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能買1500萬基金的家庭,是什麼家庭,一共有多少資金
這個可以算富裕家庭了吧。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A 股98% 散戶持流通市值不超過50萬元,超過100萬元的只佔0.89%,1000萬元以上只有17000餘戶。
基金也屬於證券,有1500萬基金,應該佔比不到0.1%。
當然,國人的資產不僅僅只有證券資產,還有很多是房產。
但從你給出的提示來看,沒有涉及房產,姑且也認為人家有房產,且佔比也在國人的0.1%吧。
那當然是屬於富裕家庭了。
至於有多少資金,這個不詳。
Ⅱ 1000萬基金公司,怎麼弄我想收幾個
基金公司你收來干什麼?玩錢也不是你這樣來的啊?把錢往火坑裡面推!還有就是你有那麼多的錢為什麼不拿一小部分的錢來投資別的,其他的用來干點別的啊!投資也要選好品種啊?選對了即使你在睡覺也一樣在掙錢!這才是錢生錢的道理!不要老是盲目投資!要看好有發現前途的!你那個基金就算了吧!現在最火爆的就是現貨白銀投資了!這個你才是該考慮的!不過市面上有很多黑平台!了解清楚再投資,還有就是先不要投資那麼多錢!先一點一點的來!投資都是有風險的!祝你好運吧!
Ⅲ 1000萬的投資管理公司能做私募基金備案嗎
能做私募備案的投資公司,對於注冊資金並沒有明確的要求,不過基本上注冊資金都在1000萬以上,實繳25%以上,注冊年限最好在近三年的投資公司,年限太久的話是不給私募備案的。私募基金備案中惠萬家賀田。
Ⅳ 我准備投資1000萬做投資買基金,請指教!
有1000萬千萬不可投資買基金,自己辦實業錢來的更快。
Ⅳ 我想買一千萬的銀行理財基金,請問收益和風險怎麼樣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見銀行里推出各種理財產品,由於銀行自帶「安全」光環,這讓不少人對這些產品深信不疑,但話又說回來,購買理財產品本身就是一種投資行為,既然是投資就肯定會有風險,這就好像在醫院你也可能打到假疫苗一樣,那麼,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在哪呢?
風險一:代銷or自發
銀行理財產品的來源無外乎分為兩類:代理銷售和自己發行。單純說這兩類理財產品本身,風險無非就是收益多少的問題,但如果是前者,銀行作為渠道商,一旦產品出現問題,銀行是不會為此負責的,而銀行工作人員利用投資者對銀行的信任,賣不屬於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並從中獲得高額的傭金提成的現象,行話叫「飛單」,這是個人行為,所以不要以為是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銀行就要為你兜底。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一下,如何辨別自發和代銷理財產品,首先要看理財產品的登記編碼,銀行自發理財產品說明書上的登記編碼一般是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或15位編碼,可以通過中國理財網查詢該登記編碼,如果沒有則不是銀行自發產品,其次要看理財產品的管理人是否是銀行,觀察理財產品的發行方是否是銀行,有無銀行公章等等。
風險二:保本or非保本
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和非保本兩種類型,按照收益還可以細分為這三大類:
保證收益類:保證本金和收益;
保本浮動收益類:保證本金但不保證收益;
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既不保證本金也不保證收益。
別高興,保本型的理財產品實際上也沒有那麼美好,資管新規出來,銀行理財逐漸要打破剛兌,往凈值化的方向發展,最後產品賺多少虧多少還是由投資人承擔,防範這類風險就需要投資人在購買理財產品時看清楚自己的理財產品說明書,了解清楚自己購買的理財產品屬於哪一種類型。
風險三:預期收益率or實際收益率
這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預期收益率是一個理論上的預估值,實際收益率是要通過實際到手有多少錢來計算,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上標明的預期收益率不符合投資人的期望的話,投資人就會覺得被坑了,所以,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要詳細了解是否還有其他費用,並通過結合預期收益率、手續費率、託管費率等,大致判斷出自己的實際收益率,再去考慮是否要選擇該理財產品,這樣就能避免因為預期收益率和實際收益率的不一致產生收益損失風險。
銀行理財產品看起來帶著銀行的光環,但其實只要是投資理財,都不能只看錶面的光鮮,這就像投資P2P不能只看標簽一樣,我們更應該做的就
Ⅵ 有1000萬用多少買基金
如果都是不急用的資金,可以用50%購買基金,20用作加倉,當然你也可以全部存在銀行,每月取息都可以了。
Ⅶ 一千萬信託基金每月能領多少
1,000萬信託基金每月能領多少?要看你的信託基金得到的分紅是多少。你可以到信託基金公司查詢,你得到的紅利是多少?
Ⅷ 規模低於1000萬基金可以買嗎
基金規模大小沒有關系的,只要是能賺錢,就不要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