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期貨知識:如何炒大豆期貨
炒期貨的方法非常多,一句話解答不了這個問題呀。可以買期貨技術的書先學習一下。
『貳』 期貨大豆油怎麼看
豆油仍然偏弱,但下行空間已經有限了,做空要小心,情況不對就要跑,急跌之後會有反彈。
『叄』 大豆油期貨行情主要看哪只
看持倉量和交易量,主要看數量最大的那隻。
『肆』 大豆期貨知識:怎麼做大豆期貨
『伍』 什麼是大豆期貨
跨市場套利,幾乎就不可能是個人可以實現的,這中間的影響因素太多,你完全沒辦法一一分析到位.
『陸』 豆油期貨的豆油簡介
烹飪用油 。烹飪用油是豆油消費的主要方式。從世界上看,豆油用於烹飪的消費量約占豆油總消費的70%。從國內看,烹飪用豆油消費約占豆油消費量的78%,約占所有油類消費的35%左右,它和菜籽油一起成為我國烹飪的兩大主要用油,但是因天氣炎熱造成大豆產量降低從而造成豆油價格上漲。
食品加工。豆油除了直接食用外,還可以用於食品加工。豆油可以用來製作多種食用油,如涼拌油、煎炸油、起酥油、人造奶油等。此外,豆油還被用於製造蛋黃醬等食品。我國食品加工用油量約占豆油總消費量的12%左右。由於餐飲習慣的不同,西方國家的這一比例要高於中國,如美國食品加工用油量約占國內豆油總消費的25%以上。 大豆原油
豆油是大豆加工的油脂產品的總稱,豆油按其加工程度可分為大豆原油和成品大豆油。在我國,大豆原油(也稱毛油)主要為工廠的中間產品,目前我國進口大豆油也全部是大豆原油。由於大豆原油具有貿易量大、品質均一、容易儲存、與國際現貨和期貨市場接軌等優勢,所以是比較適合進行期貨交易的品種。 大連商品交易所豆油交割質量標准
豆油期貨交割質量標准以我國豆油國標為藍本,項目設置、數值選取基本一致,同時對與現貨市場發展情況不相符的個別指標及取值進行了微調。如增加了國標中沒有但現貨企業普遍使用的含磷量指標,並設計含磷量≤200mg/kg,將酸值由國標中的≤4.0mg KOH/g調整為≤3.0mg KOH/g。這樣,國產大豆原油基本能夠達到該交割標准;進口豆油在溶劑殘留量等指標上有可能不達標。但是,經過簡單加工,進口豆油完全可以滿足期貨交割質量標准。同時為簡化合約,豆油期貨不設等級升貼水。 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按照豆油生產、流通的格局,豆油合約交割地設立於張家港上海、天津和連雲港日照地區,其中連雲港日照地區的交割庫為非基準交割庫,可以貼水50元/噸進行交割。張家港上海以及日照地區也是黃大豆2號合約、豆粕合約的交割地,這樣的交割地點設置有利於黃大豆2號、豆粕和豆油合約間的套利交易和保值操作。 10噸/手
現貨市場上豆油運輸使用的罐車最小載重一般是10噸,大商所的大豆、豆粕合約的交易單位都是10噸/手。為了和現貨市場接軌、方便跨品種套利交易,豆油合約的交易單位定為10噸/手。 2元/噸
最小變動價位是期貨合約價格變動的最小單位。大商所從提高市場運行效率、與CBOT豆油合約接軌等角度出發,確定豆油合約的最小變動價位為2元/噸。 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5%
在豆油現貨市場中,日價格變動在4%以上的概率不足2%,同時考慮到豆油期貨與大豆和豆粕期貨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將豆油期貨合約的漲跌停板確定為4%。 合約價值的7%
為使最低交易保證金與漲跌停板相協調,大商所將豆油合約的最低保證金確定為5%,同時該規定與現有大豆和豆粕品種也保持一致。 1、3、5、7、8、9、11、12月
綜合豆油消費、生產和進口的季節性特點和與豆油、豆粕的套利關系,豆油的交割月份設計為1、3、5、7、8、9、11、12月。與豆粕期貨合約交割月份一致,與CBOT豆油合約相比,大商所豆油合約少了10月合約、多了11月合約,這樣的設計有利於跨品種和跨市場交易。 合約月份第十個交易日
最後交易日與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和豆粕期貨合約保持一致。 最後交易日後第三個交易日
最後交割日的規定與黃大豆2號合約相一致。 實物交割
豆油的交割方式與豆粕合約保持一致,採用期轉現和滾動交割等方式,廠庫倉單和倉庫倉單相結合的倉單流轉方式,方便投資和保值。
『柒』 大豆油是否屬於期貨類
豆油是屬於期貨類的,現在的大連商品交易所就有豆油這個品種。
『捌』 豆油期貨的市場
豆油的供給與需求 2004年世界豆油產量與棕櫚油的產量相當,位居所有植物油的前兩位。豆油貿易量佔世界植物油總貿易量的23% ,居各類植物油的第二位。
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產國,2004/05年度四個主產國的產量佔到世界總量的91%,從歷史統計數據看,大豆主產國就是豆油的主要生產國,2004/05年度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的豆油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27%、17%、16%、17%,四國產量之和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77% 。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產量也比較高,佔世界總產量的8%。
世界豆油產量呈逐年遞增的態勢,2004/05年度與1993/94年度相比,產量增加了79%。在世界四大豆油主產國中,美國始終占據著第一的位置,但其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已經由1993/94年度的35%下降至2004/05年度的27%;巴西豆油產量在1993/94年度至2004/05年度間增長了59%,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保持在17%左右;在此期間,中國豆油產量增長了397%,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由1993/94年度的6%增長至17%,2010年已經超過阿根廷成為第三大豆油生產國。
在世界豆油總產量不斷增長的同時,世界豆油貿易量也不斷上升。2004/05年度世界豆油的出口量達到933萬噸,較1993/94年度增加193%。其中,阿根廷出口量增長很快,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提高了248%,佔世界豆油出口總量中的比例也由30%提高至53%,世界豆油第一大出口國的地位日益鞏固;巴西和美國的出口量也較大,2004/05年度上述兩國豆油出口量佔世界豆油出口總量的25%和7%。
從2004年至今,世界豆油進口情況發生了明顯變化,進口量增加很快,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增加了191%。變化最明顯的是印度,在1993/94年度印度的進口量為2.9萬噸,2001/02年度則達到135.8萬噸,佔世界總進口量的19%。中國也是重要的豆油進口國,除2000/01年度和2001/02年度以外,中國在1993/94-2004/05年度期間的豆油進口量均佔世界豆油進口總量的10%以上,2003/04年度中國豆油進口增加迅猛,較2002/03年度增加了1倍多。
從2004年至2010年之間,世界豆油的消費量一直保持著逐年上升的趨勢,已成為世界產銷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之一。1996/97年度豆油消費量突破了2000萬噸之後,2004/05年度豆油消費量提高至3193萬噸。歐盟、美國、中國是豆油消費量增加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豆油消費的明顯特點是:主要的生產大國阿根廷消費量一直較低;中國是豆油消費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增長了327%,消費量增加了552萬噸。
從豆油消費的區域特點來看,主要的消費大國是美國、中國、巴西和歐盟。另外,日本、孟加拉國、墨西哥、伊朗的豆油消費量也較高。 除此之外,其他國家的消費量都比較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大豆榨油的國家,歷史已近千年。目前我國仍然是世界豆油生產和消費大國,2004/05年度豆油產量為577萬噸,消費量為785萬噸。2010年至2013年間,豆油市場比較活躍,市場價格變動較為劇烈。
我國是世界四大豆油生產國之一,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豆油產量增長很快,從不足100萬噸上升到2004年的577萬噸的水平。
1983-1987年是我國植物油消費快速增長的時期,產銷出現缺口,必須依靠進口來緩解國內的供求矛盾。1990年我國政府提高了油脂定購價格,從而刺激了大豆生產和豆油加工業的發展。1993年油料市場放開後,大豆加工廠的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從而使國內豆油產量提高到80-100萬噸。隨著進口大豆數量的增加,我國可供榨油的大豆數量明顯提高,豆油產量增長很快,2004/05年度達到577萬噸。
我國豆油的生產分布面較廣,在上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內,我國豆油生產主要集中在黑龍江省等大豆主產區。2004年以後的五年中,南方沿海地區興建了很多大豆加工廠,它們大多使用進口大豆進行加工,其中江蘇、山東、遼寧、廣東等四省區是榨油能力最集中的區域。
我國大豆的人均產量較低,豆油一直存在供給缺口。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豆油進口量逐年增加,1993/94-1997/98年度曾經超過100萬噸,而後逐漸穩定,2003/04年度,進口量近300萬噸。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豆油出口量很少,近幾年,年均出口在5萬噸左右。
從豆油進口的主要國家來看,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國豆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國。近幾年,我國豆油進口量90%以上來自這兩個國家,而美國對我國豆油進口數量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豆油的銷售輻射范圍主要受到費用的制約,其中運輸成本是影響銷售費用的重要因素。2000年來隨著鐵路運輸費用的逐步降低,豆油的銷售區域和輻射范圍正呈現著穩步擴大的趨勢。
由於銷售價格越來越透明,中間經銷商的利潤越來越低,原有的貿易公司正逐漸淡出豆油的流通環節,更多的是大豆加工廠直接將豆油送達終端銷售商或用戶手中。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國豆油消費量只有100萬噸,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豆油消費增長很快,十多年來增長了近6倍,2004/05年度已經達到700多萬噸,豆油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植物油品種。
『玖』 大豆油市場行情怎麼看 請指教一下謝謝
直接看價格,同時再根據同時期的大豆油市場行情看專家分析。農產品行情可以在 中國惠農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