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投資學第四章習題
1)選擇單一資產投資時,黃金由於收益率低,風險高,選擇投資黃金。
2)由於黃金與股票的相關系數為1(即完全正相關),黃金與股票的投資組合並不能抵消風險,所以投資組合中不會持有黃金。
某公司2003年銷售收入為143750元,毛利率為59.8%,賒銷比例為75%,銷售凈利率17.25%,存貨周轉率5.75次,期初存貨余額為 11500元,期初應收賬款余額為13800元。
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為9200元,速動比率為1.84,流動比率為2.48,流動資產占資產總額的 31.05%,資產負債率為46%,該公司只發行普通股,流通在外股數為57500股,每股市價11.5元,該公司期初與期末總資產相等。
要求:計算該公司的下列指標:
(1)、應收賬款周轉率;
(2)、資產凈利率;
(3)、每股收益、市盈率和市凈率。
(1)計算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107812.5÷11500=9.38(次)
(2)計算資產凈利率:
由於: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 平均存貨
即:5.75=57787.8÷(11500+期末存貨)÷2
解得:年末存貨=8600.10(元)
由於: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2.48
2.48=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1.84=(流動資產-8600.10)÷流動負債
資產凈利率=凈利÷平均總資產=24796.88÷49240.16=50.36%
(3)每股收益=凈利÷流通在外普通股數=24796.88÷57500=0.43(元/股)
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收益=11.5÷0.43=26.74
年末股東權益=資產總額×(1-資產負債率)=49240.16×(1-46%)=26589.69(元)
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年末普通股數=26589.69÷57500=0.46(元/股)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11.5÷0.46=25(倍)
⑵ 如果u=E(r)-0.005Aσ²如果該投資者是風險中性,他會選擇哪種資產進行投資
你這個效用函數吧,風險中性首先你要有一個風險厭惡系數,風險中性的厭惡系數是多少我忘了,你自己算算A值,然後把你要進行投資的各個資產的sigma和期望收益率帶進去,然後選效用最大的,就是你資產組合效用了啊。以及我想說一下,風險中性。風險中性是指投資者不關心風險,當資產的期望損益以無風險利率進行折現時,他們對風險資產和無風險資產的偏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真實的投資者是不存在風險中性的。你這鑰匙考試題的話就如上演算法。
⑶ 當預期收益相同時,選擇風險大的資產,則該投資者屬於( )。
正確答案:A
解析:風險追求者選擇資產的原則是:當預期收益相同時,選擇風險大的資產,因為這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效用。
⑷ 多選題:下列經濟業務中,應填制轉賬憑證的是()A某企業以廠房對企業投資 B外商以貨幣資金對企業投資
下列經濟業務中,應填制轉賬憑證的是:
A某企業以廠房對企業投資
C購買材料未付款
D銷售商品收到商業匯票一張
不涉及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科目的,都應填制轉賬憑證。
A某企業以廠房對企業投資 ————轉賬憑證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固定資產
B外商以貨幣資金對企業投資————付款憑證
借:長期股權投資
貸:銀行存款
C購買材料未付款 ————轉賬憑證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D銷售商品收到商業匯票一張————轉賬憑證
借:應收票據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
不懼惡意採納刷分
堅持追求真理真知
⑸ 1、某投資者的信用賬戶內有200萬元現金和100萬元市值的B證券,假設B證券的折算率為70%,該投資者的融資保
100*70%=70萬, 有價證券折算後價值
200+70=270萬, 保證金總額,
投資保證金比例=50%
以融資為例:
可融資額為:270/50%=540萬。
維持擔保比例=(200+100+540)/540=1.55 (滿倉)
⑹ 財務管理的項目投資決策題,某公司擬投資A項目,經分析,有關資料如下
每年折舊=(450000-120000)/5=66000
NCF0=-450000
NCF1=-200000+(320000-150000-66000)*(1-40%)+66000=-71600
NCF2=-120000+(450000-210000-66000)*(1-40%)+66000=50400
NCF3=(450000-210000-66000)*(1-40%)+66000=170400
NCF4=NCF3=170400
NCF5=120000+200000+120000+(450000-210000-66000)*(1-40%)+66000=610400
⑺ 財務管理習題求助
1.c
2.d
3.a
4.a
5.b
6.d
7.b
8.abcde
9.abd
10.acd
⑻ 1道會計選擇題
選C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是會計核算中常用的一種資產計價方法,它是對歷史成本原則的補充與修正。該方法主要適用於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等資產項目。筆者試就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在各項資產中的應用及其特點進行探討。
根據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對不同的資產項目而言,「成本與市價孰低法」中的「市價」有不同的含義,主要包括:當期市價、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可收回金額等。
在短期投資項目中,《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對短期投資額期末計價應採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其中,市價是指在證券市場上掛牌的交易價格。具體計算時應按期末證券市場上的收盤價格作為市價,當市價低於成本時按市價計價,當市價高於成本時按成本計價。這種方法在加拿大、德國、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法國、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等多數國家、地區和組織採用。在具體運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計價時,有人建議採用可變現凈值或公允價值代替市價,如澳大利亞、英國等規定短期投資的期末計價採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
在長期投資項目中,企業持有的長期投資應是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資產,當一項長期投資不能再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時,或者一項長期投資預計未來收回的價值低於原投資成本或賬面價值時,應將預計低於長期投資賬面價值的部分確認為一項資產損失,以避免高估資產。因此,企業的長期投資應當在期末時按照其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量。可收回金額是指投資的出售凈價與預期從該資產的持有和投資到期處置中形成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中的較高者。其中,出售凈價是指出售投資所得價款減支所發生的相關稅費後的金額。可收回金額應根據被投資單位的財務狀況、市場價值等具體情況確定。
在存貨項目中,《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存貨應當在期末時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對可變現凈值低於存貨成本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准備。其中,可變現凈值是指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估計售價減去估計完工成本以及銷售所必需的估計費用後的價值。用公式表示為:可變現凈值=估計售價-估計完工成本-銷售所必需的估計費用。
在固定資產項目中,若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損壞、技術陳舊或其他經濟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則意味著其產生未來經濟利益的能力降低和本身價值的減值。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是指資產的銷售凈價與預期從該資產持續使用和使用壽命結束時的處置中形成的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中的較高者。其中,銷售凈價是指資產的銷售價格減去處置資產所發生的相關稅費的余額。企業期末應將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與其賬面價值進行逐項比較,如果其可收回金額大於其賬面價值,不做任何處理;如果其可收回金額小於其賬面價值,則意味著固定資產發生了減值,應按所確定的減值數額計提減值准備。對於已經發生的資產減值,如果不予以確認,會導致資產價值的虛虧。
在無形資產項目中,企業應當定期或至少在每年年度終了時,檢查各項無形資產預計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能力,並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同上)孰低計量其價值。
在在建工程項目中,企業在建工程預計發生減值時,如長期停建並且預計在3年內不會重新開工的在建工程,應當按照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同上)孰低計量,對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提在建工程減值准備。
在委託貸款項目中,企業應當對委託貸款本金進行定期檢查,並按委託貸款本金與可收回金額(同上)孰低計量,可收回金額低於委託貸款本金的差額,應當計提減值准備。
通過以上對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在各資產項目中應用的分析,筆者就以下方面做出總結:
關於成本與市價的比較方法。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企業在期末對各項資產的成本與市價進行比較時,可以採用三種方法:單項比較法、分類比較法和總額比較法。對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建工程、委託貸款等長期資產項目只能採用單項比較法;而對短期投資和存貨等流動資產項目則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在三種方法中進行選擇。
之所以允許對流動資產項目採用三種不同方法比較成本與市價,原因在於:相對於長期資產而言,單項流動資產的價值一般較低,例如短期投資的金額通常較小,且其價值通常低於長期投資。因此,根據重要性原則,可以按類別或總體合並加以比較確定資產的期末賬面價值。例如《企業會計制度》規定,如果某項短期投資比重較大(如占整個短期投資10%及以上),應按單項投資比較法計提跌價損失准備。
關於未實現損益的處理。採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時,由於市價波動,期末需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因此也就需要對未實現的損益加以確認。但是,不同的資產在具體確認未實現損益時所使用的會計科目有所不同。例如,存貨市價低於成本的金額計入管理費用和存貨跌價准備;短期投資市價低於成本的金額計入投資收益和短期投資跌價准備;長期投資市價低於成本的金額計入投資收益和長期投資減值准備;固定資產市價低於成本的金額計入營業外支出和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相關金額計入營業外支出和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在建工程相關金額計入營業外支出和在建工程減值准備;委託貸款相關金額計入投資收益和委託貸款減值准備。
將以上七個資產項目進行比較可知,短期投資和存貨等流動資產項目市價低於成本的金額通過「跌價准備」賬戶反映,而長期投資和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項目市價低於成本的金額通過「減值准備」賬戶反映。兩類不同性質的資產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含義卻有所不同。流動資產項目之所以使用「跌價准備」,是因為該類資產的流動性強,容易受市場等因素的影響,其價格或價值變化較快。因此,當這類資產市場價格下跌時,應計提資產「跌價准備」。而就各項長期資產而言,其流動性和變現能力較差,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市場價格的變化頻率和幅度不會很大(與流動資產相比較)。而且,由於這些資產屬於長期資產,其置存時間較長,不同時期的長期資產在價格上無法直接相比,而其價值則可以直接加以比較。因此,各項長期資產的減值應反映在「減值准備」賬戶中。
關於報表披露方法。在企業資產負債表中,除固定資產直接反映其「減值准備」外,其他資產項目都是以扣除了減值准備或跌價准備之後的凈值來反映的。例如《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短期投資項目應根據「短期投資」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短期投資跌價准備」科目的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關於該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優缺點。成本與市價孰低法充分體現了會計的穩健性原則,在期末資產負債表上資產項目以扣除跌價准備或減值准備後的賬面價值反映,不會高估資產,更符合資產的定義。但是,它只對市價低於成本的情況加以反映,當市價高於成本時沒有反映。為彌補這一缺點,企業可採取一些措施,例如在報表附註中或以附表的形式披露資產市價上升而導致資產增值的詳細情況,這樣不僅有利於企業的管理者也有利於其他外部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⑼ 於特定的資產業務評估方法的選擇具有唯一性是對嗎
資產評估是對資產現行價值進行評定估算的一種專業活動。資產評估方法是實現評定估算資產價值的技術手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