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叫價值投資
股市是個萬花筒,這里的人也是各色各樣,來股市尋財的人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也讓我漲了見識。從歷史上看,有些人是趨勢投資者(trend follower),有些是投機客(day trader,或者廣泛一點,允許我叫very-short-time trader吧),有些是價值投資者(value investor),有些則是『combination』,技術面投資者以及資金流投資者歸根結底還是趨勢投資者,但趨勢投資者並不局限於技術和/或資金流分析。有些人信奉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道式理論(Dow theory),有些人信奉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有些人信奉運氣,有些人什麼也不信奉。鑒於價值投資是55168的主流之一,今天就斗膽班門弄斧,談一下個人對於價值投資的理解,並沒有抬此薄彼的意思。
1.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的起源
盡管許多理論家,分析師以及普通股投資者都對價值投資做出了貢獻,但恐怕沒有人能否認價值投資的理論框架是由Graham和Dodd於1934年搭建起來的。價值投資者,通過基本面分析,購買價值被低估的股票。
Graham和他的學生Buffett認為價值投資的本質在於以低於其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的價格購買股票。股票的市場價格對於內在價值的折扣就是Graham所謂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Graham推薦防禦性投資策略,強調以低於有形帳面價值的股票交易來對沖未來企業可能遭遇的經營風險。
顯然,Graham和Dodd的防禦性投資策略偏於保守,往往在市場處於低潮時更實用。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十分保守或者所謂『正宗』的價值投資者往往期待熊市。然而,股票投資者卻很難做到當市場處於中等水平或者高潮時無所作為。
2.價值投資的演變
價值投資已經被證實是一種成功的投資之道。不斷的有報告證實購買價值型股票的效果好於購買其他類型股票或者大盤。一些知名價值投資者(比如Buffett)的個人投資經歷也可以證明價值投資有效性。
是Graham第一個提出了安全邊際的概念並且建議投資者在公司內在價值高於其價格的時候購買其股票。即便如此,Graham本人也無法否認在評估內在價值的時候有著一些假設存在。
Buffett把價值投資理論又推進了一步,他把重點放在了尋找定價合理的傑出公司(『finding an outstanding company at a sensible price』)上,而不是以低廉的價格購買普通公司。
由價值投資先驅者們最初所指的價值是帳面價值,這一概念在70年代大大地演變了。在那些大多數資產為有形資產的行業里帳面價值是最有用的,而諸如專利,專有技術,軟體著作權,品牌,商譽等卻很難量化。當一個行業或者企業正在經歷快速的技術進步的時候,資產的價值是不容易評估的。
盡管有比市盈率等更為摩登的估值模型(比如DCF,現金流折現法),仍有為數不少的投資者反對任何的定量估值模型。Lynch就把自己的投資原則定為投資你所了解的(『invest in what you know』),這一原則符合那些無法進行復雜定量計算或者沒有時間閱讀冗長財務報告的非專業投資者們的心聲。
3.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有效市場假說由Fama於60年代提出,認為金融市場的信息是有效的,或者說市場上交易的資產價格已經反映了所有已知信息,因此在反映所有投資者對於未來預期的信息匯總上是公正的。有效市場假說認為除了運氣,通過運用市場已經知道的信息從而持續戰勝大盤是不可能的。Fama的假說提出了三種形式:弱有效市場,中等強度有效市場,以及強有效市場。
許多人無法相信人為金融市場會是強有效市場。因為信息傳播,資金流等等因素均能導致市場失效。一些懷疑者說,有些成功的投資者能夠長期戰勝市場,而他們的成功很難歸結於運氣
B. 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和本格雷厄姆理論的區別
首先說一句,無論是巴菲特的投資理念,還是格雷厄姆投資理念,其實都不回適合中國,只能作為參考。他們答兩個人的投資理念主要的區別有幾個:
第一、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側重於長期的投資,他最推崇價值的投資,其實本身就是一種優質投資,比如世界性的企業,跨國集團企業。這些企業具有資源的壟斷性,或者具有資產的壟斷性。
第二、格雷厄姆自身的投資85%類似於中期投資,投資的時間跨度比巴菲特要短很多,格雷厄姆的投資理念是以合理價格買入能夠理解的優秀企業,根據不同階段進行投資交易。
第三、格雷厄姆還有百分之十作用的投資,類似於短期投資,而且這個短期投資有一定的側重面,也就是說當偏差達到臨界點的時候格雷厄姆會做出自己的投資選擇,或者賣出或者買入。
第四、巴菲特推崇長期的價值投資,對於企業喜歡進行控股,但是不幹涉企業內部的管理,因此巴菲特的投資時間更長,而且投資的數額往往是天文數字,對於普通人來說幾乎無法復制。
巴菲特和格雷厄姆都是喜歡數學,喜歡投資知識和經濟學。巴菲特十二歲的開始嘗試著自己畫股票走勢圖,格雷厄姆十四五歲開始自己獨立投資,他們的做法讓人何其驚訝,因此兩人的區別也在投資理念中得到一定的顯現。
C. 炒股中的價值投資是什麼如何做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就是實業投資思維在股市上的應用。凡是買股票時把自己當成長期股東的都回是價值投資者。這里答的長期是指5-10年的股票持有期。價值投資要求回到初心,強調股票投資和實業投資的一致性。股票投資、股權投資、風險投資、天使投資等投資方式的內核都是一致的。
做價值投資,要滿足以下幾點才可以:
1、投資用的資金短期內沒有其他用途,若有其他用途不建議做價值投資;
2、價值投資一定要耐心,沒有耐心去持股,也不建議做;
3、價值投資要注意選股,一定是要選擇那些有長期發展發展潛力的企業,找到其中價值低估或者評估的企業去投資。
D. 談談價值投資
1。所謂價值就是公司內在的未來的或現在未被發現的盈利能力。
2。以我的經驗我很少投資,多數是投機,不過我不認為自已是在賭,反而認為自已是在投機中投資。我永遠把風險放在第一位,利潤放在最後。
3。銀行股我一直不看到,銀行公司是隨著通貨膨脹而業績膨脹,根本不算什麼業績增長,所以我除投機外不會去碰銀行股。
4。地產業一但和美國一樣中國下跌空間比美國可要大得多,因為中國貸款業太不成熟。連次級債都沒有,風險100%由銀行來承擔。
5。價值投資對於中小投資者很難,首先得做調查和作業。價值投資買的股,幾乎和自已公司一樣了解,甚至上市公司高管都沒有注意到的問題你也要想。
E. 價值投資需要學什麼計算公式
價值投資估值方法--相對估值法完整版
股指期貨的推出將推動中國股市由投機市場向投資市場的轉變,在不久的將來,價值投資將會成為主流的投資理念,但是很多人終其一生也沒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價值投資的方法,我寫這篇文章就是希望在過去投資過程中虧損或者沒有盈利的朋友能轉變自己的投資方式,走到正確且成功的投資之路來。
股神巴菲特已經用自己的偉大成就告示大家,價值投資是正確的投資方式,只要做到嚴格的選股,低價買入,耐心的持有,你也可以成功。
在這里我就不對價值投資理論作過多的說明了,只講解一下估值方法之一的相對估值法
之所以要以低於公司價值的價格買入是因為保持一定的安全邊際可以使你避免虧損,用巴菲特的話就是用4毛錢買入價值1元的股票,這里要提到的是這個買入價格並不是一個精確到小數點的數值,而是一個價格區間,根據自己希望持有的年限所決定的。
相對估值法的思想就是用債券和股票做比較來進行投資
大家都知道,債券是一種風險很小,可以准確計算出到期日的本金和利息的一種理財方式,它比股票的優越性在於利息的穩定性和未來收益的確定性。
相對估值法的指導方法就是,你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其公司每年的利潤就相當於支付給你的利息,拿這個利息比較債券的最高和最低利息來進行買入和賣出。巴菲特告訴我們是用債券利率來進行比較,我找到了替代債券利率的標的---銀行利率
可能大家對市盈率都不會陌生吧,市盈率的計算公式:股價/每股收益。意思就是說以現在的價格買入一支股票需要多少年才能收回投資。公式倒置就是票息率;每股收益/股價。用這個票息率和銀行利率進行比較來決定買入和賣出。在這又要提出的是:銀行利率是固定的,比如說你存到某家銀行1萬元,按現在每年2.25%利率來計算,你每年可以得到利息225元(稅前)每年都是固定的。而公司的利潤是一直在變動的,增長或下降。這就要加上利潤增長或下降的比率。
還有一個問題,巴菲特慣用的是稅前收益這個指標,為什麼呢?原因在於稅前收益才是公司的利潤,凈利潤是繳納所得稅以後的指標,因為所得稅的不同(一般公司為25%,高科技公司為15%)所以用凈利潤來縱向比較公司是不平等的,這就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公式:
公式:買入-----(稅前每股收益/股價)*(1+同比下降或增長比率)=銀行最高利率
賣出-----(稅前每股收益/股價)*(1+同比下降或增長比率)=銀行最低利率
意思就是說,以現在的價格買入,每年得到的利息比銀行最高利息還高就是合理價格,相反,以過高的價格買入一支股票。每年得到的利息還沒有銀行存款利息高的話,這就說明現在的股價過於高估,泡沫很大。
銀行利率我們都知道,每股收益從公司財報上可以計算出來,同比下降或增長比率也可以計算出來,那麼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計算以多少價位買入是最合理的。
拿一隻股票來舉例---張裕A(前提是符合嚴格的選股條件)
張裕A
利潤連續10年以上保持增長的部分公司名單,其中就包括貴州茅台;張裕A;特變電工;雲南白葯;格力電器;屬於知名品牌的泛消費類公司更好。這些公司才更值得你去好好的研究分析。《巴菲特教你讀財報》是一本很好的投資書籍,對於你研究上述公司有很好的幫助,是非常值得反復閱讀的一本投資書籍。
作為中小投資者來說,A股市場2000多支股票沒有必要全部了解,2000多支股票,別說中小投資者了,就是大的機構也不可能都完全了解其公司的情況。而且作為中小投資者你也沒有必要分散投資,投資越分散收益越平均化。
引用小小辛巴的一句話:我算不上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只能說是一位長期投資者,兩者之間的共同之處可能是保持一定的安全邊際長期持股。
長期持股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要做到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又有幾個能做到呢?自問能做到嗎?內心猶豫而不敢確定。
明天是農歷8月初8,是我暖房的日子(喬遷),心裡曾想過把買房的錢投資到上述這些公司里,但是壓力太大(個人胡言亂語,莫要受此影響)還是一點一點積累吧,西格爾的投資方法就是很好的投資方式。
2011年9月4日晚21點35分
其實這個估值方法和市盈率估值有異曲同工之處,關鍵在於此方法加了個增長率。這個增長率可以是已知的同比增長率,也可以是已知的復合增長率,最好的當屬未來的增長率了,不過能估算出未來增長率不是那麼簡單的。
在經過無數次計算後發現,同樣是價值非常高的公司其低估程度卻不同。拿貴州茅台與格力電器來說,同樣是利潤連續多年增長,同樣是具有高競爭力的公司,但是格力電器的估值卻比貴州茅台要低很多。比方說同樣計算出來的結果為10元,貴州茅台很少出現5塊錢的價格(低估50%)而格力電器卻經常以5塊出現。比如2005年熊市時期,貴州茅台低估50%;格力電器卻低估75%。
後來發現影響其結果的因素無外乎2點:
1-負債:貴州茅台負債很少,長期負債幾乎沒有。而格力電器的負債比利潤還高,而且每年不斷增長。
2-固定資產:貴州茅台的固定資產很少,而格力電器的固定資產相當多,當然他們不是同一行業的,所以說不同行業內比較應把負債和固定資產考慮在內,年利潤>負債合計的公司其市盈率要高於年利潤<負債的公司。
最後說明下:市盈率在同行業內比較更有效,此方法亦是如此。
F. 價值投資深度思考:什麼是價值投資
買低於內在價值的品種持有,然後耐心等待價格的升溫。
G. 解釋 巴菲特 價值投資理論
巴菲特理論概述
巴菲特理論包括了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與費雪的基本面深入研究,加上其本人特有的忍耐力,而成為了一代投資大師。在中國股市中我們不停地在尋找能夠象可口可樂、華盛頓郵報、中石油那樣值得投資的股票,在這個漫長的過程我們不斷地成長,思想也在不斷成熟。
巴菲特與現代證券投資理論
如果你今天買進一種股票並打算明天賣掉它,那你就進入了一樁風險買賣。預測股票短期內漲落的成功機會不會比擲硬幣預測的結果好到那兒去,你會有一半的時間輸掉。
然而,如果你延伸時間段至幾年,並假設你剛開始的購買是明智的,你捲入
危險交易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少了,這是意味深長的一件事。
巴菲特論多元組合
多元化只是起到保護無知的作用。如果你想讓市場對你不產生任何壞作用,你應當擁有每一種股票,這樣做沒有錯呀。這對於那些不知如何分析企業情況的人來說是一種完美無缺的戰略。
巴菲特論有效市場理論
如果有效市場理論是正確的話,除非靠機遇,否則幾乎沒有任何個人或團體能取得超出市場的業績。任何人或團體更無可能持續保持這種超出尋常的業績 。
有效市場理論的倡導者們似乎從未對與他們的理論不和諧的證據產生過興趣。很顯然,不願宣布放棄自已的信仰並揭開神職神秘面紗的人不僅僅存在於神學家之中。
H. 如何學習價值投資理論
給你推薦幾本書看看吧:
巴非特如是說》,《聰明的投資人》,怎樣選擇成長股,不戰而勝-----價值投資法,《證券分析》。
I. 什麼是價值投資
一、價值投資:一種常見的投資方式,專門尋找價格低估的證券。不同於成長型投資人,價值型投資人偏好本益比、帳面價值或其他價值衡量基準偏低的股票。
二、巴菲特價值投資的六項法則
1、第一法則:競爭優勢原則
好公司才有好股票:那些業務清晰易懂,業績持續優秀並且由一批能力非凡的、能夠為股東利益著想的管理層經營的大公司就是好公司。
最正確的公司分析角度-----如果你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
最關鍵的投資分析----企業的競爭優勢及可持續性。
最佳競爭優勢----游著鱷魚的很寬的護城河保護下的企業經濟城堡。
最佳競爭優勢衡量標准----超出產業平均水平的股東權益報酬率。
經濟特許權-----超級明星企業的超級利潤之源。
美國運通的經濟特許權:
選股如同選老婆----價格好不如公司好。
選股如同選老公:神秘感不如安全感
現代經濟增長的三大源泉:
2、第二法則:現金流量原則
新建一家制葯廠與收購一家制葯廠的價值比較。
價值評估既是藝術,又是科學。
估值就是估老公:越賺錢越值錢
駕御金錢的能力。
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貼現值
估值就是估老婆:越保守越可靠
巴菲特主要採用股東權益報酬率、帳面價值增長率來分析未來可持續盈利能力的。
估值就是估愛情:越簡單越正確
3、第三法則:「市場先生」原則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市場中的價值規律:短期經常無效但長期趨於有效。
巴菲特對美國股市價格波動的實證研究(1964-1998)
市場中的《阿干正傳》
行為金融學研究中發現證券市場投資者經常犯的六大愚蠢錯誤:
市場中的孫子兵法: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利用。
4、第四法則:安全邊際原。
安全邊際就是「買保險」:保險越多,虧損的可能性越小。
安全邊際就是「猛砍價」:買價越低,盈利可能性越大。
安全邊際就是「釣大魚」:人越少,釣大魚的可能性越高。
5、第五法則:集中投資原則
集中投資就是一夫一妻制:最優秀、最了解、最小風險。
衡量公司股票投資風險的五種因素:
集中投資就是計劃生育:股票越少,組合業績越好。
集中投資就是賭博:當贏的概率高時下大賭注。
6、第六法則:長期持有原則
長期持有就是龜兔賽跑:長期內復利可以戰勝一切。
長期持有就是海誓山盟:與喜歡的公司終生相伴。
長期持有就是白頭偕老:專情比多情幸福10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