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必和必拓上海

必和必拓上海

發布時間:2021-03-22 03:33:54

A. 力拓間諜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上海市國家安全局昨天稱,2009年以來,在中外進出口鐵礦石談判期間,胡士泰等人採取不正當手段,通過拉攏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刺探竊取了中國國家秘密,對中國國家經濟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損害。 自從中國鋼鐵業開始參與到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以來,談判從未被國內評價為成功。每一年談判的結果公布,都引來陣陣質疑。 「原來是中國鋼鐵企業出了內鬼,提供情報給競爭對手。」昨天山東張店鋼鐵廠一位內部人士這樣對CBN記者發出感慨。 這並不是力拓瓦解中國參加鐵礦石談判根基的唯一路徑,了解力拓在中國運作路徑的人士向CBN記者介紹,除了通過中國鋼廠竊取中國國家秘密外,力拓在中國的「耳目」非常之多。 「耳目」遍布 三大礦山公司中國區一位主管曾與CBN記者共進晚餐時透露,他們經常派遣一些員工到全國各地的鋼廠進行調查,了解鋼廠的生產需求情況。 「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通過種種途徑,對中國鋼廠的需求情況可以說是非常了解。」一位鋼鐵行業分析師告訴CBN記者。 從2003年起,力拓瓦解中國鋼鐵企業談判的基礎就逐漸建立起來。這一年,寶鋼集團開始參與到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中國因素就開始令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欣喜。他們知道中國是個潛在的巨大市場。 然而,一個不幸的消息是,中國作為全球鐵礦石巨大的買家,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沒有任何話語權。從2004年至2007年,鐵礦石長協價分別上漲了 18.6%、71.5%、19%和9.5%。同期中國鋼鐵產量也接連增長24.51%、30.94%、23.84%和15.17%。2008年開始,鐵礦石談判規則被「兩拓」破壞,「兩拓」通過「談判」從鋼鐵企業那裡「要挾」到了比淡水河谷更高的漲幅。 而自從1981年鐵礦石談判機制形成以來的28年時間里,2002年以前的時間都是平靜的,一年一度的談判價格都沒有大的波動。自從中國加入這個游戲規則,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就琢磨如何從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獲得更高的價格。 根據鐵礦石談判規則,談判格局是三對三,即供方——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對需方——寶鋼集團、新日鐵和歐洲鋼廠,決定下一財政年度鐵礦石價格(離岸價格),只要其中任何一家礦山與鋼廠達成鐵礦石買賣合同,談判即宣告結束,其他各家談判均要接受此結果。 由於中國鋼鐵企業過於分散,寶鋼集團每年參加談判,都會有一些鋼鐵企業私下與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進行接觸。 200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全球鋼鐵業對鐵礦石需求格局的改變,影響到了力拓公司的戰略。因為中國企業分散,力拓找到了瓦解中國這個看似龐大的陣營的突破口。 據CBN記者了解,除了通過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和公司派遣內部人員前往全部各地鋼廠調研外,力拓還從全國各大鋼廠和政府部門高薪「挖」來政府公關人員、中國鋼鐵專家、中國礦業專家等「人才」。 記者了解到,此前曾供職於五礦集團、萊鋼集團等公司一些人員目前就職於三大礦山公司之中,這些人對中國鋼鐵企業非常了解,且與相關鋼鐵公司和政府部門人員非常熟稔。 斷供和輿論推波助瀾 擁有一群對中國鋼鐵企業非常熟稔的「耳目」顯然不夠,力拓還需要藉助其他手段進行「推波助瀾」。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在此前協會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鐵礦石談判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談判的不僅僅是供需關系。 長期關注力拓以及鐵礦石談判的一位分析師告訴CBN記者,力拓藉助輿論壓力,通過斷供等途徑在中國鋼鐵市場上製造緊張氛圍。 從2006年開始,記者頻繁在外媒上看到關於澳大利亞礦山被洪水沖擊、港口受到影響、礦山被迫減產等消息。如2009年2月17日,力拓表示,暴雨和洪水正對西澳大利亞Pilbara地區鐵礦石運營造成嚴重的影響,迫使鐵礦關閉,鐵礦石列車停開,碼頭操作停頓。 這給原本供需平衡的鐵礦石市場增添一些緊張情緒。「通過製造緊張氛圍,可以拉動現貨價格上漲,而現貨價格上漲,又是長協價格上漲的借口。」上述分析師說。 類似的輿論氛圍多了,力拓又製造出更多的緊張氛圍——斷供。今年6月,就從中國鋼鐵企業內部傳來,力拓停止供應現貨。此時,現貨價格明顯比按照今年「首發價」執行的長協價要低。 這同樣發生在淡水河谷的身上。2006年5月16日,淡水河谷與德國鋼廠蒂森克虜伯公司達成上漲19%的「首發價」。一周以後,淡水河谷要求中國的鋼廠在5月31日之前接受「首發價」,否則將把原定銷往中國的鐵礦石轉賣至其他國家。這讓中方最後被迫接受了「首發價」。 從去年開始,因為「奇貨可居」,必和必拓提出了鐵礦石指數定價,即變相的現貨價。而力拓雖然沒有主動提出,但對必和必拓提出的要求給予了默認。今年6 月30,英國鋼鐵指數公司(The Steel Index)總裁史蒂文·蘭達(Steven Randall)在北京推銷其鐵礦石指數TSL。他對面坐著的是一群來自中國鋼鐵公司、鐵礦石貿易公司、礦山公司、期貨公司的代表。 執行指數定價,是力拓等礦山公司希望看見的。「三大礦山公司掌控著全球70%以上的海運貿易量,操縱BDI指數非常容易。」一位長期從事海運指數和鐵礦石指數交易的經紀人告訴CBN記者。 在需求低迷的情況下,為了擴大銷售面,從去年歲末開始,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開始在中國尋找更多的銷售對象。據國內媒體報道,去年年底,胡士泰就代表力拓與江西、河北、山西等中小鋼廠達成協議。這些鋼廠並不具備進口長協礦的資質。 一個確鑿的證據是,力拓鐵礦石執行官山姆·威爾士也公開透露,今年力拓在全球鐵礦石銷售中,現貨銷售已經躍升到總量的50%。而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思也公開表示,必和必拓上一季度在現貨市場銷售的鐵礦石占總量超過20%以上。 「在這些因素中,最核心的應是通過中國鋼鐵企業套取情報,得到了中國鋼鐵業的底牌,那麼還怎麼跟別人談判呢?」山東張店鋼鐵廠內部人士說

B. 中國大陸有哪些澳資企業

1、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必和必拓公司由兩家巨型礦業公司合並而成,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采礦業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於1885年,總部設在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Billiton)國際采礦業的先驅,曾經以不斷創新和集約式運營方式而聞名。2001年,兩家公司合並,組成BHP BILLITON礦業集團,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該公司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合作夥伴超過90個,員工約3.5萬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產品有煤、鐵礦砂、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鑽石等。2004/05財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80億澳元,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同年,公司成功收購西部礦業公司(WMC),奠定了其全球采礦業「龍頭」老大地位。公司市值現在已高達882.74億美元,雄踞澳大企業名單之首。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公司與中國關系源源流長,早在1891年就開始向中國出口鉛礦。目前,該公司在北京設有代表處,在上海等地設有工廠。在過去十年中,其在中國的勘探和開發的費用達到2千6百萬美元 2、力拓礦業公司(Rio Tinto)

力拓礦業公司成立於1873年的西班牙。Rio Tinto是西班牙文,意為黃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並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並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目前該公司總部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公司市值523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礦業集團,僅次於必和必拓公司。公司總資產按地區來劃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北美。 2004年公司總營業額140億澳元,營業收入來源情況按地區劃分:北美佔25%,歐洲佔22%,日本佔18%,澳新佔8%,其他亞洲國家為22%,其他地區5%;按產品劃分:煤炭和鐵礦石分別佔19%,鋁佔17%,銅16%,工業用原材料15%,黃金和鑽石各5%,其他4%。

該公司與中國的主要業務是雙向貿易。主要向中國出口鐵礦石、銅、氧化鋁、鎳、金、硼酸鹽、氧化鈦原料等。公司為世界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第一。公司現與中國達成8500萬噸的鐵礦石年銷售意向。該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香港設有代表處,在新疆、甘肅、雲南有勘探項目,主要是勘探銅、鎳等。 3、澳新銀行(ANZ Bank)

澳新銀行是全澳四大銀行之一,全球排名在前50位。銀行的歷史可追溯到150年以前,總部設在墨爾本,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立了第一家辦公室,當時叫做澳大利亞銀行(Bank of Australia)。

2004/05年度澳新銀行全年利潤達到30.2億澳元,與去年相比增長了7.2%,創歷史新高。銀行的大部分利潤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的業績表現一般。

澳新銀行在中國北京和上海都設有分行,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銀行之一。1986年澳新銀行就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1993年設立了上海分行,北京辦事處1997年升為分行。澳新銀行上海分行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核准,已於2002年獲得了新頒發的《中國人民共和國金融機構(外資)營業許可證》,為中國居民和中資企業提供全面外匯業務。同時受益於WTO條款的實施,澳新銀行上海分行的經營地域范圍將從原來的上海、江蘇和浙江擴展為上海、江蘇、浙江、深圳、大連和天津。截至目前為止,澳新銀行是唯一一家在中國可以提供商業銀行業務的大洋洲地區銀行。

最近,澳新銀行分別入股天津商業銀行和上海農村信用社,占股比例各為20%,標志著ANZ銀行與中國的財政金融合作的進一步深化。4、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

澳新銀行1858年成立於維多利亞州,最初名稱為National Bank of Australasia。公司的前期發展主要集中在維多利亞州和南澳。隨後業務逐漸擴展,從1918年至1955年,並購了數家銀行,如昆士蘭銀行、巴拉瑞特銀行等。但對公司發展最重要的一次兼並是在1981年,公司與悉尼商業銀行兼並,自此正式啟用國民銀行的名稱。經過數年發展,現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銀行,2004年度福布斯全球500強公司排行榜中排名第332位。目前該行擁有總資產3080億美元,是全球最盈利的30家銀行之一。

該行的主要市場在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愛爾蘭和亞洲,總部在墨爾本。公司全球客戶1080萬。2004/05年度公司凈利潤31.77億澳元。

05年12月,該行亞洲區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法奧?阿邁德先生率高級訪問團對我遼寧省進行了訪問,對大連市商業銀行的戰略投資機會進行了綜合評估,為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該項目正在洽談中。 5、COLES MYER公司

COLES MYER公司成立於1900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零售企業。公司總部在維州墨爾本市。目前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擁有1900多家零售店,同時也是澳最大的非政府僱傭單位,雇有職工16.5萬人。2004/05年度公司的營業收入達361.85億澳元。公司在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和紐西蘭等地的證券交易所均已上市。由於海外上市成本過高,而交易量又不大,所以公司決定自2006年2月6日退出所有海外證券市場,保護股東利益。

公司擁有全澳最大的連鎖百貨店網路,它在新州和首都領地的28個百貨店以Grace Bros品牌經營,在澳洲其他州的73個百貨店以Myer品牌經營。今年下半年,公司公布欲出售Myer,引起許多大公司的強烈興趣。現出售最終結果還未確定。

COLES MYER公司每年直接從中國進口2億澳元的商品,加上其他渠道從中國進口貨物總價超過5億澳元。該公司在中國上海設有采購中心(BUYING OFFICE),減少中間環節,以便更多更好地中國商品進入澳大利亞的超級市場。 6、澳訊公司(Telstra)

澳大利亞電訊公司(Telstra)是澳電訊業的「龍頭」,目前是澳大利亞聯邦擁有的唯一的國有企業,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901年。公司歷經變遷,於1995年正式啟用「Telstra」的名稱。澳訊公司名列《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是世界第13大電信公司,也是亞太地區最有實力的電信運營商之一。2004年,公司創下40億澳元凈利潤的新紀錄。

1997年,澳政府全面開放電訊市場,將澳訊公司33.3%的股權以股票形式在澳、新證券交易所上市出售,所獲得的收入被用於實施「全國聯網計劃」,由此稱為「T1計劃」。1999年,澳政府再次將澳訊16.6%的股權售出,僅保持公司50.1%的絕對控股地位。澳政府將所獲得的收入用於環保和電訊發展項目,此為「T2計劃」。如今,澳政府考慮全部出售澳訊的作法被稱為「T3計劃」。根據該計劃,澳聯邦將在2006年將其持有的50.1%的股份全部出售,完成澳訊公司的私有化。

澳訊公司一貫非常重視與中國的合作。早在1988年,公司就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簽訂空間技術的商業協定。1995年,公司在北京設立代表辦事處。公司北京辦事處一直與北京奧組委保持密切合作,在2003年被指定為北京奧組委電信顧問。公司高層對與北京奧運的合作充滿信心。 7、博思格鋼鐵鋼鐵公司(Bluescope Steel)

Bluescope Steel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最大的鋼鐵集團公司。該公司前身為BHP Steel,2001年3月從BHP中拆分出來並於2002年7月在澳證交所獨立上市,是澳股市前50強公司。2003年11月,公司正式啟用 Bluescope Steel這個名字。

該公司供應的鋼鐵板材在澳新市場佔有極大的份額。它的主要客戶集中在建築、汽車、包裝及其它一般製造業領域。公司在澳大利亞坎布拉港(Port Kembla)的生產基地是澳大利亞最大同時也是世界生產成本最低的熱軋鋼卷生產基地之一。公司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設有軋鋼、金屬鍍面鋼板、彩塗鋼板生產線。

Bluescope Steel在中國蘇州工業園區投資近2.8億澳元,正在建設一條金屬鍍面和彩塗鋼板生產線,預計2006年竣工。其年產能力為25萬噸鍍面產品和15萬噸彩塗產品。另外,公司在中國還擁有七個世界級的提供建築解決方案的生產基地,53個銷售、市場推廣辦公室,員工總人數達到1500人。

C. 能不能不在淡水河谷集團;必和必拓集團,力拓集團與FMG集團.買鐵礦石

中國去年鋼產量6.2億頓,佔世界鋼出口44%,進口鐵礦石.4億噸,自產鐵礦石1.8億噸。
我國鐵礦石的供應主要來自兩個國家四大供應商,分別為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團;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集團,力拓集團與FMG集團.這四個礦業集團佔全球鐵礦石供應的75%左右,所以沒有辦法,必須從他們那裡購買,因為現貨價格較高,所以一般購買協議礦,因此要進行鐵礦石談判。其他國家的礦業公司也有生產,但都形成不了大的規模,難以形成議價能力或行業的話語權。

鐵礦石對比:其中巴西的鐵礦石(主要為揚迪礦粉)含鐵量較高,但價格也很高;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礦粉含鐵量較巴西的揚迪礦粉低,但價格相對便宜.
綜合對比:從巴西的桑托斯港到中國上海航程為11840海里,運費為每噸83美元;澳大利亞的墨爾本港到中國上海航程為4460海里,運費為每噸36美元.由於巴西的鐵礦石價格較高而且運費很貴(巴西的鐵礦石價格出礦價比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運到中國的價格還貴),所以我國的鋼鐵廠商主要從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集團,力拓集團手中購買鐵礦石.
而FMG集團是澳洲新興鐵礦石巨頭,2009年才開始向中國售礦,而且裡面有中國投資。
我國每年購買的鐵礦石佔世界當年鐵礦石總產量的39%左右,所以鐵礦石的價格對我國來說事關重大.為此,我國加入了一年一度的鐵礦石價格談判當中(鋼鐵生產廠商如中國寶鋼,日本新日鐵,德國蒂森克虜伯與鐵礦石供應商力拓集團,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團與必和必拓集團進行每年一次的一對一談判,以保證自己國家的利益)

希望對樓主有用。

D. 三大鐵礦石巨頭是誰

澳大利亞力拓、必和必拓和巴西淡水河谷集團
力拓(Rio Tinto):世界第三大礦業公司,最早成立於1873年。在全球擁有60多家子公司。2003-2004財年,總收入156.95億澳元,總市值698.3億澳元,僱傭員工3.5萬人。中國在澳最大投資項目恰那鐵礦就是與該公司在西澳的子公司哈默斯利鐵礦公司的合作成果。該公司向中國出口鐵礦砂、銅、鋁礬土、氧化鋁、鋁等礦產品。董事會主席保羅·斯金納(Paul Skinner),首席執行官利·克利福德(Leigh Clifford)。地址:Level 33, 55 Collins Street, Melbourne, Victoria 3000。
力拓集團(Rio Tinto Group,NYSE:RTP)是一間跨國性礦產及資源集團,成立於1873年。2006年稅前盈利大約為102億美元,生意額則達254億美元。
最近它同意收購加拿大鋁業公司(Alcan),作價381億美元,相當於每股101美元,讓它成為世界最大的鋁業公司。加拿大鋁業公司的董事局基本上同意,但仍需股東及監管機構的同意。力拓集團行政總裁伊凡斯(Dick Evans)會帶領新部門-「力拓-加鋁」。2007年8月27日,美國反壟斷當局同意他們收購加拿大鋁業(Alcan)。新公司的總部將設立於蒙特利爾。
RioTinto是西班牙文,意為黃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並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並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企業標識目前該公司總部在英國,澳大利亞總部設於墨爾本,名列2003至2004年澳大利亞十大企業第9位。2004年,力拓礦業將部分非核心資產剝離出公司主體,最終實現純利潤增長86%,實現銷售額28億美元。在力拓公司業務中,澳大利亞業務佔45%,北美業務佔40%,南美佔5%,該公司的銷售收入來源情況為:北美佔28%,歐洲佔23%,日本佔22%,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佔4%,中國佔5%,其他亞洲國家為14%。
力拓礦業集團(RioTinto)總部設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該公司控股的哈默斯利鐵礦有限公司是澳大利亞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公司,在西澳皮爾巴拉地區有五座生產礦山(即湯姆普賴斯鐵礦、帕拉布杜鐵礦、恰那鐵礦、馬蘭杜鐵礦和布諾克曼第二礦區),探明儲量約為21億噸,公司鐵礦年生產能力為5500萬噸。預計在建揚迪采礦工程完工後,該公司鐵礦年生產能力將達到6500萬噸以上。
力拓礦業集團旗下的羅布河公司、加拿大IOC公司都是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商。力拓礦業公司還涉及銅、鋁、能源、鑽石、黃金、工業礦物等業務。
2009年6月5日力拓宣布取消與中國鋁業集團195億美元的協議。
按規定賠償力拓將賠償中鋁集團1.95億美元違約金;也標志著中國最大的海外投資計劃的流產 。
必和必拓公司目錄[隱藏]

概述
產業介紹石油

基本金屬
碳鋼材料
鑽石和特殊產品
動力煤
必和必拓與中國
近況: 概述
產業介紹 石油

基本金屬
碳鋼材料
鑽石和特殊產品
動力煤
必和必拓與中國
近況:

[編輯本段]概述
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Ltd. - Broken Hill Proprietary Billiton Ltd.):以經營石油和礦產為主的著名跨國公司。BHP於1885年在墨爾本成立。Billiton於1860年成立。2001年6月,兩公司合並。2003-2004財年,總收入340.87億澳元,總市值1363.5億澳元,僱傭員工3.5萬人,成為全球第二大礦業集團公司。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目前,公司是全球第三大鐵礦供應商。該公司與中國已有百餘年的業務關系,包括礦產品和鋼材進出口,礦物和海陸石油勘探等。董事會主席唐·阿格斯(Don Argus), 首席執行官查爾斯·古德伊爾(Charles Goodyear)。地址:180 Lonsdale Street, Melbourne, Victoria 3000。
[編輯本段]產業介紹
BHP公司的礦山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巴拉地區,分別是紐曼、揚迪和戈德沃斯。這三個礦區的總探明儲量約為29億噸,目前鐵礦石的年產量為1億噸。在亞里南部,還有未開發的C采區,保有儲量45億噸。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零二。

石油
必和必拓是著名的石油天然氣勘探和生產商,其主要生產基地位於澳大利亞、英國、墨西哥灣(美國)、阿爾及利亞和巴基斯坦。必和必拓公司高質量、高利潤的資產具有強大的增長潛力,並能提供豐厚的資本回報。石油和天然氣業務為必和必拓提供了產品多樣性,並使其在這一具有強大發展動力的行業佔有一席之地。



必和必拓活躍在原鋁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鋁礬土開采、氧化鋁精煉和金屬鋁冶煉。必和必拓公司是世界上氧化鋁和金屬鋁的主要供應商,主要資產位於澳大利亞、巴西、莫三比克、南非和蘇利南。

基本金屬
必和必拓是世界前三大銅生產商和世界前五大銀、鉛、鋅生產商之一。必和必拓公司向歐洲、亞洲和南美洲治煉廠提供高質量的金屬精礦,並向黃銅和銅線生產商提供高質量的陰極銅板。擁有大規模、低成本的優良資產,極具發展潛力。

碳鋼材料

必和必拓向全球鋼鐵製造業提供主要原材料(鐵礦、煉焦煤和錳礦)和服務。必和必拓公司是世界第一大煉焦煤和錳礦海運供應商,世界第三大鐵礦供應商。集團擁有眾多開采年限長的"優勢資源",為全球市場尤其是發展迅速的亞太市場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產品。

鑽石和特殊產品

必和必拓生產鑽石、鈦礦、金紅廠和鋯石。必和必拓公司的Ekati鑽石礦是世界最大的高質量鑽石生產商。鑽石和特殊產品部還擁有北美金屬分銷業務以及礦產勘探和技術資產。

動力煤
必和必拓是世界最大的燃燒生產商和出口經銷商之一。必和必拓公司向電力行業的客戶提供高競爭力的動力解決方案。業務結構包括世界先進的資產組合,具有獨特的多資源生產能力,可為歐洲、亞洲和美國這些主要電力市場提供服務。大規模、低成本的礦山生產、良好的基礎設施以及全球物流配送能力進一步增強了必和必拓公司的競爭力,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平台。
必和必拓是西方國家中第四大鎳生產商和第二大鉻鐵合金生產商。必和必拓公司向不銹鋼行業-必和必拓公司的主要客戶,提供鎳和鉻鐵合金。集團同樣向特種合金、化工、耐火材料行業提供鎳、鉻鐵合金、鉻礦和鈷。
必和必拓經營模式的中心原則是提供優質多樣的資產組合,以確保比傳統資源循環更平穩的現金流轉和更高的生產能力來驅動增長。2004年,公司的營業額達249億美元,息稅前收益(EBIT)55億美元,息稅後可營運現金額52億美元。截至2004年8月26日,公司的市值資本已達583億美元。
[編輯本段]必和必拓與中國
BHP與中國的關系始於1888年,源於當時公司一位董事的來訪。據記載,雙方首筆業務交易發生於1891年,當時BHP向中國福州出口鉛。雙方的貿易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但隨著BHP銀、鉛和鋅資源的日益匱乏,公司繼而轉向鋼鐵業務,雙方貿易也逐漸減少。
BHP總經理 Essington Lewis先生於1934年訪問中國。
20世紀60年代,隨著澳大利亞鋼鐵半成品的出口,貿易量又開始有所增加。70年代,BHP開始向中國出口鐵礦石,並繼續出售鋼材。在此期間,公司同時從中國進口氟石、煅燒礬土和燧土。
1979年,BHP是簽署《生產分配合約》以開發中國南海石油的首批國外聯盟成員之一。為支持這一行動,BHP於1983年在廣州成立了BHP石油辦事處。
BHP公司北京辦事處於1984年設立。
1985年,BHP開始研究在中國合資探礦的機會。1993年,成立了中國首家中外合資采礦企業--康滇合資公司,在四川省進行鉛和鋅的勘探。
BHP的某些服務性公司同樣在中國開展業務活動。BHP工程公司對1989年成立的福建省順昌水泥廠進行了設計,並對其建造和試運轉提出建議。作為其合約的一部分,BHP工程公司在澳大利亞對40名中國工程師和操作專家進行了培訓。1992-93年間,BHP運輸部在江蘇省為客戶監管了8艘自卸載駁船的設計、建造和交接。
1994年,BHP在中國進行了首次製造業投資,當時該公司獲得了在上海和廣州開展彩塗板加工成形業務的許可。這兩家工廠均於1995年投產。2001年BHP和比利頓公司合並後,這兩家工廠仍由必和必拓運營,直至2002年BHP鋼鐵公司從必和必拓分離出去。
至1997年為止,BHP向中國出售的產品包括鐵礦石、銅精礦、錳礦石、煤、石油和鋼鐵產品。1997年下半年在上海成立了礦產市場辦事處,同時在北京的中國總部擴大至約50名員工。
20世紀90年代,BHP涉足在中國的幾個省份開采基本金屬業務,最終成立了5家合資開采公司。
必和必拓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礦產品供應商之一。如今中國是必和必拓鐵礦石和氧化鋁的重要市場,占我們約20%的氧化鋁銷售,約40%的鐵礦石銷售。其它一些重要的產品還包括銅、鎳、鉻、煉焦煤和錳。
2005年財年(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必和必拓向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總額為40億美元,同比增長64%,占公司全球息稅前利潤(EBIT)的13%。
2004年3月,必和必拓宣布其與中國的四家優秀鋼鐵廠成立威拉拉(Wheelarra)合資公司的意向。該合資公司可保證每年向這些工廠銷售約1,200萬噸的鐵礦石。它將成為迄今為止必和必拓與中國鋼鐵廠簽定的最大的商業合約,在今後25年裡其鐵礦石銷售總額將達到90億美元。該合資公司協議已獲得中央政府的批准。
目前必和必拓在中國的員工數約為75人,其中大部分是位於上海的中國總部的員工。這些員工中約90%為中國公民。
必和必拓是西北大陸架合資公司的參與者,該公司已簽署廣東液化天然氣終端和天然氣管道項目一期液化天然氣供應的《銷售采購協議》。2003年5月,必和必拓及其餘西北大陸架合資公司的參與者簽署了一份《權益合約》,以中國國家海洋石油總公司(CNOOC)為實體,並由CNOOC參與西北大陸架項目投資。CNOOC將購買西北大陸架項目下正在建立的一個新合資公司25%的權益,以向廣東液化天然氣項目輸送液化天然氣。
必和必拓近期已簽署了一份《生產分配合約》,以在中國西北部勘探和開發煤層氣資源。除此之外,在多個領域的市場開發方面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機會。
2005年,必和必拓作為全球最大的多元化資源公司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及殘奧會多元化礦物及獎牌贊助商。同時進一步在中國支持一系列社區公益、教育和可持續發展項目。
■2006年1月11日,北京奧組委和必和必拓面向世界公開徵集北京奧運會獎牌設計方案。
■2007年3月27日北京奧運會倒計時500天之際,北京奧組委和必和必拓在首都博物館隆重發布北京2008年奧運會「金鑲玉」獎牌設計。
■2007年11月14日,殘奧會獎牌設計發布,設計創意、造型與奧運會獎牌一脈相承。必和必拓奧運項目中國區總監白凱睿女士榮幸地與北京奧組委官員一起為殘奧會獎牌揭幕。
■2008年1月15日,在「必和必拓北京2008年奧運會及殘奧會獎牌製作專用金屬交接儀式」上,必和必拓將製作奧運會及殘奧會獎牌所需原材料正式提交給了北京奧組委(BOCOG)。此次交接儀式在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上海造幣廠舉行。
[編輯本段]近況:

必和必拓(BHP Billiton)董事長安德(Don Argus)嘗試打電話給力拓(Rio Tinto)董事長保羅•斯金納(Paul Skinner),通知對方:必和必拓將放棄對力拓620億美元的敵意收購,但最終只是留了個語音信息。即便斯金納接到電話,他對這條消息也不會感到意外。近幾個月來,隨著股市和大宗商品需求接連崩盤,信貸枯竭,這宗采礦業最大的收購案早已岌岌可危。一年前,在大宗商品超級周期的黎明時分,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思(Marius Kloppers)果敢地勾勒出這宗交易。而今,該公司的董事會顯然嚇壞了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目錄[隱藏]

簡介
發展簡史
產品與服務
管理團隊

[編輯本段]簡介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 VALE,簡稱淡水河谷
巴西鐵礦砂資源極為豐富,佔全球總儲量6.5%,為世界富鐵礦第一生產大國。
[編輯本段]發展簡史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是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也是美洲大陸最大的采礦業公司,被譽為巴西「皇冠上的寶石」和「亞馬遜地區的引擎」。公司成立於1942年6月1日,除經營鐵礦砂外,還經營錳礦砂、鋁礦、金礦等礦產品及紙漿、港口、鐵路和能源。該公司於1997年5月7日開始推行私有化並大舉兼並鐵礦砂企業。2000年初,淡水河谷不僅收購了SOCOIMEX公司,還收購了薩米特里礦業的全部股份。
[編輯本段]產品與服務

現在,淡水河谷鐵礦石產量占巴西全國總產量的80%。其鐵礦資源集中在「鐵四角」地區和巴西北部的巴拉州,擁有挺博佩貝鐵礦、卡潘尼馬鐵礦、卡拉加斯鐵礦等,保有鐵礦儲量約40億噸,其主要礦產可維持開采近400年。 淡水河谷公司礦產開采開發規劃是著眼全球,
其中包括:在委內瑞拉開採煤、鋁礬土、銅、鐵和鑽石;在秘魯開采鋁和銅;在智利開采鋁
和銅;阿根廷開采鉀、鋁和銅;在加彭開采錳;在莫三比克開採煤、鋁和銅;在安哥拉開采
鑽石、鋁、銅、鉀和鐵;在巴西開采鋁、銅、鎳、白金族礦;錳、鑽石、高嶺土和鋁礬土;
在蒙古開采鋁、銅和煤;在中國開採煤、銅、鋁和鋁礬土。
淡水河谷公司 2006 年毛收入達到 204 億美元,同比增長 52%。純利潤達到 65 億美元,
同比增長52%。 該公司2006年度礦產品產量創歷史紀錄其中鐵礦石和球團礦達到2.76億噸,
氧化鋁 320萬噸,原鋁 48.5 萬噸,銅16.9 萬噸,鉀 73.3 萬噸,高嶺土 130 萬噸。業務經營
額在世界各國家和地區所佔比重:歐洲 29.0%,巴西 27.5%,中國 12.4%,日本 8.9%,美國
4.4%,亞洲其他國家 4.8%,世界其他國家 13.0%。
[編輯本段]管理團隊

淡水河谷公司在世界設有 5 個辦事處,其中 1994 年在中國設立了辦事處;在 15 個國家
地區有業務經營和礦產開采活動;在中國進行了投資項目;在 2 個國家正在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

E. 世界三大鐵礦巨頭

我國的鐵礦石的供應主要來自兩個國家四大供應商,分別為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團;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集團,力拓集團與FMG集團.
鐵礦石對比:其中巴西的鐵礦石(主要為揚迪礦粉)含鐵量較高,價格也很高;澳大利亞的皮爾巴拉礦粉含鐵量較巴西的揚迪礦粉低,但價格相對便宜.
綜合對比:從巴西的桑托斯港到中國上海航程為11840海里,運費為每噸83美元;澳大利亞的墨爾本港到中國上海航程為4460海里,運費為每噸36美元.由於巴西的鐵礦石價格較高而且運費很貴(巴西的鐵礦石價格出礦價比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運到中國的價格還貴),所以我國的鋼鐵廠商主要從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集團,力拓集團與FMG集團手中購買鐵礦石.
我國每年購買的鐵礦石佔世界當年鐵礦石總產量的39%左右,所以鐵礦石的價格對我國來說事關重大.為此,我國加入了一年一度的鐵礦石價格談判當中(鋼鐵生產廠商如中國寶鋼,日本新日鐵,德國蒂森克虜伯與鐵礦石供應商力拓集團,巴西的淡水河谷集團與必和必拓集團進行每年一次的一對一談判,以保證自己國家的利益)所以各個國家鐵礦石的區別與談判影響不大.好一點的在巴西和智利,其餘國家的鐵礦石質量都差不多

F. 必和必拓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黃浦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必和必拓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黃浦分公司成立於2014年06月1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商務信息咨詢(除經紀)等。
法定代表人:王躍奎
成立時間:2014-06-18
工商注冊號:310000500547980
企業類型:分公司
公司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湖濱路222號1210-1223室

G. 急!!!誰知道必和必拓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郵箱地址和電話

去探索之子網站看看 電話名錄 郵件名錄 很全的

閱讀全文

與必和必拓上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
通達信資金分時凈買入指標 瀏覽:277
北川幣理財 瀏覽:319
df融資 瀏覽:462
手機版東方財富怎麼看北向資金 瀏覽:26
一元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584
股票什麼書好 瀏覽:722
eg1906合約最後交易日 瀏覽:401
ST岩石有投資價值嗎 瀏覽:651
徵信信用貸款逾期13次 瀏覽:755
建行個人理財產品 瀏覽:85
中航機電股票代碼 瀏覽:804
熱軋卷板期貨行情1910 瀏覽:902
期貨研投公眾號有哪些 瀏覽: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