如飢似渴,用巧妙的方法融合貌似無關的問題,他的每一個思想細節都因為這些能力而熠熠生輝。」格雷厄姆是個魅力十足、個性謹慎的人,同時也是一位成功的投資大師、作家兼教授。身為紐約格雷厄姆·紐曼投資公司的創辦人,格雷厄姆在建立證券投資分析師的專業訓練、資格考試和考評方面也是不遺餘力。
格雷厄姆1894年生於倫敦。當其全家移民紐約時,他還只是個襁褓中的嬰兒。之後父親不幸去世,留下母親以及他們兄弟三人。格雷厄姆在經濟拮據的家庭狀況下成長,但天資聰穎的他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獎學金。雖然他在古典文學、數學、哲學等學科的成績極為突出,但畢業後哥倫比亞大學的院長還是把他推薦給了紐約的一家投資公司。1914年格雷厄姆入職時,他對華爾街一無所知。
入行後沒多久,紐約的金融市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停業。待等股市重新開盤時,格雷厄姆很快就以卓越的選股技術而在華爾街嶄露頭角,並研究了自己獨到的投資方法。此後不久他就開始管理別人的資產,到了1920年更是聲名顯赫。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的好運氣開始逆轉了。
1929年的股市大崩盤不只摧毀了格雷厄姆的投資組合,也摧毀了他原本想寫一本關於個人投資理念的書的計劃。雖然格雷厄姆有高超的選股技術,但是他的客戶還是和其他人一樣在大崩盤中損失慘重。格雷厄姆與他的合夥人傑洛姆·紐曼不收分文地工作了五年才使得客戶的資產回到崩盤前的水平。雖然這次的經驗十分慘痛,但格雷厄姆的正直與誠信也由此聲名遠播。
1934年,在投資人幾乎放棄股票市場時,格雷厄姆和多德出版了著名的《證券分析》一書。當時多德還只是一位初出茅廬的年輕學者;當格雷厄姆在哥倫比亞大學授課時他還是一名勤奮抄寫筆記的學生。這些課堂筆記後來成為了《證券分析》這本書的雛形。隨著無數次的再版,該書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常青的暢銷書,是價值投資者眼中的「聖經」。
格雷厄姆和多德的這本合著,最初印發的幾個版本現在已經成為收藏者的目標,在市場上標價很高。這些早期的版本之所以特別具有吸引力,就是因為它們見證了時間的流逝,告訴投資者有些東西是輾轉即逝的,而有些東西是亘古不變的。舉例來說,作者當時所指的金字塔控股結構、龐氏騙局、美分股欺詐等現象現在仍然普遍存在;他們對合理性的分析,以及對疑問性的分析,至今仍為人傾倒。書中引用了至今仍存在的通用電氣公司、福特汽車公司等實例解說重點。
1949年格雷厄姆為非專業投資人士撰寫了一本書——《聰明的投資者》,之後曾經數次再度修訂,如今仍然是許多書店架上的暢銷書。
格雷厄姆·紐曼公司為客戶扳回1929年至1930年的損失之後,就再也不曾讓它的客戶虧過一分錢。前後30年,經歷了1929年股市大崩盤、大蕭條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後,格雷厄姆的客戶的年均投資回報率為17%,這還不包括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的利潤。
1948年格雷厄姆在其投資組合中買下當時一家民營的政府雇員保險公司(Geico公司,全稱Government Employees Insurance Co.),但是他並未注意到共同基金不能持有保險公司,因此只好將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變成一家公開上市公司,把原本收購的股份轉分給格雷厄姆·紐曼基金的持有人,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的股價立刻一飛沖天。由於個別基金投資人出售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股票的時間不同,因此很難估算投資該股票的實際獲利率,但截止至1972年為止,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股票的漲幅已超過28,000%。許多投資人把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的股票當成傳家寶來代代相傳。1995年巴菲特買下該公司餘下的49%的股票時,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作為價值投資典型標的的這段歷史又重演了一次。(詳情請見「附錄」。)
據格雷厄姆回憶,在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之前,他和紐曼僅被視為投資分析的好手,但是在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成功後,他們被認為是投資界的天才。
格雷厄姆從1928年起每周在哥倫比亞大學授課2個小時,一直堅持到1956年退休為止。1929年1月份有超過150名學生注冊上課,即使在大崩盤之後,格雷厄姆的課也是堂堂爆滿,這對於商學院聲譽的建立可說是功不可沒。巴菲特也就是在哥倫比亞大學接受教育而成為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巴菲特後來說服格雷厄姆讓他加入了格雷厄姆·紐曼公司,並和格雷厄姆成為莫逆之交。在1956年格雷厄姆退休後,他原來的許多客戶由巴菲特接手。這些客戶的子孫中,許多人至今仍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東。
在80歲生日前夕,格雷厄姆告訴朋友說,他希望每一天都能「做一些傻事、做一些聰明事,再做一些平凡事」。格雷厄姆82歲高齡時去世於法國南部的艾克斯。
C. 價值投資是怎麼操作的
價值投資就是實業投資思維在股市上的應用。以獲取股息回報作為主要投資收益的投資理念。有別於通過買賣價差獲取投資收益的投資方式。這里的長期是指5-10年的股票持有期。
一.競爭優勢原則
尋找管理層正直誠信、有能力的公司,也就是中國人說的德才兼備
二.現金流量原則
考察公司的時候注意現金流,這是識破造假的關鍵
三.「市場先生」原則
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利用。
四.安全邊際原則
無論再好的公司,都不要為之出價過高,做一個「吝嗇鬼」
五.集中投資原則
本質是只投資熟悉的公司,股票多了以後,沒有足夠的精力顧得過來
六.長期持有原則
買股票不是為了賣出,是為了踏踏實實創造財富
七.買入原則
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入
D. 炒股中的價值投資是什麼如何做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就是實業投資思維在股市上的應用。凡是買股票時把自己當成長期股東的都回是價值投資者。這里答的長期是指5-10年的股票持有期。價值投資要求回到初心,強調股票投資和實業投資的一致性。股票投資、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天使投資等投資方式的內核都是一致的。
做價值投資,要滿足以下幾點才可以:
1、投資用的資金短期內沒有其他用途,若有其他用途不建議做價值投資;
2、價值投資一定要耐心,沒有耐心去持股,也不建議做;
3、價值投資要注意選股,一定是要選擇那些有長期發展發展潛力的企業,找到其中價值低估或者評估的企業去投資。
E. 價值投資的歷史
這種投資戰略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由哥倫比亞大學的本傑明·格雷厄姆創立,經過伯克希爾·哈撒威公司的CEO沃倫·巴菲特的使用和發揚光大,價值投資戰略在20世紀70到80年代的美國受到推崇。和價值投資法所對應的是趨勢投資法。其重點是透過基本分析中的概念,例如高股息收益率、低市盈率和低股價/帳面比率,去尋找並投資於一些股價被低估了的股票。
F. 什麼是價值投資
一、價值投資:一種常見的投資方式,專門尋找價格低估的證券。不同於成長型投資人,價值型投資人偏好本益比、帳面價值或其他價值衡量基準偏低的股票。
二、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六項法則
1、第一法則:競爭優勢原則
好公司才有好股票:那些業務清晰易懂,業績持續優秀並且由一批能力非凡的、能夠為股東利益著想的管理層經營的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最正確的公司分析角度-----如果你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
最關鍵的投資分析----企業的競爭優勢及可持續性。
最佳競爭優勢----游著鱷魚的很寬的護城河保護下的企業經濟城堡。
最佳競爭優勢衡量標准----超出產業平均水平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經濟特許權-----超級明星企業的超級利潤之源。
美國運通的經濟特許權:
選股如同選老婆----價格好不如公司好。
選股如同選老公:神秘感不如安全感
現代經濟增長的三大源泉:
2、第二法則:現金流量原則
新建一家制葯廠與收購一家制葯廠的價值比較。
價值評估既是藝術,又是科學。
估值就是估老公:越賺錢越值錢
駕御金錢的能力。
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貼現值
估值就是估老婆:越保守越可靠
巴菲特主要採用股東權益報酬率、帳面價值增長率來分析未來可持續盈利能力的。
估值就是估愛情:越簡單越正確
3、第三法則:「市場先生」原則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市場中的價值規律:短期經常無效但長期趨於有效。
巴菲特對美國股市價格波動的實證研究(1964-1998)
市場中的《阿干正傳》
行為金融學研究中發現證券市場投資者經常犯的六大愚蠢錯誤:
市場中的孫子兵法: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利用。
4、第四法則:安全邊際原。
安全邊際就是「買保險」:保險越多,虧損的可能性越小。
安全邊際就是「猛砍價」:買價越低,盈利可能性越大。
安全邊際就是「釣大魚」:人越少,釣大魚的可能性越高。
5、第五法則:集中投資原則
集中投資就是一夫一妻制:最優秀、最了解、最小風險。
衡量公司股票投資風險的五種因素:
集中投資就是計劃生育:股票越少,組合業績越好。
集中投資就是賭博:當贏的概率高時下大賭注。
6、第六法則:長期持有原則
長期持有就是龜兔賽跑:長期內復利可以戰勝一切。
長期持有就是海誓山盟:與喜歡的公司終生相伴。
長期持有就是白頭偕老:專情比多情幸福10000倍。
G. 價值投資的代表有哪些
創始人:本傑明·格雷厄姆、大衛·多德
代表人物:沃倫·巴菲特、菲利普·費雪、彼得·專林奇、塞思·卡拉屬曼、約翰·鄧普頓、約翰·涅夫。
從二十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排名就可以發現,其中價值投資者佔了絕大多數。
二十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的排名
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資界的超級巨星
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資之父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維·多德(David Dodd) —— 價值投資之父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約翰·涅夫(John Neff)—— 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
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指數基金教父
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 Price) ——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
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
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
H. 價值投資的常識與方法
首先是來基礎知識的學習自,推薦《股票操練大全》共四冊,看完後就知道一些技術分析以及的投機的基礎知識,然後再展開學習短線、中線、長線的各種投資方法,當然是要交學費,如時間和金錢,這是個必須過程。
然後等你受到挫折後,知道在中國股票里投機是不能生存的,就可以進行價值投資了,你得定個死底線,就是要相信價值投資(不可以一定賺,但基本不會虧本,別有暴富心理),並且一直執行到底,就像有一種信仰一樣!相關學習資料,參考一樓的
(一部分經典書籍。如《聰明的投資者》《證券分析》《安全邊際》,會對價值投資有一個系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