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2014年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

2014年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

發布時間:2022-07-24 00:24:00

A. 乘聯會:3月勢態良好 4月仍將繼續

其二,是各品牌區域市場有側重,消費市場恢復與疫情下降水平相關,促成部分區域優勢品牌的快速恢復;其三,與疫情期間各品牌經銷商的庫存水平有關,由於生產和物流恢復較慢,因為部分品牌終端沒有現車,導致部分剛需、緊急訂單流失。

4月車市仍將平緩恢復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做4月車市展望時表示,「4月有22個工作日,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天,雖然海外疫情仍在不斷加劇,但部分權威預測國際整體形勢會在4月末迎來拐點,隨著境外形勢的轉變,加上國內疫情形勢因逐步克服各種風險而漸漸平穩,消費市場還是以正向平緩恢復為主。」

最後,崔東樹從三方面解讀了對4月車市的預期。從需求群體變化看,今年中小學開學季延期到4月之後,尼爾森調查顯示國內接送孩子上下學是僅次於上下班的最大用車需求,中小學恢復開學帶來的購車潮應該相對火爆。

同時,為促進消費,今年5月勞動節有五天假期,由於疫情的長期壓抑,迎接五一小長假出遊的4月購車換車潮也是值得期待。此外,隨著農民工外出務工的減少,他們更多地選擇本地就業與生活,這對購車需求有進一步的拉動。中西部的樓市趨穩對購車需求的回穩有促進作用。

從政策方面看,我國生態環境部最新宣布適當延長國五庫存車銷售時間,這會使國六實施前的去庫存壓力降低,4月批發銷量會得到改善,車市會有更好表現。

從區域市場看,目前京津冀豫鄂仍是疫情一級響應,其他地區的出行條件已經改善。但疫情得到控制之後,殘存的心理恐懼仍可能使消費者的行為模式發生比預期更久的改變,車市的恢復速度也是相對緩慢的。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4月的止跌回暖並非「靈光乍現」,乘用車市場的「春天」來了

隨著昨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最新的汽車產銷數據,我們不禁又長舒了一口氣。4月的止跌回暖並非「靈光乍現」,5月汽車市場走勢持續向好。
剛剛過去的5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218.7萬輛和219.4萬輛,環比增長4.0%和5.9%,同比增長18.2%和14.5%。從數據不難看出,今年車市以4月作為分水嶺,5月開始始呈V型反彈態勢。
「5月汽車產銷量增長,與去年同期的基數低有一定關系,但汽車市場已經進入到穩步回升的狀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汽車行業開啟復甦模式,部分消費者被抑制的需求也在釋放。
消費者的膽子終於放開了
其實自4月份車市整體結束21連跌後,很多人對於車市的復甦走勢依舊沒有抱有太樂觀的態度。畢竟4月實現正增長的主要助力是商用車,而乘用車銷量仍在下滑。
好在進入5月之後,乘用車銷售情況持續向好,環比保持增長的同時,期待已久的乘用車「同比轉正」也終於來了。其5月共銷售167.4萬輛,環比增長8.9%,同比增長7.0%。當然正如師建華所說,這必須考慮到一部分來自於第一季度疫情影響而積累的訂單釋放。
隨著全國各地疫情防控等級的下調,已經憋了好幾個月的人們終於能夠放開膽子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了。就比如旅遊。
據文化和旅遊部統計,今年五一假期國內旅遊市場客流及收入和前段時間相比,有著顯著回升。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達到了1.15億人次,消費規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70%左右。這樣的速度顯然也比汽車行業快得多,但也直接反映出國人的消費熱情和信心正在迅速恢復。
從「汽扯扒談」之前的調查了解來看,疫情的到來的確令很多原定在春節期間換購車的消費者被迫推遲計劃,此外也使得一些短期內本無購車打算的消費者也開始意識到,特殊時期一輛私家車便利性和重要性。
當「解禁」的大潮越來越近,再加上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刺激,這兩部分的需求在5月份得到了集中釋放。
師建華認為,只要疫情防控不鬆懈,保持穩定安全的環境,下半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內循環會保持良好狀態。如果下半年有其他消費刺激政策,汽車市場可能會比預期有進一步提升。
消費需求和市場結構更加理性
站在另一個角度說,疫情並沒有改變國內汽車市場消費升級的大趨勢,反而加速了市場競爭。
數據顯示,5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為57.5萬輛,雖然同比也是實現了微增,但市場份額繼續下降至34.1%,比上年同期下降2.2個百分點。在主要外國品牌中,與上年同期相比,除了法系外,其他如德系、日系、韓系和美系車5月份都實現了較快的增速。
此前乘聯會發布的數據也佐證了這一點,5月豪華品牌綜合銷量同比增長了26.6%,合資品牌同比下降了0.7%,中國品牌則同比下降了2.5%。
這也再次說明了,即便疫情影響了人們的購車需求,但是對中高端車型的銷量影響並不大,反而是中低端車型的購車需求被抑制了。
近年來,隨著合資品牌的降維打擊策略,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在一定程度上被蠶食。同時,自主品牌之間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像吉利、長安、長城等頭部企業越來越強勢,而一些小廠幾乎瀕臨破產,也導致了自主品牌整體市場份額的下滑。
另外從車型類別上說,與4月相比,三大乘用車品類產銷均呈增長,其中MPV增速更加明顯。具體數據,轎車產銷量環比分別增加4.0%和4.7%;SUV產銷量環比分別增長3.8%和11.3%;MPV產銷量環比分別增長21.8%和33.7%。
不難看出,在疫情和經濟環境的影響上,消費者的購車目標或者說消費需求更為清晰,他們將更加明確自己的剛需是什麼,同時短期內或許也不會有再次換車的打算。所以,他們自然更傾向有品牌和品質保障的中高端車型,以及能夠一步到位滿足駕乘和裝載需求的大尺寸車型。
新能源汽車市場復甦尚需時日
與燃油車市場的復甦態勢不同,一直備受「呵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日子仍然不太好過。
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8.4萬輛和8.2萬輛,同比下降25.8%和23.5%。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5.7萬輛,同比下降25.9%,降幅仍然高於行業。至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雖然產量較上年同期增長明顯,但銷量僅為1.7萬輛,同比下降19.1%。
在政府先後出台了諸多刺激性政策之後,5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終端表現依舊不見起色,說明這並不都是疫情的「鍋」,反而讓發展過度依賴政策扶持的問題暴露出來。
更重要的是,目前特斯拉的風頭一時無兩,5月銷量達1.1萬輛,與第二名的差距拉得很大。再加上「BBA」、保時捷、大眾等國際汽車品牌開始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留給國內品牌施展的空間和時間已經變得越來越少。
整體來看,5月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基本走出的疫情的「陰霾」,但同時也加速進入了優勝劣汰的洗牌階段。其實相信大家已經發現,近年來企業整合、兼並重組的新聞屢見不鮮,而這些或許只是一個開始,下半年的競爭一定會更加慘烈。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專家:4月是國內車市V型增長起點,頭部車企效應凸顯

進入5月,車企陸續發布4月銷量數據,福田、上汽等車企宣布4月銷量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5月6日,吉利汽車發布2020年4月銷量數據。數據顯示,4月共銷售105468部,中國市場總銷量為 101102部,同比增長約4%,高於市場整體水平。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4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6.8%,環比下降4.2個百分點,同比下降6.9個百分點。可以發現,4月汽車市場已經展現出恢復態勢。疫情暴發至今3個月有餘,截至目前中國汽車產業恢復到達什麼程度?4月車企產銷快速恢復的原因是什麼?國內車市是否已經正式進入恢復期?2020年國內車市的方向是什麼?

對此,汽車預言家第一時間連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北京北辰實業集團公司工會副主席顏景輝、北京得資未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忠軍,在四位專家看來,疫情後汽車市場頭部效應愈發明顯;4月是國內車市V型反轉的起點,二季度或高於上年同期;銷量恢復是品牌供應、零部件、銷售細心協作的成果;企業快速響應能力背後是企業體系實力的體現。
1

蘇暉:負增長新常態下,汽車市場頭部效應愈發明顯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商會常務副理事長 蘇暉
我認為汽車消費會在5月中下旬正式進入恢復期,4月汽車消費轉好更多在於疫情後被抑制的汽車消費。從現在來看,汽車消費增長的確是宏觀經濟增長的標志,也是帶動宏觀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如果汽車消費活躍起來,並進入常態化,說明整個汽車市場消費信心正在提升,地方政策也基本落實到位,但我認為這需要在5月下旬出現。汽車市場持續處於下滑狀態,市場負增長和整體緩慢增長將成為新常態,市場主旋律也將隨之發生改變,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方式目前已遭到根本性改變,新舊車置換高達70%。在新常態下,市場的頭部效應會愈發明顯。市場份額向頭部企業和頭部車型聚集,強勢品牌能在市場獲得更多銷售量。
另一方面,汽車產業供應鏈恢復還需要一定時間,消費者消費信心的恢復還是要建立在汽車製造商信心、供應鏈信心以及配套服務商信心恢復的基礎上。吉利通過對供應端、生產端、銷售端的協作,在4月實現了高於市場水平的銷售成績。
2

崔東樹:4月是國內車市V型反轉的起點,二季度或高於上年同期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 崔東樹
通過4月1-4周產銷情況可以推斷出國內車市疫情後已經出現V型反轉,1-4周日均銷量已經由2.27萬增長至4.9萬,4月整體日均批發量已經達到3.73萬,經銷商進貨頻率相對而言逐步恢復正常。我認為,4月V型反轉主要原因是產銷恢復快,在國家推動下,湖北外車企三月初復工,湖北車企三月底快速復工,對4月的生產恢復,供應零售節奏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汽車對於宏觀經濟的影響還要看內需、外需、投資結構,目前,外需存在壓力,內需與投資能否能夠實現增長,也在影響著汽車產業的恢復情況。另外零售端也已全面復工,換購需求加速釋放,同時,國家和部分地方促進消費的政策出台落地,推動了前期觀望消費群體的購車需求釋放。之所以吉利能夠抓住這一釋放需求的機會是源自品牌背後的體系實力。
但我們也需要注意的是,銷量恢復一定是企業、行業乃至產業整體協作的結果。企業不僅要在銷售端做好把控,在供應端同樣要把握好生產供應節奏。現在來看,我對第二季度銷量預期還是很樂觀的,甚至會出現微增長。
3

顏景輝:銷量恢復是品牌供應、零部件、銷售細心協作的成果
北京北辰實業集團公司工會副主席 顏景輝
疫情防控形勢有所好轉,將部分線上看車者轉化成為線下購車者,防控調級也釋放了一部分線下消費需求。配合著消費,很多廠家、經銷商都在進行「去庫存」活動。
隨著國家推遲國六排放政策落地,非常有利於二手車流轉,對於限購城市而言,二手車流轉效率提高,非常有利於新舊車置換銷售的提升。「二手車是新車的發動機」,通過促進二手車成交過戶流轉,來拉動新車市場增量。另外一點就是疫情讓消費者更加強調私車出行的重要性,有的車企第一時間推出了健康座艙、N95濾芯,消費者也希望通過私車出行的方式減少與外界的接觸。
汽車在社會消費和GDP中都占據較大部分,通過拉動汽車消費來撬動社會消費和GDP整體水平,非常有促進作用。汽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龐大的體系,銷售端情況能夠體現在生產端,乃至供應端。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汽車上下游企業停滯,對於汽車企業來說,能夠在消費釋放初期保證供應和服務同樣是非常難得的。
4

姜忠軍:產銷恢復不僅看市場需求,更要看企業體系實力
北京得資未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姜忠軍
我認為4月銷量恢復的原因一方面在於一季度疫情對剛性需求的抑制和延後。通過數據可以看到,4月汽車消費需求並沒有迎來報復性增長,汽車市場依舊處於較慢恢復階段,因此,汽車市場的根本性轉變難以到達。
疫情期間各地方出台了很多消費刺激性政策,雖然政府調控作用對於宏觀汽車市場的影響更大,但總體上看,汽車仍然屬於大件消費,政策在短期內可以形成引導的效果,但不會引發明顯增長。
另一方面,吉利快速恢復離不開整條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努力,與此同時,汽車產業與宏觀經濟聯系密切。對應之下,汽車行業的恢復能夠拉動上下游供應鏈增長。通過此次疫情,我們也看到在相對龐大的產業鏈中,汽車企業的響應速度很多,無論是供應體系還是銷售體系,都在向「類常態化」發展,企業產銷恢復的根本一方面看企業體系力,一方面看市場需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4月汽車銷量解讀徵文

圍繞「乘聯會」發布的《2022年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進行內容撰寫,既有機會獲得資源位推薦機會。

活動時間:2022年5月11日—2022年5月18日

評選時間:2022年5月19日

公告時間:2022年5月20日

一、【內容要求】:

1、視頻方面:

1)參與投稿的視頻需為原創,畫質清晰;

2)視頻橫豎屏皆可,且內容主題與活動徵集方向一致;

3)視頻經平台審核通過,不帶任何商業推廣信息。

2、圖文方面:

1)曾參投稿的內容需為原創,字數不少於1000字。圖片清晰完整且配圖並不少於5張;

2)內容經平台審核通過,不帶任何商業推廣信息;

3)內容需為原創,發布非原創內容將取消活動資格;

4)發布的內容必須與話題吻合。

二、內容方向:

選題方向:4月乘用車市場銷量分析、4月新能源品牌銷量排行分析、4月新能源車型與燃油車型整體銷量對比,進行數據分析。

三、【參與方式】:

上傳內容必須勾選#2022年4月汽車銷量解讀#話題。

四、【評獎規則】:與任務主題必須一致,即符合任務參與要求。

且撰寫方向:4月乘用車市場銷量分析、4月新能源車型與燃油車型整體銷量對比、4月新能源品牌銷量排行分析。

五、獲獎賬號將會以榜單的形式,在易車號公告公布。

E. 2021年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 一汽-大眾銷量最高

6.2020年乘用車企業油耗積分壓力偏大

F. 4月車市銷量迎來"V"型走勢 且慢!季節性波動仍是常態

隨著3月車市的"觸底反彈",4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42.9萬輛,不出意外地迎來了今年的最強走勢,從銷量曲線圖來看,呈現出了"V"型的上升趨勢。4月零售環比3月增長36.6%,在疫情穩定控制之後,車企全面復工復產、經銷店正常開門迎客、被壓制的購車剛需逐步釋放,加之各地政府相繼出台的刺激車市政策,4月車市銷量的表現讓大家對行業復甦充滿期待。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最新數據,4月狹義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約為152.15萬輛和142.90萬輛,環比分別增長56%和36.6%。1~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量約為444.55萬輛,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16萬輛,降幅為32.7%。
從各個品牌來看,4月豪華車零售同比增長16%,消費升級的高端換購需求迅速回暖,不排除部分車型以價換量,繼續形成降維打壓態勢。4月主力合資品牌零售增速下降5%,自主品牌零售下降13%。本月主流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領軍品牌的走勢總體較強,德系、日系品牌市場份額在2020年1-4月間實現同比增長。但車企零售分化越加明顯,部分中小車企生存艱難。4月主力廠家零售表現與同期排名有較大變化,長安、吉利、紅旗等自主廠家零售較強,主要是新品推動和民族情結推動見效。
從車型方面來看,4月份我國三大類乘用車品種中SUV有所增長,轎車和MPV銷量繼續下滑,其中SUV銷量69.6萬輛,同比增長7.3%;轎車銷量74.3萬輛,同比下降6.2%;MPV銷量6.1萬輛,降幅高達36.0%。銷量止跌回升,得益於商用車的強勢反彈。今年4月,商用車銷量同比大幅增長31.3%至51.4萬輛,單月產銷量創歷史新高。其中,重型貨車增長迅猛,達到月度產銷歷史最高水平,輕型、微型貨車增長也比較明顯。
4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6.4萬輛,同比下降30.0%,環比3月增長14.8%。其中插電混動銷量2.15萬輛,同比下降14%。純電動的批發銷量4.23萬輛,同比下降36%。4月新能源車銷量的自主份額61.4%,合資32.9%。從車企看,比亞迪和一汽大眾、長安福特的新能源車表現很強,蔚來、理想等新勢力表現突出,共同成為新能源車市重要力量。4月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批發2.7萬輛,同比去年4月增長30%。
從2019年7月補貼退坡以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連續十個月銷量下滑。盡管此前,政府已經出台相關政策,明確延長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和購置稅減免政策至2022年,但目前來看今年新能源汽車增長仍然面臨著巨大壓力。
中汽協表示,汽車總體市場逐步恢復,一方面得益於防疫形勢的向好和相關促消費政策推動;另一方面是受企業補庫存的拉動,截至目前,行業企業庫存水平基本正常。不過在車市向好的情況下,還是需要保持好平常心,畢竟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良好,但疫情在海外蔓延的趨勢並沒有緩解,這對出口依賴型企業的影響較大。同時,海外工廠停產,國內企業也會面臨海外零部件供應鏈斷裂的風險,想要徹底從這次"疫情坑"中爬出來,企業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由此來看,車市V型反轉的消費基礎仍不算牢固,雖然4月銷量開始企穩上升,但是市場還是會處於一個季節性波動狀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G. 上汽集團:4月銷量跌幅收窄 四大子公司回暖

上汽集團公布的4月產銷快報顯示,集團4月份整車銷量為41.76萬台,同比下降8.59%,跌幅明顯收窄。
上汽集團4月銷量跌幅收窄的同時,旗下四大子公司也出現迅速回暖態勢。其中,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4月銷量均突破了10萬台,且上汽通用五菱出現了罕見的正增長狀態。與此同時,上汽乘用車4月銷量為4.15萬台,同比跌幅收窄至26.67%。接下來,我們就這四大子公司的銷量表現做具體分析。
上汽大眾:主力車型依舊強勢,斯柯達亟待發力
上汽大眾4月完成銷量12.01萬台,同比下滑16.14%。其中,大眾品牌單月銷量超過11萬台,斯柯達僅售8000多台。
在上汽大眾的大眾品牌體系內,朗逸、帕薩特、途觀依舊是銷量主力。其中,朗逸4月銷量突破3萬台達3.55萬台,位居4月轎車銷量排行榜第二位。不過,在上汽大眾轎車陣營中,凌渡、新桑塔納和全新POLO單月銷量下滑明顯,其中,全新POLO銷量僅有2千多台。自換代之後,全新POLO銷量一直較為疲軟。
大眾品牌SUV陣營中,除了小型SUV途鎧外,其它車型如途觀、途岳、途昂現階段的表現在細分市場中依舊堅挺。這也為上汽大眾4月銷量的穩健表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圖片來源:上汽大眾官網
斯柯達品牌4月銷量依舊低迷,旗下車型僅明銳、昕銳和柯米克三款車型單月銷量突破千台,其餘車型單月銷量均在三位數徘徊。
斯柯達銷量持續不振,使得上汽大眾不得不拿出「降價」的殺手鐧。4月下旬,斯柯達宣布全系車型「官降」,最高降幅為2.45萬元,但「官降」後的效果要在5月份才能顯現出來。乘聯會分析認為,隨著疫情對車市的影響逐步減弱,首購群體剛需釋放,5月份車市將進一步回暖。「官降」後的斯柯達,性價比增強,覆蓋更多的首購群體,銷量也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上汽通用:別克回歸正增長,但壓制了雪佛蘭的潛能
上汽通用4月銷量11萬台,同比下降12.35%。其中,別克品牌4月銷量為6.95萬台,同比增長8.02%;雪佛蘭2.55萬台,同比下滑42.31%;凱迪拉克1.5萬台,同比下滑11.65%。
由此來看,上汽通用4月銷量同比跌幅收窄,主要受益於別克和凱迪拉克銷量回歸「常態化」。
圖片來源:別克品牌官網
別克4月銷量之所以實現正增長,與全新英朗的暴漲有密切關系。根據乘聯會統計的數據,全新英朗4月銷量達3.06萬台,同比激增143.24%。蓋世汽車研究研究分析認為,全新英朗4月銷量暴漲,與上汽通用在3月底新增了兩款搭載國六b排放標準的1.5L四缸新車型有關。四缸新車型的加入,一方面為消費者帶來了多樣化的產品選擇,使得部分對三缸發動機有抵觸情結的用戶不會因為「全系三缸」而放棄購買英朗;另一方面,新車型一經入市終端市場就有大幅優惠,以上海地區為例,現階段英朗1.5L自動進取型終端優惠達3萬元以上。
別克其它產品4月銷量回升明顯的是昂科威和君威,不過,GL8顯然還沒有回歸到正常水平。5月初,別克旗下多個車系均有新增車型加入,如君威GS、威朗GS、別克GL8 ES等。這些車型的加入,將助力別克5月銷量再度升溫。
雪佛蘭4月銷量依然沒有明顯改善,旗下車型僅科魯茲4月銷量破萬,探界者表現不溫不火,4月上市的開拓者亟待發力。
隨著市場回暖,凱迪拉克銷量也回歸穩健狀態。主力車型XT5、XT4銷量逐步回到正常軌道上來;最近上市的CT4在豪華B級車市場開始嶄露頭角。
開年至今,上汽通用旗下三大品牌均有新車型推出,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在車市低迷期希望用新產品贏回之前丟失的市場。不過,上汽通用的短板也很明顯,即別克品牌終端售價的下探擠壓了原本屬於雪佛蘭的市場,如果別克和雪佛蘭在定位和產品售價上不能進一步拉開距離,那麼這種品牌內部傾軋現象還將持續上演。
上汽乘用車:主力產品回升緩慢
上汽乘用車4月銷量4.15萬台,同比下滑兩成,其中榮威品牌4月銷量2.3萬台,同比下滑34.85%;MG品牌銷量1.8萬台,同比下滑18%。
上汽乘用車現有產品中,4月份僅一款榮威RX5單月銷量沖進萬台大關,其它主力車型銷量回升均不太明顯。另外,榮威品牌SUV產品陣營凝聚力不強,榮威RX3和榮威RX8近幾個月銷量持續低迷,這反映出在RX5之外,榮威缺少一款更具競爭力的SUV產品。
圖片來源:上汽乘用車官網
MG品牌現階段銷量表現最好的依舊是SUV車型,小型SUV MG ZS迅速回溫,HS還有待提升。轎車領域MG6最有發展潛力,但4月份銷量僅有正常月份的三分之二。
今年以來,上汽乘用車在營銷上動用了不少創新舉措。比如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在疫情期間擔起了「主播」,在線與粉絲互動,收獲了不小的關注度。
除了管理層加入直播大軍外,品牌向上也是上汽乘用車今年的主旋律。前不久,上汽乘用車正式對外發布中高端新能源汽車R品牌以及新獅標。「雙標戰略」的發布,意味著上汽乘用車向年輕化和科技化方向進軍。
上汽榮威接下來的表現更多的取決於「雙標戰略」後的產品更新。
上汽通用五菱:低端車市場「王者」回歸
上汽通用五菱4月銷量為12萬台,同比增長13.5%,率先回歸正增長。其中,乘用車品牌寶駿基本回歸正常狀態,五菱在低端微面市場優勢顯著。
自去年開始,伴隨乘用車市場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寶駿旗下多個「爆款車型」失去了昔日「王者」之勢。此種情況下,上汽通用五菱適時推出了新寶駿。從目前上市的幾款車型來看,新寶駿很難延續此前寶駿「爆款車型」製造者的形象,但新寶駿在產品調性和售價上均有提升,長遠來看,非常符合消費升級的發展趨勢。
圖片來源:上汽通用五菱官網
五菱品牌在低端MPV和微面市場再度突顯強大競爭力。業內分析指出,疫情之後,伴隨經濟復甦,物流通暢,「發家致富」的好幫手「微面」市場也逐步恢復活力。五菱憑借多年來在微面市場上的口碑積累和強大的性價比優勢,理所當然地再度受到用戶青睞。
二季度「主抓」銷量
除了以上四大子公司外,上汽集團旗下包括上汽大通在內的其它商用車公司,4月銷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回暖。值得一提的是,上汽大通採用商乘並舉的發展策略,並依託C2B定製化營銷模式,4月取得了1.22萬台的銷量成績,同比微跌1.94%。
上汽集團4月銷量復甦,不僅預示著國內車市整體向好,也表明自第二季度起,上汽集團開始擼起袖子主抓銷量,以期彌補一季度丟失的市場份額。
進入5月份,上汽集團依託上海市政府牽頭舉辦的「五五購物節」,拿出數百台「五五折」新車回饋上海地區消費者。據上汽集團公布的數據,5月1-12日,上汽集團在「五五購車節」期間共收獲近萬個訂單;與1月上旬相比,上汽在上海地區的銷量增長超過90%。這一消息也意味著,上汽集團5月份將有望迎來正增長態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後」疫情時代來了 4月車市簡析 乘用車市場初現「V型」回升

5月11日,乘聯會發布了今年4月全國狹義乘用車產銷數據。
今年年初,由於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車市受到嚴峻沖擊,從乘聯會最新公布的全國狹義乘用車產銷數據來看,-4月,全國狹義乘用車市場累計零售444.5萬輛,累計同比下降32.7%,同比減少216萬輛,約佔去年零售總量10個百分點。
為何會出現「V」型反轉?
但隨著疫情環境以及各地抓緊復工的有效推動,4月各地經銷商基本恢復了正常狀態,再加之相關政策的良好引導,車市逐步回暖,今年4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達142.9萬輛,同比下降5.6%,雖不及往年數據,但同比增速拉升到近40個百分點,環比3月增長36.6%,銷量呈現谷底「V」型反轉,成為了今年走勢最強的月度。
對此,乘聯會方面認為,雖然4月國外疫情持續加劇的負面信息對國內消費信心恢復仍有影響,但疫情下出行的剛性需求對車市拉動效果較強,加之各地促消費政策的拉動,暫時彌補了疫情後購買力不足的影響。另外,近期的國際油價低迷也顛覆了消費者對油價上漲預期的認識,國內成品油價格處於低位也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成本,有利於促進車市消費。
至於4月車市為何出現V型反轉,小編看來,主要分為以下四點:
1.疫情防控取得突破性進展,各地復產復工響應積極。
2.疫情過後,未購車群體出於對出行安全的考慮,購車剛需逐步形成爆發態勢。
3.部分換購需求群體對疫情後的出行質量有更多關注,換車需求也加速釋放。
4.國家和部分地區各類促進消費政策出台落地,推動了前期觀望消費群體的購車需求。
新能源發展態勢欠佳 新勢力車企表現突出
根據乘聯會給處的數據來看,今年4月新能源乘用車的批發銷量為6.4萬輛,同比下降30.0%,環比3月增長14.8%。其中插電混動車型銷量為2.15萬輛,同比下降14%;純電動車型的批發銷量4.23萬輛,同比下降36%。雖然新能源銷量環比有所回暖,但依舊表現欠佳,同比下滑程度較大。
具體來看,4月新能源車型銷量中,自主品牌車型所佔比例為61.4%,而合資品牌僅為32.9%,可見在國內市場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更受消費者青睞。
再從車企來看,一汽-大眾、比亞迪這兩大廠商為4月的新能源車型銷量提供了有力支撐,其中一汽-大眾攜旗下大眾、奧迪、捷達三大品牌,共售出165714輛新車,其中不乏新能源車型,毫無疑問成為了行業的執牛耳者;而比亞迪4月共銷售新能源車型12995輛,占據了國內總銷量的1/6。
而像蔚來、理想等新勢力車企的表現也極為突出,成為了新能源市場中一股重要的力量。根據蔚來汽車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4月,蔚來共交付3155台,環比增長39%。其中,蔚來ES6的交付數達到了2907台,創歷史新高,佔4月總銷售量92%。另外同為新勢力的理想汽車,今年4月的銷量也超過了2600輛,作為一台定價在30萬元以上的高端車型,能取得月這個成績著實不易。
雙積分政策推動新能源發展
按照《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要求,此次工信部也將將企業遞交的2019年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執行情況年度報告進行了公示。從發布的企業平均油耗水平來看,2019年新能源積分和傳統燃油車油耗積分效果良好。2019年新能源積分優於目標值327萬分,傳統車油耗達到企業平均油耗目標值的99%,油耗指標總體好於目標1個百分點。
雖然新能源積分抵充燃油積分的效果在2019年仍不顯著,但通過新能源車促進燃油車油耗降低在2019年確實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2020年的新能源車會進一步大幅增長,雙積分政策對合資企業和自主品牌發展新能源車的壓力會轉化為發展新能源車的動力。
30萬補貼門檻設置是否合理?
在今年四月,四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宣布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並規定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這條政策的出台即刻在市場掀起了軒然大波,不少車企都作出了相應的調價政策,不過30萬元的補貼門檻是否設置的有些高呢?
實際上,設置30萬元的門檻是我國借鑒了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做法,要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的售價須在 30 萬元以下,這是避免了補貼資金大量流向奢侈消費、綜合考慮我國消費者購買力水平、產業發展等因素的一個良性發展政策。
設置補貼門檻是政策慣例,其效果首先是提升補貼效率,補貼主流產品,對豪華而高溢價的產品減少補貼。同時有利於新能源車的提升產品價格競爭力,實現與傳統車價格體系並軌,最終提升新能源車的對傳統燃油車的替代速度,加速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進程。
故此,乘聯會方面認為,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價格需在30萬元以下,這是很好的前瞻性政策,對於新能源車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這也使在2022年前每年200萬台的補貼上限能夠對主流產品有更大的財務支持。
5月車市展望
按照乘聯會的說法,5月的車市已經進入了「後疫情時代」,由於4月中旬後的車市銷量逐步穩定,因此月度銷量也將演變為正常的性季節波動狀態。
不過,由於疫情導致北京車展延期,往年大型的新車發布會也改為了地區性上市活動推廣,這也使得新車上市發布的節奏明顯慢於往年,另外,雖然海外疫情逐步穩定,但全球經濟短期內前景黯淡,加之進口零部件的供給狀態尚未改善,產銷恢復仍有一定的隱憂。
因此,在小編看來,五月的車市將趨於穩定態勢發展,若無重大突發情況,車市將不會再出現明顯的波動,同時,隨著產銷鏈及供應鏈的恢復,車市還將迎來一波小高峰。(後附乘聯會4月份綜合銷量排行榜Top10)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I. 從需求收入彈性的視角分析中國乘用車市場

本文從需求的收入彈性這一經濟學理論出發,構建了乘用車需求的收入彈性模型,分階段測算了2003-2019年間中國乘用車市場需求的收入彈性系數。發現隨收入提升、乘用車普及,中國乘用車市場需求的收入彈性逐步下降,收入對乘用車消費的促進作用在逐步減弱。但是,在2018-2019年乘用車銷售負增長的形勢下,總體收入水平對乘用車銷售的解釋能力被削弱,收入的結構性差異對乘用車消費的影響更大,為市場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論基礎。

引言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穩步提升的背景下,中國乘用車市場也歷經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長。乘用車消費需求與宏觀經濟、居民收入高度相關,經濟形勢變化會導致居民收入變化,進而帶來其消費預期和消費能力的變化,從而影響消費行為,包括乘用車消費。可見,宏觀經濟變動引發的消費者收入變動與乘用車消費之間存在關系,但關系如何,需要研究。

需求的收入彈性

消費品的消費量與居民收入之間的關系一般用需求的收入彈性來衡量。需求的收入彈性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消費某種商品或服務的數量隨其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用彈性系數來衡量。需求的收入彈性是在消費者偏好不變,所消費商品本身價格及相關商品價格不變的前提假設下,分析該種商品或服務需求量對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即在價格和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消費者收入變化而引起的需求變化。可用如下公式表達:

需求的收入彈性=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收入變動的百分比

總結

本文分階段測算了2003-2019年間中國乘用車市場需求的收入彈性系數,發現隨收入提升、乘用車普及,中國乘用車市場需求收入彈性呈現逐步下降的態勢,收入對乘用車消費的促進作用在逐步減弱。但是,在2018-2019年乘用車銷售負增長的形勢下,總體收入水平對乘用車銷售的解釋能力被削弱,收入的結構性差異對乘用車消費的影響更大。以上分析對解釋和預判乘用車市場表現、確定宏觀政策導向、引導汽車市場穩定有序發展都有良好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J. 4月汽車銷量

4月汽車銷量跌幅超四成。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汽車市場研究分會最新零售銷量數據統計,4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104.3萬輛,同比下降35.5%,其中,4月轎車銷量為52.7萬輛,同比下降32.0%;SUV銷量為45.9萬輛,同比下跌38.6%;MPV銷量為5.6萬輛,同比下跌39.2%。新能源車銷量為28.2萬輛,同比上升78.5%,但環比下降36.5%。

4月汽車銷量的形式分析

日前,4月份國內乘用車車企、車型銷量排名榜正式公布。整體來說,國內車企大多數都因為受到疫情停產停供影響,上月銷量同比下跌兩位數以上,甚至部分跌幅在四到五成。

車企銷量排名榜方面,一汽大眾的榜首位置,在上月被比亞迪取代。而各細分市場車型排名榜上,轎車市場仍然由軒逸占據榜首位置;SUV昔日霸主哈弗H6連續三個月無緣銷冠;MPV市場「常用將軍」五菱宏光也終於被別克GL8拉了下馬。

新能源車方面,宏光MINI依然坐上轎車銷冠寶座,但最大贏家卻是比亞迪,該品牌除了三款轎車分列月銷量2-4名外,更包攬了新能源SUV銷量榜前三位。

閱讀全文

與2014年4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綠化貸理財安全嗎 瀏覽:217
離婚後再供房貸款買房 瀏覽:805
今天千足金的價格 瀏覽:587
理財取款程序 瀏覽:183
信託百世物流 瀏覽:676
注冊公司融資性 瀏覽:997
浦發輕松理財金卡條件 瀏覽:881
科創基金發銷渠道 瀏覽:995
45鋼價格2016 瀏覽:720
新設融資 瀏覽:157
中原內配私募基金被騙 瀏覽:347
32美元等於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96
期貨實盤秀怎麼沒了 瀏覽:268
車貸款50000一年利息是多少 瀏覽:97
基金經理范冰個人介紹 瀏覽:141
價格1與財務間的關系 瀏覽:750
公積金貸款房產證辦理流程 瀏覽:6
360理財通 瀏覽:938
金融租賃與信託 瀏覽:395
在北京銀行貸款會下批款涵嗎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