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美貿易關系協定的介紹
中美貿易關系協定於1979年7月1日,中國與美國簽訂於北京。
❷ 中美貿易協定真沒有中國汽車產業什麼事
國務院新聞辦在5月1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中美元首會晤後一個月之際,雙方就農產品貿易、金融服務、投資和能源等領域的問題達成共識。
根據稍早之前美國商務部宣布的消息,此次中美貿易協定包括十項內容。具體來看,涉及農產品的有3項:牛肉、禽肉、轉基因;金融服務4項:獨資金融服務公司信用評級、上海清算所無行動豁免期延長、開放債券承銷市場和代理人資格;投資1項:電子支付准入;新能源1項:放開美國天然氣出口。
至此,這就是為什麼說即便在第一批貿易協定里沒有涉及汽車行業,但中美貿易協定跟中國汽車行業有關的原因。
事實上,對於汽車產業,中國的保護一直相當上心。2001年加入WTO時,中國就在汽車類關稅稅率上留了一手,這一次又頂住了美國的要求,確實是比較給力的。但不得不提醒一下,中美百日計劃,這只是第一輪,這一輪沒有,不等於下一輪也沒有;根據消息,後面還有500項內容等待談判呢。可以預料的是,放開汽車進口對特總很重要,美國不會輕易放棄要價,中國會面臨更大的壓力。當然,政策保護始終是有期限的,中國汽車產業也需要加緊提升能力,真正做到能夠直面美國和世界的競爭,這才是王道。
❸ 中美之間有哪些貿易協定啊
2005年,中國將撤銷諸如電腦、半導體和有關產品的關稅。
在入世2年後,中國將允許外國企業持有傳呼服務公司50%的股權,在入世5年後,將允許外國企業持有49 %的行動電話及數碼服務公司的股權。
《中美貿易協定》(簡稱《協定》)中有關農業方面的條款可以分為三部分:農業協議總則、農產品具體減讓承諾和《中美農業合作協議》。這三個部分就農產品市場准入、國內支持、出口補貼、反傾銷標准和保障措施實施標准等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一)市場准入。
與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WTO成員一樣,中國政府承諾:對一般農產品的進口採取單一的關稅管理制度,撤銷與WTO規則不相符的非關稅措施;對敏感商品(加大宗商品)採取關稅配額制(TariffRateQuotaSystem,即對配額內的農產品進口實行低稅率,對配額外進口實行高稅率)和准國家專營制(即國有貿易實體和非國有貿易實體均有權得到規定的配額)。同時,降低進口關稅、增加配額(TRQ)額度、提高配額管理透明度、實現部分農產品非關稅措施關稅化、授予外國企業貿易權和分銷權。
1.降低關稅,提高配額,非關稅措施關稅化。中國同意削減農產品進口稅率,逐步增加敏感商品進口配額。到2004年1月1日,農產品簡單平均關稅將從目前的22%降低到17.5%,對美國優惠產品稅率將從目前的31%降至14%。具體承諾如下:
(1)對棉花進口實行關稅配額制和准國家專營制。棉花進口初始配額為74.3萬公噸,配額內關稅為1%,配額外關稅為76%。到2004年,進口配額將逐步增加到89.4萬公噸,配額外關稅降至40%。提高配額的利用率,為國有貿易實體和非國有貿易實體分別提供33%和67%的額度。
(2)對奶製品進口實行單一的關稅管理制度,撤銷與WTO規定不相符的一切非關稅措施。
(3)降低魚類進口關稅,稅率將從目前的25.3%逐步調整到2005年1月1日的10.6%。
(4)穀物(除大麥外)進口實行關稅配額制和准國家專營制。中國承諾在配額內徵收低關稅(穀物為1%,穀物加工品不高於10%),配額外徵收76%的關稅。至2004年,穀物配額將顯著增加,配額外進口關稅降至65%。另外,中國在入世後將取消大麥的進口配額制,代之以9%的關稅。
(5)肉類進口實行單一的關稅管理制度,同時削減肉類關稅,關稅減讓到2004年完成。
(6)油籽和大豆油。A.中國承諾到2006年實現大豆油的貿易自由化。在過渡期內,對大豆油的進口實行關稅配額制和准國家專營制。初始配額為171.8萬公噸,配額內關稅為9%,配額外關稅為74%,為私有貿易實體預留份額為50%;到2005年,配額將逐步增至326.1萬公噸,配額外關稅降低到20%,為私有貿易實體預留份額增加到配額製取消前的90%。從2006年起,取消大豆油關稅配額制和准國家專營制,進口只徵收9%的關稅。B.對大豆的進口不建立配額制,關稅限定在目前的3%。同時把大豆粉的關稅限定在5%。C.中國答應取消棉籽、向日葵籽、紅花籽、花生仁、玉米油的配額制,代之以10%的關稅。同時,對這些菜籽和大豆油進口徵收的關稅不高於其他植物油的關稅。
(7)對專業農作物進口實行單一的關稅管理制度,並逐步降低關稅。
(8)中國將削減木材及木材製品的關稅,到2004年1月1日,關稅將從目前的10.6%降至3.8%。同時,如果中國在加入WTO談判中為其他國家(如馬來西亞)提供更為優惠的關稅減讓方案,那麼這一更優惠方案同樣適用於美國。
此外,《協議》農業部分還就化肥進口達成一致。
2.關稅配額管理。
中國特別承諾,將以經濟標准而非政治標准來管理關稅配額,確保關稅配額制度管理的透明度和連貫性,並將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保證配額的使用不受妨礙。
充分利用配額原則。如果原進口配額持有者未能利用配額,則其配額將重新分發給其他可能進口的貿易實體。例如,國有貿易公司(如COFC0和中國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等)持有的配額在當年10月未簽約使用,這部分配額將重新分發給非國有貿易實體使用。
3.撤銷與WTO相背的非關稅措施。
中國承諾保持非關稅措施(如動植物檢疫措施、衛生標准、國內稅等)與WTO相關條款的一致性,確保措施的透明性和可預見性,使其建立在充分的科學依據之上,而非僅出自於政治或保護主義的需要。《協議》中的《中美農業合作協議》就柑橘、肉類、小麥及其他穀物等的衛生檢疫標准達成了一致。
(二)因內支持和出口補貼。
中國承諾不再增加,並且將減少扭曲貿易的國內補貼。具體減讓水平以日內瓦多邊談判協議和工作小組報告為依據來確定,另外將提高國內支持措施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在出口補貼方面,中國承諾在加入WTO後對所有農產品均不給予出口補貼。
(三)貿易權和分銷。
除特定產品清單中的商品(包括小麥、玉米、大米和棉花)外,中國承諾將分三年逐步授予所有貿易實體貿易權,實現所有的貿易實體均有權把大多數商品進口到中國各地。特定產品清單的商品將以國有貿易實體這一進口渠道為主。協議還規定,中國將逐步增加持有這些商品進口權的商業實體數目,以結束進口壟斷的狀態。三年內中國將逐步批准外國企業參與進口商品的分銷業務,並允許其提供與分銷相關的一系列服務,如維護、保管、倉儲、包裝、廣告、貨運、航運快遞、市場營銷、客戶支持等。
(四)反傾銷標准和特定產品保障條款。
《協議》允許美國在中國加入WTO的15年內仍對中國產品適用"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傾銷標准;在中國加入WTO的12年內,美國可以針對從中國出口的,引起或可能引起市場混亂的特定產品實施保障措施。
(五)加強技術合作與科學交流。
中美同意加強兩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合作與交流,鼓勵研究機構和農業企業在高科技領域的研究、開發與合作。合作的領域主要有:牧場和園藝產品、生物工藝技術、肉類、家禽、水產業、自然資源和環境。
❹ 中美簽署15項協議涉及那些領域
美企業家對話會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商務部部長鍾山在對話會上宣布,在兩國元首的正確引領下,這兩天,兩國企業創造了奇跡,經貿合作的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這既創造了中美經貿合作的紀錄,也刷新了世界經貿合作史上的新紀錄,這充分說明合作是中美關系發展的唯一正確選擇,互利共贏符合中美兩國共同利益。
此外,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9日與波音公司在北京簽署了300架波音飛機的批量采購協議,其中包括260架B737系列、40架B787系列和B777系列飛機,總價值超過370億美元。
宋國友表示,今天公布的中美之間的經貿合作的數字說明了中國正在努力處理好中美之間的經貿關系,中國從未單方謀求對美國巨額貿易順差,中國正在努力改善中美之間貿易不平衡的問題。「這個龐大的數字恰恰釋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即中國的市場始終是開放的。」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9日表示,此次特朗普總統訪華,將取得歷史性的、雙向互利平衡的經貿成果。這是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將惠及雙方的企業和民眾,充分證明中美之間是可以通過合作實現共贏的。而中美貿易摩擦的問題,高峰認為這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中美之間應該努力擴大合作面,不斷釋放正能量,通過對話與溝通妥善管控分歧面,從而推動雙邊經貿合作在新時代始終保持強勁的發展動力。
2016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了30%,而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率分別是6.9%、6.9%和6.8%,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居第一位。宋國友認為,2535億美元的經貿合作說明了中國經濟穩定發展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宋國友表示,「十九大以來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而以特朗普訪華為契機,中美之間的經貿合作也將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白明則表示,2535億美元的經貿合作的意義不僅在於是一筆創紀錄的「大單」,更表明中美經貿未來將有更多更高層次的新型合作模式。
❺ 這次中美經濟戰略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領域四:貿易和競爭力
中美雙方討論了未來十年兩國在貿易領域面臨的挑戰以及應採取的措施,以確保兩國的經濟在全球化環境下保持競爭力。為此,雙方:
·同意與其他WTO成員共同努力,積極推進結束多哈發展議程談判,以利多邊貿易體系的發展。
·同意在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後與第19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之前,盡快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JCCT)框架下的知識產權工作組,加強關於知識產權問題的合作。中美雙方表示,上述合作將以介紹中國最近發布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2008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為起點。雙方可以就不涉及目前WTO爭端解決訴訟的問題進行討論。
·簽署了關於交通合作的聯合聲明,並建立了中美交通論壇,探討交通領域的挑戰和未來合作。
·兩國負責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原則及成果創新政策的政府部門定期舉行會議,在第四次和第五次戰略經濟對話之間聯合舉辦一次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參加的研討會,並同意在科技研發領域探索開展聯合行動合作符合雙方利益。
·討論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美方承認中國在市場改革方面不斷取得的進展,並將切實考慮中方關切,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同意繼續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JCCT)等渠道就貿易救濟的規則和程序進行磋商。
·將繼續在中美商貿聯委會下的中美高技術工作組就高技術和戰略貿易問題開展合作交流。中美兩國承諾根據已達成一致的《中國-美國高技術與戰略貿易發展指導原則》為民用高技術貿易提供便利。
·同意加強在原產地規則、「海關-商界反恐夥伴計劃」和文物保護領域的合作。
·一致認為兩國在提高透明度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在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成果的基礎上,中美雙方同意除了一些特定的例外情況外,事先公布所有與經濟貿易有關的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草案供公眾發表評論,並提供一個自公布之日起不少於30日的公眾評論期。中國同意在國務院法制辦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上公布那些措施。美國同意通過國家檔案局管理的「聯邦登記」公布那些措施。雙方同意繼續就行政規則制定和行政許可的透明度問題進行交流,並繼續邀請其立法和司法機關的代表參加將來的適當會議。
領域五:投資
考慮到中美巨大的雙向投資潛力,中美雙方同意採取一系列步驟,為兩國間互利投資提供便利。為此,雙方:
·同意啟動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談判,以為兩國投資者提供投資便利和投資保護,並提高投資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
·在6月16日舉行的首次中美投資論壇上就投資論壇框架及工作計劃達成一致。該論壇將集中討論投資者實際關切,如投資審察程序及潛在投資壁壘,並
·同意發起「投資促進倡議」,在兩國舉辦一系列投資活動,邀請相關人員參加。
此外,美方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中方強調其國有投資公司的投資決定完全基於商業目的。美方將充分考慮中方提供的對《外國人兼並、收購和接管有關條例》的書面評論意見,並確認美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程序確保所有外國投資,不論其來源地,得到一致的、公平的待遇。
❻ WTO協議具體內容
從國際法上說,WTO本身包含著三位一體的因素。從其功能上說,有三個:一個國際組織,一套世界貿易的法典,一種多邊貿易談判的場所。
我們通常所說的「入世」,明確含有加入這套包括以及由其而引申出的貨物貿易(GATT1994)、服務貿易(GATS)和知識產權貿易(TRIPS),以及解決爭端機制等幾大塊國際條約群及其的多邊條約群的世界貿易法典的含義。這些構成現在的規范世界多邊貿易的一個龐大而復雜的法律體系。
WTO這一整套法律規則對中國「入世」後的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同時WTO的多邊貿易體制,從其構來看,包含了外交(政治)、貿易和法律等多方面的因素。WTO是用國際條約規范世界貿易的,其條款都是用規定各成員方法律義務的方式來表述的。
按照第38條關於國際法淵源的表述,WTO條約群正是國際法的組成部分。不管是在GATT運行階段,還是針對現在的WTO規則,這一點都應毫無質疑。尤其在WTO頗具特色的解決爭端機制里,除傳統的協商、調解、斡旋等外交方法外,其核心機制是國際法中常說的「司法解決」。
並專門設立上訴機關來復審專家組判案中的「法律問題」,包括對WTO各「涵蓋多邊協議」(條約)的法律解釋。這就大大強化了WTO條款的法律約束力。WTO的法律規則將直接規范各成員國的國內法,深刻影響國內經濟、社會、文化的許多方面。
關鍵的問題在於WTO協定如何在成員國實施,從另外一種意義上講,亦即WTO協定對於其成員的效力如何?這是WTO協定所規制的促進各國市場開放,實現全球貿易、投資自由化,促進全球資源的充分利用的基本價值實現的根本路徑。
WTO成立以來的實踐也充分表明,WTO協議的實施問題,已成為WTO體系中最核心、最復雜、難度最大的一個問題。在中國「入世」過程中,如何實施WTO協定以及能否確保履行WTO所規制的義務,也成為談判的焦點。
1999年11月15日,中美達成關於中國加入WTO的「雙贏」協議。中國加入WTO已經指日可待。當前,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和加入WTO的要求,中國經濟法制建設面臨著十分艱巨的任務。加入WTO,意味著中國的政治體制、企業體制和經濟體制的全面轉軌。
中國必須加快國內經濟、政治改革的進程,重新調整國家與企業、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盡快使中國的經濟運行體制與規則和以WTO規則為代表的市場經濟體制與規則相適應、相銜接。 一WTO協定對中國國內法的效力
對於中國加入WTO以後,認定WTO協定對中國國內法的效力若何,將直接關繫到WTO協定在中國的實施。由於中國正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市場機制尚遠遠不完善,地方與部門的保護強烈,規模經濟薄弱,真正公平競爭的機制尚未建立起來。
相對而言,在經濟轉型期中國法律體系也很不健全。加入WTO過程中有關法律法規的通知和修改是必須履行的義務。國務院法制辦也列出了有關立、改法律的清單,並制訂了時間進度表。對於外商投資企業法、外貿法、尚檢法以及知識產權、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需要進行全面的調整。
❼ rcep協定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初始條款和一般定義
本章主要闡明RCEP締約方的目標是共同建立一個現代、全面、高質量以及互惠共贏的經濟夥伴關系合作框架,以促進區域貿易和投資增長,並為全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該章節還對協定中的通用術語進行定義。
第二章 貨物貿易
本章旨在推動實現區域內高水平的貿易自由化,並對與貨物貿易相關的承諾作出規定。規定包括:承諾根據《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三條給予其他締約方的貨物國民待遇;
通過逐步實施關稅自由化給予優惠的市場准入;特定貨物的臨時免稅入境;取消農業出口補貼;以及全面取消數量限制、進口許可程序管理,以及與進出口相關的費用和手續等非關稅措施方面的約束。
第三章 原產地規則
本章確定了RCEP項下有資格享受優惠關稅待遇的原產貨物的認定規則。在確保適用實質性改變原則的同時,突出了技術可行性、貿易便利性和商業友好性,以使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易於理解和使用RCEP協定。
在本章節第一節中,第二條(原產貨物)和第三條(完全獲得或者完全生產的貨物)以及附件一《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PSR)列明了授予貨物「原產地位」的標准。協定還允許在確定貨物是否適用RCEP關稅優惠時,將來自RCEP任何締約方的價值成分都考慮在內,實行原產成分累積規則。
在第二節中,規定了相關操作認證程序,包括申請RCEP原產地證明、申請優惠關稅待遇以及核實貨物「原產地位」的詳細程序。本章節有兩個附件:
(1)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涵蓋約5,205條6位稅目產品;
(2)最低信息要求,列明了原產地證書或原產地聲明所要求的信息。
第四章 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
本章通過確保海關法律和法規具有可預測性、一致性和透明性的條款,以及促進海關程序的有效管理和貨物快速通關的條款,目標創造一個促進區域供應鏈的環境。
本章包含高於WTO《貿易便利化協定》水平的增強條款,包括:對稅則歸類、原產地以及海關估價的預裁定;為符合特定條件的經營者(授權經營者)提供與進出口、過境手續和程序有關的便利措施;用於海關監管和通關後審核的風險管理方法等。
第五章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
本章制定了為保護人類、動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而制定、採取和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的基本框架,同時確保上述措施盡可能不對貿易造成限制,以及在相似條件下締約方實施的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不存在不合理的歧視。
雖然締約方已在WTO《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中聲明了其權利和義務,但是協定加強了在病蟲害非疫區和低度流行區、風險分析、審核、認證、進口檢查、以及緊急措施等執行的條款。
第六章 標准、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
本章加強了締約方對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的履行,並認可締約方就標准、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達成的諒解。同時,推動締約方在承認標准、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中減少不必要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確保標准、技術法規以及合格評定程序符合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規定等方面的信息交流與合作。
第七章貿易救濟
本章包括「保障措施」和「反傾銷和反補貼稅」兩部分內容。關於保障措施,協定重申締約方在WTO《保障措施協定》下的權利義務,並設立過渡性保障措施制度,對各方因履行協議降稅而遭受損害的情況提供救濟。
關於反傾銷和反補貼稅,協定重申締約方在WTO相關協定中的權利和義務,並制訂了「與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相關的做法」附件,規范了書面信息、磋商機會、裁定公告和說明等實踐做法,促進提升貿易救濟調查的透明度和正當程序。
第八章 服務貿易
本章消減了各成員影響跨境服務貿易的限制性、歧視性措施,為締約方間進一步擴大服務貿易創造了條件。包括市場准入承諾表、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當地存在、國內法規等規則。
部分締約方採用負面清單方式進行市場准入承諾,要求現在採用正面清單的締約方在協定生效後6年內轉化為負面清單模式對其服務承諾做出安排。
第八章附件一:金融服務附件
金融服務附件就金融服務制定了具體規則,同時為防範金融系統不穩定性提供了充分的政策和監管空間。除了第八章(服務貿易)規定的義務外,本附件還包括一個穩健的審慎例外條款,以確保金融監管機構保留制定支持金融體系完整性和穩定性措施的能力。
本附件還包括金融監管透明度義務,締約方承諾不得阻止開展業務所必需的信息轉移或信息處理,以及提供新的金融服務。本附件還規定締約方可通過磋商等方式討論解決國際收支危機或可能升級為國際收支危機的情況。
第八章附件二:電信服務附件
本附件制定了一套與電信服務貿易相關的規則框架。在所有現有的「東盟『10+1』自由貿易協定」電信服務附件基礎上,附件還包括了監管方法、國際海底電纜系統、網路元素非捆綁、電桿、管線和管網的接入、國際移動漫遊、技術選擇的靈活性等條款。
第八章附件三:專業服務附件
本附件為締約方提供途徑,以便利本區域內專業服務的提供。包括:加強有關承認專業資格機構之間的對話,鼓勵RCEP締約方或相關機構就共同關心的專業服務部門的專業資質、許可或注冊進行磋商。
此外,還鼓勵締約方或相關機構在教育、考試、經驗、行為和道德規范、專業發展及再認證、執業范圍、消費者保護等領域制定互相接受的專業標准和准則。
第九章自然人移動
本章列明了締約方為促進從事貨物貿易、提供服務或進行投資的自然人臨時入境和臨時停留所做的承諾,制定了締約方批准此類臨時入境和臨時停留許可的規則,提高人員流動政策透明度。所附承諾表列明了涵蓋商務訪問者、公司內部流動人員等類別的承諾以及承諾所要求的條件和限制。
第十章 投資
本章涵蓋了投資保護、自由化、促進和便利化四個方面,是對原「東盟『10+1』自由貿易協定」投資規則的整合和升級,包括承諾最惠國待遇、禁止業績要求、採用負面清單模式做出非服務業領域市場准入承諾並適用棘輪機制。投資便利化部分還包括爭端預防和外商投訴的協調解決。本章附有各方投資及不符措施承諾表。
第十一章 知識產權
本章為本區域知識產權的保護和促進提供了平衡、包容的方案。內容涵蓋著作權、商標、地理標志、專利、外觀設計、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反不正當競爭、知識產權執法、合作、透明度、技術援助等廣泛領域,其整體保護水平較《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有所加強。
第十二章 電子商務
本章旨在促進締約方之間電子商務的使用與合作,列出了鼓勵締約方通過電子方式改善貿易管理與程序的條款;要求締約方為電子商務創造有利環境,保護電子商務用戶的個人信息,為在線消費者提供保護,並針對非應邀商業電子信息加強監管和合作;
對計算機設施位置、通過電子方式跨境傳輸信息提出相關措施方向,並設立了監管政策空間。締約方還同意根據WTO部長級會議的決定,維持當前不對電子商務徵收關稅的做法。
第十三章 競爭
本章為締約方制定了在競爭政策和法律方面進行合作的框架,以提高經濟效率、增進消費者福利。規定締約方有義務建立或維持法律或機構,以禁止限制競爭的活動,同時承認締約方擁有制定和執行本國競爭法的主權權利,並允許基於公共政策或公共利益的排除或豁免。
本章還涉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締約方有義務採取或維持國內法律和法規,以制止誤導行為、或在貿易中作虛假或誤導性描述;促進對消費者救濟機制的理解和使用;就有關保障消費者的共同利益進行合作。
第十四章中小企業
締約方同意在協定上提供中小企業會談平台,以開展旨在提高中小企業利用協定、並在該協定所創造的機會中受益的經濟合作項目和活動,將中小企業納入區域供應鏈的主流之中。
協定強調充分共享RCEP中涉及到中小企業的信息包括協定內容、與中小企業相關的貿易和投資領域的法律法規,以及其他與中小企業參與協定並受從中受益的其他商務相關信息。
第十五章 經濟與技術合作
本章為實現RCEP各國的共同發展提供了框架,為各方從協定的實施和利用中充分受益、縮小締約方發展差距方面作出貢獻。
根據本章,締約方將實施技術援助和能力建設項目,促進包容、有效與高效的實施和利用協定所有領域,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知識產權、競爭、中小企業和電子商務等。同時將優先考慮最不發達國家的需求。
第十六章 政府采購
協定認識到政府采購在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以促進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將著力提高法律、法規和程序的透明度,促進締約方在政府采購方面的合作。本章包含審議條款,旨在未來對本章節進行完善,以促進政府采購。
第十七章 一般條款與例外
本章規定了適用於整個RCEP協定的總則,包括締約方法律、法規、程序和普遍適用的行政裁定的透明度、就每一締約方行政程序建立適當的審查與上訴機制、保護保密信息、協定的地理適用范圍等。
同時,本章將GATT1994第二十條和GATS第十四條所列一般例外作必要修改後納入本協定。締約方可以採取其認為保護其基本安全利益所必需的行動或措施。本章還允許締約方在面臨嚴重的收支平衡失衡,外部財政困難或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採取某些措施。
第十八章 機構條款
本章節規定了RCEP的機構安排,以及部長會議、聯合委員會和其他委員會或分委員會的結構。聯合委員會將監督和指導協定的實施,包括根據協定監督和協調新設或未來設立的附屬機構的工作。
第十九章 爭端解決
本章旨在為解決協定項下產生的爭端提供有效、高效和透明的程序。在爭端解決有關場所的選擇、爭端雙方的磋商、關於斡旋、調解或調停、設立專家組、第三方權利等方面作了明確規定。本章節還詳細規定了專家組職能、專家組程序、專家組最終報告的執行、執行審查程序、賠償以及中止減讓或其他義務等。
第二十章 最終條款
本章節主要包括關於附件、附錄和腳注的處理;協定與其他國際協定之間的關系;一般性審查機制;協定的生效、保管、修訂、加入及退出條款等。
指定東盟秘書長作為協定的保管方,負責向所有締約方接收和分發文件,包括所有通知、加入請求、批准書、接受書或核准書。條約的生效條款規定,協定至少需要6個東盟成員國和3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夥伴交存批准書、接受書或核准書後正式生效。
❽ 中美貿易的資料
06年7/8/9中國對主要貿易夥伴出口額(百萬美元)
國家和地區 7月 8月 9月
總值 80,337 90,766 91,629
美國 17,172 19,160 19,531
中國香港 12,467 13,818 14,982
日本 7,012 8,013 8,472
韓國 3,654 3,896 4,309
德國 3,177 3,772 3,692
荷蘭 2,295 2,851 3,022
英國 1,998 2,331 2,413
新加坡 1,845 2,240 1,952
中國台灣省 1,642 2,065 1,832
俄羅斯 1,416 1,714 1,697
義大利 1,186 1,539 1,498
加拿大 1,431 1,650 1,375
澳大利亞 1,138 1,191 1,312
印度 1,206 1,427 1,311
馬來西亞 1,204 1,351 1,229
06年7/8/9中國從主要貿易夥伴進口額(百萬美元)
國家和地區 7月 8月 9月
總值 65,714 71,970 76,342
日本 9,731 10,380 11,172
韓國 7,336 8,066 8,637
中國台灣省 6,946 7,799 8,369
中國 5,881 6,548 7,305
美國 5,289 5,272 5,397
德國 3,311 3,657 3,691
馬來西亞 1,889 2,158 2,458
菲律賓 1,338 1,509 1,904
澳大利亞 1,717 1,956 1,781
泰國 1,515 1,665 1,756
俄羅斯 1,562 1,447 1,666
沙烏地阿拉伯 1,070 1,486 1,606
新加坡 1,466 1,446 1,565
巴西 968 1,381 1,300
印度尼西亞 854 939 1,136
❾ 根據中美貿易協定,中國於2020年4月1日取消外資股比限制,並允許美國獨資的服務提供者進入證券
證券,基金管理,期貨服務指的都是機構投資,也就是說在以上的范圍取消以前持股比例限制
❿ 貿易戰中美和談,在貿易戰中有哪些知識點需要了解
貿易戰中,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知識點。需要知道的是雙方兩國的態度。如果是從哪些方面認知這場戰爭的話。我們可以從,稅收,世界市場,以及國際整個局勢來看看。此次戰爭完全是由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發起的。特朗普一上任就開始了各種花式表演,好像不搞點事情事情,就顯得他這位新官的三把火燒的不夠旺一樣。
要知道中國仍是美國最重要的出口國.中美貿易,這次也許只是美方的試探,並不會長久。雙方都承受不了那樣的損失。和談是必然局面。但是特朗普這樣四處樹敵來看,也許會對美國是挑戰。試圖恢復美國在國際的威望,已然是非常困難的。此舉更是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