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元指數期貨合約如何計算盈虧
這個是我自己做的美元指數的合約~
盈虧就是看最小波動,就是調一下你賠或者是賺5美元!
❷ 美元指數是什麼
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即USDX),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內量美元對一攬子容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通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的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從而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動情況。
美元指數並非來自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或是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而是出自紐約棉花交易所 (NYCE)。紐約棉花交易所建立於1870年,初期由一群棉花商人及中介商所組成,目前是紐約最古老的商品交易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棉花期貨與期權交易所。在1985年,紐約棉花交易所成立了金融部門,正式進軍全球金融商品市場,首先推出的便是美元指數期貨。
❸ 美元指數期貨合約的要素有哪些
美元指數(USDX)期貨合約是來反映美元國際價源值的領先基準、以及世界最受推崇的可交易貨幣指數
要素有:
1、合約標的;2、合約價值;3、報價單位及最小變動價位;4、合約月份;5、交易時間;6、價格限制;7、合約交易保證金;8、交割方式;9、最後交易日和最後結算日。
❹ 美指78.6350是什麼意思人民幣現在不是6.8…幾嗎
美指78.6350是相對抄較早的數據,即2015年6月前的數據。最新98.8509(:2015-11-14 07:03)
1、美元指數的實時數據(即ICE美元指數期貨所對應的現貨價格)由路透社根據構成美元指數的各成分貨幣的即時匯率每隔約15秒更新一次。計算時使用路透社統計的該貨幣的最高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平均值。計算結果傳給美國洲際交易所,再由交易所分發給各數據提供商。
2、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655(:2015-11-14 11:19)。6.8是前幾年的數據。目前人民幣匯率可預期的波動范圍在6---6.5之間。
❺ 美元指數期貨的基本介紹
美元來指數期貨合約資料:
交易代碼自:DX
交割月份:3月、6月、9月、12月。
交易單位:1000×指數價格
上市交易所:ICE洲際交易所
最小變動價位:0.005點,約5美元
最後交易時間:交割月第三個周三之前的第二個交易日,最後交易日的停止交易時間為
上午10:16
❻ 美元指數為什麼大跌
美元過分的復寬松,無限量放制水當然就會價值大跌,這也是一種通貨膨脹。
美元指數的實時數據(即ICE美元指數期貨所對應的現貨價格)由路透社根據構成美元指數的各成分貨幣的即時匯率每隔約15秒更新一次。
計算時使用路透社統計的該貨幣的最高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平均值。計算結果傳給美國洲際交易所,再由交易所分發給各數據提供商。
(6)洲際交易所美元指數期貨合約擴展閱讀:
以加權的方式計算出美元的整體強弱程度,並以100點為強弱分界線。在1999年1月1日歐元推出後,這個期貨合約的標的物進行了調整,從10個國家減少為6個國家,歐元也一躍成為了最重要、權重最大的貨幣,其所佔權重達到57.6%,因此,歐元的波動對USDX的強弱影響最大。
就會吸引大量的資本流入,本國資金流出減少,導致國際市場上搶購這種貨幣;同時資本賬戶收支得到改善,本國貨幣匯價得到提高。反之,如果一國松動信貸時,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則會造成資本大量流出
❼ 關於美元指數期貨的一些問題。
美元指數期貨是由美國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ICE)發行的。在我們南華香港交易一手美元指數合約需要的保證金是1310美元,日內平均波動200個點左右,當然了,一天波動四五百個點也是時有發生的,前段時間最多一天九百來個點都發生過。它每次波動5個點,也就是5美元。美元指數杠桿比較大,所以,一般做中線的客戶比較多(3到5天為一個交易周期,或者盈利1000個點左右出),一般看著方向,設好止損,在倉位不重的情況下,是不需要盯盤的。如果你需要對這個品種做個詳細的了解的話,也可以給你個我們的模擬賬號,你可以自己交易下,這樣會有更好的體會。
❽ 美元指數期貨什麼時間交割
美國股指期貨交割日為
CME
S&P500(SP) 最後交易日 合約月份的第內三個周五前的周四容
最後結算日 合約月份的第三個周五
E-miniS&P500(ES) 最後交易日 合約月份的第三個周五芝加哥時間上午8:30
最後結算日 合約月份的第三個周五
Nasdaq-100(ND) 最後交易日 合約月份的第三個周五前的周四
最後結算日 合約月份的第三個周五
E-mini-Nasdaq-100(NQ) 最後交易日 合約月份的第三個周五芝加哥時間上午8:30
最後結算日 合約月份的第三個周五
均是現金交割
❾ 美國ice洲際交易所2號棉花期貨合約1手多少磅
一手是50000磅
❿ 誰了解美元指數期貨合約
在美國ICE交易所回答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20667640&page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