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家都說海上風電潛力很大,為什麼
一個是陸上的好資源開發的差不多了。另一個是海上風電不佔地、風速高、沙塵少、電量大、內使容用壽命長等,發電效益更高。而且,我國海上風電資源豐富,又緊鄰經濟發達的東南部地區,消納能力更高,不存在發不出去的問題。比如華銳風電參見的上海東海大橋風電場項目,位於上海,全額消納。另外,代表著更高技術水品和發電效益的海上風電,也是世界風電開發的未來趨勢。
B. 上海電氣海上風電工作在總部好還是在現場好
上海電氣海上風電工作在總部好還是在現場好?還是在現場好
C. 海上風力發電每分鍾發多少電
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量是由機組的大小和風速決定的。在額定風速下,每分鍾的發電量為機組機組型號除以60。
風力發電機組發電是按:有效風速功率輸出來結算。
海上機組一般都是大機組,
例如上海西大橋海上風電用的是3MW機組。
機組的大小是根據每小時最大發電量來算的,例如3MW的機組意思每小時發電3000KW(1MW=10000000W)。按通俗的說法就是每小時最大能發3000度電。
1小時=60分鍾,也就是1分鍾能發50度電。
D. 國內哪些公司是做海上風電
據我所知,上海電 氣總公 司 旗下的 上海風電
子公 司,就在洋山港 一帶有項目的,在新++疆那邊也有在做的
E. 海上風電和陸上風電的區別有哪些
1、具體的區別如下所示:
F. 中國第一個海上風電什麼時候建的
2010年7月6日我國第一個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
G. 中國目前的海上風電場有哪些包括建成的和在建的。。 謝謝
中國第一座海上風電基礎是由中海油與哈爾濱工程大學所建的渤海海上示範站
第一座真正的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站
現在正在籌建的有:
廣東南澳 20MW
上海 600MM
浙江岱山 200MW
江蘇如東 200MW
江蘇東台 200MW
河北黃驊 200MW
我知道的好像也就這么多,其他的好像山東威海也在准備建...
H. 中國海上風電的分布主要在什麼地方
江蘇如東150MW海上風電場示範工程於2012年9月22日全部機組並網發電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BTM數據顯示,2014-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裝機將新增26117MW;到2018年底,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有望達到32948MW,佔到全球風電裝機規模的6%。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先天條件優越,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常規能源缺乏、環境保護要求高、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建設條件好、工業基礎雄厚,已具備開發建設海上風電的良好條件,隨著國家的重視和產業自身的逐步成熟,中國海上風電將健康、規模化發展,並逐步展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12月2日,在中歐海上風電海上風電工程及裝備製造技術論壇上,水規總院 謝宏文處長對中國海上風電發展規劃進展及海上風電發展面臨挑戰等問題做了介紹,北極星電力網編輯整理講話主要內容分享給風電行業人士供參考。
一 海上風電發展現狀
1、風能資源儲量及分布基本摸清。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冬、春季受北方冷空氣影響,夏、秋季受熱帶氣旋影響,海上風能資源較為豐富。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為2億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5億千瓦;另外,還有部分潮間帶及潮下帶灘塗資源,深海風能資源也較為豐富。
2、海上風電建設已起步。從2007年中海油渤海鑽井平台1.5mw實驗機組開始,目前我國海上風電場已投產約38.9萬千瓦,次於英國、丹麥、比利時和德國,位居世界第五位。其中主要包括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示範項目102mw、江蘇如東32.5mw潮間帶試驗風電場和江蘇如東200mw潮間帶示範風電場。
3、海上風電機組研發能力明顯增強。目前國內已經可以生產製造5mw和6mw等大容量風電機組,金風、明陽、華銳、上海電氣、海裝、三一電氣、聯合動力、湘電、遠景能源等企業已均有海上風電安裝業績。
4、專業隊伍逐步形成。在施工方面,中交第三航務局、南通海洋水建、龍源和振華港機聯合等承擔了海上風電的施工工作;中交第一、二、四航務局等具有以主要設備參與海上風電施工的經驗;中海洋石油、江蘇電建、天津港航、上海電建、上海港務、水電八局、中鐵大橋、三一、葛洲壩、道達重工等單位在海洋施工、大型海上施工設備研製和海上施工技術研究做了大量技術積累。
在勘測設計方面,華東院、中南院、西北院、上海院和廣東院,從規劃到前期、施工,配備了專業隊伍,加強科技投入研究,參與了標准技術制定,具備了海上風電專業勘測設計能力。
在開發建設方面,五大電力企業和中廣核、國華、三峽、河北建設、魯能、粵電等能源投資企業,在國內已經或正在開發建設一些海上風電項目,並積極推進一批大型海上風電項目預可研、可研階段的前期工作
5、海上風電標准體系初步建立
國家能源局已《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實施細則》 。也有關於海上風電的13項技術標准,涵蓋海上風電規劃、預可研、可研、風能資源測量及海洋水文觀測、地質勘察、施工組織設計、鋼結構防腐、概算定額、概算編制規定、變流器等。
6、海上風電臨時電價發布
今年6月,發改委發布了《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了海上風電臨時電價,有利於投資方評估項目風險,從實質上推進海上風電開發建設。
二 規劃工作進展
2009年1月啟動海上風電規劃工作。上海、江蘇、山東、河北、廣東、遼寧(大連)海上風電規劃已獲得國家批復;海南省海上風電規劃為報批階段;福建、浙江省海上風電規劃已完成審查正在完善;廣西規劃正在編制中。
截至2013年底,獲得國家或省能源主管部門同意推進前期工作的項目共計17個,主要分布在江蘇、河北、福建、廣東、海南、上海、浙江等地區,總裝機容量為410萬千瓦。此外,全國約有1100多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正在開展可研、可研階段前期工作,其中超過7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項目預可研報告編制完成。規劃中建設重點布局地區主要是江蘇南通、鹽城南北部、連雲港;山東萊州灣、渤中、長島、半島北海和半島南海;廣東粵東、粵西、珠三角;上海東海大橋、南匯、奉賢;河北唐山、滄州;浙江杭州灣、舟山東部、象山、台州、溫州;遼寧瓦房店、花園口、庄河等海域。
I. 海上風電分布
已建成的有上海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江蘇如東潮間帶試驗風電場,有上海3.6MW、5MW,福建5MW試驗海上風機。
規劃場地有沿海的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地。
台灣也在規劃之中。
J. 海上風電和陸上風電的區別
陸上風機很多人都見過了,高七八十米的三葉風機,一排一排的在轉。但海上風機大家就不常見了。
與陸地風電相比,海上及潮間帶風電機組所處的環境與陸地條件截然不同,海上風電技術遠比陸地風電復雜,在設計和建設海上風場過程中,我們將不得不考慮海上惡劣自然條件和環境條件帶給我們的影響。如鹽霧腐蝕、海浪載荷、海冰沖撞、台風破壞等制約因素。
海上風電建設不同於其他項目建設,牽扯到海域功能的區分,航道,電纜的鋪設,海上風機的設計、施工和安裝,並網,環保,甚至國防安全等一系列問題。
而相對於陸上風電,海上風電由於遠離海岸,風電機組在惡劣的海洋環境影響下,螺栓等易損件失效加快,機械和電氣系統故障率大幅上升,導致檢修維護的頻次加快,同時運行與維護需要特殊的設備和運輸工具,導致鋒利及的維護支出大大增加。
那麼既然海上風電的各種條件不如陸上,那為什麼還要開發海上風電呢?
具體來說,海上風電相比陸上的優勢還是明顯的:
1. 海上的風平穩
風機運行是否良好,最關鍵就是看風的大小了,海上的風普遍比陸上大。陸上的地形高低起伏,對地面的風速有很大的減緩作用,所以陸上風機都樹立得高高的,以便利用高空比較大的風,但由於地形問題,陸上各個高度的風速相差很大,這就導致風切變大(垂直方向的風速變化),使得風輪上下受力不均衡導致傳動系統容易損壞。而海上就沒有這個問題,海平面一般都很平,風基本沒阻力,平均風速高,並且風切變也小於陸上,再加上海上的風向改變頻率也較陸上低,因而海上的風能很平穩。
2. 風機利用率更高
風機的發電功率與風速的三次方成正比,海上的風速比陸上高20%左右,因而同等發電容量下海上風機的年發電量能比陸上高70%。如果陸上風機的年發電利用小時數是2000小時,那海上風機就能達到3000多小時。
3. 單機裝機容量更大
風機的單機發電容量越大,同一塊地方的掃風面積和利用風的能量越多,也就是資源更充分利用。而單機容量越大,發電機就越大,葉片也就越長。陸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運輸問題,長近上百米的葉片(拆成兩段也有幾十米)在陸上是很難運輸的,而在海上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直接用船拉過去就好。例如世優電氣參與的陸上風機風機項目最大也就2.5MW,而參與的湘電平海灣海上風機直接就是5MW起步。在中國市場,一部5MW的風力發電機可以不消耗任何能量僅從空氣中獲取超過4億人民幣的電能。
4. 不佔地、不擾民
陸上土地資源的稀缺性,耕地紅線不能動,林地不能建等等。隨著陸上風電的發展陸上風資源好的地方越來越少,而且風機噪音對居民和動物的影響也比較大,有研究機構專門研究過風機對野鴨會造成影響;然而海上建設風場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並且我國是個海洋大國,海岸線長度超過1.8萬公里,居世界第四位。
5. 距離用電負荷近
我國遼闊的大西北建設了大量的風電場,這些風場無疑都得通過特高壓、超高壓線路輸送到東南沿海的用電負荷中心,距離超過兩三千米。而海上風場基本都建設在沿海一兩百公里處,距離負荷中心較近,並且常年有風,所以很適合電負荷中心的需求。
基於以上優勢,建設海上風場是發展趨勢。雖然海上風電正在起步階段尤其是我國,但總體來說各國都在向海上風電發展,未來的全球能源供應體系中,海上風電會比陸上風電前景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