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現金流量表中的投資類現金流
你說的不夠清楚。
在直接法部分,現金流量只可能是10000-處置過程中的稅費, 計入「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回的現金凈額」中,不存在其他。
在間接法下(補充資料部分),要調整5000的折舊,計入「固定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中,同時要計25000元入「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損失」,
不知道你看的什麼書。
B. 在現金流量表中 如果經營產生的現金流量增加 投資產生的增加 籌資產生的增加 企業發現階段是什麼
說明該企業經營現金流量正常,經營活動可以以收抵支,資金需求壓力小;投資產生的增加,說明投資要麼回收成本,要麼取得投資收益,要麼處置取得凈現金流;籌資產生的增加,說明要麼是貸款增加現金流,要麼是企業吸收投資取得現金流。
從現金流看出該企業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企業可能有較豐富的籌資渠道和投資項目。
C. 投資性凈現金流如何計算
基本計算公式為:凈現金流量=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
凈現金流量有營運型和投資型兩類。
營運型凈現金流量是對現有企業常規經營運行情況下的現金流入。流出活動的描述。一般用於企業資產的整體評估,有的也用於無形資產的整體評估和單項評估。其計算公式如下:
營運型凈現金流量=凈利潤+折舊-追加投資
投資型凈現金流量是對擬新建、擴建、改建的企業,在建設期,投產期和達產期整個壽命期內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描述。其計算公式為:
投資型凈現金流量=投資型凈現金流入量-投資型凈現金流出量
投資型凈現金流入量=銷售收入+固定資產余值回收+流動資產回收
投資型凈現金流出量=固定資產投資+注入的流動資金+經營成本+銷售稅金及附加+所得稅+特種基金
技術資產評估中最常選用的是投資型凈現金流量。這一指標,按照資金來源可分為全部投資現金流量、自有資金現金流量、國內投資現金流量和國外投資現金流量。在評估實務中,因評估的是技術資產的盈利能力而不是利後的歸屬,所以一般用全部投資的凈現金流量作為預期收益頗。
(3)現金流曲線加投資性現金流嗎擴展閱讀
凈現金流量確定時應分三類分別確定:
⑴完整工業投資項目的現金流量
建設期某年的凈現金流量=—該年發生的原始投資
經營期某年現金凈流量=該年利潤+該年折舊+該年攤銷額+該年利息費用+該年回收額
⑵單純固定資產項目的現金流量
建設期某年的凈現金流量=—該年發生的固定資產投資
經營期某年現金凈流量=該年因使用該固定資產新增加的凈利潤+該年因使用該固定資產新增加的折舊+該年回收的固定資產凈殘值
⑶更新改造項目的現金流量
建設期某年的凈現金流量=—(該年新增加的固定資產投資—舊固定資產變價凈收入)
建設期末的凈現金流量=因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產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
D. 現金流量表項目之間的關系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2.現金流量的方向構成及其對財務狀況的影響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籌資活動現金流量
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分析結果
- + +
企業靠借債維持經營活動所需資金,財務狀況可能惡化,應重點分析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是來源於投資回收還是投資收益,如果為前者,則企業將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
- - +
企業財務狀況已經十分危險,償還債務依靠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如果投資活動現金流量主要來自投資收回,則已面臨破產,要高度警惕.
- +
-
企業靠借債維持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且繼續擴大生產規模.企業如果處於投入時期並且行業前景可觀,一旦度過難關,還可能發展,否則非常危險.
- -
-
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高速擴張的企業,由於對市場預測的失誤等原因,經營活動現金流出大於流入,投資效率低下,使投入的大量擴張資金難以收回,財務狀況非常危險.
+ + +
表明企業經營和投資收益良好,但其仍繼續籌資,這時需要了解是否有良好的投資機會,否則會造成資金的浪費.
+ -
+
企業債務已進入償還期,但有足夠強的償債能力,經營和投資活動良性循環,財務狀況穩定、安全.
+ +
-
這種情況往往發生在企業擴張時期,在經營狀況良好的前提下,通過籌資進行投資,但應分析投資項目的未來投資報酬率.
+ - -
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在償還前欠債務的同時繼續投資,但應關注經營狀況的變化,防止經營狀況惡化導致財務狀況惡化.
3.下面為另外一些關於現金流分析的公式:
1.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凈流入÷本期到期的債務(指本期到期的長期債務與本期應付票據)
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凈流入÷流動負債
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凈流入÷債務總額(計算公司最大的負債能力)
2.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入÷銷售額
每股營業現金凈流量=經營現金凈流入÷普通股數
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入÷全部資產×100%
3.現金滿足投資比=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凈流入÷每股現金股利
4.凈收益營運指數=經營凈收益÷凈收益=(凈收益-非經營收益)÷凈收益
現金營運指數=經營現金凈流量÷經營所得現金(經營所得現金=經營活動凈收益+非付現費用)
E. 下列哪些屬於現金流量表中投資活動現金流量( ).
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和收到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
【拓展】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內容: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出售、轉讓或到期收回除現金等價物以外的短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而收到的現金,以及收回長期債權投資本金而收到的現金。不包括長期債權投資收回的利息,以及收回的非現金資產。
2)「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因各種投資而分得的現金股利、利潤、利息等。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到的現金凈額」項目,反映企業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取得的現金,扣除為處置這些資產而支付的有關費用後的凈額。由於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損失而收到的保險賠償收入,也在本項目反映。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除了上述各項以外,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其他現金流入如價值較大的,應單列項目反映。
5)「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購買、建造固定資產,取得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不包括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利息資本化的部分,以及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借款利息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支付的租賃費,在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中單獨反映。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的固定資產,其首次付款支付的現金作為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以後各期支付的現金作為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出。
6)「投資所支付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進行各種性質的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包括企業取得的除現金等價物以外的短期股票投資、長期股權投資支付的現金、長期債券投資支付的現金,以及支付的傭金、手續費等附加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購買股票和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的利息,應在投資活動的「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收回購買股票和債券時支付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的利息,在投資活動的「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
7)「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項目,反映企業除了上述各項以外,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量。其他現金流出如價值較大的,應單列項目反映。
F. 籌資活動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有什麼關系呢
自由現金流量=(稅後凈營業利潤+折舊及攤銷)一(資本支出+營運資本增加)
很簡單的說就是 利潤+折舊-投資 就是自由現金流
關於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1.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
2.借款收到的現金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4.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
5.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
指在現金流量表的三大塊 [ 經營活動 投資活動 籌資活動 ]中的廣義現金的增加額.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期末(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初期(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至於你說的有什麼關系,都是反映企業或者公司的盈利情況,只不過是分工不同罷了。
G. 投資流,融資流,現金流的關系是什麼
其實在現金流量表中,企業的凈現金流量是由經營現金凈流、投資現金凈流、融資現金凈流三者合計組成。由於現金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發展基礎,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各個項目現金狀況的構成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很多關於企業經營狀況有價值的信息,這種分析對深入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很重要。
經營現金凈流為「+」,投資現金凈流為「+」,融資現金凈流為「+」。這種公司主營業務在
1、現金流方面能自給自足,投資方面收益狀況良好,這時仍然進行融資,如果沒有新的投資機會,會造成資金浪費。
2、經營現金凈流為「+」,投資現金凈流為「+」,融資現金凈流為「-」。這種公司經營和投資良性循環,融資活動的負數是由於償還借款引起,不足已威脅企業的財務狀況。
3、經營現金凈流為「+」,投資現金凈流為「-」,融資現金凈流為「+」。這種公司經營狀況良好,通過籌集資金進行投資,企業往往是處於擴張時期,這時我們應著重分析投資項目的盈利能力。
4、經營現金凈流為「+」,投資現金凈流為「-」,融資現金凈流為「-」。這種公司經營狀況雖然良好,但企業一方面在償還以前的債務,另一方面要繼續投資,所以應隨時關注經營狀況的變化,防止財務狀況惡化。
5、經營現金凈流為「-」,投資現金凈流為「+」,融資現金凈流為「+」。這種公司靠借錢維持生產經營的需要,財務狀況可能惡化,應著重分析投資活動現金凈流入是來自投資收益還是收回投資,如果是後者,企業的形勢將非常嚴峻。
6、經營現金凈流為「-」,投資現金凈流為「+」,融資現金凈流為「-」。經營活動已經發出危險信號,如果投資活動現金流入主要來自收回投資,則企業將處於破產的邊緣,需要高度警惕。
7、經營現金凈流為「-」,投資現金凈流為「-」,融資現金凈流為「+」。企業靠借債維持日常經營和生產規模的擴大,財務狀況很不穩定,如果是處於投入期的企業,一旦度過難關,還可能有發展,如果是成長期或穩定期的企業,則非常危險。
8、經營現金凈流為「-」,投資現金凈流為「-」,融資現金凈流為「-」。企業財務狀況危急,必須及時扭轉,這樣的情況往往發生在擴張時期,由於市場變化導致經營狀況惡化,加上擴張時投入了大量資金,會使企業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H. 企業現金流量和經營性現金流不一樣嗎是不是因為一個是cf一個是ocf
不一樣,感覺叫法亂得狠,通用財務報表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是 剔除 了折舊與經營性活動帶來的營運資本增加,而這里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卻沒有剔除營運資本增加,個人認為這個叫法不嚴謹,通用財務報表裡面的叫法才是正確的叫法,讓人能夠理解其運行原理,既然利潤裡面剔除營運資本(即非現金收入,成本,存貨購置)等等就不應該叫做現金流,而是含有水分的現金流
要分清楚三個概念,即企業自由現金流,股權自由現金流,債務自由現金流,前一個現金流等於後兩個相加,是因為企業價值的分配去向是由這兩類人組成(不考慮優先股的情況下)
FCFF=218-38-180=0
FCFE=[218-38-180]-35+(-69)=-104
中括弧裡面的意思是算出的企業自由現金流FCFF,因為企業自由現金流FCFF=凈利潤+稅後利息+非現金費用-營運資本增加-資本支出
這個公式做下變換,得到
FCFF=凈利潤+稅後利息+非現金費用-營運資本增加-(長期資產凈增加+非現金費用)
化簡後得到
FCFF=凈利潤+稅後利息-營運資本增加-長期資產凈增加
繼續化簡
FCFF=凈利潤+稅後利息-(營運資本增加+長期資產凈增加)
再化簡
FCFF=凈利潤+稅後利息-經營性資產凈增加
經營性資產凈增加代表著資產增加的去向(即錢用去干什麼了,在資產負債表左邊體現),既然知道了資金去向就又要問這些錢是從哪裡來的(在資產負債表右邊體現)
現在求股權自由現金流FCFE,即
FCFE=FCFF-稅後利息+債務凈增加
=0-35+(-69)
=-104
如果看不明白為什麼是加上-69,而不是直接減69,可以做個延伸理解
218-38-180-35+(-69)
=218-35-[(180+38)+69]
中括弧裡面的180+38代表著資產負債表右邊的凈增加,假如今年是向債權人借了69就應該是減掉69,而不是加上,減掉的意思是為了表明這180+38=218裡面到底有多少是債權人出的,有多少是股東出的,但事實上卻是不僅內向債權人借,反而還還了69,所以這才是為什麼要加上-69
有點啰嗦,不知道表述的清不清除,希望能幫助到你!
I. 資本性支出與投資性現金流的區別
簡單的說資本性支出就是最後形成固定資產的支出,投資性現金流是形成企業流動資金的支出。
J.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區別
首先你要了解一點,就是投資是與資產有關的活動,如購買處置長期資產、固定資產、股權投資有關的活動。而籌資只與負債或所有者權益有關的活動,如負債(銀行借款、發行債券)和所有者權益(發行股票)。了解這一點,就不難區分。具體來說包括以下方面:
現金流量表中的投資活動是指企業長期資產的購建和不包括在現金等價物范圍內的投資及其處置活動。比通常的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范圍要廣。
1.「收回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反映企業出售、轉讓或到期收回除現金等價物以外的短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而收到的現金,以及收回長期債權投資本金而收到的現金。不包括長期債權投資收回的利息,以及收回的非現金資產。
2.「取得投資收益所收到的現金」,反映企業因各種投資所收到的現金股利收入、利息收入。不包括債券投資收回的本金和股票股利。
3.「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到的現金凈額」,反映的是凈額,包括固定資產報廢、毀損的變賣收益以及遭受災害而收到的保險賠償收入等。
4.「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企業除了上述各項以外,收到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其他現金流入如價值較大的,應單列項目反映。
5.「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不包括為購建固定資產而發生的借款利息資本化的部分,以及融資租賃租入固定資產所支付的租金;這些要在「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中反映。另外,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建的固定資產,首次支付的現金作為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以後各期支付的現金,作為籌資活動的現金流出。
6.「投資所支付的現金」,反映各種性質的非現金等價物投資所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附加費用。
7.「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企業除了上述各項以外,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其他現金流出如價值較大的,應單列項目反映。
籌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
1.「吸收投資所收到的現金」,包括發行股票收到的股款凈額、發行債券實際收到的現金,即,企業實際收到的款項(發行收入-傭金等發行費用)。注意,由企業直接支付的股票發行審計、咨詢費用,以及債券的發行費用,在「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
2.「借款所收到的現金」,反映企業舉借各種短期、長期借款所收到的現金。
3.「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企業除上述各項目外,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入,如接受現金捐贈等。相應地,捐贈現金支出在「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
4.「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以現金償還債務的本金,包括償還金融企業的借款本金、償還債券本金等。利息在「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反映。
5.「分配股利、利潤和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反映企業實際支付的股息、利息,包括支付的現金股利、借款利息,債券利息等。不包括股票股利。
6.「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反映企業除了上述各項外,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如捐贈現金支出等。其他現金流出如價值較大的,應單列項目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