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投資出口消費gdp

投資出口消費gdp

發布時間:2021-08-24 08:43:20

投資、出口、消費佔GDP的比例是多少

GDP是一個國家生產的最終商品的總價值。這里,國家的概念是在地域的意義上理解的,故被稱為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主要由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兩種方法核算。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這個是指不包含政府采購和稅收因素在內,以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核算GDP的支出方法是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有經濟單位用於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加總起來用以測算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別表示一個國家在特定的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勞務,而P1,P2,…Pn分別表示它們相應的價格,那麼所有這些產品的市場價值總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即從支出主體的角度來看,支出方法測算的GDP主要包括家庭、廠商的支出。家庭部門的支出包括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支出以及其他的支出,其中包括:購買耐用消費品、購買非耐用消費品以及勞務支出。廠商部門的支出包括用於機器設備、廠房、民用住房和存貨方面的支出。以C表示總消費,I表示總投資,外國人購買本國生產的商品和勞務應該計入本國的生產,而本國購買外國生產的產品應予以扣除。以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則不包含政府因素,以支出方法測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可以表示為:GDP=C+I+(X-M)即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廠商過去生產但沒賣出去的存貨,是算在當時的廠商投資中的,所以在過去已經計算進當年GDP,現在就不再記入.匯金寶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用,望採納

㈡ 投資,消費,需求,GDP之間是什麼關系

GDP=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
政府購買=政府凈稅收-政府儲蓄
政府凈稅收=政府總稅收-轉移支付
凈出口=出口-進口
從等式看拉動GDP的因素

㈢ GDP 為什麼等於 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

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重要指標是gdp和gnp。
Y=I+C+G+(X-M)即國民收入=
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是產出減去成本。經濟學的教材一般不說GDP等於
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的。而是說國民收入=
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
國民收入統計支出法,是把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支出及凈出口進行加總,從而得出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總支出。它只是總和最終購買價值,而把所有對中間貨物的支出排除在外。

㈣ GDP 為什麼等於 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

反映國民收入的兩個重要指標是gdp和gnp。
Y=I+C+G+(X-M)即國民收入= 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是產出減去成本。經濟學的教材一般不說GDP等於 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的。而是說國民收入= 消費+投資+政府支出+凈出口。
國民收入統計支出法,是把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支出及凈出口進行加總,從而得出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總支出。它只是總和最終購買價值,而把所有對中間貨物的支出排除在外。

㈤ 關於出口,投資,消費都是怎麼拉動GDP增長的,簡單演算法就可以

討論這個問題有靜態的和動態的兩種分析方法。
靜態分析很簡單,在一個完整的統計期內,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所表達的內容,就是我們要得到的結果。即GDP=C+I+G+(X-M)。C是消費總額,I 是私人國內投資額,G是政府購買支出額,(X--M)是凈出口總額。四項直接相加就是GDP總額。
動態分析就復雜多啦。在統計期中,如果有新的投資,必然會產生新的就業,新的投入和新的就業所形成的利潤、稅收和個人可支配收入,不但會加大消費基金,而且會加大儲蓄,而增大了的儲蓄又會增大投資。這里須要引進兩個概念:「邊際消費傾向」和「消費傾向」。當個人收入增加以後,增加的收入並不是全部用於消費,而只是其中一定份額,表示這個份額的比例就是邊際消費傾向。毫無疑問,增加的個人可支配收入越高,邊際消費傾向便會越低,伴之而來的邊際儲蓄傾向便會越高。增加以後的總的個人可支配收入用於消費的份額就是「消費傾向」。增大收入以後,用於消費的總額會增大,而總的消費傾向卻未必增大,但,儲蓄傾向卻增大了。增大了的儲蓄會流向投資,從而會增大投資總額。引進上述概念後,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消費函數:C=c+b(Y--T). 式中,C為增大收入以後的消費支出,c 為自發消費支出,b為邊際消費傾向,Y為增長後的GDP總額,T為稅收。令T=tY,(t為邊際稅率),那麼,C=c+b(1--t)Y.。設定一個支出計劃為AE=GDP,因為GDP=C+I+G+X-M 。 令 M=mY,所以,AE=c+b(1-t)Y+I+G+X-mY. 整理後,AE=c+I+G+X+[b(1-t)-m]Y. 我們把前四項歸集起來,令它等於A ,A就是自發支出總額。上式就變成:AE=A+[b(1-t)-m]Y .因為AE=GDP。所以有:Y=A+[b(1-t)-m]Y 。解這個方程得:Y=A/1-[b(1-t)-m] 。我們把式中的總量變成增量,可得到:ΔY=ΔA/1-[b(1-t)-m] 。這就是增加自發支出量所引起的GDP的增加的計算公式。也就是說:GDP的增加量是自發支出增加量的 1/1-[b(1-t)-m] 倍。

㈥ gdp=消費+出口+投資,其中投資包括哪些方面

支出法核算GDP,就是從產品的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的支出加總而計算出的該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又稱最終產品法、產品流動法。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產量,P1、P2……P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價格,則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在現實生活中,產品和勞務的最後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這幾方面支出的總和。
1.居民消費(用字母C表示),包括購買冰箱、彩電、洗衣機、小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服裝、食品等非耐用消費品的支出以及用於醫療保健、旅遊、理發等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屬於消費。
企業投資(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機器設備、住宅及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2.資產投資指新造廠房、購買新設備、建築新住宅的投資。為什麼住宅建築屬於投資而不屬於消費呢?因為住宅像別的固定資產一樣是長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貨投資是企業掌握的存貨(或稱成為庫存)的增加或減少。如果年初全國企業存貨為2000億美元而年末為2200億美元,則存貨投資為200億美元。存貨投資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因為年末存貨價值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年初存貨。企業存貨之所以被視為投資,是因為它能產生收入。從國民經濟統計的角度看,生產出來但沒有賣出去的產品只能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處理,這樣是從生產角度統計的GDP和從支出角度統計的GDP相一致。
計入GDP中的投資是指總投資,即重置投資與凈投資之和,重置投資也就是折舊。
投資和消費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具體的分類則取決於實際統計中的規定。
3.政府購買(用字母G來表示),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購買軍火、軍隊和警察的服務、政府機關辦公用品與辦公設施、舉辦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開辦學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給政府雇員的工資也屬於政府購買。政府購買是一種實質性的支出,表現出商品、勞務與貨幣的雙向運動,直接形成社會需求,成為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政府購買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轉移支付、公債利息等都不計入GDP。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產出來的商品與勞務的作為報償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失業救濟、貧困補助、老年保障、衛生保健、對農業的補貼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通過其職能將收入在不同的社會成員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將一部分人的收入轉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實質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轉移支付發生時,即政府付出這些支出時,並不相應得到什麼商品與勞務,政府轉移支付是一種貨幣性支出,整個社會的總收入並沒有發生改變。因此,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中。
4.凈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是指進出口的差額。進口應從本國總購買中減去,因為進口表示收入流到國外,同時,也不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出口則應加進本國總購買量之中,因為出口表示收入從外國流入,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因此,凈出口應計入總支出。凈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
把上述四個項目加起來,就是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
GDP = C + I + G +(X-M)
在我國的統計實踐中,支出法計算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劃分為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總額,它反映了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
最終消費分為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居民消費除了直接以貨幣形式購買貨物和服務的消費外,還包括以其他方式獲得的貨物和服務的消費支出,即所謂的虛擬消費支出。居民虛擬消費支出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單位以實物報酬及實物轉移的形式提供給勞動者的貨物和服務;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務;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服務。
通過支出法計算的GDP,我們可以計算出消費率和投資率。所謂消費率就是最終消費佔GDP的比率,所謂投資率就是資本形成總額佔GDP的比率。按照有關統計資料,最近幾年以來,我國的消費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趨勢,2005年我國的消費率為52.1%,投資率為43.4%。同世界水平相比我國的消費率明顯偏低。因此,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宏觀經濟調控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調整投資和消費的比例關系,擴大消費需求是擴大內需的重點。

㈦ 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公式是GDP=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出口—進口。為什麼是加上出口減去進口

因為進口表示收入流到國外,不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所以應從本國總購買中減去;出口則表示收入從外國流入,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所以應加入本國總購買量之中。因此只有凈出口才應計入總支出。

㈧ 用支出法計算的gdp包括消費支出,投資支出,政府支出和凈出口的總和。 這錯哪裡了

錯了,因為書上說了政府支出還包括了政府的轉移支付,那是不構成GDP的一部分,應該是政府購買

㈨ 為什麼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

GDP是一個國家生產的最終商品的總價值。這里,國家的概念是在地域的意義上理解的,故被稱為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主要由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兩種方法核算。
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這個是指不包含政府采購和稅收因素在內,以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
核算GDP的支出方法是將一國在一定時期內所有經濟單位用於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加總起來用以測算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別表示一個國家在特定的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勞務,而P1,P2,…Pn分別表示它們相應的價格,那麼所有這些產品的市場價值總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即從支出主體的角度來看,支出方法測算的GDP主要包括家庭、廠商的支出。家庭部門的支出包括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支出以及其他的支出,其中包括:購買耐用消費品、購買非耐用消費品以及勞務支出。廠商部門的支出包括用於機器設備、廠房、民用住房和存貨方面的支出。
以C表示總消費,I表示總投資,外國人購買本國生產的商品和勞務應該計入本國的生產,而本國購買外國生產的產品應予以扣除。以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則不包含政府因素,以支出方法測算的國內生產總值可以表示為:
GDP=C+I+(X-M) 即 GDP=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
廠商過去生產但沒賣出去的存貨,是算在當時的廠商投資中的,所以在過去已經計算進當年GDP,現在就不再記入.
注意:GDP公式里的總投資和總消費指的是針對當前時期生產出的最終商品和勞務的投資和消費,不是指這時期的全部消費和投資。GDP公式已經從概念上自然除去購買以前生產的商品那部分產值。實際統計核算時必須注意這個問題。

㈩ GDP增長絕大部分靠投資、消費、進出口,問題是投資是指什麼

中國目前投資的最大頭是房地產,還有就是鐵路、公路等。GDP和利潤無關,就是個總產值。

閱讀全文

與投資出口消費gdp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租賃irr計算器 瀏覽:526
什麼人不適合期貨 瀏覽:329
日照1124豆伯價格 瀏覽:160
建行貸款買車要幾天 瀏覽:28
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724
投資理財與宏觀經濟的關系 瀏覽:496
外部融資困難 瀏覽:704
燕郊49800民間互助理財 瀏覽:990
產權交易所管理辦法 瀏覽:516
科創基金和戰略配售基金的申購費 瀏覽:843
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舉措 瀏覽:221
8萬投資人徹夜難眠 瀏覽:240
12月28日上海金交所銅期貨價格 瀏覽:219
易方達基金網基金 瀏覽:381
p2p理財人跑路了怎麼辦 瀏覽:310
期貨橡膠未來 瀏覽:108
建行日鑫月溢理財產品 瀏覽:891
股票期權通俗 瀏覽:653
遠期外匯價牌 瀏覽:284
股票上的融表示什麼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