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國巴克萊銀行的歷史
1690年, Freame與Thomas Gould於倫敦市朗伯德街(Lombard Street)開辦金匠銀行業務。1736年,James Barclay與John Freame的女兒結婚,並成為公司的合夥人。從此,「巴克萊」便出現在公司的名字中。1896年,20家私人銀行組成一家新的股份制銀行,名為Barclay and Company Limited,設有182間分行,存款達2,600萬英鎊。1918年,公司通過收購活動,成為英國五大銀行之一。1925年,通過與殖民銀行(Colonial Bank)、英國-埃及銀行(Anglo Egyptian Bank)及南非國民銀行( National Bank of South Africa)三家銀行合並,構成巴克萊的國際業務。1981年,巴克萊成為首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在紐約市場募集長期資金申請的外資銀行。1986年,巴克萊成為首家在東京及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英國銀行。同年,巴克萊開辦投資銀行業務,並發展成為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1995年,巴克萊購入從事基金管理的富國日興投資公司(Wells Fargo Nikko Investment Advisers),將業務與BZW投資管理公司合並成為巴克萊全球投資公司(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2005年7月,巴克萊購入南非聯合銀行集團有限公司(Absa Group Limited)過半數股權。Absa是南非最大的零售銀行,客戶超過700萬人。目前,巴克萊已從英國合夥集團發展成為全球性銀行。
2. 英國巴克萊銀行的商業啟示
1、強化分工,在風險管理部門建立分類風險管理團隊
在巴克萊銀行內部風險管理分工比較明確,風險管理部門中設有專門的風險管理團隊負責分類風險的管理,職能團隊與業務條線職責界定清晰,有利於風險管理的高效運作。目前,部分國內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主要是針對信用風險的管理,風險管理部門的內部設置沒有按照風險的分類進行設置。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管理在風險管理部門內部並沒有設置功能性的專業團隊來進行指導和監控,這不利於對各類風險在集團層面的監控和協調。
2、建立風險偏好體系,加強風險限額管理,強化經濟資本運用
巴克萊銀行集團信用風險總監安德魯·布魯斯認為,巴克萊銀行風險管理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最近十幾年來通過建立風險偏好體系,加強限額管理,強化了經濟資本在集團內部的運用。這也是國際活躍銀行風險管理成功的普遍經驗。目前,國內商業銀行雖然啟動了此方面的相關工作,但與國際活躍銀行的成熟做法還有些差距,還應繼續深化此方面的工作,科學設定集團和各業務條線的風險偏好,確立相應的限額管理體系,根據要求為分支機構、產品線和業務條線配置經濟資本,並結合風險調整後資本收益率RAROC等指標進行績效考核。
3、樹立資產組合管理理念,對資產進行初步的組合管理
通過國際活躍銀行的風險管理可以看出風險管理的三個層次,最底層的是業務品種的風險管理,中間層面是風險種類的職能風險管理,最高層面是資產組合的風險管理。對商業銀行整體資產組合的風險進行管理,從資產組合層面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均衡,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最終目標,它有助於解決商業銀行風險集中度等問題,降低銀行的整體風險,節約經濟資本。積極主動的資產組合管理是商業銀行的成熟表現,在此環境下,符合資產組合要求的業務才會獲准許可,同樣,隨著資產組合的變化,當資產組合與設定風險偏好不相符合時,也要通過市場不斷進行調整,使其最終保持與風險偏好相一致。目前,國內商業銀行還普遍處在單項資產的風險評估階段,還沒有對商業銀行的風險從整個資產組合的層面進行考慮。當然,真正意義上的資產組合的風險管理不僅需要對銀行總體資產組合損失分布曲線的擬合,高級內部評級法以及先進的貸款定價等技術條件,還需要相應的市場環境和制度安排。比如,對於信貸資產而言,國內缺乏貸款的二級市場,就不能實現對信貸資產組合的靈活快捷調整。因此,目前資產組合管理對於國內商業銀行來說還是比較難以實現的,不過加強資產組合的限額管理,實施以限額控制為核心的組合管理是商業銀行逐步走向資產組合管理的前奏。
4、借鑒成熟的市場風險管理經驗,加強市場風險管理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在巴克萊銀行內部是一個投資銀行部門,專門負責交易市場風險。巴克萊銀行近年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巴克萊資本業務的快速穩健拓展。同樣,對於國內商業銀行來說,除了零售銀行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也都是銀行利潤的新的增長點。這兩項業務的開展需要具備較強的市場風險管理能力,就目前的國內金融環境來講,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利率衍生產品的推出以及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所的建立都為國內銀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平台。國內商業銀行應及早加強市場風險管理方面的工作,組建專業的市場風險管理團隊,學習先進的市場風險管理技術,開發或引進先進的市場風險管理系統,為資本市場業務的拓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重視國家風險,加強國家風險管理研究
國家風險對商業銀行安全的重要性已經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充分顯現。隨著國內商業銀行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業務的快速拓展,越來越多的業務需要不僅考慮貸款對象的信用風險而且還要考慮其國家風險,國家風險對國內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在巴克萊銀行內部有專門的國家風險研究團隊,每個重要的國家都有專門的國家風險經理具體負責,而且經過驗證構建了自己的國家風險評級模型,並開發了專門的內部國家風險評級系統,該系統與信用風險管理系統整合在一起,任何跨境的交易都會提交給該系統,產生相應的評級和相應的經濟資本配置要求,評級越低,要求配置的經濟資本越高。雖然目前國內商業銀行所涉及的境外業務相對於國際活躍銀行還比較少,但從長遠的發展戰略來看,應該及早著手此方面的研究准備工作,逐步將國家風險納入自己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探索建立內部國家風險評級模型和系統,合理設定國家風險限額和國別限制,為相關業務的拓展提供支持。
6、強化IT系統的規劃整合,增強系統的實時性
風險管理的高效運作離不開IT系統的支持。加強IT系統的規劃整合,增強系統的實時性益處有三:一是能夠使風險管理部門迅速對所有業務條線和部門的風險信息進行匯總、分析、控制、報告。二是能夠加強對分行風險的整體控制,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分行普遍還是以利潤中心的形式存在,IT系統規劃整合後,只要分行前台部門的交易一經產生,就會傳到總行的管理系統內,並且實時更新,與管理信息系統相連接產生一系列的報告,保證交易數據及時轉化為管理數據。三是有利於銀行業務的快速拓展。對於新開設的分行而言,只要接入系統就馬上可以營業,分行的一切業務活動和風險都能掌握在總行層面,可實現由過去的分行定期向總行進行匯報,變為總行定期向分行發送報表,分行進行確認。
3. 怎麼《福布斯》的《掌控世界的147家公司》上英國巴克萊集團掌控著世界4%的財富誰了解巴克萊集團不是銀行
看看貨幣戰爭吧
4. 巴克萊財團涉及哪些公司
三井,摩根,高盛,三菱 美國:摩根財團,洛克菲勒財團,第一花旗財團,巴克萊財團瑞士:瓦倫堡家族財團新加坡:淡馬錫財團
5. 英國巴克萊集團的主要業務
擁有超過300年歷史和專業銀行知識,巴克萊銀行的主要業務集中於以下6個方面:
英國銀行業務,為超過1, 400萬名個人顧客和76.2萬家公司提供銀行產品和服務。
巴克萊信用卡,是最大的全球信用卡發行公司之一,在全世界擁有大約1,500萬名用戶。
巴克萊資本,是全球領先的投資銀行,為大型公司、機構和政府客戶提供融資和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巴克萊全球投資者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資產經營者之一,也是領先的投資管理產品和服務供應商。
巴克萊財富管理公司,管理著超過740億英鎊的客戶基金
國際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為遍及加勒比海、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非洲和中東的公司客戶提供一系列銀行服務。
6. 英國巴克萊集團的風險管理
一、巴克萊銀行的風險管理:
1、風險管理分工明確,職責清晰
巴克萊銀行風險管理的特點之一是分工明確,職責清晰。基本的職責分工貫穿於整個集團組織內部。具體分工如下:
◇ 董事會需要管理保持一個合適的內部控制系統,並檢查它的有效性;批准風險偏好,並監控相對於偏好的集團風險輪廓(Risk Profile)。
◇ 業務條線負責人負責識別和管理其業務條線的風險。
◇ 在集團首席執行官和集團財務總監的授權下,風險總監負責有效地進行風險管理和控制。
◇ 分類風險主管和他們的團隊負責建立風險控制框架,並進行風險監控。
◇ 在業務風險主管的管理下,業務風險團隊負責協助業務條線負責人識別和管理他們總體的業務風險,並實施正確的控制。
◇ 內部審計負責獨立地對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環境進行檢查。
此外,在巴克萊銀行內部還有許多專業委員會來負責相應的風險管理職責。
2、建立風險偏好體系,強化經濟資本應用
風險偏好是巴克萊銀行選擇的平衡收益與風險的方法,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在巴克萊銀行內部使用。確立集團和各業務條線的風險偏好,建立風險偏好體系,首先能夠保證集團的業績表現;其次,能夠識別無用的風險容量,提高盈利能力;再次,能夠提升管理信心,統籌考慮集團的整體風險輪廓;最後,能幫助高級管理層提高不同業務風險程度的控制和協調。
巴克萊銀行確立風險偏好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未來三年的業務規劃估計收益波動的可能性及實現這些業務規劃的資本需求,並將這些與目標資本比率、紅利等因素相對比,將這些結果轉化為每個主要業務板塊規劃的風險容量。風險偏好的數值要通過估計集團對宏觀經濟事件的敏感性來進行驗證,而這種估計是利用壓力測試和情景模擬來完成的。
風險偏好體系為每個業務條線配置風險容量提供了基準。巴克萊銀行的風險偏好體系考慮了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並通過兩個方面的觀察設定來進行實施。一個是收益波動(Earnings Volatility)。在戰略規劃的偏好設定下(包括分紅保證以及保證巴克萊銀行在極端環境下的評級水平),考慮每年的預測財務表現的潛在波動。在巴克萊銀行內部,一般採用四個較有代表性的水平來對其資產組合進行分析。(1)預期表現水平,這主要是根據多年歷史數據來度量的平均損失水平。(2)中度壓力水平(即不經常發生的情況,如宏觀經濟周期的影響)下的損失。(3)嚴重的壓力水平(即不太可能發生的情形)下的損失。(4)極端但幾乎不可能發生的壓力水平下的損失,這往往用來決定集團的經濟資本。另一個方面是授權和規模(Mandate and Scale)。這主要是設定業務層面的授權和限額規模來保證單個的風險構成處於一種適當的平衡狀態。通過設定限額來控制可能由組合集中度而造成的不可接受水平的損失,目的是將非預期損失控制在集團的可接受范圍內。
3、建立規范統一的風險管理程序
巴克萊銀行針對不同類型的風險制定了一套由五個步驟組成的風險管理程序,所有風險統一按照此套程序進行管理。
(1)指導(Direct):主要包括理解實現集團戰略的主要風險,建立風險偏好體系,溝通建立包括職責、許可權和關鍵控制的風險管理框架。
(2)評估(Assess):包括建立識別和分析業務風險的程序,批准和實施計量和報告的標准以及方法。
(3)控制(Control):建立關鍵控製程序和操作,包括限額結構、資本補充標准和報告要求;監控控制的進展、風險的動向和限額;提供與偏好或控制相背離的早期預警;確保風險管理的操作和條件與業務環境相符合。
(4)報告(Report):解釋和報告風險暴露、風險集中度以及風險承擔的結果;解釋和報告風險的敏感性和關鍵風險指標;與外部群體的交流。
(5)管理和分析(Manage and Challenge):檢查和分析集團總體風險輪廓的各個方面,評估新的風險與收益機遇,建議優化集團總體的風險輪廓,檢查分析風險管理的操作實踐。
4、嚴格按照風險管理程序,科學有效地對各類風險進行管理雖然巴克萊銀行對其內部風險的分類已經超過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的要求,並為各類風險配置經濟資本,但對於巴克萊銀行來講,對三大風險的管理仍是其主要任務。在規范統一的風險管理程序指導下,巴克萊銀行對三大風險的管理卓有成效。
信用風險仍是巴克萊銀行最大的風險,大約有三分之二的經濟資本被配置到各業務條線的信用風險上。對於信用風險的管理,巴克萊銀行主要利用五步風險管理程序和基於COSO的內部控制體系來進行管理。利用自己的內部風險評級系統來對借貸者、交易對手以及零售客戶進行評級。對於內部評級,巴克萊銀行主要利用自己的歷史數據和其他外部信息,通過自己內部開發的模型來進行。當然,巴克萊也採用了一些外部開發的模型和評級工具,不過這些工具在引入前都要經過相關的驗證。
對於市場風險來講,巴克萊銀行將市場風險分為三大類,分別是交易市場風險、資產和負債風險、其它市場風險。在巴克萊銀行內部,風險管理委員會批准所有類型市場風險的風險偏好;市場風險總監負責市場風險的整體控制,並在風險總監和風險監控委員會的授權下,在市場風險偏好范圍內設定限額管理體系。市場風險總監的工作由專門的市場風險管理團隊和業務條線的風險管理部門來支持協助。每天都要形成一份巴克萊銀行整體市場風險的報告,主要是相對於許可限額的風險暴露。另外,業務條線的負責人在業務條線風險管理部門的協助下,負責與其業務相關的所有市場風險的識別、度量和管理。同時,業務條線還要考慮與業務相關的流動性風險。
巴克萊銀行在市場風險管理方面採用了日在險價值(Daily Value at Risk)、壓力測試、年在險收益(Annual Earnings at Risk)和經濟資本等方法和技術。DVaR採用歷史模擬法,利用兩年的歷史數據進行計算,同時利用返回檢驗(Back-testing)方法進行校驗。 AEaR主要度量年收益對市場利率變動的敏感性,置信區間為99%,時間跨度為一年,主要用來度量結構性利率風險和結構資產管理風險。
對於操作風險來講,巴克萊銀行已經建立了集團范圍內的操作風險管理體系,並在所有風險識別的重要區域設立了最低控制要求。對操作風險的度量和管理主要包括風險評估、風險事件數據的收集與報告、報告、以及經濟資本配置四個方面。在風險評估中普遍採用了情景分析和自我評估技術來作為風險識別和評估監控能力和控制有效性的工具。在風險事件數據的收集與報告中,巴克萊銀行建立了一套標準的程序用來收集、評估、分析、報告整個集團范圍內的風險事件。另外,巴克萊銀行還利用了一個外部的公共風險事件資料庫來支持風險的識別和評估。對於經濟資本的配置,巴克萊銀行是採用歷史數據來進行估算的。
二、對國內商業銀行的啟示
1、強化分工,在風險管理部門建立分類風險管理團隊
在巴克萊銀行內部風險管理分工比較明確,風險管理部門中設有專門的風險管理團隊負責分類風險的管理,職能團隊與業務條線職責界定清晰,有利於風險管理的高效運作。目前,部分國內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主要是針對信用風險的管理,風險管理部門的內部設置沒有按照風險的分類進行設置。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的管理在風險管理部門內部並沒有設置功能性的專業團隊來進行指導和監控,這不利於對各類風險在集團層面的監控和協調。
2、建立風險偏好體系,加強風險限額管理,強化經濟資本運用
巴克萊銀行集團信用風險總監安德魯·布魯斯認為,巴克萊銀行風險管理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最近十幾年來通過建立風險偏好體系,加強限額管理,強化了經濟資本在集團內部的運用。這也是國際活躍銀行風險管理成功的普遍經驗。目前,國內商業銀行雖然啟動了此方面的相關工作,但與國際活躍銀行的成熟做法還有些差距,還應繼續深化此方面的工作,科學設定集團和各業務條線的風險偏好,確立相應的限額管理體系,根據要求為分支機構、產品線和業務條線配置經濟資本,並結合風險調整後資本收益率RAROC等指標進行績效考核。
3、樹立資產組合管理理念,對資產進行初步的組合管理
通過國際活躍銀行的風險管理可以看出風險管理的三個層次,最底層的是業務品種的風險管理,中間層面是風險種類的職能風險管理,最高層面是資產組合的風險管理。對商業銀行整體資產組合的風險進行管理,從資產組合層面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均衡,是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最終目標,它有助於解決商業銀行風險集中度等問題,降低銀行的整體風險,節約經濟資本。積極主動的資產組合管理是商業銀行的成熟表現,在此環境下,符合資產組合要求的業務才會獲准許可,同樣,隨著資產組合的變化,當資產組合與設定風險偏好不相符合時,也要通過市場不斷進行調整,使其最終保持與風險偏好相一致。目前,國內商業銀行還普遍處在單項資產的風險評估階段,還沒有對商業銀行的風險從整個資產組合的層面進行考慮。當然,真正意義上的資產組合的風險管理不僅需要對銀行總體資產組合損失分布曲線的擬合,高級內部評級法以及先進的貸款定價等技術條件,還需要相應的市場環境和制度安排。比如,對於信貸資產而言,國內缺乏貸款的二級市場,就不能實現對信貸資產組合的靈活快捷調整。因此,目前資產組合管理對於國內商業銀行來說還是比較難以實現的,不過加強資產組合的限額管理,實施以限額控制為核心的組合管理是商業銀行逐步走向資產組合管理的前奏。
4、借鑒成熟的市場風險管理經驗,加強市場風險管理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在巴克萊銀行內部是一個投資銀行部門,專門負責交易市場風險。巴克萊銀行近年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巴克萊資本業務的快速穩健拓展。同樣,對於國內商業銀行來說,除了零售銀行業務,投資銀行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也都是銀行利潤的新的增長點。這兩項業務的開展需要具備較強的市場風險管理能力,就目前的國內金融環境來講,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利率衍生產品的推出以及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所的建立都為國內銀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平台。國內商業銀行應及早加強市場風險管理方面的工作,組建專業的市場風險管理團隊,學習先進的市場風險管理技術,開發或引進先進的市場風險管理系統,為資本市場業務的拓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5、重視國家風險,加強國家風險管理研究
國家風險對商業銀行安全的重要性已經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充分顯現。隨著國內商業銀行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業務的快速拓展,越來越多的業務需要不僅考慮貸款對象的信用風險而且還要考慮其國家風險,國家風險對國內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在巴克萊銀行內部有專門的國家風險研究團隊,每個重要的國家都有專門的國家風險經理具體負責,而且經過驗證構建了自己的國家風險評級模型,並開發了專門的內部國家風險評級系統,該系統與信用風險管理系統整合在一起,任何跨境的交易都會提交給該系統,產生相應的評級和相應的經濟資本配置要求,評級越低,要求配置的經濟資本越高。雖然目前國內商業銀行所涉及的境外業務相對於國際活躍銀行還比較少,但從長遠的發展戰略來看,應該及早著手此方面的研究准備工作,逐步將國家風險納入自己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探索建立內部國家風險評級模型和系統,合理設定國家風險限額和國別限制,為相關業務的拓展提供支持。
6、強化IT系統的規劃整合,增強系統的實時性
風險管理的高效運作離不開IT系統的支持。加強IT系統的規劃整合,增強系統的實時性益處有三:一是能夠使風險管理部門迅速對所有業務條線和部門的風險信息進行匯總、分析、控制、報告。二是能夠加強對分行風險的整體控制,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分行普遍還是以利潤中心的形式存在,IT系統規劃整合後,只要分行前台部門的交易一經產生,就會傳到總行的管理系統內,並且實時更新,與管理信息系統相連接產生一系列的報告,保證交易數據及時轉化為管理數據。三是有利於銀行業務的快速拓展。對於新開設的分行而言,只要接入系統就馬上可以營業,分行的一切業務活動和風險都能掌握在總行層面,可實現由過去的分行定期向總行進行匯報,變為總行定期向分行發送報表,分行進行確認。
7. 巴克萊為什麼被罰20億
北京時間3月30日凌晨,據報道,美國司法部周四(29日)宣布,巴克萊銀行已經同意支付20億美元的罰款,該行此前被指從事一項欺詐性計劃,在2005年到2007年之間出售了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Residential Mortgage Backed Security,RMBS),從而給投資者帶來了成百億美元的損失。
巴克萊銀行表示,支付這筆罰款將會導致該行的核心資本率下降0.45個百分點,這是用於衡量一家銀行的財務實力的關鍵指標。
美國司法部還表示,曾負責上述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交易的兩名巴克萊銀行前高管將總共支付200萬美元的罰款,以換取該部撤銷對他們的指控,這兩名前高管分別是保羅·梅尼菲(Paul Menefee)和約翰·卡羅爾(John Carroll)。
8. 巴克萊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是誰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英國最大商業銀行之一,1862年成立,叫Barclay & Co. Ltd,1917年改用現名,總行設在倫敦。1998年總資產為3652億美元。巴克萊銀行是位於匯豐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之後的英國第三大銀行公司。巴克萊銀行在全球約60個國家經營業務,在英國設有2100多家分行。巴克萊銀行經營消費及公司銀行、信用卡、抵押貸款、代管、及租賃業務,此外還提供私人銀行業務。
http://..com/question/325437899.html?an=0&si=2&wtp=wk
巴克萊(George Berkeley 1685-1753)祖籍英格蘭,1685年3月12日生於愛爾蘭奧肯尼郡代色城堡,10歲進克奧肯尼學校受初等教育,15歲進入都柏林三一學院學習,起初是領獎學金的學生,後來一面當家庭教師,一面寫作,一住13年。1704年畢業後留校任研究員,開始研究「非物質主義」學說。這期間他發表了《視覺新論》(1709)、《人類知識原理》(1710)、《希勒斯和斐洛斯的三篇對話》(1713)等一系列專著和短論,20多歲就大體上建立起他的哲學體系。 在巴克萊看來,洛克哲學中的矛盾為懷疑主義和無神論留下了可乘之機,不僅對宗教信仰,而且對科學也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因此他的目的十分明確,那就是清除約翰·洛克哲學中的唯物主義因素,以經驗論的方式論證上帝的存在,為信仰而服務。
9. 請問英國巴克萊銀行是不是投資銀行
不是投資銀行,投資銀行是美國的專有稱呼,在中國就是證券公司
歐洲的這些大銀行都是混業經營,證券公司的那些業務也可以做,但不能說他是投資銀行
10. 英國「巴克萊集團」
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自己搜一下得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