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杭州西湖那些景區免費
斷橋 蘇小小墓 蘇緹 白緹 武松墓 都在西湖旁邊
因為路程較長,所以有很多租自行車的租點2小時內是免費的 不過要交300的押金!
B. 杭州西湖要門票嗎
杭州西湖景區是開放的景區,不收門票。
西湖到千島湖,距離大概150公里,開車的需要2-3小時。
吃住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需求方便,還是物美價廉等。
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
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2)杭州西湖景區免費模式的實質及可復制性分析擴展閱讀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畫。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吳自牧《夢粱錄》均有記載,當時的文人詩詞也多有提及。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為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鍾、曲苑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雲。
1984年,《杭州日報》等五家單位發起了新西湖十景評選活動,最後新十景確定為雲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雲、寶石流霞。
2007年,杭州市政府進行「三評西湖十景」和名稱徵集,靈隱寺等一批景點入圍,成為三評西湖十景。確定為靈隱禪蹤、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
C. 鳳凰古城收費引爭議 西湖免費模式為何難以復制
地方的榮譽度、知名度、美譽度有了很大提高。 周玲強教授介紹說,西湖風景區從2002年國慶開始逐步免費至今,目前已有52處景點免費對遊人和市民開放,占杭州全部景點的73%,但是,有幾處沒有免費,也不敢免費。比如,靈隱寺、岳飛廟、湖心亭。這幾處是很受遊客追捧的景點,人比較擁擠。據統計,2002年靈隱寺一年遊客474.6 萬,2011年,減為413.14萬,減了60萬。2002年岳廟遊客是182.02萬人次,2011年就降為128.49萬人次,降了近60萬。這就是說,該保護的國家重點文保單位,遊客太多了會產生保護壓力,遊客的感受度也會比較差,所以杭州並不是景點全都免,而是通過收費調節客流。 除了收費之外,為了疏導遊客,杭州也採取了一些措施。2012年杭州有8000多萬人次的遊客量,而且多集中在雙休日和節假日。因此,杭州在城市入口處設置大型免費停車場,讓自駕車的遊客把車停在城外,並用免費的車把他們送到主要城區景點游覽,減少城市擁堵。在西湖景區的主要干線上,旅遊旺季採取單雙號限行和單行道。西湖風景名勝區內的停車場採取平時和節假日不一樣的收費,採用經濟杠桿來調節。同時,杭州也提出節假日杭州百姓讓湖於外地遊客的辦法,鼓勵杭州人到周邊近效鄉村旅遊,拉動那裡的經濟,實現城鄉統籌。這樣,既可以讓遊客得到更好的旅遊體驗,也可以兼顧市民的需求。 復制「西湖模式」 要因景因城而異 這些年來,杭州景區免費走的是「旅遊與城市共融發展,打造主客共享的美好天堂」的路子,不僅是為外來遊客打造良好的旅遊環境,還與本地老百姓共享這樣美好的環境。那麼,這樣的西湖模式能否復制推廣? 周玲強教授認為,西湖模式是針對在主城區、相對中心地帶,這樣的景區,景與城有非常緊密的關系。杭州推行的是全域旅遊的路子,並不突出風景,但處處是風景。至於免費是否能復制,還是要有所區分,他認為,如果資源類型、城市容量差不多的地方,西湖風景區免費的經驗則可以借鑒。比如,武漢東湖、南京中山陵、濟南大明湖等。 而九寨溝、黃山這樣的自然風景區,跟杭州不同,因為是獨立的景區,遠離主要人口聚集區,而且又是自然保護區,對遊人數量也有一定的控制,門票是比較重要的收入來源。而鳳凰這樣的古城,城市體量比較小,也很難類比。
D. 杭州西湖景區免費嗎
沒錯,上三潭印月需要票。謝謝採納
E. 杭州西湖要門票嗎就門票
不需要門票。
杭州西湖是中國首家也是至今唯一一家不收門票的5A級景區。杭州西湖景區是開放式景區,單純在西湖邊游覽是免費的,不需要門票,但是西湖沿湖部分景區是需要單獨收費的,像雷峰塔、靈隱寺、岳王廟、三潭印月等景點需要門票。
西湖景區周邊收費景點,都輔設了二維碼的檢票設備,在西湖游覽網上訂的電子票除部分景點(西溪濕地東西區、印象西湖等)均可通過二代身份證、二維碼彩信檢票入園。 特殊景點如西溪濕地東西區可在遊客服務中心用彩信、身份證換票入園;印象西湖只需到服務中心通過二代身份證確認後換票入園。
(5)杭州西湖景區免費模式的實質及可復制性分析擴展閱讀:
西湖形成及演變
1、前古生代(距今6億年前),處於揚子古陸南部邊緣拗陷地帶。
2、古生代(距今6億-2.5億年前),總體是一海洋環境,以沉降為主,但在沉降中有抬升,間斷性隆起為陸。
3、中生代(距今2.5億-0.65億年前),中三疊世末發生了強烈的"印支運動",使震旦紀至古生代地層整體擠壓褶皺,形成了西湖復向斜,伴有一系列系列斷裂構造,褶皺成山,遭受風化侵蝕。
4、新生代第四紀以來西湖的形成和演變
(1)寬谷階段:早更新世,由於長期風化剝蝕,西湖所在地區形成一寬谷。中晚更新世寬谷中有洪積—沖積相砂礫石層沉積。
(2)古湖泊階段:全新世早期氣候轉暖,低窪谷地積水形成淡水湖泊。距今1萬余年至7千年前的"河姆渡海侵",海平面上升,杭州以東的廣大 地區淪為淺海,杭州及西湖也受到海水影響。
(3)古海灣階段:全新世中期,距今約6550至5950年前的"皇天畈海侵",海平面位置最高,西湖成為古淺海海灣。此時,海水不僅到達靈隱山下,而且遍及包括西溪濕地在內的廣大地區,侵沒整個浙北平原。寶石山和吳山成為西溪海灣的兩個岬角。
(4)海灣—瀉湖過渡階段:全新世晚期,距今約4400年至2500年前,發生第三次海侵,稱為"鍾家堍海侵",西湖仍為—海古灣。而後,海平面下降。先秦至西漢時期,杭嘉湖平原大部分相繼成陸,而杭州仍處於水下,西湖尚未出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錢塘江潮挾帶的泥沙在古西湖海灣外大量堆積淤高,形成了"海口沙坎",海灣便成了瀉湖。
(5)瀉湖階段:距今2000年前,由於海平面進一步回落,杭州變為陸地,西湖成為真正的瀉湖。
(6)淡水化—沼澤化階段:西湖形成後,周圍山區多條溪流把淡水和泥沙帶入,一方面使西湖不斷淡化成淡水湖,另一方面泥沙不斷淤積使西湖沼澤化,並形成廣泛的泥炭層。
(7)現代西湖階段:主要為抗沼澤化過程。自唐以來,歷代勞動人民對西湖進行了多次疏浚治理,使西湖得以保存並逐漸形成今天之秀美景緻。
F. 杭州西湖為何景點免費
西湖景區跟其他城市景區不同,是杭州市區的一部分,要收錢,不如乾脆收入城費算了。
G. 西湖模式是否適合所有景點為什麼西湖免費的啟示
西湖模式不一定適合所有景點,尤其不適合那些單一的旅遊城市像千島湖黃山等,西湖免費給杭州帶來了大量的遊客也間接促進了房地產業發展。
H. 杭州西湖門票多少錢一張
杭州西湖是開放式的不需要門票。但是如果要到湖上的三潭印月等景點,需要買船票。如果時間趕,想坐游覽車環游西湖,只用分段付費做觀光車就可以。如果時間充足,可以租一輛自行車,游覽西湖最好的方式就是步行結合自行車了。
(8)杭州西湖景區免費模式的實質及可復制性分析擴展閱讀:
西湖傳說是浙江杭州地方民間傳說之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西湖麗山秀水,風花雪月,自古即是談情說愛的勝場,與纏綿韻事相關聯的橋可舉出多處。
譬如斷橋,我國四大古典傳奇之的《白蛇傳》中,許仙與白蛇娘娘相識在此,同舟回城;後又在這里邂逅重逢,言歸於好,演繹成《斷橋相會》這出許多劇種作為保留劇目的摺子戲。
又如西泠橋,古稱《蘇小小結同心處》。相傳南齊歌妓蘇小小,富才華,頗自重,一次乘車出遊,在白堤上遇到青年才子阮郁,兩人一見傾心。蘇小小口佔一絕雲:「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即西泠)松柏下。」迫於時勢身世,蘇小小終難與阮郁諧秦晉之好,積憂成疾,病歿後葬於西泠橋畔,墓亭就叫「慕才亭」。