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五國電子有限公司

上海五國電子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4-22 01:51:00

⑴ 上合組織有哪些參加

上海合作組織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SCO) 的前身是由中國 、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 組成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 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15日,6國元首舉行了首次會晤,並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面積近3018.9萬平方公里,約占歐亞大陸面積的五分之三;人口約15億,約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語言為漢語和俄語。
2001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在阿拉木圖舉行首次會晤,宣布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2002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聖彼得堡舉行第二次峰會,6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憲章對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原則、組織結構、運作形式、合作方向及對外交往等原則作了明確闡述,標志著該組織從國際法意義上得以真正建立。2003年5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莫斯科舉行第三次峰會,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時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德廣被任命為該組織首任秘書長。2004年1月,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在北京正式成立。
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在中國境內宣布成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根據《上海合作組織憲章》和《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發展成員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環保及其他領域的有效合作;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上海合作組織對內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文明多樣性、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對外奉行不結盟、不針對其他國家和地區,以及開放等原則。
上海合作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是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元首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就組織內所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和指示。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例會,重點研究組織框架內多邊合作的戰略與優先方向,解決經濟合作等領域的原則和迫切問題,並批准組織年度預算。除元首和政府首腦理事會外,上海合作組織還設有外長理事會、國家協調員理事會及總檢察長、國防、經貿、交通、文化、救災等部門領導人會議。上海合作組織有兩個常設機構,分別是設在北京的秘書處和設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乾的地區反恐機構。秘書長由各成員國按國名的俄文字母順序輪流擔任,其人選的遴選非常嚴格,要求有15年以上外交工作經歷,精通俄文,由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商討推薦後,由元首理事會討論批准任命,任期三年,不得連任。上海合作組織每年舉行一次成員國元首正式會晤,定期舉行政府首腦會晤,輪流在各成員國舉行。

從2004年開始,上海合作組織啟動了觀察員機制。同年6月在塔什干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第四次峰會上,蒙古國獲得觀察員地位。2005年7月,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第五次峰會決定給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觀察員地位。
上海合作組織自成立之日起,成員國在安全、經貿、文化、軍事、司法等各領域各層次的合作相繼展開,並不斷得到加強。2001年成立時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 。「9·11」事件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加強了以打擊本地區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三股勢力」為中心的反恐合作。2004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在塔什干正式掛牌運作。2007年6月,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於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協定》。在經貿合作方面,已經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和落實該綱要的措施計劃,成立了質檢、海關、電子商務、投資促進、交通運輸、能源、電信7個專業工作組,負責研究和協調相關領域合作。

上海合作組織會徽呈圓形,主體是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六個成員國的版圖、左右環抱的橄欖枝和兩條飄帶,象徵成員國為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所起的積極推動作用,並寓意上海合作組織廣闊的合作領域和巨大的發展前景。會徽上部和下部分別用中文、俄文標注「上海合作組織」字樣。會徽選用綠色和藍色,象徵該組織和平、友誼、進步、發展的宗旨。

⑵ 區域性國際組織的相關資料

11次峰會,上百份重要合作文件,多層次、多領域的溝通協商機制,覆蓋政治、安全、經濟、人文等各領域的全方位合作……在國際風雲變幻中應運而生的上海合作組織,已邁入第二個10年。
2012年6月8日至7日,上合組織將舉行北京峰會。回顧走過的11年風雨歷程,上合組織已從最初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成長為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新型區域性國際組織,為本地區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更開創了區域合作以及國家關系、國際關系的新模式。上合組織創立的以「上海精神」為核心的新安全觀、新合作觀、新發展觀、新文明觀,順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也為組織自身帶來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強大的吸引力。
國際舞台的重要力量
覆蓋歐亞大陸五分之三的地域、居住著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得天獨厚的地緣政治優勢和經濟戰略地位註定了上合組織的獨特性和重要性。
「自成立之日起,上海合作組織就矢志和平,倡導合作,推動發展,奉行開放,積極致力於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為推進地區合作、拓展國際多邊外交搭建了嶄新的平台。」外交部副部長程國平在《求是》雜志上撰文介紹上合組織10年發展時說。
自2001年宣告建立以來,上合組織已從旨在加強邊境地區信任和裁軍談判進程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成為本地區乃至國際舞台上推動和平、建設與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發展成就舉世矚目:
--上合組織建立了多領域、多層次的合作機制,設立並啟動了秘書處和地區反恐怖機構兩個常設機構;建立元首理事會、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外長理事會、國家協調員理事會及多個部門領導人會議機制,合作涵蓋安全、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緊急救災和農業等多個領域。
--上合組織有力地推動了成員國間的政治互信和睦鄰友好,各成員國在國際事務中密切配合,在涉及彼此主權、領土和安全等重大核心問題上相互支持,有效維護了共同利益。
--上合組織的國際影響力和地位日益提高。自2004年啟動觀察員機制以來,蒙古國、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相繼成為上合組織觀察員,斯里蘭卡和白俄羅斯成為上合組織對話夥伴國。上合組織是聯合國大會觀察員,與東盟秘書處、獨聯體執委會、歐亞經濟共同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中西亞經濟合作組織、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和聯合國秘書處等建立了合作關系,與阿富汗建立了聯絡組。阿富汗和土耳其還分別申請成為上合組織的觀察員和對話夥伴,即將舉行的北京峰會將審議兩國的申請,並在協商一致基礎上做出決定。
--上合組織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關注並參與重大國際地區熱點問題。據程國平副部長介紹,上合組織先後就本地區恐怖襲擊事件、日本核泄漏等一系列重大問題表明原則立場,倡議召開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彰顯其已成為國際地區事務中的建設性力量。
程國平表示,在過去的11年裡,上合組織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從本地區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秉承「互信、互利、平等、協作、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將各領域合作拓展到前所未有的廣度與深度,已成為不同國家間深化睦鄰友好合作、推動共同發展繁榮、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開展多樣文明對話的真正典範。
地區發展的推動力量
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認為,上合組織成立11年來,已成為維護中亞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應對新危機與挑戰,發展成員國間經濟、文化與人文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安全合作方面,2001年上合組織成立之初,六國元首共同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為聯合打擊「三股勢力」奠定了法律基礎。2009年,六國元首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反恐怖主義公約》進一步加強了這一組織框架內反恐合作的法律基礎和能力,標志著該領域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自2006年以來,上合組織成員國執法安全部門每年舉行聯合反恐演習。「伊塞克湖反恐2007」聯合反恐演習、「伏爾加格勒反恐2008」聯合反恐演習、「諾拉克反恐2009」聯合反恐演習、「薩拉托夫反恐2010」聯合反恐演習等有效震懾了本地區的「三股勢力」。
上合組織還創造性地進行了大型國際會議和大型活動的聯合安保合作,先後建立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俄羅斯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慶祝活動、阿拉木圖亞冬會等大型活動安保合作機制。
「上合組織成立以來,最突出的成就便體現在安全領域。」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季志業說,「各成員國以合作方式而不是加強各自軍事實力來實現軍事安全,這是冷戰之後謀求安全的新方式、新思路,很有創見。」
在經濟合作方面,上合組織不僅促進了中國與各成員國之間的經貿關系,還為本地區其他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據介紹,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外貿總額佔全球的份額由2001年的8%增加到2011年的13%;各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的總量由4.8%提高到13%……
2009年,中國成為中亞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與上合組織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額由2001年的121億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1134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哈薩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吉貿易額比建交初期增長了100多倍,中烏貿易額增長了40多倍。
以2003年各成員國簽訂《多邊經貿合作綱要》為起點,交通、能源、通信等領域一批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型經濟合作項目陸續啟動。投資、農業、科技合作穩步推進。多邊海關互助協定順利簽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商談取得重大進展,電子商務籌備實施,區域經濟合作面臨更有利的條件。中俄原油管道項目、中哈天然氣管道項目、中塔輸變電項目、中吉烏公路項目等一批合作項目正在實施。
此外,上合組織人文合作逐漸深化,為加強成員國人民的友誼與睦鄰友好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2008年,上合組織提出了組建上合組織大學的構想。上合組織網路大學已於2010年啟動,成員國的60多所頂尖高校加入其中。
上合組織成員國還多次成功舉辦藝術節、音樂節、青年節、教育周、展覽、論壇等豐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動,受到各國人民的普遍歡迎。
「對於中國來說,上合組織不僅促進了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政治關系和經貿合作,還對穩定中國邊疆局勢、促進中國多邊外交發展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副所長丁曉星說。
國際關系的創新力量
「與其他國際組織相比,上合組織作為一種新型國際組織的範式,至少新在兩個地方:一是尊重多樣文明,二是提倡協商一致。」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說。
曲星說,在尊重多樣文明方面,世界上許多區域性國際組織都把所謂「價值觀一致」作為加入組織的前提,對要求加入的候選國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提出種種要求。上海合作組織是唯一提出「尊重多樣文明」、切實尊重成員國內政、在處理成員國關系時從不以意識形態定親疏的國際組織。
與此同時,上合組織的決策機制不像聯合國那樣以票數多少論高低,不像歐盟那樣按人口數量設計加權系數表決,也不像世界銀行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那樣以出資多少決定表決權份額,而是完全協商一致--各成員國不僅地位完全平等,意志上也完全平等,從不以大壓小、以強凌弱、以多欺少。這種平等協商一致的機制也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上合組織的效率,但卻最大限度地維護了組織的團結和協作。
「這兩點做法使得上合組織在眾多國際組織中顯得獨樹一幟。」曲星說。
面對當今世界仍時有發生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並未完全消失的冷戰思維,分析人士認為,上合組織所秉持的理念吸取了國際關系的歷史教訓,對當今世界有重要的啟示性貢獻。
「當今世界意識形態和片面價值觀經常成為干涉別國內政甚至發動戰爭的依據,成為國際社會不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尊重多樣文明』為發展中國家探索和試驗各自發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是人類社會多樣性和思辨動力的源泉之一。」曲星說。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張德廣認為,上合組織尋求安全的辦法不是建立軍事聯盟,而是共同安全--以合作謀求安全。面對當今世界仍有國家通過加強軍事聯盟來尋求安全,上合組織這種脫離了冷戰思維的新安全觀為當今世界提供了借鑒。

⑶ 外貿函電中SCO什麼意思

SCO=SOFT CORPORATE OFFER 軟發盤或 責任供貨函的意思
看這個 http://..com/question/318673222.html

⑷ 誰幫我介紹下上海合作組織

上海合作組織([俄]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英]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 簡稱上合組織,前身是「上海五國」會晤機制。1996年4月26日,中國、俄羅斯聯邦、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首次會晤。從此,「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正式建立。 2001年6月14日至15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2001年6月15日,6國元首舉行首次會晤並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六國元首還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同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在阿拉木圖舉行首次會晤。六國總理在會晤中一致決定啟動六國多邊經貿合作進程,宣布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面積近3018.9萬平方公里,占亞歐大陸面積的五分之三;人口15億,佔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列表
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和烏茲別克
觀察員國家有蒙古國、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

[編輯本段]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原則
2001年6月15日的《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和2002年6月7日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規定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原則。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任務主要是:
1、加強成員國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
2、維護和加強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毒品走私、非法販運武器和其它跨國犯罪;
3、開展經貿、環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領域的合作,促進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面均衡發展,不斷提高成員國人民的生活水平;
4、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5、上海合作組織遵循的主要原則是:
6、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7、相互尊重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幹涉內政,互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
8、所有成員國一律平等;
9、平等互利,通過相互協商解決所有問題;
10、奉行不結盟、不針對其他國家和組織及對外開放原則;
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和原則,集中體現在「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上海精神」已寫入《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

⑸ 世界上除北約還有什麼軍事聯盟

現在的北約、歐盟、上合

上合組織請見以下資料:

上合組織的宗旨是: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發展成員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遊、環保等領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於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所以呢,基本算是個地區內的軍事經濟聯盟。但是由於都想避免冷戰再現,所以對外以經濟協調為主,以地區性反恐反分裂主義為主要內容。

以下,粘貼~~不想看可以不看了。上合組織的簡史

上海合作組織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SCO) 的前身是由中國 、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 組成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 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15日,6國元首舉行了首次會晤,並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

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烏
六國元首在上海舉行會晤

2001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在阿拉木圖舉行首次會晤,宣布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2002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聖彼得堡舉行第二次峰會,6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憲章對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原則、組織結構、運作形式、合作方向及對外交往等原則作了明確闡述,標志著該組織從國際法意義上得以真正建立。2003年5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莫斯科舉行第三次峰會,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時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德廣被任命為該組織首任秘書長。2004年1月,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在北京正式成立。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面積300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歐亞大陸的五分之三;人口約14.9億,約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語言為漢語和俄語。

上海合作組織對內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對外奉行不結盟、不針對其它國家和地區及開放原則。

2003年5月29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
元首在莫斯科舉行第三次會晤

從2004年開始,上海合作組織啟動了觀察員機制。同年6月在塔什干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第四次峰會上,蒙古國獲得觀察員地位。2005年7月,在阿斯塔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第五次峰會決定給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觀察員地位。

上海合作組織自成立之日起,成員國在安全、經貿、文化、軍事、司法等各領域各層次的合作相繼展開,並不斷得到加強。2001年成立時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 。「9·11」事件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加強了以打擊本地區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三股勢力」為中心的反恐合作。2004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在塔什干正式掛牌運作 。在經貿合作方面,已經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和落實該綱要的措施計劃,成立了質檢、海關、電子商務、投資促進、交通運輸、能源、電信7個專業工作組,負責研究和協調相關領域合作。

2004年1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
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

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在中國境內宣布成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根據《上海合作組織憲章》和《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的主要宗旨是: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發展成員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遊、環保等領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於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上海合作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是成員國元首理事會。該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輪流在各成員國舉行,就組織所有重大問題做出決定和指示。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例會,重點研究組織框架內多邊合作的戰略與優先方向,解決經濟合作等領域的原則和迫切問題,並批准組織年度預算。在元首和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下面,還分別設有外長、總檢察長、經濟、交通、文化、國防、執法安全、監察、民政、邊防等年度定期會晤機制。上海合作組織的基層協調機制是成員國國家協調員理事會。上海合作組織有兩個常設機構,分別是秘書處(北京)和地區反恐怖機構(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其執委會主任由元首理事會任命)。秘書長由各成員國按國名的俄文字母順序輪流擔任,其人選的遴選非常嚴格,要求有15年以上外交工作經歷,精通俄文,由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商討推薦後,由元首理事會討論批准任命,任期三年,不得連任。上海合作組織每年舉行一次成員國元首正式會晤,定期舉行政府首腦會晤,輪流在各成員國舉行。

上海合作組織會徽呈圓形,主體是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六個成員國的版圖、左右環抱的橄欖枝和兩條飄帶,象徵成員國為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所起的積極推動作用,並寓意上海合作組織廣闊的合作領域和巨大的發展前景。會徽上部和下部分別用中文、俄文標注「上海合作組織」字樣。會徽選用綠色和藍色,象徵該組織和平、友誼、進步、發展的宗旨。

⑹ 上合組織簡介

1.上海合作組織的前身是「上海五國」機制。而「上海五國」機制發源於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以中國為一方和以俄、哈、吉、塔四國為另一方的關於加強邊境地區信任和裁軍的談判進程。
冷戰結束後,國際和地區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中、俄、哈、吉、塔五國為加強睦鄰互信與友好合作關系,加緊就邊界地區信任和裁軍問題舉行談判。1996年4月26日和1997年4月24日,五國元首先後在上海和莫斯科舉行會晤,分別簽署了《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和《關於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的協定》。這是亞太地區首份多國雙邊政治軍事文件,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
此後,五國元首年度會晤形式被固定下來,輪流在各國舉行。從1998年至2000年,先後在阿拉木圖、比什凱克、杜尚別召開五國峰會。杜尚別會晤時,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應邀以客人身份與會。會晤內容也由加強邊境地區信任逐步擴大到探討在政治、安全、外交、經貿、人文等各個領域開展全面互利合作。由於首次會晤在上海舉行,該機制被貫以「上海五國」稱謂。
進入21世紀,面對全球化趨勢,世界各國都在加快區域合作步伐,以更有效地把握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機遇,抵禦各種風險與挑戰。與此同時,冷戰結束後,本地區的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活動日益猖獗,嚴重威脅各國安全與穩定。中、俄、哈、吉、塔、烏六國都面臨發展自身經濟、實現民族振興的艱巨任務,也有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的共同願望和迫切需要。
在此背景下,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國」成員國元首和烏總統在上海舉行會晤,簽署聯合聲明,吸收烏加入「上海五國」機制。15日,六國元首共同發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布在「上海五國」機制基礎上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正式宣告誕生。
2005年7月,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決定,由中方主辦2006年峰會。峰會定於6月中旬在上海舉行。
這次峰會適逢上海合作組織成立5周年和「上海五國」機制建立10周年,舉世矚目。
經成員國協商,中方將邀請蒙古、巴基斯坦、伊朗總統和印度總理作為觀察員,阿富汗總統、東盟、獨聯體領導人作為主席國客人出席。
峰會期間,成員國元首擬發表宣言,還將批准本組織下任秘書長、地區反恐怖機構執委會主任人選。一些部門合作文件也將簽署。

2.根據上海合作組織元首峰會《聯合公報》和上海合作組織國防部長會議《聯合公報》,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於2007年8月9日至17日舉行「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演習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烏魯木齊和俄羅斯聯邦車里雅賓斯克舉行。演習由哈薩克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塔吉克共和國、烏茲別克共和國六國武裝力量共同組織實施。
演習將分戰略磋商、聯合反恐戰役的准備與實施兩個階段進行。其中戰略磋商階段在烏魯木齊進行,實兵演練階段在俄羅斯切巴爾庫爾演習場進行。
演習總共參演部隊近6000人,俄方參演的有2000名官兵和36架戰機和直升機,中方則派出1600名官兵和46架飛機,包括1個陸軍戰斗群、1個空軍戰斗群和1個綜合保障群。主要參演裝備包括輪式步戰車、輪式裝甲車、突擊炮、運輸直升機、武裝直升機、殲擊轟炸機、運輸機以及傘兵戰斗車等。哈薩克和塔吉克分別派出一個連隊的官兵參演,其餘上合組織成員國則只派出自己的特種部隊參演。
這次演練的總體構想是:A國恐怖武裝在N國北部邊境地區國際恐怖武裝支持下,煽動民眾與政府對抗。聯合戰役指揮部決心對恐怖分子展開殲滅行動。
演練分三個階段,全程約120分鍾。第一階段快速展開、立體接敵,第二階段圍城攻堅、機動打援,第三階段空地遮斷、追殲逃敵,目的是展示聯合部隊的反恐作戰能力和水平。
這次演練的總體構想是:A國恐怖武裝在N國北部邊境地區國際恐怖武裝支持下,煽動民眾與政府對抗。聯合戰役指揮部決心對恐怖分子展開殲滅行動。
參加「和平使命-2007」實兵演練的武器裝備一共有1279件。
軍演切巴爾庫爾訓練場拉開戰幕 當地時間2007年8月17日13時,3顆紅色信號彈升上天空,一場現代化條件下多軍兵種聯合反恐實兵演練在切巴爾庫爾訓練場拉開戰幕。
隨著俄方一架「蜜蜂-1K」型無人機從西北方向進入演習地域,演練開始第一個作戰行動:聯合偵察。
演練展開第二個行動:奪控要點。根據情況想定,恐怖武裝企圖依託帕什納鎮及以西要點抵禦聯合部隊進攻。聯合指揮部決心迅速奪取要點,以形成封控之勢。
參加第一個演練行動的兵力有無人駕駛飛行器、米-24直升機、蘇-25、直-9武裝直升機、殲轟-7、122自行榴彈炮、100突擊炮及電子干擾分隊等。
「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武裝力量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參演國家最多、規模最大的聯合軍演,哈、中、吉、俄、塔等國參演總兵力約4000人,其中:
哈方:1個空降突擊連,100多人。
中方:1個陸軍戰斗群、1個空軍戰斗群、1個綜合保障群,共計約1600人。
吉方:1個特種作戰分隊,約30人。
俄方:1個營戰術群、1個特種支隊、1個傘兵連、1個炮兵連、1個轟炸(強擊)中隊、1個戰斗直升機中隊、2個運輸直升機中隊和1000人的內衛部隊,共計約2000人。
塔方:1個空降突擊連,約100人。
烏茲別克派出軍官參加導演部和聯合戰役指揮部的演練,不參加實兵演練。
[編輯本段]武器裝備
中國空軍:8架飛豹殲擊轟戰機
俄羅斯當地時間8月2日12時34分,當參加「和平使命-2007聯合軍演」空軍戰斗群空中突擊分群的第8架我國某新型殲擊轟炸機,在俄羅斯沙戈爾機場跑道上,一個漂亮的「蜻蜓點水」,輕盈地滑出一道白煙,放傘、減速、拋傘,早已在停機坪上等候那裡的中俄兩國軍人,頓時響起一陣陣的掌聲和贊揚聲。這架飛機的降落,標志著「和平使命-2007」聯合軍演我空軍戰斗群空軍突擊分群全部順利進駐。
中方的武器裝備包括:6架伊爾-76軍用運輸機、8架JH-7A殲擊轟炸機、16架武裝直升機和16架米-17直升機。

⑺ 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有哪些

上海合作組織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SCO) 的前身是由中國 、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 組成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 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15日,6國元首舉行了首次會晤,並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

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烏
六國元首在上海舉行會晤

2001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在阿拉木圖舉行首次會晤,宣布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2002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聖彼得堡舉行第二次峰會,6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憲章對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原則、組織結構、運作形式、合作方向及對外交往等原則作了明確闡述,標志著該組織從國際法意義上得以真正建立。2003年5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莫斯科舉行第三次峰會,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時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德廣被任命為該組織首任秘書長。2004年1月,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在北京正式成立。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面積300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歐亞大陸的五分之三;人口約14.9億,約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語言為漢語和俄語。

上海合作組織對內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對外奉行不結盟、不針對其它國家和地區及開放原則。

2003年5月29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
元首在莫斯科舉行第三次會晤

從2004年開始,上海合作組織啟動了觀察員機制。同年6月在塔什干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第四次峰會上,蒙古國獲得觀察員地位。2005年7月,在阿斯塔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第五次峰會決定給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觀察員地位。

上海合作組織自成立之日起,成員國在安全、經貿、文化、軍事、司法等各領域各層次的合作相繼展開,並不斷得到加強。2001年成立時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 。「9·11」事件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加強了以打擊本地區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三股勢力」為中心的反恐合作。2004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在塔什干正式掛牌運作 。在經貿合作方面,已經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和落實該綱要的措施計劃,成立了質檢、海關、電子商務、投資促進、交通運輸、能源、電信7個專業工作組,負責研究和協調相關領域合作。

2004年1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
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

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在中國境內宣布成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根據《上海合作組織憲章》和《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的主要宗旨是:加強各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發展成員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遊、環保等領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於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上海合作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是成員國元首理事會。該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輪流在各成員國舉行,就組織所有重大問題做出決定和指示。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例會,重點研究組織框架內多邊合作的戰略與優先方向,解決經濟合作等領域的原則和迫切問題,並批准組織年度預算。在元首和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下面,還分別設有外長、總檢察長、經濟、交通、文化、國防、執法安全、監察、民政、邊防等年度定期會晤機制。上海合作組織的基層協調機制是成員國國家協調員理事會。上海合作組織有兩個常設機構,分別是秘書處(北京)和地區反恐怖機構(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其執委會主任由元首理事會任命)。秘書長由各成員國按國名的俄文字母順序輪流擔任,其人選的遴選非常嚴格,要求有15年以上外交工作經歷,精通俄文,由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商討推薦後,由元首理事會討論批准任命,任期三年,不得連任。上海合作組織每年舉行一次成員國元首正式會晤,定期舉行政府首腦會晤,輪流在各成員國舉行。

上海合作組織會徽呈圓形,主體是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六個成員國的版圖、左右環抱的橄欖枝和兩條飄帶,象徵成員國為地區和世界和平與發展所起的積極推動作用,並寓意上海合作組織廣闊的合作領域和巨大的發展前景。會徽上部和下部分別用中文、俄文標注「上海合作組織」字樣。會徽選用綠色和藍色,象徵該組織和平、友誼、進步、發展的宗旨。

⑻ 誰能告訴我上海英雄鋼筆廠現在的具體情況,有倒閉嗎沒有的話現在的營業狀況怎麼樣。要詳細的具體的啊。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具有八十多年歷史、曾經是名符其實的鋼筆英雄,上海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本周卻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49%的股權卻掛出了250萬元的白菜價。
這個禮拜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上出現了上海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掛牌的信息,而記者昨天聯合產權交易所每周定期給記者發來一周交易綜述卻難以尋覓英雄金筆的大名,很顯然與金融、房產動輒數億元產權出讓相比,白菜價的英雄確實是不得一提的。根據掛牌信息2011年英雄營業收入只有3700多萬元,凈利潤虧損472萬元,英雄落魄可見一斑,截止今年7月31號的最新資產評估價值,英雄的總資產也不足2500萬元,凈資產也只有208萬元,如果不提及英雄曾經的風光也不算英雄品牌可能的市場價值,英雄確實也只有白菜價。查閱英雄1996年的半年財報,當時總資產還是超過了7億元,凈資產也高達3.72億元,16年滄桑之後竟然萎縮到只剩下原來的零頭。到今年11月31號報表也顯示英雄鋼筆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只有4600多萬元,營業利潤是負的4152萬元,凈利潤虧損了822萬元,其仍然沒有轉好的跡象,在艱難中掙扎,如今在英雄末路的情況下企業是低價求生,看來是百般無奈迫不得已,雖然看似下架其實是力圖高攀,希望尋求一線生機,由於身價低受讓方的條件也很低,需要是制筆行業,制筆協會的會員,注冊資金1000萬,年銷售額4500萬簡單的幾項幾乎沒有什麼門檻。
英雄金筆是1931年創立、1993年在國內A、B股市同時上市的,曾經在汪辜會談兩岸四項協議當中簽字,上海五國首腦會議聲明的簽字,APEC首腦簽名,中國入世的協議簽字上都是見證了一系列重要的時刻,都少不了英雄鋼筆。它似乎一直沒有落伍的英雄股份卻沒有創造出面向新世紀[8.80 -3.40% 股吧 研報]的輝煌。上市沒有讓原來的國有企業脫胎換骨,短暫的資本蜜月沒有催生出現代企業制度,英雄光環逐漸退卻,淪落到中國資本[3.60 -2.70%]市場的ST一族。2001年,英雄股份被大盈農業借殼上市,黯然退出資本市場。隨著電子產品和中性筆的普及,鋼筆市場需求是逐漸萎縮,英雄金筆的產業也不斷萎縮。英雄股份本身也是嘗試過自救轉型,然而由於體制和經營管理的原因,最終都無一成功。2004年以後更是每況愈下,英雄鋼筆月產量從原來100萬支左右,逐漸萎縮到目前只有15萬支,其中還有三成的代加工,如此窘境已經是回天無術了。
其實英雄金筆的衰落是上海老名牌、上海貨集體沉淪的一個縮影,計劃經濟年代上海是當之無愧的品牌高地,傳承孕育發展了一大批讓全國人民嚮往的名牌產品,改革開放初期也涌現出金星彩電、雙羅冰箱、水仙洗衣機、申花吸塵器等風靡一時的民牌產品,然而在國有企業體制制約下缺乏科技創新、市場敏感敢想敢幹創業意願也不強,偏安區域市場造成企業活力不足,應變能力較差,很快在買方市場到來之際措手不及,敗下陣來,逐漸被洋品牌、合資品牌和外地品牌所佔領,多年來上海也多次試圖振興老品牌,其中也出現過像回力在國外受到追捧以後又重返上海灘努力,但是始終沒有形成氣候,與此同時輕工、紡織、家電行業在上海新的行業布局當中已經逐漸邊緣化,沒有起死回生的實力更沒有雄霸市場的雄心,值得一提的是建設國際大都市的上海一直致力於成為文化匯聚、品牌匯聚的碼頭,卻沒有更多的精力來投入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建設文化創新、品牌創新的源頭,所以隨著我們希望隨著創新型城市建設的深入,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進程中上海名牌能夠迎來王者歸來的那一天

⑼ 上合組織成立於哪一年,現有多少成員國

【起源和建立】上海合作組織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 SCO) 的前身是由中國 、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 組成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六次會晤,烏茲別克 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15日,6國元首舉行了首次會晤,並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面積近3018.9萬平方公里,約占歐亞大陸面積的五分之三;人口約15億,約佔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工作語言為漢語和俄語。

2001年6月,中、俄、哈、吉、塔、烏六國元首在上海舉行會晤

2001年9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在阿拉木圖舉行首次會晤,宣布正式建立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2002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聖彼得堡舉行第二次峰會,6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憲章對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原則、組織結構、運作形式、合作方向及對外交往等原則作了明確闡述,標志著該組織從國際法意義上得以真正建立。2003年5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莫斯科舉行第三次峰會,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時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德廣被任命為該組織首任秘書長。2004年1月,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在北京正式成立。

【宗旨和原則】

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在中國境內宣布成立、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根據《上海合作組織憲章》和《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組織的宗旨是: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睦鄰友好;發展成員國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環保及其他領域的有效合作;維護和保障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推動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上海合作組織對內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文明多樣性、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對外奉行不結盟、不針對其他國家和地區,以及開放等原則。

【機構設置】 上海合作組織的機構設置 [圖表]

2004年1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

上海合作組織有兩個常設機構,分別是設在北京的秘書處和設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乾的地區反恐機構。非常設機構包括元首理事會、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外長理事會、國家協調員理事會及總檢察長、國防、經貿、交通、文化、救災等部門領導人會議。其中,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是上海合作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元首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就組織內所有重大問題作出決定和指示。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例會,重點研究組織框架內多邊合作的戰略與優先方向,解決經濟合作等領域的原則和迫切問題,並批准組織年度預算。

秘書長由各成員國按國名 的俄文字母順序輪流擔任,其人選的遴選非常嚴格,要求有15年以上外交工作經歷,精通俄文,由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商討推薦後,由元首理事會討論批准任命,任期三年,不得連任。上海合作組織每年舉行一次成員國元首正式會晤,定期舉行政府首腦會晤,輪流在各成員國舉行。

從2004年開始,上海合作組織啟動了觀察員機制。同年6月在塔什干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第四次峰會上,蒙古國獲得觀察員地位。2005年7月,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第五次峰會決定給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 觀察員地位。2009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第九次峰會議決定給予斯里蘭卡和白俄羅斯上海合作組織對話夥伴地位,正式啟動對話夥伴機制。此外,上海合作組織與聯合國、東盟、獨聯體等國際或地區組織建立了密切聯系。

上海合作組織自成立之日起,成員國在安全、經貿、文化、軍事、司法等各領域各層次的合作相繼展開,並不斷得到加強。2001年成立時簽署了《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 。「9·11」事件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加強了以打擊本地區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和分裂主義「三股勢力」為中心的反恐合作。2004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在塔什干正式掛牌運作。2007年6月,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於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協定》。在經貿合作方面,已經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和落實該綱要的措施計劃,成立了質檢、海關、電子商務、投資促進、交通運輸、能源、電信7個專業工作組,負責研究和協調相關領域合作。

【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歷程】

上海合作組織的前身是由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組成的「上海五國」會晤機制。

● 2001年6月14日,「上海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第6次會晤,烏茲別克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加入「上海五國」。15日,6國元首舉行了首次會晤,並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告上海合作組織正式成立。



這是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首次元首會議在上海舉行,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簽字儀式的與會國元首簽字後舉杯慶賀。 新華社發

● 2001年9月14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首次會議在阿拉木圖舉行。會議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關於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目標和方向的備忘錄,並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政府首腦定期會晤機制。

這是2001年9月14日,哈薩克共和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在阿拉木圖會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首次會晤的各國總理。 新華社發

● 200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在聖彼得堡舉行第二次會晤,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憲章》。憲章對上海合作組織宗旨、組織結構、運作形式、合作方向及對外交往等原則作了明確闡述,標志著該組織從國際法意義上得以真正建立。

這是200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第二次峰會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市舉行,6國元首集體會見記者。 新華社發

● 2003年5月29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第三次會晤在莫斯科舉行,討論了在新形勢下如何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加強協調、擴大合作、促進地區和平與發展等重大問題,並達成廣泛共識,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時任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德廣被任命為該組織秘書長。

這是2003年5月29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第三次會議的6國元首在莫斯科合影。新華社發

● 2003年9月23日,在北京舉行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會議,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通過了2004年上海合作組織的首個預算。

這是2003年9月23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總理在北京飯店舉行小范圍會談,並集體合影留念。新華社發

● 2004年1月15日,在北京隆重舉行了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的成立典禮。秘書處的成立標志著上海合作組織最終形成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這是2004年1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成立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新華社發

● 2004年6月17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第四次會晤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舉行。塔什干峰會標志著成立3年的上海合作組織正式結束初創階段,進入了全面發展的新時期。在這次峰會上,蒙古國被吸收為上海合作組織觀察員。阿富汗過渡政府總統卡爾扎伊應東道國烏茲別克總統卡里莫夫邀請,以總統客人身份出席峰會。

這是2004年6月17日,上海合作組織塔什干峰會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召開,6個成員國元首和阿富汗過渡政府總統卡爾扎伊合影。新華社發

● 2005年7月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第五次會晤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舉行。6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宣言》等重要文件,並決定給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觀察員地位。

這是2005年7月5日,上海合作組織第五次元首會晤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舉行,元首們舉行小范圍會談。 新華社發

● 2006年6月,在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峰會上,為了完善和優化常設機構的工作,上合組織執行秘書職位更改為秘書長,並任命努爾加利耶夫及蘇班諾夫自2007年1月1日起分別擔任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和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執行委員會主任。

這是2006年6月15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六次會議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同與會其它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在會場合影。新華社發

● 2007年8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七次會議16日在比什凱克舉行,成員國元首共同簽署了《比什凱克宣言》。

這是2007年8月16日,在比什凱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同與會其他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領導人合影。 新華社記者饒愛民攝

● 2008年8月28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八次會議 在塔吉克首都杜尚別舉行,胡錦濤在峰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成員國元首共同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杜尚別宣言》等重要文件,會議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聯合公報 》。

2009年6月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領導人和主席國客人集體合影。

● 2009年6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九次會議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的。成員國元首共同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葉卡捷琳堡宣言》等重要文件,會議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聯合公報》。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 。

閱讀全文

與上海五國電子有限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簡理財獎項 瀏覽:527
理財的小游戲 瀏覽:574
紅包袋理財 瀏覽:714
股災理財產品 瀏覽:152
理財兌日 瀏覽:570
融資財務規劃的目標是什麼 瀏覽:367
德融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176
理財段位 瀏覽:425
理財發布論壇 瀏覽:619
公墓陵園融資 瀏覽:78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匯率 瀏覽:761
p2p理財產品有那些 瀏覽:238
上海市九卿投資 瀏覽:623
信託的違約風險 瀏覽:735
非洲投融資 瀏覽:574
聖誕來信託 瀏覽:77
融資結構調整 瀏覽:187
融資比例越大 瀏覽:457
投融資平台是什麼意思 瀏覽:147
悟空理財月息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