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災」過後,銀行理財產品該怎麼買
1、:關注本金是否安全
對於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是保本型的投資。此外,也有不保本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前者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低,但風險較小;後者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可能較高,但是風險較大。投資人應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仔細閱讀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詳細了解其是否保本來選擇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
2、銀行理財產品:關注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水平
銀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在左右,雖然跟市面上的宜盛月月盈之類的每月均有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理財還有一些差距,但相對來說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也是不錯了。另外,還有一些較特別的結構性理財產品,有的給的是3%的保底,浮動的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高的能達到6%,甚至8%的水平。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些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也並非是常態,連續維持也有一定難度,因其大多跟股市掛鉤,股市好這些結構性產品才好。因此投資者選擇時也要慎重。
3、銀行理財產品:關注發生的相關費用
由於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水平普遍處於較低水平,因此投資人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務必要詳細了解購買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未到期能否贖回以及贖回費用等的收取標准。
4、銀行理財產品:關注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
買理財產品,投資期限也很關鍵。投資者在投資前需要預知好自己對這部分資金的流動性要求。流動性強的,選短期投資期限的產品;而流動性需求不高的,可選長期限的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是比較靈活的,幾十天、幾個月、半年、一年都有。
5、銀行理財產品:關注投資標的
不同的理財產品,投資標的是不一樣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主要是貨幣市場工具,而結構性的理財產品,投資標的一般包含有股市、大宗商品、貴金屬、期貨等,有的跟未來的價格變動有較大的關系,故在具體投資前,也需要弄清楚銀行理財產品所投資的標的,再進行行情的趨勢預判。
6、銀行理財產品:關注計算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標准
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計算還有不同的標准。像有些銀行,計算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按365天計算,而有些則是按360天計算。因此投資者在選擇前也需要了解這些細節問題,以免得到的跟預期的計算有差異。
Ⅱ 銀行理財產品會不會全部本金虧損,甚至虧損超過本金呢
首先開篇前我們先來了解一個關於理財產品收益率和風險之間的關系:
1.理財產品收益率在6%以內的是比較合理范圍之內;
2.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對這個理財打個問號;
3.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8%的,這個理財就是風險很高了;
4.理財產品收益率在10%以上的,就要做好本金損失的准備;
通過這四條對於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低與風險高低得知,任何理財產品收益與風險是成正比例的,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
所以很明確的告訴我們所有投資者,真正想要避免虧損超過本金的事,一定要選擇低風險理財,最好遠離高風險理財,尤其是遠離年收益率超過10%以上的銀行理財產品。
任何投資理財的風險是提前預防的,如果等風險已經爆發後,那個時候不是預防,而是一種博傻;預防風險是在風險來臨之前做好安全措施,而不是風險爆發再來後悔,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那個時候等來的就是損失,希望大家一定要懂投資理財的相關知識點,增加投資理財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