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類社會發生的5次信息革命對信息傳輸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 這是關於軍事理論的題
首頁管理 相冊 標簽雜文針砭(38) 高考花苑(89) 水岸青荇(19) 偶拾玉琮(31) 新課探微(34) 史料小屋(13) 文學偶弄(60) 歷史讀本(11) 學生可傳(16) 飲讀論語(7) 教學評彈(55) 有題可覽(3) 試題中心(4)
第四課 向距離挑戰:交通與信息通訊
周長森 發表於 2010-11-27 20:21:00 第四課 向距離挑戰:交通與信息通訊
【知識結構】
一、立體交通的誕生
1、條件:第二次工業時代,電動機和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汽車工業、航空工業和石油工業的發展。為立體交通的誕生提供了經濟和科技基礎。
2、主要成就:①汽車:1885年卡爾本茨和戴姆勒分別獨立製成最早汽車。②輪船:1887年。③飛機: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開創了人類交通事業的新紀元。
3、影響:①新交通工具的發明,推動了世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鐵路總長度成倍增長,汽輪普遍代替帆船,汽車飛機成為重要交通工具,人類從平面交通時代步入水陸空立體交通時代。②新的交通工具和手段為西方殖民者進行殖民擴張提供技術支持。③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世界市場的形成。④一些後起國家如中國大力發展交通事業,推動了本國的近代化發展。
二、電訊技術的發明
1、條件:19世紀電磁感應現象和電磁波的發現,以及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
2、主要成就:①1837年美國人莫爾斯發明有線電報,歐美國家發展電報線路,1851年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通訊電纜橫跨英吉利海峽將英法連接起來,1866年橫跨大西洋的海底電纜鋪設成功,歐美國家的大電報公司將電報線路向全世界擴展,形成遍布全球的電報網。②2876年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機,電話在通信領域將世界連成一個整體。③無線電之父義大利人馬可尼,1902年試驗成功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電通訊,1916年完成短波試驗,從而奠定幾乎所有現代遠距離無線電通信的技術基礎。
3、影響:①促進電信事業的發展,為快速傳遞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的政治、經濟聯系進一步密切。②改變了戰爭,使戰爭可以遠距離指揮,戰爭規模擴大。③深刻影響人們的生活和思想觀念,促進文化的發展。
三、現代信息技術
1、前提條件:(1)二戰後,和平國際環境為各國經濟、科技提供保障(2)激烈的國際競爭直接推動科技的發展與進步(3)科學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相對論、量子論、邏輯數學運用等
2、概況:(1)計算機與網路技術:a 1946年 第一台計算機誕生(ENIAC)馮·諾伊曼(美) b 60年代,互聯網(Internet)誕生於軍事通訊系統(美),1969年國際互聯網。c 1991年,WWW網誕生。
(2)電子計算機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幾個階段。互聯網高效率的信息傳輸網路被稱為「信息高速公路」。
3、意義:標志著「信息時代」的出現和「新經濟」的形成。
4、影響:①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重要作用,信息化社會出現;推動人類的生產、生活、工作、學習和思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②垃圾信息和網路安全問題影響國家的經濟安全;創造一個虛擬世界,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一些有害信息腐蝕青少年的心靈。③為自動化和控制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④大大縮短了全球空間的距離,改變著人類文明的進程。
【知識闡發】1、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
正確認識科技與經濟的關系,經濟的發展是科技進步的物質基礎,科技的進步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是生產力,科學技術隨著生產的需要而產生、發展,但反過來,科學技術又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如指南針用於航海,促進了對外交往范圍的擴大和新大陸的發現。科學技術能否轉化為生產力,還取決於當時的社會條件,包括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人們觀念等。
通過大國的興衰的事例,使學生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當今世界的競爭是十分激烈而又非常殘酷的,國家的競爭實質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而科技的進步、發展則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要大力推進、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科技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屹立與世界民族之林。
2、近代以來世界重大科學理論及科技的成就
時期
重大學理論及科技成就
地位
17世紀
波蘭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提出太陽中心說。
否定了基督教會宣揚的地球中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
義大利伽利略1632年發表《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論證了哥白尼的日心說;開始了的科學研究方法。
開創了以實驗事實為根據並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近代科學。因此,他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 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伽利略的傑出成就為牛頓經典力學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英國牛頓1687年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力學三定律。
經典力學是人類對自然規律第一次進行的理論性概括和總結,形成了牛頓力學體系。實現了物理學史上的第一次偉大飛躍。而海王星的發現是證明牛頓力學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範例。
18~19世紀
英國達爾文的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
挑戰了封建神學,否定了神創說,促進了人類認識的飛躍。
英國瓦特於1769年開始改良蒸汽機,吹響了第一次能源革命的號角新型
新型蒸汽機的廣泛使用,成為改造世界的動力機械。人類開始進入蒸汽時代。人們開始用煤作燃料,驅動火車、輪船和機器。
19世紀後期,電力作為新能源出現。美國愛迪生一生創造發明電燈等1000多項,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
這些發明創造促進了電力的廣泛應用,人類從此進入 電力時代。
20世紀
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光速不變原理兩個基本原理,
相對論的提出是物理學領域最偉大的革命。這一理論被後人譽為20世紀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說。使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世界粒子運動規律的科學。
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認識有了革命性的進步;量子理論和相對論一起,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
3、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再到「信息」時代
18世紀60年代以後瓦特研製和改進成功「萬能蒸汽機」是工業革命的標志。蒸汽機的廣泛使用,成為改造世界的動力機械,解決了工業革命的動力問題。人們開始用煤作燃料,驅動火車、輪船和機器。動力機的採用為工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極大的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的發明是工業革命發展的必然產物,反過來又促進了工業革命轟轟烈烈地展開。
以發電機為標志的電氣技術,提供了更為強大便捷而又廉價的動力,極大的推動了工業生產的發展,掀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基本完成,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由於科學家對電的不懈研究,電力成為工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愛迪生發明電燈以及電話、電車、電影和無線電報的出現,說明人類社會進入了「電氣時代」。
蒸汽機的發明和電力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發生巨大變化,人們生活結構也發生了巨變。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又有力地推動了社會變革和文明進步。信息交流和交通運輸的便捷,使世界日益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資本主義從此確立全球優勢,世界各地聯系更加緊密。科技革命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把人類帶進了萬家燈火、通訊便捷的新世界,人們生活更加舒適、多彩。
20世紀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現,到20世紀90年代 ,知識經濟在美國出現,人類開始從工業化邁向信息化、知識化。全球范圍內的信息革命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就是這種轉變的突出標志。20世紀90年代以來,計算機技術發展十分迅速,產品不斷升級換代。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人類進入了信息化社會。以信息高速公路為特徵的信息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還引發了一場學習的革命。然而,互聯網在給社會帶來巨大效能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4、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有:許多技術發明都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首先發生在英國,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進程相對緩慢;以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為標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是:以電力、電動機和內燃機為標志;以重工業部門為主體;代表性的產業是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的新興產業部門如電氣、電機製造、鋼鐵、汽車、化工等;幾乎同事在歐美諸國展開,見效快;迎來的是電氣時代和鋼鐵時代。
5、貝爾因其眾多的發明成果而受到人們的廣泛尊敬,他因此獲得專利並建立公司從事贏利的商業活動。如何看待:貝爾發明電話機緊密了世界的聯系;貝爾獲得專利後建立公司,對普及電話和電話技術的繼續進步起了很大的作用;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讓科技轉化為效益無可厚非。
【知識自測】
1、歷史上的工業革命浪潮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我們習慣上分別稱之為「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這樣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A.機械特色不同 B.構成材料不同 C.交通工具不同 D.能源動力不同
2、第一次工業革命中最關鍵的步驟和主要環節是
A.機器的使用 B.交通工具的創新 C.蒸汽機的改良和使用 D.電的應用
3、《歐洲經濟史》描述了18世紀中期以來歐洲某些地區出現的現象,「貴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財富日益增長的資產階級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戰。雖然他們有時被人輕蔑地說成是『暴發戶』,但是,他們的購買力形成了他們自己競相仿效的基礎」。這段描述說明
A.工業革命已經影響到社會生活 B.啟蒙思想的傳播消除了人們的等級觀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貴族告別了昔日生活 D.科技進步降低了生產成本,物價相對低廉
4、下列產生於20世紀,對人類產生重大影響的科技成就有①相對論的提出 ②生物進化論的提出 ③互聯網的出現 ④電燈的發明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1954年,美國一個城市管理自來水的專員發現,該市自來水耗費量在某些三分鍾的時段內會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A.當時汽車開始在美國普及,這三分鍾剛好是車主集中洗車的時間
B.黑客通過互聯網攻擊自來水公司的電腦系統,導致數據顯示錯誤
C.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企業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統計數據計算錯誤
D.當時電視開始在美國普及,這三分鍾是廣告時間,大家上廁所集中用水
6、191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開始建立生產流水線,12小時28分鍾組裝一輛汽車;1920年的生產線縮短為1分鍾;1925年又縮為10秒鍾。這表明
A.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應用 B.科技革命促進了生產合理化和治理科學化
C.生產流水線的出現導致了壟斷組織的誕生 D.美國成為以汽車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國家
7、歷史經驗表明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氣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引發了電子革命,推動人類社會從電氣時代進入電子時代,由此證明
A.科技革命是擺脫社會危機的根本出路 B.經濟危機的爆發是科技發展的強大動力
C.科學技術是社會形態更替的根本標志 D.科技創新能夠推動社會經濟跨越 式發展
8、全球經濟正在恢復並將持續增長,這會帶來許多工作崗位和相應的教育需求,教育將成為英國在21世紀增長幅度最大的產業之一。 導致上述現象的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聯網的誕生 B.城市化進程加快 C.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D.現代科技的發展
9、近代科學始於14—16世紀,隨著大國的興衰變遷,世界舞台上先後出現過五個科學中心,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10、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著名報紙《紐約時報》出現了大量下列標題,如果要用一個專題進行概括的,你會選用
時間
標題
1967.2.17
電視的影響在日本擴大——整個文化受到了2000萬台電視機的影響
1969.3.31
西貢姑娘的服裝樣式正在改變——少女們用超短裙代替了襖代
1960.4.22
學生要刷牙——埃及為學校免費提供牙刷和牙膏
1959.11.8
民間音樂在肯亞衰頹——正式的研究表明藝術因西方的方式而失去原有的價值
1962.11.25
牧童上了開羅的電視——孩子們非常喜歡看,父母們卻為節目的效果而煩惱
1960.7.1
巴布亞人離開石器時代——荷屬新幾內亞的高地人採用了鋼鐵工具,停止了戰斗
A.「新世界」正在全球形成 B.傳統文化的厄運
C.科技時代來了 D.信息改變了生活
11、美國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l世紀簡史》一書中提出,鏟平世界的第一輛推土機是柏林圍牆的倒塌和Windows3、0版的開啟。對這種觀點理解正確的是
A、全球化的趨勢始於冷戰格局的結束 B、信息技術的進步加速了全球化進程
C、柏林牆倒塌消除了東西方之間的隔閡 D、Windows3、0填平了南北之間的鴻溝
12、(2007上海歷史)16世紀,英國思想家莫爾僅僅為人類描繪了一個未來的理想社會—「Utopia」 20世紀中期以來,科學技術正推動我們實現一個「E—topia」。問題:(8分)
(1)「E—托邦」有什麼技術特徵? (2分)
(2)它是怎樣建立起來的?(3分)
(3)試對「E—托邦」作一評價。(3分)
1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據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學大事年表》記載,明代以前,世界上的重要發明和重大科學成就大約300項,其中中國大約175項,占總數的58%以上。……入清之後便不再有任何領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甚至晚明已經取得的成果也被棄置遺忘。
材料二 清雍正皇帝反復強調:「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材料三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如果說,在中世紀的黑夜之後,科學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興起,並且以神奇的速度發展起來,那麼,我們要再次把這個奇跡歸功於生產。……」
Ⅱ 華儀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大事記
2012年
2012年1月10日下午,華儀集團2011年度總結表彰大會在樂成鎮會堂隆重召開。
2011年
2011年12月31日,華儀集團在天豪大酒店召開「十年華儀人」表彰大會,慶祝華儀集團創辦二十五周年,表彰176位為華儀集團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十年華儀人」。集團公司、股份公司兩套班子領導、受表彰的「十年華儀人」及各子公司各部門領導近300人參加了會議。
2011年12月14日上午,樂清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林曉峰在樂清經濟開發區領導的陪同下到華儀電氣股份公司進行調研指導工作。
2011年11月22日,華儀電氣邀請國內營銷精英齊聚首都北京九華山莊,召開華儀電氣「十二五」營銷戰略研討會,集團公司領導、股份公司領導、各事業部領導、營銷中心各職能部門、項目經理共50餘人參加了會議。
2011年11月16日,樂清市首屆「雁盪山啤酒杯質量強市電視知識競賽決賽」在天豪君瀾大酒店舉行,華儀電氣選派3位選手參加比賽,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榮獲三等獎,為企業爭得了榮譽。
2011年11月,華儀電氣和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簽定的關於赤道幾內亞巴塔電網改擴建工程的采購合同。標的物為20kV/0.4kV箱式變電站及開閉所共計84座,合同金額為3067.1461萬元。在今年外部經濟環境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出口大訂單,鼓舞了整個公司營銷隊伍的士氣,為順利完成2011年銷售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2011年10月,經省經信委、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杭州海關五部門聯合審定,近日,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技術中心被認定為浙江省企業技術中心。
2011年10月17日,溫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金彪在溫州市政府秘書長詹永樞、樂清市委書記潘孝政等領導的陪同下,來到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調研。
2011年09月20日,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核准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批復》(證監許可[2011]1495號),核准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面值不超過7億元的公司債券。
2011年08月19日,華儀電氣「2011年度質量月活動動員大會」在科技培訓會議室隆重舉行。
2011年07月28日,位於鹽盤中心工業區華儀工業園華儀電氣綜合大樓主體工程結頂儀式在項目工地隆重舉行,華儀集團華儀電氣股份公司董事長陳道榮,華儀集團黨委書記陳玉成,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邦奎,華儀電氣副總經理祝存春、張建新、張學民,華儀集團建設工程管理部總監魏純等領導以及合作單位、施工監理單位代表參加了結頂儀式,在震耳的鞭炮聲中,華儀電氣綜合大樓最後一灌混凝土澆築到位,標志著華儀電氣綜合大樓主體結構施工結束,即將全面進入室內裝修階段。
2011年07月25日,由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國艾羅迪能源系統有限公司聯合研發的3兆瓦系列高速永磁風力發電機組首台樣機,在上海臨港基地成功下線。這是華儀繼780千瓦、1.5兆瓦風電機組之後開發的第三個並網型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系列,長10.4米、重達96噸的首台3兆瓦樣機的順利下線,標志著華儀已掌握了新型高效大容量風電機組設計的核心技術,躋身於國際主流整機製造商行列。華儀風能公司副總經理陳孟列致辭,華儀集團、華儀電氣、華儀風能領導共同為3兆瓦風電機組下線揭幕。
2011年07月23日,受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委託,由浙江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主持的華儀電氣五項新產品國家級鑒定會在樂清召開,此次鑒定會組織了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廣東電網公司、安徽省電力公司等9個單位的15位專家,鑒定的產品為GW51-145D(W)/J2000-40戶外高壓交流隔離開關、GW48-252D(W)/J4000-63折疊式水平斷口戶外高壓交流隔離開關、GW49-252D(W)/J4000-63折疊式垂直斷口戶外高壓交流隔離開關、ZFW41-126(L)/T3150-40氣體絕緣金屬封閉天關設備、ZW53-12/T630-20(ZWAT)戶外高壓交流真空斷路器。
2011年07月18日,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召開2011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發行公司債券的相關議案。公司擬向投資者公開發行不超過人民幣7億元公司債券,本次募集資金擬用於償還銀行借款,剩餘資金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2011年06月10日,華儀風能(通榆)有限公司生產啟動儀式在吉林省通榆縣經濟開發區華儀工業園區正式舉行。華儀風能(通榆)有限公司的正式投產將對通榆地方經濟建設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為華儀風能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繼續譜寫風能新篇章。
2011年05月10日,華儀電氣下屬全資子公司華儀風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上海華儀風能電氣有限公司與MECAL B.V.(荷蘭)的子公司MECAL Applied Mechanics B.V.及MECAL亞洲有限公司(以下合稱MECAL)在北京簽訂了《6.0兆瓦海上風機設計開發合同》,雙方將共同設計開發6.0兆瓦海上風機。
2011年04月27日至29日,溫州市質量管理協會2010年度QC成果發布交流會在溫州龜湖賓館召開,全市各行業共75個QC成果參會。華儀電氣擇優選派科技公司、成套事業部的三個優秀成果參加本次大會評審,並一舉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2011年04月06日,中東十三國家政府官員考察團20餘人蒞臨華儀工業園進行實地考察,先後參觀了華儀風能公司的1.5MW風力發電機組總裝生產車間和華儀科技公司生產車間。
2011年02月15日,集團公司2011年新春茶話會7樓會議隆重舉行。集團及股份公司兩套班子領導、各子公司總經理以及各公司科技工作者、優秀大學生代表、少數民族代表、2010年先進工作者、十年以上老職工代表、黨群系統人士等各界代表90餘人參加會議。
2011年02月09日,華儀集團暨華儀電氣2011年全國營銷工作會議在樂清天豪君瀾大酒店隆重召開。華儀集團公司、股份公司領導、各部門銷售負責人與全國各地的營銷代表300多人參加了會議。
2011年01月28日,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宣布以12.30元/股的價格,向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等9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77,235,772股人民幣普通股,共募集資金總額近9.5億元。在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華儀電氣就圓滿完成了增發任務。
2011年01月21日,華儀集團2010年度總結表彰大會在樂成鎮會堂隆重召開。華儀集團各部門、子公司、事業部及駐外企業代表700多幹部員工參加了會議。
2011年01月16日,華儀電氣自主研發的11項新產品順利通過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的省級鑒定。
2010年
2010年12月22日,華儀電氣非公開發行股票獲中國證監會核准。本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78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9.5億元。募集資金投資涵蓋了風電設備技術研發和生產銷售、風電項目工程服務以及電力設備領域。
2010年10月14日,由華儀風機安裝的第一個大型風電場,內蒙古煤窯山宇峰項目64台780千瓦風機全部實現並網發電。
2010年10月13日,華儀風能產品在2010年風能國際博覽會上展出。
2010年09月03日,白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蒞臨華儀參觀考察。
2010年09月01日,董事長陳道榮榮膺「浙江省第三屆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稱號。
2010年06月28日,華儀電氣順利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 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個國際最具權威的認證體系現場審核。
2010年06月21日,國家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視察華儀,調研了解華儀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
2010年03月31日,在溫州、樂清有關部門領導的陪同下,浙江省政府邀請的能源組19名兩院院士對華儀進行實地考察,了解企業發展的情況和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為企業下一步的發展把脈。
2010年03月18日,中央電視台「激情廣場」走進樂清,「愛國歌曲大家唱·樂清柳市篇」在樂清市體育館隆重舉行。華儀員工參加演出,展示了華儀人的風采。
2010年02月20日,華儀集團暨華儀電氣2010年全國營銷工作會議在樂清天豪君瀾大酒店召開。
2010年02月01日,華儀電器集團2009年度總結表彰大會在樂成鎮會堂隆重召開。華儀集團各部門、子公司、事業部及駐外企業代表800多幹部員工參加了會議,市政府副市長吳雲峰、市經貿局局長趙順川、樂成鎮鎮長廖凱峰等領導親臨大會指導
2010年01月13日,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指導小組組長全哲洙在省、市領導的陪同下,到樂清了解非公經濟組織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情況,調研華儀黨建工作。
2009年
2009年06月,華儀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通過大型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檢查、安全知識培訓和消防培訓等系列活動,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推進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
2009年05月12日,浙江團省委書記周柳軍一行在樂清團市委書記林小露的陪同下蹲點調研華儀共青團工作。
2009年04月27日,浙江省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辦第三指導檢查組一行參觀考察華儀,調研民營企業黨建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情況。
2009年04月26日,中央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辦調研組一行到華儀考察調研。
2009年04月01日,潘孝政市長率領市府辦、組織部、發改委、財政局等部門和樂成鎮的負責人,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聯系點華儀進行調研,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為企業生產經營、產業轉型提升提供服務。
2009年0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浙江省副省長陳敏爾、金德水、溫州市委書記邵占維、樂清市市長潘孝政等領導的陪同下,蒞臨位於樂清經濟開發區的華儀工業園實地考察。在華儀集團董事長陳道榮、總經理陳邦奎、黨委書記陳玉成等人的引導下,先後參觀了華儀風能公司的風力發電機組生產車間和華儀科技公司的戶外高壓真空斷路器生產車間。
2009年03月18日,溫州市委書記邵占維、副市長孟建新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到華儀開展了科學發展「助企攻堅幫扶行動」,上門調研企業發展情況,幫助企業破解發展難題。
2009年03月15日,華儀1.5MW風機生產車間建成啟用。
2009年03月01日,華儀「配電自動化及配電管理系統技術研究」項目驗收及科技成果「配電網綜合系統鑒定圓滿完成,該項目屬浙江省科技廳重大科技計劃。
2009年02月09日,在樂清劇院隆重舉行 「跨越——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樂清市十大成就、十件大事、十大經濟風雲人物 頒獎盛典」,華儀董事長兼總裁陳道榮榮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樂清十大經濟風雲人物。
2009年02月01日,溫州市市長趙一德在樂清市委書記黃正強、樂清市市長等領導的陪同下,走訪了華儀,調研了解華儀的生產經營情況。
2009年02月01日,華儀集團暨華儀電氣2009年營銷工作會議勝利召開。集團公司、華儀電氣領導及全國各地的營銷代表300餘人參加會議。
2009年01月13日,華儀2008年度總結表彰大會在樂清劇院隆重召開,華儀各部門、子公司、事業部及駐外企業代表近千名幹部員工參加了會議,市政府副市長陳向東、市經貿局局長趙順川、樂成鎮黨委書記蔡成渭等領導親臨大會指導。
2008年
2008年12月04日,樂清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經濟保穩促調暨工業轉型升級工作會議,董事長陳道榮與會在會上作了表態發言。
2008年11月0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一行來華儀調研考察,在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省長呂祖善、溫州市委書記邵占維和樂清市領導黃正強等陪同下,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調查非公企業應對國際經濟環境不利影響的舉措。
2008年11月0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一行在浙江省、溫州市以及樂清市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了位於樂清經濟開發區的華儀工業園。
2008年10月29日,《第四屆全球風能大會》《2008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開幕式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新館) 舉行,下屬全資子公司華儀風能公司參展。
2008年09月30日,由華儀黨委、工會、團委等聯合舉辦的慶國慶員工游園會在華儀鹽盤工業園區舉行。
2008年08月05日,華儀召開2008年度質量月動員大會,為期兩個月的「產品質量大討論」活動拉開帷幕。
2008年08月05日,因在5.12抗震救災中做出突出貢獻,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榮獲溫州市慈善總會頒發的「突出奉獻獎」。
2008年07月31日,華儀1.5MW風力發電機組下線。
2008年05月25日,華儀參加了由樂清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愛的呼喚」抗震救災義演活動。在義演現場,華儀慷慨解囊,向災區捐贈了100萬元現金及400萬元物資。
2008年05月24日,華儀電氣駐上海聯絡處在上海成立。
2008年04月24日,中國將軍書畫研究院書畫家一行6人來華儀進行現場創作,宏揚民營企業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精神,並現場為華儀題字。
2008年04月02日,民盟中央副主席、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徐輝率民盟中央考察團100餘人到華儀考察,樂清市委市政府黃正強、潘孝政、鄭建海等領導和集團董事長陳道榮陪同。
2008年02月29日,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對「華儀」等207件浙江省知名商號予以延續認定,有效期為6年。
2008年02月17日,華儀首台780KW風力發電機組在洞頭鹿西島安裝竣工。
2008年02月14日,省委副書記夏寶龍在溫州市委書記邵占維、樂清市委書記黃正強等領導的陪同下,走訪了華儀,指導十七大精神主題宣傳教育工作。
2008年02月12日,2008年公司營銷工作會議召開。
2008年01月25日,2007年度總結表彰大會在樂清劇院召開。
2008年01月19日,2008年公司職工代表大會召開。
2007年
2007年12月,公司順利協辦了全國風能設備行業2007年年會暨風力發電產業發展研討會。
2007年10月,公司實施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4股,轉增後公司股本由17430萬股變為24402萬股。
2007年09月26日,公司在北京與智利電力部門簽訂戰略合作項目合同。
2007年09月25日,公司成立全資控股子公司-上海華崛電氣有限公司。
2007年06月28日,公司成立控股子公司-信陽華儀開關有限公司。
2007年05月11日,公司成立控股子公司-浙江華儀礦用電氣設備有限公司。
2007年05月,公司質量體系、環境體系順利通過第三方認證。
2007年02月05日,在樂清體育館舉行慶祝華儀電氣上市成功大型文藝演出。
2007年02月01日,華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樂清首家上市企業,溫州市第一家在主板上市的民營企業。
Ⅲ 求歷史大事年表
1840--1842年 鴉片戰爭
1856---年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844年 中關《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858年 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英
《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簽訂
1860年 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
俄《北京條約》簽訂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9世紀60—70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9世紀60—90年代 洋務運動
1851—1864年 太平天國運動
1898—1900年 義和團運動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
1911年lO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5年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23日 中共一大,標志中共成立
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1923年 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統一戰線策略
1945年 中共七大,確定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1949年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城市
1956年 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會主義建設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
1982年 中共十二大,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1987年 中共十三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997年 中共十五大,確定鄧小平理論為黨的指導思想
1924年 國民黨一大、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實現,革命統一戰線形成
1936年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1937年9月 國共第二次合作的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1925年 孫中山逝世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ge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ge命政變
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7年9月 秋收起義
1927年8月7日 八七會議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
1935年 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
1935年底 中共召開瓦窯堡會議
1937年秋 中共召開洛川會議
1931—1933年粉碎國民黨四次反ge命「圍剿」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中央紅軍長征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57年 中國g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45年8月—10月10日 重慶談判 雙十協定簽字
1949年4月 北平談判
1946年初 重慶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1949年9月北平中國人民政協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
1946年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1948—1949年 遼沈、淮海、平津戰役勝利結束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1931年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1952年 土地改革運動
1950—1953年 抗關援朝戰爭
1950年 鎮壓反革命運動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
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
完成,標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
1957年 反右派斗爭嚴重擴大化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
1967年 二月抗爭
1976年 四五運動
1973年 周恩來主持中央工作,國民經濟復甦
1975年 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國民經濟迅速回升
1971年9月13日 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1976年10月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革」結束
1971年10月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4—17世紀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7—18世紀 歐洲啟蒙運動
18世紀60年代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19世紀7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20世紀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
1765年 「珍妮紡紗機」發明,揭開工業革命序幕
1785年 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投入使用
1807年 富爾敦製成汽船
1814年 史蒂芬孫發明火車
1866年 西門子製成發電機
1867年 諾貝爾發明炸葯
19世紀70年代 貝爾發明電話
19世紀80年代 卡爾·本茨研製汽車
19世紀90年代 馬可尼試驗無線電報成功
17世紀後半期 牛頓力學體系確立,標志近代科學形成
19世紀30年代 法拉第證明了電磁感應現象,為電的時代創造條件
19世紀初 道爾頓原子論標志近代化學的開始
17世紀早期 哈維血液循環學說奠定近代生理學基礎
19世紀 細胞學說、進化論、能量守衡定律並稱三大發現
20世紀初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奠定現代物理學基礎
1840年前後 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19世紀末20世紀初 美國工業產值躍居世界第一位,成為
重工業為主導的工業國家
14—15世紀 新航路開辟,為世界市場形成創造條件
19世紀中後期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19世紀末20世紀初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向帝國主義過渡;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世界殖民體系
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
1825年 英國爆發第一次經濟危機
1857年 資本主義爆發世界性經濟危機
1929—1933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3年初 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實行「新政」,開創
國家干預經濟發展新模式
20世紀50—70年代初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的「黃金
時期」
20世紀60年代初 聯邦德國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
大國
20世紀60年代末 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
1973年 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解體
1973年 資本主義世界引發戰後最嚴重經濟危機
1967年 歐洲共同體成立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亞洲新加坡、韓國成為世界經濟
發展最快地區
1995年 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成立
1997年 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
20世紀90年代 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
經濟合作組織形成
20世紀90年代 知識經濟首先在美國出現
1992年 里約熱內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
可持續發展戰略形成
2001年12月11日 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640年—1688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775—1783年 北美獨立戰爭
1789年7月—1794年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1810—1826年 拉丁關洲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
獨立運動
1861—1865年 美國內戰
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
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71年 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1640年 查理一世被迫召開議會,英國資產階級
革命開始
1775年 來剋星頓槍聲,北美獨立戰爭開始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
開始
1804年 海地宣布獨立,拉丁美洲獨立運動開始
1688年 英國「光榮革命」,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
治確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結束
1783年 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美國獨立戰爭結束
1794年 法國熱月政變,法國大革命結束
1689年 英國通過《權利法案》
1776年 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布獨立
1789年 法國發布《人權宣言》
1804年 拿破崙頒布《民法典》
1862年 美國通過《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1792年9月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1799年 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
1804年 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
1882年 德、意、奧三國同盟正式建立
1907年 英、法、俄三國協約最後形成
1922年10月 墨索里尼在義大利上台,建立法西斯專政
1933年初 希特勒在德國上台,開始建立法西斯專政
1936年 廣田弘毅內閣上台,建立軍事法西斯專政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39年9月—1945年9月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14年6月28日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1938年9月 慕尼黑會議
1939年9月1日 德國閃擊波蘭,二戰爆發
1941年6月22日 德國閃擊蘇聯,蘇德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7日 日本突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年初 《聯合國家宣言》簽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正式形成
1943年11—12月 蘇、美、英舉行德黑蘭會議
1943年12月 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
1944年6月 美英軍隊在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1945年2月 蘇、美、英舉行雅爾塔會議
1945年7—8月 蘇、美、英舉行波茨坦會議
1942年6月 中途島戰役——太平洋戰場轉折
1942年7月—l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戰役——二戰轉折
1942年10月 阿拉曼戰役——北非戰場轉折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變
1932年 偽滿洲國成立
1935年 華北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開始
1937年8月13日 八一三事變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1940年 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3年9月 義大利投降,法西斯軸心集團開始瓦解
1945年5月8日 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場結束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 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二戰結束
1919年1—6月 巴黎和會,凡爾賽體系建立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華盛頓會議,華盛頓體系建立
二戰後—1991年底 雅爾塔體系
20世紀90年代以來 世界格局多極化發展
1920年 國際聯盟成立
1945年10月 聯合國建立
1949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1955 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 馬克思主義誕生
1903年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
列寧主義誕生
1864年 第一國際在倫敦成立
1889年 第二國際在巴黎建立
1919年3月 共產國際在莫斯科成立
1871年3月—5月 巴黎公社
1917年11月7日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
1935年 共產國際七大制定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策略
1925年 聯共(布)「十四大」--工業化方針
1927年 聯共(布)「十五大」--農業集體工業化方針
1936年 蘇聯新憲法頒布,標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在蘇聯確立,標志斯大林創建的高度集中
的經濟政治體制形成
1956 蘇共「二十大」,波蘭波茲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1968 蘇聯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20世紀80年代末 東歐劇變
1922年 蘇聯成立
1991年底 蘇聯解體
19世紀上半期 亞洲革命風暴
1848—1852 伊朗巴布教徒起義
1851—1864年 太平天國運動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大起義
19世紀末20世紀初 亞洲的覺醒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
1911年 辛亥革命
1905—1908年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Ⅳ 上海自動化儀表股份有限公司的大事記
1993年10月8日,公司上市,簡稱「自儀股份」,是一家同時發行、B股的上市公司(A股代碼:600848、B股代碼:900928)
1996年 公司引進、消化、吸收MAX-1000技術,次年底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SUPMAX系統的開發;
1998年1月26日,公司技術中心被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四部委確認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2003年公司自主研發的SUPMAX800系統在山東章丘電廠1號機通過168考核;SUPMAX通過國家級鑒定;
2004年公司SUPMAX 800系統,簽訂3X200MW機組DCS供貨合同;次年取得2X600MW機組DCS供貨合同,實現600MW超臨界業績突破;
2005年 2月,公司以聯合體的方式首次承接上海軌道交通8號線信號系統項目合同。至2009年,累計承接上海軌道交通5條線及若干延伸線CBTC信號系統項目合同;
2006年 4月18日,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持有的本公司28.85%的國家股(共計115,196,424股)無償劃轉至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股權轉讓過戶手續辦理完畢,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成為本公司第一大股東;
2006年6月26日,公司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了「公司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A股股東按每10股獲送4.5股的對價水平支付15,153,435股ST自儀股票」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
2006年成功試制了HA型核級閥門電動裝置和HM型核級電動執行機構,在國家新一輪核電大發展中有所作為;
2007年 9月,公司承接嶺澳二期核島氣動調節閥項目,填補了核級調節閥進入國內廣核公司的空白點;
2008年3月30日,公司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共同組建國核自儀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2009年 4月25日,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學核電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共同成功研製「核島通用單座調節閥DN25母閥」,填補了國內空白,標志著公司具備自主研發核級產品的能力,為核級調節閥的國產化奠定了基礎。
Ⅳ 2019中國航天大事
1、1月18日報道,15日,嫦娥四號上搭載的 棉花種子長出了嫩芽。這是人類首次在月球表面培養植物並生長出第一片綠葉。
2、7月25日13時00分,中國民營航天運載火箭首次成功發射並高精度入軌,北京星際榮耀成為除美國以外全球第一家實現火箭入軌的民營公司。
3、8月10日10時35分許,火箭民企翎客航天在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鎮完成RLV-T5可回收火箭第三次低空飛行及回收試驗,飛行高度300.2米,落點精度優於7厘米,點火時間50秒。
4、8月17日12時11分40秒,衛星民企「千乘探索」千乘一號01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捷龍一號遙一火箭成功起飛。火箭飛行552秒之後,於12時20分52秒衛星成功分離,進入540公里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
5、我國航空航天領域著名教育家和科學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科創始人之一,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前身、原北京航空學院飛機設備系的創建者之一(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離休幹部文傳源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10月1日0時1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6、11月14-16日,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在軌工作18個月之際,嫦娥四號任務工程團隊對中繼星上所搭載的中-荷低頻射電探測儀(NCLE)載荷實施了載荷三根天線展開工作。此次天線的展開標志著NCLE載荷正式進入科學探測階段,且成為目前距離地球最遠、可長期工作的空間射電天文台。
7、我國氣象衛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首席高級技術顧問孟執中,12月14號因病於上海去世,享年84歲。
8、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Ⅵ 創業板上市的大事記
1999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指出,要培育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資本市場,適當時候在現有的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專門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塊。
1999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公司法》做出修改,即: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按照國務院新頒布 的標准在國內股票市場上市;同時通過了一個擬建單獨的高科技股票交易系統的決議。
2000年10月,深市停發新股,籌建創業版。
2001年初,納市神話破滅,且國內股市頻傳丑聞,成思危建議緩推創業板。
2001年11月,高層認為股市尚未成熟,需先整頓主板,創業板計劃擱置。
2002年,成思危提出創業板「三步走」建議,中小板作為創業板的過渡。
2004年5月,證監會同意深交所設中小板。
2004年6月,深市恢復發新股——8隻新股在中小板上市,時稱中國股市「新八股」。
2005年6月,中小板第50隻股票上市,此後滬深股市停發新股,讓路股改。
2006年6月,新老劃段第一股中工國際在中小板發行,兩市為IPO重開閘。
2006年下半年,尚福林表示適時推創業板。
2007年3月,深交所稱創業板技術准備到位;尚福林要求積極穩妥推進。
2007年6月,創業板框架初定。
2007年7月,深交所稱正緊張籌備創業板,權威人士稱2008年正式推出。
2007年8月,范福春稱盡快推出創業板。
2008年3月創業板《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發布。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自2009年5月1日起實施。
2009年7月1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實施《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暫行規定》,投資者可在7月15日起辦理創業板投資資格。
2009年9月13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將於9月17日召開首次創業板發審會,首批7家企業上會。這七家公司分別為: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泰岳軟體股份有限公司、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南方風機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萊美葯業股份有限公司。預計擬融資總額約為22.48億元。目前共有149家企業的創業板IPO申請已被受理,預計募集資金總量為336.05億元。
2009年10月23日,中國創業板舉行開板啟動儀式。數據顯示,首批上市的28家創業板公司,平均市盈率為56.7倍,而市盈率最高的寶德股份達到81.67倍,遠高於全部A股市盈率以及中小板的市盈率。
2009年10月30日,中國創業板正式上市。
Ⅶ 華生電器的重大事記
一、 1915年初首次在上海製成兩台電扇樣品。
二、 1916年2月正式定名為華生電器製造廠
三、 1924年華生廠經過幾次調整擴大,職工超過300人。有沖床百餘台,廠房40餘間,成批生產電扇1000餘台。1929年年產電扇達到3萬台。
四、 到1929年止,華生廠的電扇、電器產品共獲得12項最優等獎超等獎、金獎,並獲得菲律賓「中華國貨展覽會金獎」,以及泰國「中華商會國貨 陳列場獎憑」的殊榮,蜚聲海內外。
五、 1930年,華生廠無論在技術、企業管理及工廠規模方面,均發展到國內一流水平。
六、 1931年,華生電扇的崛起,使美國的「奇異」電扇在中國市場步步後退,以至完全退出中國市場。
七、 1933年,華生電器製造廠易名為華生電器廠,專制電器及特種電扇,並在市內按部件分類建成10個小分廠,組織結構日臻健全。
八、 1935年,華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擁有50萬資金。年產電扇3萬余台,當年獲利20萬元。華生廠進入全盛時期。
九、 1937年,旺盛時期的華生廠,由於戰火西延,被逼遷往重慶。
十、 1940年,獲賠後在租界江寧路購地8.6畝重建新廠(即現革新電機廠廠址)。
十一、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在渝的華生廠遷回上海,華生廠的元氣已經大受損傷。
十二、1946年底華生廠正式復工,時有職工340人,年產電扇約1.5萬台。
十三、1948年,電扇產量增至3萬余台,營業開始好轉,但好景不長,國民黨當局以低於市值數倍的價格,用金圓券強行收兌華生廠存於中央銀 行內的20餘萬元美金,此次掠奪,使工廠現金匱乏,抗戰後初有生機的華生廠重陷困境。
十四、1949年5月上海解放,華生廠獲得新生。政府有關部門及時下達的三批加工訂貨業務,使華生廠絕處逢生,擺脫困境,免遭倒閉的厄運。
十五、1950年5月以後,在人民政府對民族工業鼎立扶助的政策下,企業扭轉虧損局面,獲得盈利,呈現發展趨勢。
十六、1953年,國家進入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時期,華生廠被列為重工業行業的重點企業加以扶植。1953年加工訂貨營業額478.48萬元,總產 值467.50萬元,獲利潤72.56萬元;電扇產量8646台,比1951年的3775台增長2倍多。機電產品也向中型發展,1953年的營業額比1949年 增長66.7倍。
十七、1954年5月初,華生廠實現公私合營,正式定名為公私合營華生電器廠合營以後,生產全面發展。
十八、1956年,電機行業的華昌等15個小廠並入華生廠。
十九、1958年,華生廠與上海卷煙四廠等4個廠合並,改名為華生電機廠。
二十、1962年1月,劃出單一生產電機的部門成立革新電機廠,華生廠則專制各類電扇,廠址在原上煙四廠內,當時有職工1346人,廠房建築面 積116258平方米,全廠總設備288台,當年總產值829萬元,利潤233.9萬元。
二十一、1980年1月,以華生廠為骨幹,組成了有13個分廠的華生電扇總廠共有職工7000人。系列家電產品發展後,改名為華生電器總廠。同年 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
二十二、1986年,被批准為國家機電產品出口基地。
二十三、1988年7月,成立華生電器公司,從事生產的電扇品種有15個大類40餘種規格。同時生產脫排油煙機、電飯鍋、吸塵器、多功能食品加 工器、真空裝機,電熨斗等系列家電產品。同年獲得自營出口權;華生牌電扇第二次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
二十四、1989年,華生廠在國家實行市場經濟的形勢下,由多年積累的,如負債重、人員多、技術改造缺乏、機制不活、觀念滯後等矛盾充分 暴露出來,經濟出現首次虧損,生產活動幾乎停頓。
二十五、1990年,華生廠在引資無望的情況下,推行品牌戰略,以華生品牌這塊無形資產來調動周邊省份、地區的有形資產。建立以華生廠為 中心、以華生品牌為紐帶的利益共同體,經濟逐步恢復。
二十六、1991年,企業實施「三管齊下」政策,即:建新廠、劃分核算單位、盤活地塊建大樓。終因多種因素,此政策中途夭折。
二十七、1993年,華生電器總廠實行技術改造計劃,將原陝西北路1622號地塊與浦安等公司聯建華生經貿大樓,總廠本部辦公地點遷往陝西北 路1712號。
二十八、1996年,企業實行「三新二加強」計劃,即:新廠房、新機制、新產品、加強企業管理、加強商標管理。同年建立商標管理科、打假辦 。此後,原劃出去的各單位重新並入總廠。
二十九、2001年4月,上海日用五金公司通過產權交易中心收購包括「華生」牌商標在內的華生電器總廠整體資產、並與上海晟光日用五金進出口有限公司共同投資重新組建了上海華生電器有限公司。
三十、2001年12月,由持有「華生」牌商標的上海晟光日用五金進出口有限公司和排他許可使用「華生」牌商標的上海華生電器有限公司共同重塑老商標輝煌的運行載體形成。上海華生電器有限公司成為「華生」牌系列產品生產組織、市場開拓的唯一實施主體。
三十一、經歷三年多的調整、改革和發展,「傳承經典、風靡百年」的宗旨初見成效。2005年12月,「華生」牌商標被再次認定為上海市著名商標;2006年1月,「華生」牌商標榮獲最具影響力的上海老商標。2008年12月「華生」牌電風扇產品榮獲「用戶滿意產品」稱號,2009年3月「華生」牌電風扇第三次被認定為「上海市著名商標」。
Ⅷ 請問有人知道1840年發生的歷史時間的大事年表嗎知道馬上回復,有急用,謝謝
年號: 清宣宗道光二十年;日本仁孝天皇天保十一年
庚子年(鼠年)
大事記
6月,英國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正式開始(第一次鴉片戰爭)。
英國開始發行世界上第一張郵票
出生
任伯年,中國近代畫家(1895年逝世)
4月2日——埃米爾·左拉,法國作家
5月7日(新歷,當年合儒略歷4月25日)——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羅斯作曲家
11月14日——克勞德·莫內,法國印象派主要畫家
1840年
1月29日 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水勇夜襲長沙灣運銷鴉片的走私船,燒毀煙船23艘。
2月25日 英軍向虎門發起攻擊,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率軍守衛炮台,與敵人殊死格鬥,身負重傷,後壯烈殉國。
6月22日 英國東方遠征軍總司令喬治?懿律率領兵船16艘,武裝汽船4艘,運輸船28艘,士兵4000餘人,大炮540門,集結於廣東珠江口海面,宣布28日封鎖廣州。戰端遂啟,中英鴉片戰爭爆發。
7月6日 英軍攻陷浙江舟山島上的定海,後英軍北上到達天津白河口,恫嚇北京清政府,致使清政府答應撤辦林則徐、鄧廷楨。
8月6日 英軍抵達天津大沽口外炫耀武力,並致函清政府,誣稱林則徐在廣東禁煙「凌辱」、「殘害」了英國官員,要求「昭雪」。同時,提出割地、賠款等無理要求。
8月30日 琦善與查理?義津在大沽海灘帳棚會晤。琦善轉述道光帝答復英方的內容,強調林則徐在廣東禁煙「辦理不善」,今後一定「秉公查辦」,為英國「代伸冤抑」。英方得此答復後,決定撤軍南下。
1841年
1月7日 英國侵略者義律製造借口令英軍向沙角、大角炮台發動進攻,守將(土家族)陳連升父子戰死,沙角炮台、大角炮台失陷。琦善向義律乞和。
1月25日 清廷欽差大臣琦善在英軍武力要挾下,擅自與鴉片戰爭時英國侵略軍代表義律議定《穿鼻草約》。其主要內容為:割讓香港,賠款六百萬元,開放廣州為通商口岸;英軍撤出沙角、大角炮台,歸還定海等。琦善蒙哄清政府,詭稱賠款為「商欠」,割香港只是允許英在外洋一小島寄居。廣東巡撫怡良以義律在香港發出的布告為證,揭發琦善的賣國行為,清政府不承認此約,並將琦善撤職,逮回京師查問。
1月26日 英國軍隊強佔香港。從此,香港成為英國侵略中國和遠東的重要基地。
1月27日 道光皇帝下詔對英宣戰,命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征調各省軍隊開往廣州。後奕山戰敗,派廣州知府余保純向英軍求和,訂立了喪權辱國的《廣州和約》。
1月27日 道光皇帝下詔對英宣戰,命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征調各省軍隊開往廣州。後奕山戰敗,派廣州知府余保純向英軍求和,訂立了喪權辱國的《廣州和約》。
4月3日 英國政府將查理?義律撤職,委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派援軍1萬餘人,共有兵船25艘、武裝汽船14艘、大炮700餘門,擴大侵華戰爭。
4月30日 英國政府認為在戰爭勝利的形勢下,《穿鼻草約》獲益太少,宣布取消該約,並將查理?義律撤職。另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派援軍擴大侵華戰爭。
5月27日 清靖逆將軍奕山戰敗後,向英軍求和,擅自與英國代表訂立《廣州和約》,規定清軍撤離廣州60英里以外,繳贖城費600萬元,英軍歸還所奪炮台,撤出虎門。
5月29日 一股英軍竄出廠州城,到三元里一帶騷擾,被當地群眾打死八九人。後三元里人民在村北古廟集合,將廟里的三星旗作「會旗」,對旗宣誓抵抗英國侵略者。同時,派人聯絡附近各鄉群眾和打石工人、紡織工人等,赴牛欄崗會盟,制定了抗英計劃。約定以三星旗為號,旗進人進,旗退人退。
5月30日 廣州城郊三元里附近103鄉民眾,按照預定計劃,手執大刀、長矛、鋤頭、鐵鍬等,高舉三星旗,向英軍佔領的四方炮台發起猛攻。英軍倚仗洋槍洋炮,下山反擊。三元里民眾將其引入牛欄崗,然後四麵包圍。恰巧天降大雨,淋濕火葯,洋槍失去作用。英軍在泥濘中東奔西跑,天黑才逃回炮台。這一天,三元里人民殲滅英侵略軍畢霞少校以下官兵200餘人。
8月26日 英璞鼎查率26艘艦船、350 0餘名士兵向中國廈門大舉進犯,金門鎮總兵江繼芸英勇抵抗、力戰陣亡。次日,英軍攻佔廈門,致使江浙一帶形勢緊張。欽差大臣、兩江總督裕謙發動軍民准備抗敵。
10月1日 英軍40艘兵艦分兵兩路向定海發起攻擊。定海總兵葛雲飛和前來支援的浙江處州鎮總兵鄭國鴻、安徽壽春鎮總兵王錫朋率軍頑強抵抗,壯烈犧牲。定海三總兵抗擊英國侵略軍的事跡,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10月10日 英軍從金雞嶺、招寶山向鎮海城發起攻擊,守衛鎮海將士大多戰死,兩江總督裕謙投水自殺。
1842年
6月16日 英艦30餘艘進攻吳淞炮台,江南提督陳化成下令開炮還擊,堅決抵抗,擊傷英艦多艘。英軍登陸後水陸夾擊,陳化成部腹背受敵,最後全部犧牲,炮台失守。寶山、上海亦相繼陷落。
7月21日 英艦侵入鎮江江面,並登岸攻城。城內清軍與英軍展開激烈巷戰,英軍死、傷、失蹤160多人,是英軍在鴉片戰爭攻城戰中受挫最大的一次。清軍損失亦很大,副都統海齡自縊。
8月29日 清政府代表耆英、伊裡布與英國政府全權代表璞鼎查在南京下關江面英艦「漢華麗」號上,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其主要內容有: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賠款給英國2100萬銀元,中英協定關稅等13項條款。
1843年
10月8日 清欽差大臣耆英與英國公使璞鼎查在廣東虎門簽訂中英《虎門條約》。其主要內容有:英國取得單方最惠國待遇,即中國政府將來若給予他國任何權益,英國都可「一體均沾」;英國人可以在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岸租地建房、永久居住。這一特權,成為外國侵略者在中國建立「租界」的借口。從此,帝國主義國家開始在中國設立租界。同時,中英還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條款。其主要內容有:中國承認英國有領事裁判權,英國人在中國領土上犯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領事)辦理,中國政府不得懲處;海關稅率相當於值百抽五等條款。該條約破壞了中國司法主權,並打開了中國同外國協定關稅的先例。
1844年
7月3日 美國專使顧盛以武力相威脅,與清朝兩廣總督耆英在澳門附近的望廈村簽訂《中美五口貿易章程》,又稱《望廈條約》,這是美國侵略中國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主要內容有:規定美國享有協定關稅、五口通商、領事裁判、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樓、建醫院和教堂等。
10月24日 法國專使剌萼尼與清兩廣總督耆英在廣州黃埔港的法艦「阿吉默特」號上簽訂中法《黃埔條約》。其內容主要有:規定法國在中國取得五口通商、協定關稅、領事裁判和片面最惠國待遇等特權;還規定清政府有保護通商口岸法國教堂的義務等。
Ⅸ 中信國安的大事記
八月 公司向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12,000萬股,募集資金用於建設青海鹽湖資源開發項目。
二月 公司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由非流通股股東中信國安有限公司向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股流通股支付3.5股股票作為對價。 十一月 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收購北京鴻聯九五信息產業有限公司55%股權和上海鴻聯九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49%股權的議案。七月 公司入圍「中國最具有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50強」,名列第15名。
六月 公司2002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於受讓長沙市、瀏陽市、岳陽市、湘潭市和合肥市有線電視網項目股權的議案。
五月 公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1元(含稅)。公司實施增發7000萬A股方案,增發價格為每股13.10元。
三月 公司200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於受讓郵電國際旅行社所屬大通房地產開發公司的議案。 中信國安網路系統服務業務
十二月 光大通信有限公司受讓中信國安集團公司持有的中國聯通1.8% 的股份。至此,公司持有中國聯通公司2.55%的股權,成為中國聯通公司的第二大股東。
八月公司被北京市海淀區國家稅務局評為「國稅50強」。公司入圍「中國最具發展潛力上市公司50強」,位列第5位。
七月 公司收購光大通信有限公司(現更名為中信國安通信有限公司)94.35%股權。
六月 公司參股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現更名為巨田證券有限公司)。公司收購北京郵電大學下屬的北京科瑞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五月 公司2000年度股東大會召開。大會審議通過了2000年度利潤分配議案、關於增發新股募集資金項目可行性的議案。 十一月 公司投資成立「周口國安廣電信息網路有限公司」。
七月 公司與唐山市有線電視台、鶴崗廣播電視局簽定合作建設有線電視寬頻網路項目合同。
五月 公司入圍「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50強」,位列第四名。公司向全體股東每10股送3.72093股派0.93元(含稅)。「投資建設秦皇島、滄州市有線電視寬頻網路項目合同簽字儀式」舉行。公司董事會決議投資成立「荊州市廣播電視信息網路有限責任公司」。
二月 公司向全體股東每十股配三股,配股價20元。 十一月 公司股票入選深圳成份股指數。
九月 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與承德市廣播電視局共同投資成立承德市有線電視寬頻網路有限責任公
司的議案。
八月 公司與武漢有線電視台、武漢銀豐數據網路有限公司和武漢亞美廣告傳播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書,共同組建武漢
有線電視寬頻網路有限公司。
五月 公司入圍「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50強」,位列第二十名。
四月 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公司受讓北京國安電氣總公司所持有的山東國安信息產業有限責任公司51%的股權的議案,公司投資建設「山東省公安交通管理系統」和「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管理信息系統」。 十二月 公司被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為中國大陸二十大上市公司之一。
十二月 河北有線電視網開通儀式。中信公司董事長王軍、國安公司董事長李士林及公司其他主管領導出席了該儀式。
十月 公司上市一周年高層論壇舉行。
九月 首都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聯誼會在中信國安舉行,首都板塊3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秘書參加了會議。
四月 公司1997年度股東大會召開。大會審議通過了1997年度利潤分配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議案,按1997年末公司總股本20000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送4股再轉增產增6股的比例派送紅股。 十一月 公司股票入選美國道瓊斯中國88指數。
十一月 公司被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認定為新技術企業。
十月 公司創立大會暨第一屆董事會、監事會召開。4500萬社會公眾股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開盤價 22.09元。
九月 4500萬社會公眾股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網競價發行,股票代碼:0839,股票簡稱:中信國安,發行價:7.09元。
Ⅹ 國美電器的大事年表
1、首先是1990年,國美電器在家電流通業內首創新的供銷模式,脫離中間商,與廠家直接接觸,搞包銷制。
這一事件反映了國美的開創者黃光裕的獨到眼光,同時也為國美電器的發展壯大確立了一條黃金原則:「堅持只做零售,不做中間商,走薄利多銷的道路。」
由於家電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產品單位利潤的下降可以說是大勢所趨,而國美電器以一個零售商的身份避開中間商的環節,直接成為聯系供貨方與消費者的聯系紐帶,當然能夠節省大量的中間流通成本。
同時國美結合薄利多銷的經營理念,將節省的成本讓利於消費者,從而使得國美電器能夠在激烈的家電零售市場競爭中迅速脫穎而出。
這樣的良性循環的商貿模式,形成了國美電器最初的強勁發展動力,也形成了商品資金快速流轉的「物流型商貿」的經營模式,並貫穿了國美電器未來發展的始終。
2、便是1991年國美率先在《北京晚報》「中縫」刊登報價廣告,開創了中縫廣告的先河。由於國美電器揚棄了中間商路線。
為了能夠以更優惠的價格從供貨廠家得到貨物,必須使得商品的銷量大大提升,從而提高資金周轉率。但是盡管在摒除中間商後,國美電器的價格具有明顯優勢。
國美電器在當時這樣一個家電賣方市場的背景下能夠運用領先卓越的眼光,在被人忽略的報紙中縫推出商品價格信息廣告這一現代營銷手段引導顧客消費,走出了坐店經營的傳統模式。
從而為國美電器資金的健康流轉,市場份額的強占,品牌優勢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使得國美電器原始積累的初創階段得以圓滿完成。
1992年,國美在北京地區初步進行連鎖經營,並將所有店鋪統一命名為「國美電器」標志著國美品牌的形成,國美電器由此逐步進入了擴張階段。
(10)上海電氣大事記擴展閱讀:
國美電器(GOME)成立於1987年1月1日,總部位於香港,是中國大陸家電零售連鎖企業。2009年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
2013年,國美門店總數(含大中電器)達1,063家,覆蓋全國256個城市, 同時國美還有542家非上市公司, 因此國美集團總門店數為1605家。
2011年4月,國美電子商務網站全新上線。國美率先創新出「B2C+實體店」融合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 2016年8月,國美電器在"2016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104位。
2017年6月12日,國美電器更名國美零售擬落地100家VR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