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紅周刊機構投資者沙龍

紅周刊機構投資者沙龍

發布時間:2021-08-21 02:09:54

① 機構護盤是什麼意思

就是股票有拋盤股價往下走,但是機構不想讓股價下跌,所以自己往回買。
回答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② 哪裡有資料論文的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及對我國的影響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繼續呈現良好的增長勢頭。美國仍是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力。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重刺激下,美國的生產和投資活動繼續擴張,消費開支穩定增長,就業市場擺脫長期低迷的態勢。在內需和出口的強勁推動下,日本經濟也持續強勁復甦,企業收益提高,設備投資增加,個人消費出現回升,為世界經濟增長增添了積極因素。歐元區經濟增勢得以鞏固,投資、生產、消費和貿易不同程度的改善,促進了歐元區內經濟的增長,進而有助於世界經濟的增勢。受全球總體環境改善的影響,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洲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地區。總之,盡管目前仍存在著油價過高、新的通貨膨脹壓力、各主要經濟體發展不平衡以及地緣政治等風險,但由於各種有利因素的支持,今年世界經濟增長勢頭將保持下去,並可能成為近20年來增長最快的年份。預計2004年全球經濟增長可達到4.8%左右,國際貿易增幅將超過7%。

一、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中需要關注的「三高」風險

(一)石油價格高對世界經濟增長構成損害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節節上升,上半年石油價格已經從去年的平均每桶30美元上漲到40美元以上。6月初油價最高升至42美元,創出1983年以來的新高。油價高企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反復調整生產。歐佩克決定自4月份起把日產原油的上限減少100萬桶。這給市場帶來了沖擊,引致石油價格猛漲。石油輸出國組織不得不於6月3日同意增加原油產量以滿足市場需求,並從8月開始每天多生產50萬桶,以對抗能源價格攀升,油價才稍稍回落至每桶38美元左右的水平。但全球能源研究中心預測下半年油價整體水平仍會居高不下。二是地緣政治風險所致。今年以來中東局勢依然不穩,伊拉克油儲佔全球第一,但其國內戰火不熄,市場擔憂其政權移交後,內部政局很難平穩,結束動盪遙遙無期。以色列的沙龍政府及執政的利庫德集團的強硬姿態使人們對巴勒斯坦形勢的前途日益擔心。在產油大國沙特,針對外國人和政府機構的恐怖事件接連發生,這也向世界表明了中東原油供給方面的潛在風險。估計因中東形勢不穩導致的原油風險溢價達5-10美元。三是隨著世界經濟的升溫,主要國家原油需求增加。國際能源組織預測,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創16年新高。從能源耗費角度來看,美國位居工業化國家之首,5-6月又是美國傳統用油高峰。在亞洲,由於極高的經濟增長率與經濟的高能耗特徵,對石油需求的增長率很高。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去年每天的原油需求量為550萬桶,超過日本。今年國際能源機構又上調了中國每天的石油需求增長。印度對石油的需求量也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亞洲佔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量的90%。

油價上升將損害全球經濟的增長。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都會造成傷害。國際貨幣基金(IMF)報告指出,油價在一年內若上漲15美元,將直接減少世界經濟增長1%。如果油價持續保持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美國的經濟增長將降低0.3個百分點。國際能源機構發表的報告指出,油價每上升10美元,全球經濟增長將減少0.5個百分點,亞洲整體經濟增長率下降0.8個百分點。歐元區12國所需的石油70%以上依賴進口,油價上升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利潤下降,同時還給歐元區帶來了通脹壓力,對於正處在經濟復甦時期的歐元區來說,油價上漲也不是福音。隨著油價的飛升,全球通脹壓力正在增加。天然氣和煤炭價格也隨之上漲。這些動向也會直接影響化工產品的價格。

(二)世界初級產品價格高削弱經濟復甦勢頭

隨著世界經濟進入快速復甦的軌道,原料和燃料等初級產品的市場需求大幅增加,價格明顯上揚。這使得製造業的生產成本提高,同時帶來通脹風險。根據世貿組織的統計,2003年,全球燃料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6%,非燃料初級產品價格上漲了7%,其中金屬價格上漲了12%。由於製造業在亞洲國家和地區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初級產品價格上漲已經推動了物價上漲。原材料價格上升和美元貶值使美國2004年頭三個月消費價格按年率計算上升了5.1%,大大高於2003年全年的1.9%。國際市場許多商品價格大幅攀升或轉升,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由於受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復甦加快影響,市場需求激增,加之一些產品庫存下降,供應呈緊,世界有色金屬價格多有飆升,一些商品如錫等價格甚至更升達其14年來的最高水平,有色金屬價格的總體水平也升達9年來的新高。韓國、日本、中國等一些亞洲國家對鋼材的需求猛增,特別是三國造船企業2004年的新船完工量都將創歷史新高,對厚鋼板的需求尤大,引起厚鋼板價格飛速上漲,目前已升達1998年以來的最高價位,鋼材的總體價格水平也已突破每噸500美元大關。

二是由於受氣候不良影響,2003/04年度世界大豆的產量將較上年度減少4.8%,美國大豆產量更將劇減12.3%,世界大豆及豆油價格隨之出現猛漲,目前甚至已分別漲達其歷史最高水平和20年來的最高價位。因菲律賓、印尼產量減少,2004年上半年全球椰油市場預計也將出現約30萬噸的供應缺口。

三是原料或上游產品價格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和支持了半成品、成品或下游產品價格的提高。如原油價格上漲帶動一些石化產品如乙烯、石腦油、汽油和聚氯乙烯等價格上漲;天然橡膠價格上漲帶動輪胎價格上漲;廢鋼、焦炭和鐵砂等價格上漲,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鋼材價格的上漲。

(三)調高利率增加世界經濟復甦的成本

美國聯邦儲備局自2001年連續13次降息,短期利率從6.5%下降到目前的1%。隨著美國經濟的復甦和強勁增長----連續三個季度的GDP增長在4%左右,4月份通脹水平達到4.4%,1%的利率水平已不適於美國。美聯儲在6月30目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提高利率0.25個百分點。預計一年內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將由1%提升到3%,美國住房貸款利率會由5.5%上升到7.5%。加息不僅對美國的投資、股市、消費及美元匯價產生影響,對世界經濟和國際直接投資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首先,利率提高將增加企業的籌資成本,房地產和股票市場受損。在美國的超低利率背景下,購買其他國家股票的美國機構投資者開始回歸美元,進而影響世界金融市場。由於預期美國加息,今年以來東京市場、日元匯率均急劇下跌。亞洲其他地區股市也在下跌(香港、台灣、韓國、新加坡的主要股票指數從年初以來都跌入低價范圍。香港恆指跌17%,台灣加權指數跌16%,韓國綜合指數下跌15%。)拉美股市和匯市也紛紛下挫。

其次,由於預測美國將提高利率,世界資金流向正在發生變化。日美利差的擴大也會加劇資金從日本轉向美國的勢頭。由於擔心利率上調,使籌措資金的成本增大,一部分資金開始撤回,新興市場上債券也開始軟化。2003年新興市場國家獲得1400億美元的外國投資,利率上調將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引資成本提高,因此可能加重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

第三,美國利率的上調從理論上分析應帶動美元匯價的上升。但是從過去十幾年的情況看,1988-1989年,美聯邦基金利率從7%升至10%,1999年2000年,利率由5%升至6.5%,美元匯價是上升的;而1994年-1995年利率從3%升至6%,美元匯價卻跌至歷史低位。因此,單一利率趨勢難以判斷美元走勢,主要是看貿易形勢和其他經濟指標。從目前的情況看,貿易逆差依然會拖累美元,若美國貿易逆差隨著美國經濟增長而擴大,而美國無法抵消赤字擴大,美元仍會存在貶值的壓力。過去幾個月美元的回升是基於對美國加息的預期。

第四,由於已經預見到美國將提高利率,且幅度不會很大,因此,提高利率對亞洲不會造成很大的威脅。不過,隨著通脹的抬頭,亞洲國家也有可能追隨美國加息。這也會影響其經濟和外資的流入。工業國利率上升和新興市場國家債務的迅速上升帶來的財政困難都將削弱全球經濟的發展。

二、當前世界經濟形勢對中國的影響

(一)世界經濟的好轉和國際貿易的回升為中國出口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今年以來,中國進出口貿易依然保持快速增長,頭5個月出口增長33.4%。其中,中國對美歐日三大市場的出口同比分別增長33.3%、38.4%和22.0%。

1、隨著美國經濟的進一步復甦,國內投資需求進一步拉動,企業對生產資料采購將大幅增加,從而給中國相關產品出口帶來機遇。今年1-5月,我國對美國出口432.3億美元,同比增長33.3%。其中,工業製成品增長了36.2%,機械和運輸設備的出口增幅最大為47.9%。2004年1-5月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240.9億美元,同比增長30%。

盡管美國經濟尚好,但如何保障充分就業仍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目前製造業的失業人口達270萬。為大選政治服務,爭取製造業的支持顯然成為美國民主黨和共和兩黨最緊迫的需要。彩電、傢具、紡織和服裝等均屬製造業行業,而中美雙邊貿易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美國藉此對中國的反傾銷訴訟案件隨之不斷發生,預計下半年圍繞政治問題產生的貿易摩擦仍將延續。

2、1-5月中日雙邊貿易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日本向中國出口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3.8%、14.8%、22.8%和18.8%。日本的國內需求重新煥發了活力,對進口需求也會逐步增大。而中國目前是日本第一大進口國,必然會從中受益。2004年1-5月日本從中國進口分別增長了9.6%、5.2%、25.5%和12.9%。日本從中國進口的最主要三種產品為:機械設備、紡織品和食品。其中占進口比重最大的機械設備(佔比幾乎為40%)增幅都在20%左右,3月份更是達到了41.9%。

3、一季度,中國對歐盟出口200.4億美元,同比增長41.7%; 歐盟成為中國第二大出口貿易夥伴,其中中國對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和荷蘭5國出口佔中國對歐盟總出口的 76.5%,同比分別增長 38.9%,42.4%,67.4%,23.9%和40.5%。中國對歐出口面臨的不利因素是,歐盟委員會2001年12月10日、2003年5月8日和12月23日三次對中國出口產品實施「普惠制」畢業,取消了16類中國對歐出口產品的普惠制待遇。而與此同時歐盟仍然給與其他國家的相關出口商品以普惠制待遇,中國有關對歐盟出口商品在與來自這些國家商品的競爭中將處於不利地位。

4、今年5月1日歐盟實現的東擴,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統一和穩定的市場。如今,只要我產品進入歐盟任何一個成員國,就可以進人其他成員國市場,而中國企業在10個新入盟國的生意相對較多,東擴為我企業進入歐盟老成員國市場提供了機遇;且由於歐盟運作規則將實現統一,我企業對歐盟貿易在手續上也將趨於簡化,從而為我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更提供了方便的條件。同時,由於東擴前10個新入盟國的工業製成品關稅普遍高於歐盟的平均水平(3.6%),歐盟東擴後要適用歐盟統一稅率,將使中國出口產品包括鍾表、玩具、游戲、體育用品和人造珠寶等可從對新入盟國家的貿易中獲得相對較低的歐盟關稅稅率,減少我產品成本。此外,歐盟東擴後,隨著新入盟成員國經濟增長和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其勞動成本將有較快增長,也有利於我產品價格競爭力的保持和增強。當然,歐盟新增的10個成員國對老歐盟成員國的出口商品結構與中國對歐盟出口商品結構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不排除擠占我部分產品在歐盟(主要是德、法等歐元區國家)市場的份額的可能性。

(二)國際商品市場發展給我國企業出口帶來了新商機

世界商品貿易的回升和增長,價格大幅上行,給我國企業出口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

1、世界信息技術產業市場前景向好。2003年世界半導體的銷售額全年增幅達18.3%,2004年則更將出現加速發展的勢頭,增幅可望大大高於上年,達到29%,銷售額預計將可基本恢復到2000年網路泡沫高峰期的水平。隨著市場的恢復和加速增長,半導體的價格也有明顯上升。作為IT業兩大增長引擎的電腦和手機市場,情況也大體如此。我國以工廠產品為主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當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紡織品服裝後配額時代的到來,將對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帶來新的廣闊空間。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長期來雖不斷有所增長,但國外相關配額限制仍不失為影響我出口擴大的一個主要因素。如據WTO統計,1995年至2002年7年間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增加了62.9%,在世界紡織品服裝出口額中所佔的比重自12.2%增至17.5%,即增長了5.3個百分點,但由於受紡織品服裝配額限制,同期我紡織品服裝在美國進口中所佔的比重僅增長了0.9個百分點。WTO《紡織品服裝協議》有關紡織品服裝配額的規定將於2004年年底終止。為此,許多海外客商認為,對與中國企業做貿易的空間將會更大。據我今年春季廣州交易會紡織商會統計,本屆交易會到會的客商比往屆有明顯增加,許多還是首次到會,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明年配額取消後,一些國外采購商看好中國的紡織品服裝,希望到廣交會進行考察,建立新的供貨渠道。

3、在世界有色金屬市場需求回升,價格不斷上漲下,錫市場供應連年不足,鉛、鋅供應也呈短缺,2003年以來價格分別都有飆升,是我擴大出口的大好時機。世界有色金屬價格總的說來在經2002年的小幅回升後,2003年乃至目前價格出現大幅走高。在此背景下,世界錫的價格2003年也有大幅度上行。如2003年12月,錫的價格為每噸6057.62美元,較上年同期猛升43%,2004年以來,截至4月份,較上年12月又再升47.8%。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錫的消費不斷增長,市場連年產不敷消,供應嚴重不足。如據統計,2001年世界錫的消費較上年增長0.3%,2002年為增3.8%,2003年增6.2%,2004年預計還將再增4.1%,而同期世界錫的生產平均年增約僅1.3%。在此情況下,錫市場生產不敷消費的數量2001年為500噸,2002年為2900噸。2003年陡增達24800噸,2004年預計更將增達30400噸。世界鉛、鋅市場也大體如此。繼2001年至2002年或2003年供應明顯過剩之後,2004年世界鉛、鋅市場據預計也將分別面臨12.5萬噸和10萬噸的較大供應短缺。

(三)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不斷加強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購買力平價最新公布的計算結果,中國的經濟總量已佔世界生產總值的12.6%,排在美國和歐盟之後。美國和歐盟分別佔世界生產總值的21.1%和19.9%。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為世界經濟做出了貢獻。特別是發達國家從廉價勞動力生產的進口產品中受益,同時對高科技產品和服務有了更大需求。其他的發展中國家將看到對中國出口機會的增加,包括初級產品和製成品。

去年中國進口增長34%。今年1-5中國進口增長41%,明顯高於出口增長率(33.4%)。特別是從美歐日三大市場的進口增加明顯。

中國經濟實行宏觀調控,將不僅影響中國本身,還影響世界其他地區。亞行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鋼材、銻、鋅、白金、鋼和鐵礦最大的消費國;是鋁和銀第二大消費國,是鎳的第三大消費國,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石油消費國(僅次於美國),並佔2003年全球石油需要增長的35%。中國還生產全球50%的照相機,30%的空調機和電視機。中國已成為東南亞的主要貿易夥伴(去年從這一地區進口4130億美元)。中國從韓國、新加坡和泰國的進口增長了50%,從菲律賓的進口增長了一倍。今年1-5月,中國從東盟進口增加了41.7%。2003年日本出口增長的80%源於中國。亞行估計,今年全世界15%的增長將來自中國。中國宣布緊縮貸款的消息後,亞洲、歐洲和拉美的股市暴跌,農礦產品價格也大幅下跌。中國經濟的急劇調整將對世界經濟產生沖擊。雷曼預計,如果中國經濟硬著陸,其他亞洲新興經濟的GDP將下跌三個百分點。如果日本的GDO增長下跌半個百分點,足以破壞日本經濟脆弱的

③ 茅台股價非常的高,有多少散戶購買的呢

茅台宣布新任總經理人選,李保芳不再代行公司總經理職責,何英姿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職務,李靜仁代行公司總經理職責,聘任劉剛同志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職務。

按照這一價格,買一手股票,至少要花到10萬元以上,幾乎與買一輛中檔轎車的價格相當。根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的統計顯示,持股市值在10萬元以下的「小股民」佔到所有持股股民的比例高達74.74%。這意味著,全國7成以上的股民將無法買到茅台股票

股票買不起,酒也買不起,茅台飛天酒被爆價格逼近2000元。此後,盡管茅台多次重申53度飛天茅台1499元的官方價格,但按照這一價格搶到茅台酒的概率卻不斷走低。

7成股民無法參與,茅台股票是否需要拆股?拆股指的是將一股面額較高的股票交換成數股面額較低的股票的行為。對於上市企業而言,拆股後,股東權益不變,公司的總市值也不變。對於投資者而言,此舉給予更多散戶參與交易的機會。

據證券市場紅周刊報道,在當年的茅台股東大會上,就有股民提出拆股這一建議。彼時,茅台股價700元/股左右,市值8792億元左右。

在此之前,可口可樂也曾因為股票價格過高導致的拆股,起因之一是,昂貴的股價導致流動性欠佳。

茅台投資者也有這樣的憂慮。有支持拆分的投資者這樣說,拆分之後,股票流動性會得到改善。

有博主在微博上表示質疑;「茅台股票現在每天至少都有十幾二十億的成交金額,且成交平穩連續,不存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對於茅台股價,有投資者發出了不一樣的聲音。」問題不在於拆不拆股,而是A股必須按手為交易單位的制度。一手100股,中小投資者買入高價股必然有些吃力。「

據悉,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規定,A股一手等於一百股即為最小交易量。在我國,每一手的股數一般由發行公司提出報給人民銀行批准。不足一手的股票叫做碎股。

④ 現在有私募路演嗎

有的啊,大把了,自己網路一下,行業內也就那麼幾家,例如排排什麼的

⑤ 央行今日進行2000億元MLF操作,中標利率降至3.15%

【本期摘要】

重點推薦

央行今日進行2000億元MLF操作,中標利率降至3.15%

國家統計局: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科技與金融是發展的主線,建議積極把握主線品種參與

宏觀視點:國產替代是當前國家和產業發展大背景下最緊要的事情

資本市場各項改革政策將持續發揮成效,券商行業龍頭將持續受益

 

期貨情報

金屬能源:黃金358.44,漲0.30%;銅46470,漲0.98%;螺紋鋼3444,漲1.44%;橡膠11790,漲2.48%;PVC指數6320,漲0.08%;鄭醇2123,漲1.48%;滬鋁13675,跌0.26%;滬鎳105190,跌0.27%;鐵礦636.0,漲2.91%;焦炭1869.0;跌0.29%;焦煤1266.5,跌0.20%;布倫特油57.21,漲0.21 %;

農產品:豆油6012,漲0.67%;玉米1944,漲0.62%;棕櫚油5590,漲1.53%;鄭麥2652,漲0.04%;白糖5794, 漲1.88%;蘋果7079,漲1.35%; 紅棗10595,漲1.29%;鄭棉13620,漲4.09%;

匯率:歐元/美元1.08,跌0.04%;美元/人民幣6.98,跌0.15 %;美元/港元7.77, 漲0.01%。

 

二、重點推薦

1、央行進行2000億元MLF操作,中標利率降至3.15%

事件:央行2月17日開展2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3.15%,上次3.25%。今日10000億元逆回購到期,無MLF到期。

點評:央行再度下調MLF利率,顯示貨幣政策具有一定的彈性,未來仍有一定的可操作空間。在「穩增長」的預期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有望趨於積極,流動性寬松及再融資新規出台則將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市場維持震盪走高的概率較大。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2、國家統計局: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事件:國家統計局: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全面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房地產市場保持總體平穩態勢。

點評: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房住不炒」是行業近年來的政策導向,這將從長期推動行業進入分化階段。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預計房地產行業分化的進程將加速,優質房企的優勢將更加凸顯,建議關注行業龍頭。

(投資顧問 鍾燕玲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20024)

 

三、市場點評

市場點評:科技與金融是發展的主線,建議積極把握主線品種參與

受周末再融資新規正面消息刺激影響,周一A股三大股指集體大漲,其中滬指收盤上漲2.28%,收報2983.62點;深成指上漲2.98%,收報11241.50點;創業板指上漲3.72%,收報2146.18點,再創三年多新高。行業板塊全線上揚,券商和科技股領漲大勢,市場信心提振明顯,預計後續再融資政策的完善將會使得中小創公司更為受益。從行業角度來看,產業升級的「新經濟」行業,比如:科技、醫葯、消費、先進製造等,在再融資與並購重組方面可能更為活躍,也將更明顯地受益於再融資政策的調整。長期來看科技與金融是發展的主線。建議關注5G、軟體、特斯拉、金融科技等板塊,供參考。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宏觀視點:國產替代是當前國家和產業發展大背景下最緊要的事情

事件:北京中晴資本總經理何岩在2020《紅周刊》投資峰會上表示,國產替代是當前國家和產業發展大背景下最緊要的事情,有望從以往的「喊口號」向實質邁進。國家極力鼓勵的事情大多有較高確定性。

點評:消息提到「國產替代是當前國家和產業發展大背景下最緊要的事情,有望從以往的「喊口號」向實質邁進。國家極力鼓勵的事情大多有較高確定性」,目前市場成熟機構投資者越來越注重確定性投資機會,從不確定中的尋找相對確定性:國產替代主題未來或將受到持續關注。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資本市場各項改革政策將持續發揮成效,券商行業龍頭將持續受益

證監會鼓勵和引導證券公司充實資本、積極推動打造航母級頭部證券公司,通過證券法修訂,促進證券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推進資本市場改革政策將持續發揮成效,對政策高度敏感、高貝塔屬性的券商行業將持續受益。當前行業估值處於相對低位,建議關注行業龍頭標的。

(投資顧問 古志雄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611020066)

 

 

 

 

 

 

⑥ 誰知道紅周刊是什麼

《證券市場紅周刊》是由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聯辦)主辦,創刊於1992年3月,是中國證監會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惟一周刊,為證券界最權威的刊物;其發行量曾為每周80萬份,居全國周刊類之首(國家統計局1998、1999、2000年全國媒體調查結果)。目前在同類證券周刊中擁有超過60%的市場佔有率。《證券市場紅周刊》在全國擁有百萬讀者,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證券周刊,在全國23個中心城市同步印刷,400餘城市同步發行,在國內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財經類媒體發行量排名第一。《證券市場紅周刊》在中國資本市場擁有最大的話語權,無論是股改、IPO和投資者關系維護方面都不乏經典案例。受眾群體包括基金、券商、銀行、保險、QFII、財務公司、股份制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機構投資者以及職業投資人,具有其他同類媒體不可比擬的媒介優勢,影響到證券市場中的新股上市、上市公司市場表現等諸多方面。《證券市場紅周刊》秉承「實用高於一切」的理念,奉行「影響機構投資者,服務職業投資人」路線。每期頭條文章和各欄目深入報道性文章,多次引發傳媒界思考,深受投資人好評。國內各大門戶網站、財經網站爭相轉載。

⑦ 股市中的機構抱團現象,會給散戶帶來哪些影響

去散戶化的意義,是讓更多散戶不虧錢。股市裡面的誘惑太多了,每個人都懷揣著發財夢進入股市,但是真正在股市中賺到錢的有幾個?一賺二平七虧這句老話,我估計很多人都聽到耳朵起繭了,但依然前仆後繼的進入股市,無外乎,還是一個「利」字。大量的散戶退出股市,或許對這些散戶來說,是好事,但是這並不意味中國股市就成熟了。如果大量的散戶帶著巨大的虧損,帶著無盡的哀怨,悔恨,無奈的退市,這恰恰說明了中國股市的殘酷性,掠奪性,這不是市場的成熟和進步,恰恰是市場的退步。

⑧ 跟《證券市場紅周刊》合作可靠嗎

證券市場紅周刊》創刊於1992年3月,由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聯辦)主辦,是中國證監會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惟一刊物,是中國證券界權威的刊物;其發行量曾為每周100萬份,居全國周刊類之首(國家統計局1999年、2000年全國媒體調查結果)在同類證券周刊中擁有超過60%的市場佔有率。 ★ 《證券市場紅周刊》在中國資本市場擁有最大的話語權,無論是股改、IPO和投資者關系維護方面都不乏經典案例。受眾群體包括基金、券商、銀行、保險、QFII、財務公司、股份制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機構投資者以及職業投資人,具有其他同類媒體不可比擬的媒介優勢,影響到證券市場中的新股上市、上市公司市場表現等諸多方面。 《證券市場紅周刊》秉承「實用高於一切」的理念,奉行「影響機構投資者,服務職業投資人」路線。 每期頭條文章和各欄目深入報道性文章,多次引發傳媒界思考,深受投資人好評。國內各大門戶網站、財經網站爭相轉載。

⑨ 證券市場紅周刊在背景

證券市場紅周刊》創刊於1992年3月,由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聯辦)主辦,是中專國證監屬會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惟一刊物,是中國證券界權威的刊物;其發行量曾為每周100萬份,居全國周刊類之首(國家統計局1999年、2000年全國媒體調查結果)在同類證券周刊中擁有超過60%的市場佔有率。 ★ 《證券市場紅周刊》在中國資本市場擁有最大的話語權,無論是股改、IPO和投資者關系維護方面都不乏經典案例。受眾群體包括基金、券商、銀行、保險、QFII、財務公司、股份制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等機構投資者以及職業投資人,具有其他同類媒體不可比擬的媒介優勢,影響到證券市場中的新股上市、上市公司市場表現等諸多方面。《證券市場紅周刊》秉承「實用高於一切」的理念,奉行「影響機構投資者,服務職業投資人」路線。每期頭條文章和各欄目深入報道性文章,多次引發傳媒界思考,深受投資人好評。國內各大門戶網站、財經網站爭相轉載。

閱讀全文

與紅周刊機構投資者沙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