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盛融投資國企嗎

上海盛融投資國企嗎

發布時間:2021-01-09 17:01:56

㈠ 求上海國企排名(只要有辦事處都算)

重組為集團的原512戶國家重點企業名單(上海部分)

1、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橋公司

2、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3、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管理的企業名單(上海部分)

1、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2、長江口航道建設有限公司

3、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

4、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5、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6、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7、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有限公司

國家試點企業集團公司名單(上海部分)

1、中國東方航空集團

2、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3、長江計算機(集團)公司

4、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5、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7、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8、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9、華聯(集團)有限公司

10、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11、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

12、上海天原(集團)有限公司

13、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4、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上海市市管企業名單

1、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

2、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

3、上海華誼(集團)公司

4、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

5、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7、長江計算機(集團)總公司

8、上海物資(集團)總公司

9、上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10、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

11、上海市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12、上海光通信公司

13、上海市工業區開發總公司

14、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

15、上海市機械設備成套(集團)有限公司

16、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17、上海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18、上海同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9、上海城建(集團)總公司

20、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21、上海閔行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22、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23、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24、上海交運(集團)公司

25、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6、上海市錦江航運有限公司111

27、錦江國際(集團)

28、上海市衡山(集團)公司

29、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30、上海盛勤(集團)有限公司

31、上海大盛資產有限公司

32、上海盛融投資有限公司

33、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

34、上海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

35、閩虹(集團)有限公司

36、上海市申江兩岸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7、上海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開發公司

38、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

39、上海水產(集團)總公司

40、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

41、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

42、洋山同盛港口建設有限公司

43、上海同盛大橋建設有限公司

44、上海錦勤(集團)有限公司

45、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

46、上海展覽中心

47、中國上海外經(集團)有限公司

48、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49、上海蘭生(集團)有限公司

50、上海愛建股份有限公司

51、上海陸家嘴(集團)有限公司

52、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

53、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54、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

55、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

56、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57、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8、上海久事公司

59、申能(集團)有限公司

60、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61、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2、上海銀行

63、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4、太平洋保險集團

65、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6、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7、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

68、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9、上海申通集團有限公司

70、上海市化學工業區發展有限公司

71、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72、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

73、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

74、東浩國際貿易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75、上海市蔬菜(集團)有限公司

76、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㈡ 上海有哪些國有企業

寶鋼、上汽、上港、申通地鐵、東方航空、上海電氣集團、錦江酒店、浦發銀行、專太平人壽、上海銀行、實屬業銀行等。

具有企業的基本特徵

(1)它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2)它是由多數人組成的組織體;

(3)依法設立,法律確認其一定權利義務。

國有企業是一種特殊企業,如定義中所指出,它的資本全部或主要由國家投入,其全部資本或主要股份歸國家所有。

(2)上海盛融投資國企嗎擴展閱讀:

國有企業,是指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商業類和公益類的特點,其商業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

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對於個別中央企業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承擔的責任較為特殊,歸屬於國務院直屬管理,這些中央企業屬於正部級。

㈢ 上海國營企業有哪些

重組為集團的原512戶國家重點企業名單(上海部分)

1、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橋公司

2、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3、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管理的企業名單(上海部分)

1、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2、長江口航道建設有限公司

3、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

4、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5、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6、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7、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有限公司

國家試點企業集團公司名單(上海部分)

1、中國東方航空集團

2、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3、長江計算機(集團)公司

4、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5、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7、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8、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9、華聯(集團)有限公司

10、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11、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

12、上海天原(集團)有限公司

13、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4、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上海市市管企業名單

1、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

2、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

3、上海華誼(集團)公司

4、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

5、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7、長江計算機(集團)總公司

8、上海物資(集團)總公司

9、上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10、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

11、上海市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12、上海光通信公司

13、上海市工業區開發總公司

14、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

15、上海市機械設備成套(集團)有限公司

16、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17、上海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18、上海同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9、上海城建(集團)總公司

20、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21、上海閔行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22、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23、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24、上海交運(集團)公司

25、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6、上海市錦江航運有限公司111

27、錦江國際(集團)

28、上海市衡山(集團)公司

29、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30、上海盛勤(集團)有限公司

31、上海大盛資產有限公司

32、上海盛融投資有限公司

33、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

34、上海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

35、閩虹(集團)有限公司

36、上海市申江兩岸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7、上海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開發公司

38、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

39、上海水產(集團)總公司

40、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

41、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

42、洋山同盛港口建設有限公司

43、上海同盛大橋建設有限公司

44、上海錦勤(集團)有限公司

45、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

46、上海展覽中心

47、中國上海外經(集團)有限公司

48、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49、上海蘭生(集團)有限公司

50、上海愛建股份有限公司

51、上海陸家嘴(集團)有限公司

52、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

53、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54、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

55、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

56、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57、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8、上海久事公司

59、申能(集團)有限公司

60、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61、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2、上海銀行

63、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4、太平洋保險集團

65、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6、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7、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

68、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9、上海申通集團有限公司

70、上海市化學工業區發展有限公司

71、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72、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

73、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

74、東浩國際貿易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75、上海市蔬菜(集團)有限公司

76、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㈣ 上海國有企業有哪些

上海國有企業名單
1、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橋公司
2、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3、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中國石化_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管理的企業名單(上海部分)
1、 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2、長江口航道建設有限公司
3、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
4、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5、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6、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7、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有限公司
國家試點企業集團公司名單(上海部分)
1、中國東方航空集團
2、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3、長江計算機(集團)公司
4、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5、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7、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8、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9、華聯(集團)有限公司
10、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11、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
12、上海天原(集團)有限公司
13、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4、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上海市市管企業名單
1、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
2、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
3、上海華誼(集團)公司
4、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
5、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7、長江計算機(集團)總公司
8、上海物資(集團)總公司
9、上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10、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
11、上海市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12、上海光通信公司
13、上海市工業區開發總公司
14、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
15、上海市機械設備成套(集團)有限公司
16、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17、上海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18、 上海同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9、上海城建(集團)總公司
20、上海現代建築設計 (集團)有限公司
21、上海閔行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22、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23、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24、上海交運 (集團)公司
25、上海航空股份有 限公司
26、上海市錦江航運有限公司111
27、錦江國際(集團)
28、上海市衡山(集團)公司
29、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30、上海盛勤(集團)有限公司
31、上海大盛資產有限公司
32、上海 盛融投資有限公司
33、上海市城市建 設投資開發總公司
34、上海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
35、閩虹(集團)有限公司
36、上海市 申江兩岸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7、上海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開發公司
38、上海電 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
39、上海水產 (集團)總公司
40、上海市供銷合作總社
41、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
42、洋山同盛港口建設有限公司
43、上海同盛大橋建設有限公司
44、上海錦勤 (集團)有限公司
45、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
46、上海展覽中心
47、中國上海外經(集團)有限公司
48、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49、上海蘭生(集團)有限公司
50、上海 愛建股份有限公司
51、上海陸家嘴(集團)有限公司
52、上海金橋(集團)有限公司
53、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54、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
55、上海上實(集團)有限公司
56、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
57、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58、上海久事公司
59、申能(集團)有限公司
60、上海國 際集團有限公司
61、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62、上海銀行
63、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4、太平洋保險集團
65、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6、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7、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
68、上海市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9、上海申通集團有限公司
70、上海市化學工業區發展有限公司
71、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72、上海國際港務 (集團)有限公司
73、上海市糖 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
74、東浩國際貿易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75、上海市蔬菜(集團)有限公司
76、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㈤ 問一家上海的國企的名稱

重組為集團的原512戶國家重點企業名單(上海部分)
1、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橋公司
2、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3、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管理的企業名單(上海部分)
1、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2、長江口航道建設有限公司
3、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
4、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5、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6、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7、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有限公司
國家試點企業集團公司名單(上海部分)
1、中國東方航空集團
2、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3、長江計算機(集團)公司
4、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5、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7、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8、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9、華聯(集團)有限公司
10、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11、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
12、上海天原(集團)有限公司
13、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4、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上海市市管企業名單
1、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
2、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
3、上海華誼(集團)公司
4、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
5、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7、長江計算機(集團)總公司
8、上海物資(集團)總公司
9、上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10、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
11、上海市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12、上海光通信公司
13、上海市工業區開發總公司
14、上海市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
15、上海市機械設備成套(集團)有限公司
16、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17、上海建築材料(集團)公司
18、上海同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9、上海城建(集團)總公司
20、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21、上海閔行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22、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23、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
24、上海交運(集團)公司
25、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26、上海市錦江航運有限公司111
27、錦江國際(集團)
28、上海市衡山(集團)公司
29、上海市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30、上海盛勤(集團)有限公司
31、上海大盛資產有限公司
32、上海盛融投資有限公司
33、上海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
34、上海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

㈥ 開封市的國有企業有哪些

1,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橋分公司

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3,江南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4,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管理的企業名單(部分)

1,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

2,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建設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3,中國華源集團有限公司

4,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

5日,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6,上海寶鋼集團公司

7,上海貝爾阿爾卡特上海貝爾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國家試點企業集團公司名單(第一部分)

1,中國東方航空集團

2,上海寶鋼集團

長江計算機(集團)公司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5,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

7,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8,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9,華聯(集團)有限公司

10日,上海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11日,上海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2日,上海天原(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13日,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4日,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上海市市管企業名單,

1,上海紡織控股(集團)公司

2,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

上海華誼(集團)公司

4,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6,上海汽車工業(集團)

7,長江計算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日,上海物資(集團)總公司

9日,上海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0日,上海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1日,上海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

12,光通信

13日,上海工業園發展公司

14日,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

15日,上海機械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16日,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

17日,上海建築材料(集團)總公司

18,同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19日,上海城建(集團)公司

20日,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21日,上海閔行聯合發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22日,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23日,上海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發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24日,上海交運(集團)公司

25日,上海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26日,上海錦江航運有限公司111

27日,錦江國際(集團)

28日,上海衡山(集團)公司

29日,上海農工商(集團)總公司

30日,上海盛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1日,上海大盛資產有限公司

32,上海盛融投資有限公司

33,上海城市建設投資開發總公司

34上海農村信用社

35閔虹(集團)有限公司

36,上海黃浦江銀行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37,上海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開發公司

38,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39,上海水產(集團)總公司

40,上海供銷合作總社

41,上海百聯(集團)有限公司

42,洋山同盛港口建設

43,(上海)有限公司的大橋的建設

44,上海錦勤(集團)有限公司

45,上海良友(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46,上海展覽中心

47,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集團)上海有限公司

48,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49海蘭生(集團)有限公司

50,上海愛建股份有限公司

51,上海陸家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2,上海金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3,在上海外高橋自由貿易區發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54,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

55,上海上實(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6,上海機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57,長江經濟聯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58,上海久事

59,申能(集團)有限公司

60,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61,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62,上海銀行

63,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4,太平洋保險集團

65,國泰君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6,海通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67,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

68,上海信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9,上海申通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70,上海化學工業區發??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71,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72,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3,上海糖煙和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4,東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75,上海蔬菜(集團)有限公司

76,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㈦ 個人在現代社會中應具有怎樣的金融和法律思維

怎樣進行法律思維?
一、法律的規范性與法律思維

法律規范是法律思維的基礎和前提。

經濟學家考慮社會問題的視角是:是否有效率,是否提高生產力。而法官和律師考慮社會問題的視角是:合法否?有法否?若有,如何規定?有規定,有哪些構成要件,有何限制?對案件的法律思維是緊緊圍繞法律規范進行的。

立法機關制定法律規范的作用:

1、指引法官裁判案件:樹立標准。(裁判的兩大步驟: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

2、約束法官裁判案件:相同的案件適用相同的法律規范得出相同的裁判。即同案通判。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是不能夠隨意而為的。

法律規范指引和約束律師。以民訴為例:

原告方的法律思維:

應適用適當的法律規范,有多個法律可以適用時:「特別法優先」。

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請求時: 「請求權利競合」--- 適用對自己最有利的法律並找依據--- 即「請求權基礎」--- 基礎與抗辯的思考--- 考慮被告方可能提出的抗辯並准備反駁理由和應對策略。

被告方的抗辯策略及思維順位:

1、適用范圍抗辯,即原告主張的事實不在法律的適用范圍之內,如訴訟時效已經超過。若抗辯成功,則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2、構成要件抗辯,即原告主張的事實不符合其所引用的「法律規范」的構成要件,如主張善意取得的不動產尚未過戶。若抗辯成功,產生不適用善意取得的法律效果,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能得到法院支持。

3、免責或減責抗辯,例如不可抗力、損益相抵、可預見規則等。若成功,則免除或減少賠償責任。

因為適用范圍抗辯和構成要件抗辯是以案件事實為抗辯理由,故法庭有主動審查義務,即使被告並未主張。免除責任和減輕責任抗辯是以另一規范為抗辯理由,未主張即視為放棄,法庭無義務審查。

二、法律的社會性與法律思維

社會性:法律以人類社會生活的現象、關系為規范對象,因此法律反映社會現實、符合社會現實。

法律的社會性:主要屬於事實認定階段。1、並非所有事實都需證明,如不需舉證的事實,顯而易見的事實:經驗法則,如地濕→下雨;2、難以舉證的事實。典型為精神損害(損害事實/ 程度)例如,台北地方法院99判例,雪糕內吃到玻璃,「原告主張因此事數日惶恐不安、擔心玻璃損傷肝腸等等,亦符合經驗法則」

裁判中,應考慮社會效果,制訂法律、適用法律,都要達到好的社會效果。因此當有兩種意見難以取捨時,應以社會效果好壞為標准,這是由法的社會性所決定的。

三、法律的邏輯性與法律思維

法律規范中不能先規定重要的在規定次要的,而是應當按照一定邏輯順序進行排列。邏輯性是法律條文前後順序安排的重要依據。邏輯性也為人們適用法律提供了「順藤摸瓜」的依據和方便。邏輯性的價值不僅表現在案件的一審是否正確選擇適用了法律規范,還表現在上訴審和再審據以判斷原審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經典案例:婚姻合同,出軌一方須付違約金。合同規定違約金,應用《合同法》,但《合同法》不適用於人身關系;而《婚姻法》對能否簽訂婚姻合同及約定違約金無規定。怎麼辦呢?

合同與婚姻約定都屬於法律行為的范疇。法律行為與合同、婚姻是「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因此,可以適用民法中有關法律行為的規定來解決問題。

法律行為有效的主要判斷標准:1、法律行為意思表示真實;2、不違反法律強制規定;3、不違反社會公德。本案中夫妻雙發當初簽訂婚姻合同時完全自由,不存在欺詐和脅迫等,即意思表示真實;現有法律都沒明確禁止簽訂婚姻合同;並不違反社會公德,相反是對社會公德的有效維護。綜上,約定違約金的婚姻合同有效,出軌一方應當依約支付違約金。

四、法律的概念性與法律思維

法律規范都是有若乾的概念組成的,對法律規范的理解李不開對概念的准確理解。概念是法律規范的基礎。

法律適用范圍、要件、效果--- 用概念表達--- 正確適用規范,需解釋概念。 EG:韓國70年代「隆鼻案」對「醫療行為」的不同認識和定義,導致一、二審截然不同的判決結果。

五、法律的目的性與法律思維

法律的目的性是對規范進行正確解釋和適用的前提和基礎。當對某一法律規范有不同認識時,應探求立法者制定法律的目的。

如合同法286條關於建設工程合同中承包人工程價款的優先權的規定,其目的在於保護承包人的利益,故其效力優先於設立在前的銀行的抵押權。

六、法律的正義性與法律思維

法律本身也有「善」、「惡」之分,如過去的收容審查、撞了白撞等規定就是惡法,是非正義的。

法律本身須符合社會正義。正義是最高原則,法官的裁判應當符合社會正義。裁判的正確與否應當以正義性作為評判標准。正義性與社會性並不矛盾,正義的裁判,其社會效果一般也都很好。非正義的裁判其社會效果往往也不好。

金融思維:
一、金融思維的重要性

金融是經濟的大腦,是資源優化配置的引導機制,它將資本從資金剩餘部門轉移到資金需求部門,引導經濟進行高效的投資進而發展壯大。因此,作為現代市場經濟的領導者,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企業家,正確認識金融的作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而且,金融學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特有的思維和方法,運用金融思維解決現實問題往往能取得奇效。金融思維與科學發展觀也是契合的,比如資源最優配置是金融思維里的一大支柱,而資源最優配置也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金融思維追求通過構建制度,引導資金等社會資源流向最優發展前途的領域,從而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因此,作為科學發展觀武裝起來的現代領導,就不光要重視資金、重視金融的作用,更應該重視在實踐中主動運用金融思維。

概括起來,金融思維可以用三句話表示,第一句話就是資源優化配置,只有優化配置資源,社會才能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事業才會興旺發達,這是很好理解的。由於金融是以資金價格為杠桿來引導資源配置的,因此金融思維其實也是市場思維。將其應用到領導科學和管理實踐中,實際上也就是用好人、財、物,將人才配置到合適的崗位上,引導社會良好風氣,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而且在這種直觀表象下,設置好相應的制度,使激勵與約束匹配,達成良好的社會環境。第二句話就是成本觀念,金融很重視資金的成本,並且是隱含成本,我們叫資金的機會成本,一項投資用一個億的資金,最後也獲得了效益,沒有虧本,但它不一定是一項好的投資,只有衡量了其機會成本才能判定它是不是好的投資,也就是,這項一個億的投資即使賺了一千萬,但同樣一個億在其他一般情況下如果能賺一千五百萬,那這項投資就不值得。資金還有時間價值,無論是現金還是固定資產,只有讓它流動、發揮作用,它才不會損失時間價值。將金融的成本思維用在領導和管理上,就能發揮重要作用,促進企業集約經營和社會高效運轉。第三句話是風險管理。風險是不確定的收益,金融本質上是通過管理不確定性,包括時間和空間的不確定性而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它承擔了社會的風險分散和轉移職能。金融的風險管理思維對於現代領導管理非常重要,本質上來說,只有能管理不確定性的領導才是好領導,才能稱得上科學領導,因此風險管理其實算得上領導提高科學發展能力的重要內容。

下面我們具體談論如何在一些具體實踐中應用金融思維,以提升領導的科學發展能力。

二、在區域發展規劃中自覺運用金融思維

近二年的一個突出現象是區域發展規劃風起雲涌,迄今已有二十多個區域規劃獲國家批准。區域協調發展一方面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同時也是在新形勢下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可行路徑。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原有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遭遇歐美需求不足,「中國製造、歐美消費」的發展模式面臨轉型,由此推動沿海產業向內陸轉移,形成階梯型的「國內雁行模式」成為現實選擇。

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誠然是黨和國家銳意改革、人民大眾勤勞創新的結果,但也不能否定是借了經濟金融全球化的東風。正是全球化的大潮與改革開放政策的結合,推動中國融入世界生產貿易的大格局,並以「世界工廠」的獨特地位引人注目。然而「孔雀東南飛,麻雀也東南飛」,資源、人才與勞動力過分向沿海地區集中,既加劇了中國東、中、西地區發展差距,也造成東部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嚴重超限,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和地區協調發展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

然而產業轉移的要求並不能依靠政府行政驅趕或限定來滿足,必須遵循金融優化資源配置的內在機制。2008年5月《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決定》出台,這就是被稱為「雙轉移」或「騰籠換鳥」的政策,雖然「騰籠換鳥」的出發點是好的,也看到了廣東需要進行產業升級的大方向,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有很多生硬的行政干預措施,而且以運動的形式促進產業轉移本身就值得質疑。現在看來,「騰籠換鳥」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一是「騰籠換鳥」的實施主體是政府還是企業,現在看來是政府在強勢主導,規定產業承接地政府負責園區外部道路、供水、供電線路和排水、排污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而珠三角轉出地政府負責組織規劃、投資、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等工作,但雙方積極性不對等,轉出地基於GDP政績不是太願意轉移,即使轉出了還要想辦法留住稅收,比如佛山陶瓷產業轉移到雲浮,但稅收仍要留在佛山。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沒有自主決策權,它只是那隻被騰籠的鳥從甲地搬到乙地;二是「騰籠換鳥」政策本身切斷了企業自身產業升級的自然演進過程,它忽視了中國製造本質上只是全球生產貿易的一個環節,處於「微笑曲線」的低端,沒有足夠的積累進行研發和品牌營銷,因此把鳥騰出去了,但升級的「好鳥」「大鳥」卻招不來,聚不攏。三是狹隘地限定將企業轉移到廣東山區和珠三角兩翼地區。企業如果需要轉移,它需要從自身利益比較去考慮遷入地,廣東山區既沒有人才,也沒有配套,而且同樣需要全國各地的勞動力,唯一的優勢就是土地相對珠三角便宜,如果企業要轉移,為什麼不考慮內陸省份而要留在廣東山區呢?

可以說,正是「騰籠換鳥」不是按優化資源配置的思路導致其效果很差,這是各級領導在考慮區域發展規劃時需要引起警覺的,區域發展和產業升級絕不是搞運動、短期就能搞上去的,一定要注意發揮金融優化配置資源的內在機制去辦事。其實無論是區域發展還是產業轉移都有很多好的做法,比如深圳的發展,政府非常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發揮金融引導功能,因此深圳30年的發展涌現出了招商銀行、平安保險、比亞迪、華為、中興通訊這樣具有自生能力的強大企業。在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中,即使沒有得到中央支持,仍然發展的很好,幾年下來,深圳已成為基金、創業資本和股權投資(PE)的樂園,並通過資本紐帶,自然而且成功地將產業鑲嵌到全國各地。又比如最近富士康在河南、成都投資設廠,當地政府同時也吸引富士康的配套廠家進駐,以形成產業集群,這樣就能更成功地促進產業轉移。仔細思考,這裡面實際上都是有金融思維,要特別注重在區域發展規劃時發揮其優化資源配置的機制的作用。

三、國有資產重組中的金融思維

政府在國有資產重組中發揮主導作用,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並非可以隨意揮舞行政的指揮刀,重視發揮金融思維的作用,通過資本運作的思路來操作,有利於順利推進國有資產重組。這里舉上海國資重組的例子。

上海國資占據上海市經濟的半壁江山,根據上海市統計局統計, 2009年上海市國有經濟實現生產總值6864億元,同比增長6.4%,其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已從2001年的53.2%降至45.6%。2009年上海國資實現營業收入8028.78億元,同比增長10.6%;實現利潤總額408.71億元,同比增長53.3%;總資產額約12597億元,同比增長約10.7%。

上海國資如此龐大,其資產重組一直為全國關注,而且也是比較成功的。2003年以來,通過整體上市、吸收合並、資產置換或剝離、資產注入等資本運作手段,上海已經完成了百聯、錦江國際、電氣、農工商、電科所、國際港務、儀電、上汽等大型國企集團的重組,涉及資產近3000億元。並籌劃和完成了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盛融投資公司、上海大盛投資公司四家國有投資公司的布局和重組工作。按照公開報道,上海市希望將上海國資經營公司的資產納入一家新的金融控股集團,以此作為上海金融資產的控股平台。同時,謀劃將上海盛融投資公司與大盛資產公司合二為一,組建一家綜合類投資公司,以運作上海的產業類股權資產。

上海在國有資產重組中注重資本運作,有許多成功經驗。其中一條經驗是積極推進股權多元化,其國資委主任談到「哪怕是國有對國有,也要先實現多元化」。實現股權多元化,一是分散了投資風險。「能用70%控股的一定不要用100%,其餘的30%應該投入到更需要的領域上去」。「國家控股不只是一個絕對控股的概念。甚至在某些情況下,20%也能做到控股,要將國有資產的帶動力、影響力和控制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二是加大了監管力度。在股權多元化的條件下,所有的股東都會對其進行監管,而且上市公司還有證監會的一整套監管體系,這比在國有獨資公司情況下單方面的監管力度大得多,透明度也高得多。三是推動了制度規范。例如,現在由於沒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國有資本出資人的投資回報往往很難實現。在股權多元化之後,股東對紅利都會有要求,這對企業會產生約束,出資人也能夠拿回收益,從而推動經營預算制度的建立。

上海的另一條經驗是善於利用資本市場,推動國有資產證券化。2006年初出台了《上海市「十一五」國資調整和發展專項規劃》,2008年8月出台《關於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要加快推進國有資產證券化,根據規劃, 2010年上海將逐步收縮市國資委出資監管單位戶數,在2-3年內減少到30-35家,30%的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到上市公司中。上海的國資整合涉及46家大型國資企業,140家本地上市公司,力度空前。

上海的國資重組還旨在實現對國資的資本控制。雖然上海經營性地方國資基本都已劃轉至國資委。但是,國資委對下屬國企的控制力較弱,推動國資重組缺乏有效平台。新成立的國資管理公司,將作為上海國資委的「資本之手」,直接受讓部分國有股權,開展市場化的股權和資本運作,而不涉入企業的具體經營。長遠來看,不排除國資管理公司將大部分國有股權納入,甚至變身為類似新加坡「淡馬錫」式的綜合性控股公司。

可以說,正是國資重組的金融思維推動了上海國資資本運作,從而推動國資進一步集中到戰略性產業和重點行業,優化國資布局結構,以最佳方式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四、國企改革中的人力資本運營

近年來,由於國有企業經營效益上升,有人認為國有企業的問題已經解決。筆者認為,這種看法不是過於自信就是不了解情況。事實上,國企效益的改善一定程度上只是國資改革與重新布局的成功,即國有資產從競爭性領域退出,集中到關系「國計民生」的戰略性行業,而這些戰略性行業恰恰是壟斷行業和支柱產業,電信、石油、煤炭、城建和房地產業,由於中國正處於重化工業階段,下游競爭性行業為這些壟斷支柱行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需求,推動國有企業景氣上升。

但看看身邊的國有企業,即使是那些經過改制重組或上市的「新國企」,其經營管理水平並沒有大幅上升,員工福利倒是上漲不少,企業領導待遇享受更是上了層次。這些問題在企業經營景氣時都被掩蓋,一旦經營形勢逆轉,就會凸顯出來,而且不會比上世紀九十年代「破產下崗」成風時的問題少,甚至會更嚴重。原因在於,這些新國企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其經營機制問題,原先被詬病的「委託代理」、「預算軟約束」、「內部人控制」等理論問題仍然存在。

在此專談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本運營,其實與上面提的三個理論問題多少都有關系。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盛行的國企私有化,雖然解決了這些問題,但企業也變成了原來廠長經理或政府官員的私人控股企業,由此引發巨大的國有資產流失,造成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在這一路徑於十六大前後被否定後,一些企業實行年薪制,但年薪制推行困難重重,年薪名義收入很低,但若考慮工資外收入、特別是在職消費或灰色收入,國有企業經營者實際獲得的收入就不能說很低。一些企業家憑借「良心」、「黨的教育」、或「愛國精神」,把國有企業搞得很成功。但由於企業家人力資本產權沒有通過剩餘索取權(股權)得到正面認可和維護,這種控制權回報就只能是在位才能擁有,不能合法轉化為股權或物質財產權益而積累或延期享用,而且國有企業對經營者的約束機制也不健全,制度性漏洞較多。因此國有企業始終沒有解決好人力資本、尤其是企業家人力資本的激勵與運營問題。

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是「一個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合約」,其產權應由人力資本所有者與非人力資本所有者共同擁有,尤其在知識型企業中,最重要的已不是物質資本,而是知識管理與創新能力。因此,不解決國有企業人力資本運營問題,故意迴避和忽視人力資本以股權形式分享企業剩餘,最後只能導致國企重新回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經營凋敝狀態。

對此,筆者 曾在博士後論文中論證了人力資本分享企業財產所有權的邏輯,並提出了「增量股權激勵」的觀點。筆者反對將國企簡單私有化,也反對用國有存量股權去激勵管理者,而是主張在國有企業每年獲取的利潤中根據一定比例提取一筆資金,但這筆資金不是作為獎金發給企業家和職工,而是將其量化為企業的增量股權,並將股權根據貢獻不等授予給相應的個人。這樣既避免了國有資產的流失,避免簡單私有化造成的社會不滿,又使企業家和職工的人力資本得到股權激勵,解決了國有企業始終存在的「委託代理」和「出資人缺位」的問題。並且,由於解決了經營管理者的激勵約束問題,國企存量股權可以搭上幹部職工個人增量股權的「便車」,從而保證了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基業長青。

五、結語

上述談到的幾個問題雖有不同,但都是各級領導在實踐中遇到、並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好了就能促進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我們看到,擁有金融思維,從優化資源配置、從資本運作、從股權激勵的運用幾方面來思考,有助於科學有效長久地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從金融的角度思考問題,運用金融思維去解決問題,其實是非常有意義的。

㈧ 上海盛融投資公司幫人炒股是真的嗎

對你說報賺錢?那就是騙人

閱讀全文

與上海盛融投資國企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外匯管制限額 瀏覽:288
股指期貨後買基金 瀏覽:254
2880表價格 瀏覽:232
中林集團信託 瀏覽:193
在陸金所里投資安全嗎 瀏覽:315
期貨大行情特點 瀏覽:239
買基金用什麼賬戶 瀏覽:90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建行 瀏覽:185
股票簡單解釋 瀏覽:34
pe股票ttm是什麼意思 瀏覽:825
海航投資值得長線嗎 瀏覽:358
什麼股票賺錢最快 瀏覽:295
東亞銀行信託 瀏覽:890
電子賬戶交易密碼忘了 瀏覽:241
專利權金融資產 瀏覽:81
工商銀行2017年投資 瀏覽:260
股票為什麼要每日做t 瀏覽:987
鋅價格西藏礦業 瀏覽:504
揚州股票開戶 瀏覽:437
智鑫葯業股票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