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遠的發展
今天的中遠集團,在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航運、物流等全球優質承運服務的同時,還能夠為客戶提供船舶和貨物代理、船舶工業、碼頭、貿易、金融、房地產和IT等多個行業的服務。
四十五道金色年輪,鐫刻下一段光輝歷程。四十五載鐵血春秋,孕育著一個藍色夢想。風雨里挺起中華脊樑,艱難中肩負民族使命,一路奮飛,一路搏擊。今天,一個英雄的艦隊,將為世界領航。
更大、更強、更優,是我們今天的追求。最大、最強、最優,是我們明天的目標。胸存猛志,問鼎天下。彰顯卓越,勇奪第一。是中遠人與生俱來的性格。
中遠擁有和經營著130艘現代化全集裝箱船舶,其中包括數艘世界最大的10,000TEU型集裝箱船。設施先進、裝備精良,是當今世界航海領域中科技含量最高的新型船隊之一,被譽為中遠「精銳之師」。船隊總載箱量超過35萬個標准箱位,主幹航線置達100多個世界重要港口,規模居世界第五。
中遠擁有並控制的干散貨船隊,總運力超過2800萬載重噸,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散貨船隊。船隊的規模和效益迅猛增長,舉手投足間,成為全球航運界密切關注的焦點。
全球高端航運市場,是中遠特種船隊大顯身手的舞台。中遠集團擁有和經營著110多艘專業雜貨船和能夠裝載超大超重貨物的特種運輸船,綜合實力居世界第二,尤其是中遠擁有的半潛船,更是接受航運領域里「稀有品種」,其中揚名全球的「泰安口」輪,素有半潛船中的「全能冠軍」和「亞洲第一船」之美譽,可以潛至水下9米,托起一整座石油鑽井平台漂洋過海。
中遠的油輪船隊在中國油運市場舉足輕重。以「遠大湖」為代表的中遠系列30萬噸級油輪,堪稱國內油輪中的「巨無霸」,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現代化運輸船隊之一。
進入新世紀,中遠憑借其強大的國際海上運輸實力,迅速引入當代先進的綜合物流理念,全力推進在家電、汽車、電力、化工、醫葯、會展等物流領域的快速發展,穩居中國物流企業之首。
現代物流業的蓬勃發展使中遠的服務觸角從海上走向了廣闊的內陸腹地,從繁華的沿海都市走向了無數個鄉村城鎮。從東海之濱到西南邊疆,從海南瓊島到北國冰域,從江南水鄉到塞北大漠,從華北平原到世界屋脊。數以千計的中遠大型物流車輛日夜穿梭在祖國的各條運輸干線上;十幾列中遠專列、每月數百次的內支線航班,繁忙地奔波於內陸城鄉和國門之間。
今天,凡是重大建設工程的地方,就一定有中遠人忙碌的身影;凡是有外貿活動的地方,就一定有中遠人奉獻的舞台。如今,依託強大的遠洋運輸實力,中遠物流已經走出國門,布局全球,踏上了現代物流的新征途。
迅速崛起的中遠修船工業,堪稱中國修船業的「航母」。在大連、南通、舟山、廣州、上海等地,中遠擁有數家中國一流的修船基地,總規模居國際同行前列,每年為來自50多個世界著名航運企業的500餘艘大型船舶提供優質的修理和改裝服務。
中遠旗下的南通中遠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大型船舶製造企業,自成立以來短短數年間,便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其建造的30萬噸級超大型油輪,5000車位汽車滾裝船、全球先進的第五代5400標准箱位集裝箱船,為中遠贏得了巨大的榮譽,改寫了中國造船工業的歷史。
作為世界第五大集裝箱碼頭經營商,中遠在全球范圍內已參與投資20多個碼頭項目,泊位數達九十多個,總吞吐量超過2300萬箱,成為中遠一體化、多功能的全球運輸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足中國,面向全球。今天的中遠以遠洋航運和全球物流為依託,在世界各大洲構築起了以北京為中心,以香港、美洲、歐洲、新加坡、日本、澳洲、韓國、西亞、非洲等九大區域公司為輻射點的全球服務網路,擁有國內業務網點近300家,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的服務機構700多家,佣外籍員工有4500人。
為適應全球化發展戰略。中遠在管理和服務手段上不斷創新。先後引進全球集成信息系統「IRIS-2」和「SAP」財務信息系統,迅速跨入企業數字化的領先行列。
與此同時,中遠集團持續不斷地推進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先後通過了挪威船級社、中國船級社和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等專業機構關於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信息等方面的綜合認證,已經由世界先進管理手段的追隨者成長為先進管理模式的創造者。
希望的巨輪,游弋於浩瀚動盪的資本之海。價值的天平,指引著恆久超值的創富之門。坦盪面對全世界,挑剔的目光,資本的陽光將照耀未來的航程。
1993年10月5日,在新加坡誕生了第一家中國海外上市公司:中遠投資(新加坡)公司,由此也拉開了中遠全面進軍國際資本市場的序幕。在此後的10多年間,中遠先後在海外和國內資本市場擁有「中遠太平洋」、「中遠國際」、「中遠航運」等七家上市公司。2005年6月30日,「中國遠洋」在香港聯交所豪邁登場,標志著中遠主業的旗艦平台在國際資本市場的成功構築。此外,中遠集團通過並購重組、資源整合大大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誠實互信、合作共贏,是中遠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理念,也是中遠文化的特有品質,戰略合作夥伴。世界500強中已有近半數成為中遠的重要客戶。
中遠使命:逐步發展和確立在航運、物流和修造領域的領先地位,保持與客戶、員工和合作夥伴誠實互信的關系,最大程度地回報股東、社會和環境。
中遠在推行全球化發展戰略的過程中,同時也向全世界詮釋著偉大中國「和諧發展,造福人類」的價值理念,代言著中華民族「艱苦奮斗,愛國奉獻」的自強精神。在今天的人們看來,中遠是一種風范,更是一種品牌。這個品牌既是中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堅持以誠信為本,不斷追求卓越,使中遠集團在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也創造出令世人矚目的品牌。
服務客戶最優、回報股東最大是我們不變的諾言。全球承運、誠信全球是我們永恆的信念。
傳承優良,與時俱進。時代風雲鑄就鍋鐵團隊。內化於心,外化於形。民族使命立為報國誓言。胸中裝有航程萬里。騰飛的歲月里,我們擁有永恆的力量之源。
中遠集團是一個對員工、環境和社會高度負責任的企業。
2004年,中遠集團正式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協議(Global Compact)」;
2005年1月4日,在印尼發生海嘯後,中遠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000萬元用於災後重建;
2005年12月20日,中遠發起成立「中遠慈善基金會」;
2006年2月22日,中遠集團獲選2005十大最具責任感企業;
從來志存高遠,何懼長空搏擊。千回駕濤馭浪,哪怕激流涉險。只待我,輕舟越關山,長天攬明月,譜寫百年長歌。
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滄桑,中遠已經豪邁地踏上了全球化發展的新征程,並且一步步地朝著實現「百年中遠,領航世界」的夢想奮進。
由全球航運承運人向以航運為依託的全球物流經營人轉變,由跨國經營企業向世界級跨國公司轉變。可以預見,未來,中遠將進一步在科技進步,自主創新中振翅高飛;在生產經營和資本經營兩輪驅動中加速發展;在提升航運、物流和修造船主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全國實現戰略上的「兩個轉變」,進入世界500強。
打造百年中遠,實現永續輝煌,是所有中遠人的世紀願景。
百年中遠,心隨夢飛。百年中遠,滄海雲帆。
② 中遠航運如何與中特物流進行合作
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遠洋」)於2005年3月3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成立,2005年6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股票編號:1919),二零零七年六月二十六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編號:601919)。中國遠洋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其下屬公司合稱「中遠集團」,全球第二大綜合性航運公司)的上市旗艦和資本平台。業務架構中國遠洋目前擁有:(1)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中遠集運」)100%權益;(2)中遠散貨運輸有限公司( 「中遠散運」)、青島遠洋運輸有限公司(「青島遠洋」)、中遠(香港)航運有限公司(「香港航運」,本公司透過Golden View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該公司股權)和深圳遠洋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遠洋」)100%權益。(3)中遠太平洋有限公司(「中遠太平洋」,一家於香港聯交所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碼:1199)約51%權益;(4)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中遠物流」)51%直接權益,並通過中遠太平洋持有中遠物流49%權益。中國遠洋目前通過下屬各子公司為國際和國內客戶提供涵蓋整個航運價值鏈的集裝箱航運、干散貨航運、物流、碼頭和集裝箱租賃服務。 中國遠洋透過全資子公司中遠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中遠集運」)經營集裝箱航運及相關業務。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遠集運的船隊共經營144艘船舶,總運力達435,138標准箱。根據CI統計,總運力排名全球第六。在全球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的140多個港口掛靠,經營74條國際航線、12條國際支線、20條中國沿海航線及62條珠江三角洲和長江支線。中遠集運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廣泛的銷售和服務網路,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遠集運共擁有400多個境內境外銷售和服務網點。這些全球性的航線網路和銷售、服務網路,使得本集團可以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門到門」服務。 中國遠洋透過中遠散貨運輸有限公司(「中遠散運」)、青島遠洋運輸有限公司(「青島遠洋」)、中遠(香港)航運有限公司(「香港航運」)及深圳遠洋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遠洋」)經營干散貨航運業務。於2007年12月31日,中國遠洋經營419艘干散貨船,其中202艘屬公司擁有,217艘屬租入運力。總運力達32,981,460載重噸,為全球最大的干散貨船隊。 中國遠洋透過控股子公司,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中遠物流」,本公司直接持有其51%權益並通過中遠太平洋間接持有其49%權益)提供包括第三方物流及船舶代理、貨運代理在內的綜合物流服務。中遠物流在內地29個省、市、自治區、香港及境外建立了400多個業務分支機構。中遠物流是國內最大的現代物流服務供應商。 中國遠洋透過中遠太平洋有限公司(「中遠太平洋」,一家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公司,本公司持有其約51%權益)經營碼頭業務。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遠太平洋在全球投資經營27個碼頭項目,總泊位達140個,世界排名第五。 中國遠洋透過中遠太平洋下屬的佛羅倫貨箱控股有限公司(「佛羅倫」)經營集中國遠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裝箱租賃業務。截至2007年12月31日,佛羅倫擁有和代管的集裝箱隊達1,519,671標准箱,集裝箱租賃業務佔全球市場份額約13.2%,位居世界第二。 另外,本公司還通過中遠太平洋的參股聯營公司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團」)(中遠太平洋於2008年3月24日持有其21.8%的權益)從事集裝箱製造業務,中集集團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製造公司,佔有超過50%的市場份額。 作為中遠集團上市旗艦和資本平台,本集團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市場,憑借市場經驗和全球性優勢,不斷提升航運綜合能力,拓寬物流服務領域,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航運與物流供應商。
③ COSCO(中遠航運)主要是走什麼航線為主
COSCO(中遠航運)主要已海洋航線為主。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專以下簡稱中國遠屬洋海運集團或集團)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而成,總部設在上海,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
航運產業集群是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簡稱集團)核心產業集群,包括集裝箱運輸、干散貨運輸、油氣運輸(油運、液化天然氣運輸)、客輪運輸以及碼頭運營等業務。當前,集團正致力於鞏固和發展全球第一大綜合航運企業。
(3)中遠國內投資碼頭擴展閱讀:
控股上市企業
中遠集團是中國最早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企業之一,在境內外控股和參股的有:中國遠洋、中遠投資、中遠太平洋、中遠國際、中遠航運和中集集團6家上市公司。其中「中國遠洋」在香港聯交所一上市,就被納入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成份股,「中遠太平洋」和「中遠投資」憑借出色的業績進入國際資本市場藍籌股行列。
④ 中國遠洋的虧損百億
在當今的航運業,可以說沒有一家航運企業不在「慘淡」經營,不被嚴重虧損所困擾。想一想,歐美發達國家在金融危機中都變得束手無策了,更何況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就算魏家福沒有「超齡服役」,中遠集團又逃脫得了中國「虧損王」的命運么?
跟魏家福有過接觸的人都知道,他並不是一個輕易服輸的人。即便中遠連續三年當了中國的「虧損王」,他也從來沒有服輸過。只是,時勢既能造英雄,也能折磨英雄。魏家福再不服輸,再堅強,面對一團糟且暫時還看不出多少曙光的世界經濟還是無能為力。
由於中國遠洋深陷虧損泥潭,一時間市場的不滿情緒都拋向了集團董事長魏家福,「被退休」傳聞自前年就開始盛傳,這一次終於有了下文。中遠集團多位中層與高層近日已向媒體證實,中遠集團領導班子進入了調整程序,魏家福將卸任集團董事長,退居二線,新的董事長人選,據悉最有可能的是現任中遠集團總裁馬澤華。
對63歲的魏家福來說,這不可謂不是一種「解脫」。
因為他「超齡服役」的這幾年,恰好遭遇了中遠集團迄今最為艱難的一段時光。集團不僅要面對經營的巨大挑戰,而且要面對虧損的巨大壓力。今年如果無法扭虧,就將面臨退市的風險。而在過去幾個月里,中國遠洋已多次靠出售資產套現來避免退市。
按照業績預測,假設全球航運現狀沒有大幅改觀,中國遠洋今年虧損幅度仍在75億至90億之間,這意味著在今年剩下的半年內需要35億至50億資金來完成扭虧。這對一名「超齡服役」的央企領導,實在是太大的挑戰。
眾所周知,中國的航運業,一直被日本、韓國等航運強國所擠壓。特別在市場化和國際化方面,更是鮮有作為和地位。正是作為一名老航運,魏家福在航運界滾打摸爬了四十餘年,而正是在他擔任中遠集團掌門人的15年內,中遠集團的資產規模達到了船舶700餘艘,5100多萬載重噸,船隊規模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而正是有了中遠集團的異軍突起,並帶領其他航運企業迎難而上,才使得中國在世界航運業中有一席之地,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有人說,魏家福是「晚節不保」。如果當年主動引退,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尷尬和憋屈了,甚至還可以對接任者指手畫腳。話可以這樣說,但卻不能這么理解。一方面,誰也不是神仙,哪裡能料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會如此嚴重、持續時間如此長久;另一方面,對航運業有著深厚感情且非常自信的魏家福,不相信航運業會出現如此「慘淡」的景象,會給他帶來這樣的傷心結局。
在外界眼中一向挺有魅力的魏家福,在中遠內部喜歡被稱為「船長」,給員工的印象是「思想超前,能接受新鮮事物,眼界也比較開闊」,若不是2008年金融危機突然到來,正處在職業生涯頂峰的魏家福大可見好就收,讓自己過得自在一些。
然而,性格決定命運,若是那樣,那就不是魏家福了。在這位老船長的心目中,既然叫做中國遠洋集團,就沒有理由不具備國際化視野,也就不能拿不出功夫與世界上的一流航運企業叫板。
必須注意的一個事實是,雖然中遠集團當了連續三年的「虧損王」,成了央企虧損的「代名詞」,但畢竟與那些明知產能嚴重過剩,原材料供應和定價權等已被外國供應商所控制,仍然在不遺餘力地擴大規模、擴大產能的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情況不同。
因為一旦國際金融危機過去,世界經濟復甦,中遠等航運企業就大有「翻身」的機會。再說,如果沒有中遠集團為領軍人物的航運企業做支撐,在運輸環節節約了大量成本,中國的鋼鐵等行業,虧損可能更為嚴重,那樣的話,「虧損王」的頭銜也就不會是中遠集團了。
因此,雖然中遠集團出現巨額虧損,並在短時間內難以康復,但是,在中遠集團帶領下中國航運企業取得的國際戰略地位與影響,卻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無疑,由於對世界經濟形勢、特別是金融危機走向缺乏正確判斷,中遠集團在戰略謀劃和策略應對方面出現了失誤,可以說是魏家福40多年職業生涯中的一大「敗筆」。如果在決策方面稍稍慎重一些、冷靜一些、理智一些,後果可能就不會如此糟。
稍早些時候,希臘政府授予魏家福大十字鳳凰勛章,以表彰中遠集團在希臘投資碼頭而給當地經濟帶來的貢獻。對這位是非功過爭議格外突出的老人,這種帶著榮譽離開的方式或許是對他最好的補償。
所以,筆者現在要為魏家福說幾句話,判斷一名企業家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不僅要看企業的業績,更要看他對企業和國家所作的貢獻。
不能因為中遠集團的虧損而抹殺他對中國航運事業所作出的貢獻,也不能因為中遠集團近幾年的連續虧損,因為魏家福的黯然離場就將他視作一位失敗者,而應當從歷史的角度給予公正評價。
面對外界的種種非議,魏家福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央、國務院了解中遠,我就足夠了」。這既可以解讀作一種抱怨,也可以視為一種自信。[1]
⑤ 中國遠洋和中海集運哪個更有投資價值
中國遠洋屬於航運股的老大,中海集運排老三
你說的投資價值的話
從基本面來說
中海集運年報0.1
而中國遠洋的三季報0.11
估計年報不會超過兩毛
遠洋的股價可是集運4倍
自己做個比較吧
⑥ 中遠航運這家公司怎麼樣
中遠集團是以航運和物流為主業的跨國企業集團,國企,另外也從事船舶及海洋工程的回建造和修理、碼頭答、貿易、房地產、金融和信息技術等各種各樣的業務。中遠集團旗下有六七家上市公司,而中遠航運是其中一家。
我不知道你所說的「網上說管理差」具體表現是什麼,但是,中遠是國企、中遠是一個大集團,航運只是其中一部分業務,也是它一開始就經營的業務,在航運方面,雖然集裝箱海運方面的業務有中海集團在追趕,但是在航運上總體看,中遠還是中國第一大,在全世界也是前幾位的船公司,還有幾條特種半潛船(全世界沒幾條的,連「基洛」潛艇都是用這船拉回來的)、中遠集團本身也是國內和歐洲大量投資碼頭港口的,這也無形中提高其航運力量。現在國內的行內,一說中遠,大部分從事物流的人只會認「中遠航運」,可見航運在中遠集團中的地位。至於網上說的一些負面消息,其實,哪個公司沒有???
我不太清楚你所說的「重金投資」是什麼概念,但是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投資一個在國內同行業中做著龍頭老大的國企,應該是可以放心的(如果你只是買了幾手中遠的股票那又另當別論……)
⑦ 港口企業:合作模式選哪種麻煩告訴我
當前,許多港口企業大都通過合作吸引投資,實現資產規模的增長和業務規模的擴大,尤其是集裝箱碼頭企業。業內人士理清了其脈絡,並分析其利弊,現刊發以便借鑒。 當前,我國港口合作模式大體呈現如下特點。股份合作是主流 股份合作是我國港口投資合作的主流。具體又可分為:
從持有股權的多少看,包括控股合作和持股合作。港口在部分碼頭設施、物流領域、臨港工業項目上,可以控股(相對或絕對控股),這是我國加入WTO後5年內國家的保護性政策。絕對控股,如上海外高橋四期4個集裝箱泊位,上海國際港務集團絕對控股,佔51%,馬士基佔49%。相對控股,如青島港前灣二、三、四期集裝箱碼頭總投資8.87億美元,中遠太平洋佔20%,馬士基佔20%,鐵行渣華佔29%,青島港佔31%。但也可以不控股,如深圳鹽田碼頭一、二期總投資70億元的集裝箱碼頭合作,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持股27%,和記黃埔持股73%。
從資本合作的形態看,有資產合作、資金合作和經營權合作。 資產合作是指港口將土地岸線、碼頭基礎設施等化作資金投入的合作。如上海港將外高橋四期的4個集裝箱碼頭與馬士基合作,馬士基佔49%,上海國際港務集團佔51%。資金合作在港口一般都伴有資金和資本合作的混合成分。港方一般以土地岸線設施等作股,不足部分以資金等形式投入。沿海和長江主要港口在部分碼頭合資建設和合作經營中一般如此。以碼頭等基礎設施作股投入,有弊端。港口方只能獲得所參股份的贏利分紅,且久而久之,港口資源為外資所有。最有利的合作方式是,將碼頭租給合資公司,只進行碼頭經營權的合資。若如此,港口方面除可獲得股比分紅外,還能獲得一份租金收入。但在資金短缺和港際對資本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往往選擇以資產折股投入,以換取更多的資金流。國際合作已成趨勢 從合作空間范圍看,可國際合作和國內合作。
國際合作有跨國港口的港際合作和港企合作。跨國港際合作已成趨勢,全球最大的香港和記黃埔和新加坡港務集團、馬士基、鐵行渣華等跨國企業都與我國港口實現了廣泛的合作。港際合作和港企合作有時很難區分,如鐵行渣華、馬士基,包括我國的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既從事航運經營又從事碼頭投資,並擁有碼頭或持有碼頭股份。
在港口建設和發展中利用外資是一柄雙刃劍,如不慎將造成對自己的傷害,因為投資經營人與接受投資者的根本利益有所差別。前者追逐的是利潤,後者追求的是區域經濟的發展。這需我們在引資合作中予以重視。國內合作頻繁 國內合作也有港際合作和港企合作之分。國內港際合作已成趨勢。上海為了保證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正實施「長江戰略」:投資寧波港集裝箱碼頭,斥資5億元與南通港實現全面戰略合作,與南京、重慶、揚州、安慶、武漢港進行合作等。 國內港企合作如火如荼。洋山港一期5個泊位投資143.1億元,投資主體為港企聯合體的上海同盛投資(集團),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擁有同盛投資40%的股權。國有企業和民營資本也在大量投資各港。國內合作往往伴隨外資合作同時進行。當前限於部分合作 從合作程度看,可全面合作和部分合作。目前,國內主要港口的對外合作,僅限於局部或部分合作,是部分設施、港區、運輸物流業務、經營權、臨海工業項目和資金的合作,沒有整體的出讓與整體的合作。錦州港雖然被民資控股,原國有港口資本佔22%,民營資本哈爾濱東方集團佔33%,但也不是整體出讓;部分商家在港口獨資建碼頭、買斷部分碼頭的經營權,也只是部分而已。 所謂全面合作,是指在某些領域或在物流運輸業務上的全方位的協作。在將來,我國主要港口投資合作模式也許會走向全面合作模式。(作者:徐永久)(完)
⑧ 中國遠洋集團是否投資在大蓮建港口碼頭
中國遠洋集團沒有投資在大連建港口碼頭
⑨ 中海集團與中遠集團合並後是什麼集團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於2016年2月18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與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重組而成,是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理涉及國計民生和國民經濟命脈的特大型中央企業,總部設在上海。注冊所在地為上海浦東自貿區陸家嘴金融片區內,注冊資本110億元。 擁有總資產6100億元人民幣,員工11.8萬人。
(9)中遠國內投資碼頭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8月31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經營船隊綜合運力10071萬載重噸/1296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裝箱船隊規模298萬TEU,居世界第三;干散貨船隊運力3855萬載重噸/425艘,油輪船隊運力2365萬載重噸/185艘,雜貨特種船隊413萬載重噸/151艘,均居世界第一。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完善的全球化服務築就了網路服務優勢與品牌優勢。碼頭、物流、航運金融、修造船等上下游產業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結構體系。集團在全球投資碼頭51個,集裝箱碼頭超47個,集裝箱碼頭年吞吐能力10839萬TEU,居世界第一。全球船舶燃料銷量超過2600萬噸,居世界第一。集裝箱租賃規模超過270萬TEU,居世界第三。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接單規模以及船舶代理業務也穩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