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何說郭台銘養虎為患,富士康被完全復制
在深圳說起富士康,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自從1980年郭台銘投資大陸以來,在龍華建設了第一個工業園以後,在短短的數十年裡,在大陸迅速發展了幾十個工業園區,在全球擁有員工120萬人,因此富士康也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2019年名列世界財富五百強26位,富士康能夠有如此成績,蘋果可謂是功不可沒。立訊精密與比亞迪這些代工廠商不斷壯大,富士康的訂單源源不斷的流失,以後的富士康無疑會更加艱難,去年拒絕華為錯失了華為的訂單,最終華為手機訂單落入了王傳福的手裡,在蘋果訂單方面又被立訊精密逐步嬋食,富士康能有如今這尷尬的局面也不奇怪,都是郭台銘自己愛折騰,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巴爛。
㈡ 問 郭台銘是台灣首富嗎 他的資產是多少
中新網2010年3月11日電 據台灣「今日新聞」報道,最新的富比世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出爐,台灣首富由鴻海集團的郭台銘重新搶回寶座,令人驚訝的是今年入榜的台灣億萬富翁竟然高達18人,比去年多了13人,富比世解釋這是因為兩岸關系和緩,所以讓許多在大陸投資的台灣企業大幅獲利的緣故。 今年的富比世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大家最關心的台灣首富是由去年第三名鴻海集團的郭台銘奪冠,在全球排名第136名,資產有55億美金,富邦集團的蔡萬才家族則退居到第2名,旺旺集團的蔡衍明從去年的第2名掉到第3名,廣達電子的林百里和聯邦集團的林榮三則是保持不動,維持第4名和第5名。
㈢ 從「白手起家」到台灣首富的富士康老闆郭台銘,他的人生到底有多精彩
郭台銘,著名的台灣商人,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商界人物。從白手起家,到後來台灣的首富,在他的身上實在是有太多太多令人驚訝的經歷了。總的來說,他的人生可以分為三大階段。
到現在,雖然有多方新勢力不斷崛起,但是郭台銘所創造下的帝國仍然難以擊敗。從一無所有到富豪榜上有名,他的經歷何不令人稱奇。
㈣ 富士康具體在河南什麼地方建廠
河南鄭州下屬的中牟縣,在鄭開大道上,介於鄭州和開封中間。算是鄭東新區再往東吧。
確實有消息說富士康科技集團NWInG事業群ICS事業處要在今年的十月份搬往鄭州!
富士康鄭州新廠址在鄭州東郊外,沿金水大道向東二十公里、京珠高速東邊、民航機場北面、黃河南岸二十公里隸屬中牟白沙鎮康莊村原是一國營紡織廠,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可謂黃金地段,曾是無數投機商夢寐以求的地盤,座車去鄭州中心城區只需半個鍾,去機場也是半個鍾,郭台銘不愧是狐精啊!
http://tech.sina.com.cn/it/2010-07-01/12094374026.shtml
㈤ 台灣郭台銘富士康搬場的時候中國投資1000億是不是中國投資1000個億是不是
實際投資是不會有1000個億的。這些數字都是虛報的。更多的還是貸款。
㈥ 加碼投資115億,郭台銘「押寶」越南市場,真能讓富士康翻身嗎
近幾年國際資本市場動亂不安,許多投資者都把目光看向了,勞動力充裕且人力本錢低的國度,曾經中國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不過往常隨著中國的開展與國力的強盛,中國的勞動力本錢變得不再低廉,所以眾多的投資者選擇撤離中國尋覓其他國度,其中越南便是個不做的選擇,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富士康這個電子科技龍頭企業,進軍越南的事。
事實上富士康並不會全面搬到越南,最重要的緣由就是其在國內這些年的積聚,富士康這些年來在國內曾經有了很多條技術成熟的,消費線以及大量有素質的工人,據富士康官方數據顯現,2020年富士康在國內的收益佔了其在全球收益的四分之三,約為9千多億錢,相比之下越南的390億而言幾乎就是冰山一角不值一提,或許郭台銘也曾有過想要完整脫離中國的想法,但是要完成這個想法可能需求花上不知幾年的時間,而且郭台銘假如只是一味地追求低廉的人力本錢,而不去注重產質量量的話,最後也只是搬起石頭砸本人的腳,自砸招牌而已,全線撤離中國搬到越南並不適宜,假如郭台銘真的實行了這個不明智的決議,那麼付出代價的只會是他本人。
㈦ 據說富士康老闆郭台銘曾三次哭著向人下跪,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郭台銘下跪的是「台灣工業之父」王永慶,不是正常的下跪,而是王永慶去世以後三跪王永慶,哭也正常,王永慶是郭台銘學習的榜樣,榜樣去世了能不哭嗎?不過三跪就有點過分了,人家的追悼會上,你跪了三次,這不是把人家兒女比下去了嗎?太丟人,還有人說他就是為了賺個熱度而已,我覺得像郭台銘這樣的人也不需要熱度了吧。
所以說郭台銘沒有辦法跟王永慶比,比也比不了,這是王永慶死了他有機會下跪,要是活著王永慶都不能給他這個機會,不過還是要感謝他給了這么多人工作,不過即使沒有富士康也會有其他公司代替他的,畢竟這么大一個市場,這么暴力的一個產業,盯著的人不少吧。
㈧ 郭台銘的創業史
1971年,台灣「中國海專」畢業,進入當時台灣前三大船 務公司復興航運工作;當年進入台灣復興航運公司工作。
1973年2月,郭台銘出資10萬元新台幣,與朋友在台北縣創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生產塑料產品。不到一年時間,企業成為郭台銘的全資公司。黑白電視機剛剛在台灣地區興起,郭台銘就從製造黑白電視機選台的按鈕做起。這時的鴻海規模只有30萬元新台幣,僅有15名員工。
1974年,成立鴻海塑料企業有限公司,資本額30萬元。1977年,公司開始扭虧為盈,郭台銘立即從日本購買設備建立模具廠,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其後他又陸續投資建立了電鍍部門與沖壓廠。
20世紀80年代,世界進入個人電腦時代,郭台銘靠所掌握的成熟模具技術,以連接器、機殼等產品為重心,力行「量大、低價」的競爭策略,迅速佔領市場。1982年,公司再度更名為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郭繼續投資1600萬元進入計算機線纜裝配領域。
1985年,郭台銘在美國成立分公司,開始在台灣之外開拓市場,並創出「FOXCONN」品牌。 1988年,郭台銘在深圳成立了廣東深圳富士康精密組件廠,生產電腦周邊接插件。2001年,鴻海以1442億元台幣營收,名列《天下雜志》台灣1000大民營企業龍頭。
2002年,郭台銘的鴻海集團營業收入突破3450億元(台幣),高居台灣民營製造業第一。2008年4月,郭台銘宣布退休。7月23日,郭台銘與曾馨瑩訂婚,訂婚宴上宣布,將捐出四百多億人民幣的九成個人名下財產作為公益之用。
(8)郭台銘投資河南擴展閱讀
郭台銘稱鴻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設備、一流客戶」,他要做的首先是選客戶。為了達成目標,他曾經在美國自己開車,住12美元一天的汽車旅館,跑了美國52州中的32個,跟世界大廠商做生意。自進入個人電腦領域,鴻海的客戶就鎖定了戴爾,康柏,英特爾等國際一流大廠。
為了拿到康柏公司的訂單,郭台銘索性在康柏總部旁投資建了一個成型機廠,康柏只要有新設計,當天就能看到模型,最終獲得了康柏的長期訂單。為鞏固與這些大廠商的關系,郭台銘堅持不做自己的品牌,只做零件供應商。
在企業管理方面,郭台銘治廠如治軍,重視紀律,講究細節。郭台銘用人方面的口頭禪是:「不管高科技還是低科技,會賺錢的就是好科技」。為了獲得高回報率,他用人唯才,獎懲分明。對表現優異的員工與技術骨幹,郭台銘從不吝嗇,給予巨額獎金。
㈨ 郭台銘在大陸有何企業
國內的富士康工廠都是他的
㈩ 富士康在河南哪裡建廠
河南富士康員工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5天,平均每日加班不超3小時,依勞動法規定支付加班費,每周至少休息1天。
早報訊 富士康科技集團確定將在河南鄭州市建立新工廠,鄭州市政府與富士康已草簽協議。河南近期將為富士康招聘培訓10萬名員工。
新華社記者從鄭州市政府了解到,河南省和鄭州市主要官員昨天正在深圳與富士康高層協商具體事宜,協議內容還在調整變化中。
鄭州為接納富士康已作了數平方公里的用地計劃,工廠第一期佔地約2000畝,選址在鄭州新區。
目前,河南有關部門正緊急招工,鄭州教育部門已安排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進入實習期的、有報名求職意向的學生,開學後到深圳富士康實習。經濟觀察網報道稱,鄭州金水區農業路附近一居委會工作人員抱怨,社區也接到了硬性任務,要求每個居委會至少為富士康推薦10名工人。
河南鶴壁市政府網站6月25日曾發布緊急通知,為富士康河南新廠招聘工人。通知稱,富士康擬在河南投資建廠,「企業規模30萬人」。該市報紙28日發布消息稱,從即日起至9月20日,富士康將在鶴壁招聘2200人。
鶴壁市負責該招工工作的聯系人李施羽昨天早些時候曾向網易財經證實,富士康新廠將在6個月後建成投用,其間新工人將到深圳富士康培訓6個月,然後員工可選擇是回河南還是留在深圳。「這次只招河南本地人,不招外省人。」李施羽說。
6月25日,河南南陽也舉行了招聘協調會,當地還宣布,凡入富士康工作滿6個月者,將提供600元生活津貼。
另據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介紹,河南將成立富士康科技集團員工管理服務中心協助富士康。
此前,鄭州已與富士康多次接觸。富士康的母公司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日前還到鄭州實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