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醫療保健行業分析

醫療保健行業分析

發布時間:2021-04-22 12:14:08

1. 醫療行業究竟指什麼

這個名稱涵蓋范圍比較廣,大到醫療機構,小到足療保健,都可以叫醫療行業,延展後可以是涉及到醫療的,為了醫療服務的一切相關行業。

2. 醫療衛生這行業的市場潛力怎麼樣

在健康領域,中國市場也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去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3. 醫療保健行業的定義是啥,具體的,包括哪些東西,保健品醫院

男女生活東西

4. 什麼是醫療保健行業

醫療保健行業包括有醫療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閑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詢等。

5. 醫療保健行業主要包括哪些板塊

滬深兩市都有的

6. 醫療保健行業都有哪些股票,龍頭股是哪些

醫葯醫療行業細分子行業很多,只能說是某某領域的龍頭,比如維生素的新和成和浙江醫葯,核黃素的廣濟葯業,激素載體的仙居制葯,麻醉葯的人福醫葯,大致記得是這樣,太廣了,但有些子行業本身市場不是很大,所有龍頭公司規模也一般,最近幾年表現不錯的傳統中葯如雲南白葯,片在黃,天士力

不是醫葯行業出身的,很難研究的深入,建議買醫葯行業的基金,如易方達醫療保健,匯添富醫葯

僅供參考

7. 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情況

信息化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既能提高服務質量、挖掘醫療潛能,又能方便調配資源,更為重要的是對於保障醫療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智研數據研究中心分析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尚處於第二階段(臨床管理信息化)的初級階段,但從發展來看,目前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正如火如荼,醫療信息化行業處於發展以來的最好時期。

我國醫療信息化行業的推動因素主要包括了政策推動、技術進步、以及下游需求的增長三個方面,這三個因素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了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發展。

未來三年行業整體規模增速預計在30%左右。

8. 2019年,我國醫療行業有什麼新變化

2018年中國醫葯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三大不利因素待解,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10月中國醫葯行業虧損狀況有所收窄

截止2018年10月底,我國醫葯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7556家,其中虧損企業數量1223家,虧損面16.2%,環比下降了0.2個百分點,2018年前10個月醫葯行業虧損總額114.6億元,同比增長38.9%。

2019年中國醫葯製造業銷售收入總額分析預測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醫葯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12月,中國醫葯製造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28185.5億元,同比增長0.44%。截止到2018年1-10月,中國醫葯製造業銷售收入總額達到了20180.6億元,同比增長13.6%。預計在2019年我國醫葯製造業銷售收入總額將達到28333億元,未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8.53%,並預測到了2023年我國醫葯製造業銷售收入總額將達到39313億元。

2017-2023年我國醫葯製造業銷售收入總額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8年中國醫葯行業發展不利因素分析

1、技術研發創新不足。我國現已成為全球化學原料葯的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化學葯制劑生產國。但是,醫葯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國醫葯產業起步晚、基礎差,整體技術水平與國際成熟市場有較大差距。化學制葯行業對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化葯創新葯開發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收益和周期長的特點。化學葯品的生產需要符合嚴格的技術標准,對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的要求較高。目前,國際領先的化學制葯企業掌握著先進的化學合成工藝,具備較強的專利優勢和技術優勢,創新葯基本由其壟斷,憑借專利保護在較長時間內保持技術領先。我國化學制葯起步較晚,制葯企業的研發投入嚴重不足,一直以低技術附加值的低水平仿製為主,研發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2、仿製葯行業競爭不足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醫葯市場,中國已有的葯品批准文號總數中95%以上為仿製葯,仿製葯仍是國內醫葯消費市場的主體,但主體仿製葯行業競爭力不高。雖然國內仿製葯市場規模達5000億,但是行業集中度(CR8)極低,對比印度CR8佔比52.31%、美國CR8佔比52.96%,而中國CR8佔比僅為18.82%;中國仿製葯行業中存在的低水平仿製和惡性低價競爭現象十分嚴重,且仿製葯絕大部分品種還存在大量重復批文,市場環境相對惡劣;而且由於過去我國批准上市的葯品沒有與原研葯一致性評價的強制要求,導致有些仿製葯品在療效上與原研葯存在很大差距,行業盈利能力差,毛利率等指標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國際競爭力不足。

3、醫葯企業門檻提高

一方面,由於環境和資源約束加強,國家對化學原料葯及制劑產品的質量標准和環保標准不斷提高,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政府一系列葯品價格調控政策的實施,葯品整體的價格水平持續下降,我國制葯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目前,醫葯企業在監管、市場等各方面較以前承受了更大的壓力,隨著研發、生產到流通的產業鏈各環節標準的提升和監管的強化,行業門檻將進一步提高,相當數量的企業面臨淘汰。醫葯行業分化趨勢明顯,醫葯行業正在加速優勝劣汰和轉型升級。

2018年中國醫葯行業發展有利因素分析

1、利好政策支持發展。繼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葯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十三五」國家葯品安全規劃》等政策之後,2017年7月1日,我國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法》正式落地實施,該法案將繼承和弘揚中醫葯,保障和促進中醫葯事業健康發展。

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葯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從改革臨床試驗管理、加快上市審評審批、促進葯品創新和仿製葯發展、加強葯品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術支撐能力、加強組織實施六方面提出36條具體意見,深化葯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

隨後,食葯監總局還相繼發布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中成葯規格表述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葯法>修正案(草案徵求意見稿)》等規范管理性文件,體現出我國政府對葯品產業的健康發展的高度重視。

2、醫葯市場需求增長

在中國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全面二胎政策的開放、政府持續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國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大健康產業推動醫葯消費升級等多種因素的推動下,中國醫葯產品需求市場不斷增長,醫葯行業將持續發展。醫療保健作為人類一種基本需求,具有一定的剛性特徵,隨著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相應提高,直接引致居民保健意識提升,醫療保健需求上升,從而拉動葯品需求。近年來,老年病、慢性病和腫瘤的發病率持續增長,這些驅動因素將持續存在並繼續推動醫葯產品形成巨大的葯品市場需求,另外,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均醫療支出水平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醫葯市場的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3、資本市場環境逐步改善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公開發行股票、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醫葯成為受益最大的行業之一。越來越多的醫葯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為技術創新、開拓市場、兼並重組和中小企業發展創造了條件。同時,風險投資分散了新葯開發的風險,有力地支持了醫葯技術創新活動。上述背景對於推動醫葯行業內優勢企業的轉型升級具有明確的指導意義,行業內的重組整合進程將進一步加快。

9. 中國的醫療保健市場未來發展前景怎樣

對於醫療保健的投資,先從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走勢談起。中國經濟正在告別過去的高增長,也不太可能再有大規模刺激政策出台,傳統周期性板塊再難有往昔的輝煌。
回到股市,雖然經濟增長有壓力,但目前上證綜指和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已經足夠低,尤其上證指數[0.16%]在2000點有著很強的支撐,因而當前大盤總體維持區間震盪,在市場缺乏增量資金入場的情況下,這種局面還將延續。
未來的投資方向是以新城鎮化為核心的三大主題機會,包括打造智慧城市的TMT(信息傳媒科技)產業、智慧醫療,以及環保和新能源產業。另外,軍工主題也是未來的重要方向。
由於不太可能有大的刺激政策,同時經濟下探空間有限,大盤長時間維持區間震盪的概率較大,未來市場將會呈現主題輪動局面。
《2015-2020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 》分析:未來幾年醫療板塊每年營收可達到20%的增長,利潤增速可達30%,在行業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可以支撐當前平均37倍的市盈率估值。
看好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
作為一個板塊與主題,醫療保健行業整體被長期看好。醫療保健行業主要有葯品製造、醫療服務、醫葯流通和醫療器械四大板塊,其中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更值得看好。
中國葯品的銷售規模在快速增長,未來增長空間也很大,不過,由於醫保控費及研發薄弱等原因,中國的葯品製造和醫葯銷售的成長空間並不大,並且有較大的波動性,相較而言,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成長性更好。
慢性病帶來的醫療治療及檢驗需求龐大,加上葯品費用成為醫改重心,醫院積極通過購買治療及檢驗設備來增加收入,並且醫療器械會越來越高級,智慧醫療設備、可穿戴設備等各種創新疊出,都蘊含著大量投資機會。
而在醫療服務市場上,民營醫院、外包服務有著很強的成長動力,尤其是民營醫院的現代化連鎖經營。中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1.65萬億,非公立醫院服務量佔比不到10%,國務院明確提出至 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佔比要達20%。
現在市場上並購大行其道,去年醫葯上市公司並購交易金額就超過200億元,近一年以來因收購而停牌的上市公司就超過30家,持續並購對醫葯上市公司以及板塊行情都是利好。

10. 大健康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如何投資

作為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大健康產業是指維護健康、修復健康、促進健康的產品生產、服務提供及信息傳播等活動的總和。包括醫療服務、醫葯保健產品、營養保健產品、醫療保健器械、休閑保健服務、健康咨詢管理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
目前,我國健康服務產業鏈主要有五大基本產業群:一是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
二是以葯品、醫療器械、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葯產業
;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
四是以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五是健康養老產業。
中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分析
目前我國大健康市場發展尚處於發展階段,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大健康產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咨詢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大健康市場規模超過3萬億元。從市場消費角度看,美國醫療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重超15%,加拿大、日本等等國的比重也超過10%,而我國衛生總費用佔GDP的比例僅為6.2%。到2018年,我國大健康市場規模將達4.4萬億元,預計到2022年,我國大健康市場規模將達7.4萬億元。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升級不斷加快,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健康產業市場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大健康行業企業排行榜
從行業來看,本次大健康行業共有14家企業入榜,其中,上海市佔據5家,北京市佔據3家,杭州、沈陽、武漢、蘇州、北京、深圳和廣州各佔1家。2017年大健康行業獨角獸企業入榜名單分別是平安好醫生、聯影醫療、復宏漢霖、科信美德、三胞國際醫療、微醫集團、春雨醫生、葯明明碼、藍卡健康、安翰、信達生物制葯、諾禾致源、碳雲智能和360健康。
榜單中,平安好醫生估值最高,為54億美元,位居榜首。
大健康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邁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佔比越來越大,而老年人又是疾病多發群體,再加上國家醫療保健制度的不斷完善,老年醫療服務市場需求將有望快速增長。而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國家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我國醫療行業競爭將會加劇,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老年人對於醫療服務的質量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營養保健和生態養生方興未艾
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的健康消費需求也隨之發生了轉變
從局限於對疾病防治轉向了對自身健康水平與生命質量的關注;除關注身體、生理功能和行為習慣方面的健康之外,更注重情志、心理、思想、精神乃至道德和信仰多方面的健康;環境因素對人的健康影響日益受到重視,人們開始注重生態環境與生命健康和諧共生的有機聯系。營養保健和生態養生已經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新趨勢。
政策和投資持續加碼
近年來,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後,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台,在國家政策暖風的催化下,大量投資正加速湧入大健康領域,健康產業的投資、並購日益頻繁。
與此同時,健康企業的數量、產品的種類不斷增多、健康產業的整體容量、涵蓋領域、服務范圍正在不斷放大,正呈現出市場與政策雙輪驅動的格局。
我國的健康產業及其相關服務業剛剛起步,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左右,隨著全國城市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加速,未來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對市場放寬和相關支撐產業的培育,將有效快速的推動健康產業和相關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可見健康產業和相關服務業的前景非常廣闊,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縱觀產業發展趨勢來看,健康產業及其相關產業將會繼續保持較為高速的增長,同時,產業融合、產業形態交織,將會為未來5到10年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閱讀全文

與醫療保健行業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注冊融資租賃公司 瀏覽:546
銀行跳槽融資 瀏覽:463
青島融資騙貸事件 瀏覽:193
聯訊融資融券 瀏覽:763
收購融資租賃公司費用 瀏覽:253
瑞泰融資租賃有限公司 瀏覽:23
酷基金每日基金凈值工銀核心價值 瀏覽:885
正大投資屬於港股上市嗎 瀏覽:803
今天諾安股票基金行情走勢圖 瀏覽:544
零錢包理財吧 瀏覽:277
高鐵融資環境 瀏覽:914
大學生融資計劃 瀏覽:698
期證投資 瀏覽:426
融資期權 瀏覽:96
韋博融資失敗 瀏覽:786
融資租賃教育 瀏覽:800
某公司的投資組合中有五種股票 瀏覽:855
華港理財 瀏覽:965
理財產品說辭 瀏覽:729
簡理財獎項 瀏覽: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